第三章-颅脑损伤康复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8
第三章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主要内容概述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概述一、基本概念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于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所致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丧失、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
特点:发生率高、伤情复杂严重、导致的功能障碍多、多发生于青壮年原因:交通事故、工伤、暴力打击伤、火器伤等。
临床分类按损伤方式分闭合性损伤——指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头皮、颅骨和硬脑膜的任何一层保持完整开放性损伤——指脑组织与外界相通,同时头皮、颅骨、硬脑膜三层均有损伤。
临床分类按损伤部位分局部脑损伤——当造成损伤的外力作用于局部脑组织时,可导致额颞叶、顶叶、颞叶、脑干等部位的损伤,损伤部位不同,表现不一。
弥漫性脑损伤——当外力较强,脑组织损伤广泛时,可出现弥漫性脑组织损伤,患者表现为深度昏迷、自主功能障碍,植物状态持续数周。
按损伤性质分脑震荡脑挫伤与脑裂伤(合称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二、主要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心理障碍:性格障碍、情绪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言语错乱、构音障碍、命名障碍、失语吞咽功能障碍其他功能障碍第二节康复功能评定一、严重程度评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盖尔维斯顿定向力及记忆遗忘检查(GOAT)康复功能评定(一)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是颅脑损伤评定中最常用的一种国际性评定量表3项指标: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优点:简单、客观、定量是反映急性期损伤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而且对预后也有估测意义。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最高积分15分为正常,最低积分为3分;≤8分为昏迷,≥9分示无昏迷;得分越低,昏迷越深,损伤情况越重。
根据GCS积分和昏迷时间长短可将颅脑损伤分为:轻度:GCS 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以内。
中度:GCS 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6小时。
重度:GCS 6~8分,伤后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出现意识恶化并昏迷在6小时以上。
颅脑损伤康复方案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的强烈冲击、挤压等,导致脑细胞破坏、功能受损的一种疾病。
颅脑损伤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程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颅脑损伤康复方案。
1. 体力康复与肌肉锻炼颅脑损伤患者常因长期卧床、运动减少而导致肌肉萎缩、体力下降。
因此,体力康复与肌肉锻炼是颅脑损伤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从适量、适度的运动开始。
轻度运动可以包括普通的步行、伸展、弯曲等,中度运动则可以包括快走、慢跑和简单的器械锻炼等,重度运动则可以向高水平的颈部和肩部活动、力量训练等方向发展。
在肌肉锻炼方面,肌肉损伤和肌肉失去活力是颅脑损伤康复可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可以使用习惯性的鸟翼绷带(或叫一字鞋),能够有效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2. 认知功能锻炼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通常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康复治疗中,要加强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的训练。
认知功能锻炼的内容主要包括记忆力、注意力、空间想象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
训练方式可以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也可以是通过结构化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此外,电脑和手机上的大量应用软件也可以作为认知训练用的工具,可以让患者尝试不同的游戏和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认知功能。
3. 情感管理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期间,由于疾病的影响和身体能力的下降,经常会出现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一个良好的情感管理是康复治疗中必须强调的一方面。
情感管理可以通过沟通、娱乐、社交活动和个性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
通过与患者频密的交流和倾听,医生可以让患者分享他们的感受,并帮助他们寻找更好的出路。
此外,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且令人愉悦的娱乐活动,如阅读、看电影、听音乐等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品质。
4. 社交能力和生活能力提升颅脑损伤患者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能力通常也受到一定的削弱。
在康复期间,帮助患者提升社交和生活能力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颅脑损伤康复训练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脑部组织受到损伤的一种疾病。
这种损伤常常会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颅脑损伤康复训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一、概述颅脑损伤康复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旨在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脑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训练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认知功能:通过训练患者的记忆、注意力、思维和语言能力,帮助其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
2. 促进神经系统再生:通过刺激神经系统的再生和重建,帮助受损的脑部组织重新建立连接。
3. 康复运动功能:通过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4. 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处理情绪和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训练的方法1. 认知训练:包括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训练等,通过不断的重复和练习来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
2. 运动康复:包括物理疗法和运动训练,通过肌肉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3. 语言康复: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包括听觉训练、发音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等。
4. 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处理情绪问题,减轻焦虑和抑郁。
三、颅脑损伤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损伤情况都不同,所以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环境适应:为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正常生活,康复训练应该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进行。
3. 家庭支持:患者的家庭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颅脑损伤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的脑功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
但是,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人的耐心和坚持。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颅脑损伤康复方案颅脑损伤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严重疾病,常见于意外事故、负伤、脑出血、中风等原因。
颅脑损伤患者不仅要面临身体的痛苦,更要面对各种后遗症,康复期往往比较长,需要耐心和坚持。
本文将介绍颅脑损伤康复方案,希望对康复工作有所帮助。
一、认识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的种类很多,常见的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室内出血、脑干损伤等等都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在康复方案制定中,要对患者的损伤情况和程度进行准确判断,以确定康复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康复方案制定1. 常规治疗颅脑损伤的治疗常规是进行宣散疗法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即便是已经结束的伤势,也可能还会出现并发症,比如说脑内压力增高、脱髓鞘、脑积水等等,这些对患者的康复乃至生命安全都是难以预测的危险,因此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方案和后续的恢复治疗方案。
综合康复治疗是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神经定位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旨在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这个过程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需要患者的耐心和家庭的支持。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采用物理手段促进患者康复的治疗方式。
物理治疗能增加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肌肉、骨骼、脊柱协同配合的能力,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
具体手段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理疗仪、各种体育锻炼、水疗等等。
4. 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是通过特殊的自理能力训练,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业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康复的需要,合理设计作业目标,有针对性地训练患者的生理和生活技能。
比如说,为脑损伤患者设计生活自理训练、工作技能训练、游戏训练等等。
5.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针对颅脑损伤患者语言能力特殊的治疗方案。
针对各种不同的语言失灵、口齿不清、口齿不流畅、语言理解困难等等不同的问题,语言治疗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语言能力。
神经定位治疗主要是使用电刺激和超声波技术等手段,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