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颅脑损伤康复计划颅脑损伤是指头部遭受外力的打击或其他创伤导致脑部受到损伤,这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外伤,需要专门的康复计划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种完整的颅脑损伤康复计划,旨在帮助受伤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康复计划概述颅脑损伤康复计划旨在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帮助患者克服与颅脑损伤相关的身体和认知障碍。
这个计划需要患者与康复团队密切合作,包括神经学家、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颅脑损伤康复计划的示例。
评估阶段在康复计划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损伤程度、功能受损的程度以及潜在的康复需求。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认知功能评估、运动功能评估和言语语言评估。
制定康复目标基于评估结果,康复团队会与患者讨论并制定康复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量化和可实现的。
例如,对于一个肢体功能受损的患者,康复目标可以是恢复部分或全部肢体功能。
对于一个认知受损的患者,康复目标可以是提高注意力和记忆能力。
制定清晰的康复目标可以帮助患者和康复团队更好地衡量进展。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颅脑损伤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这些方案可能包括肌肉强化、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物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功能。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会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改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照料、工作和社交技能。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恰当的训练和活动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职业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实现独立生活和工作。
言语治疗颅脑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在语言表达、理解和沟通方面出现问题。
言语治疗师会与患者一起进行言语和语言训练,以帮助他们恢复或改善语言功能。
这可能包括发音和语音练习、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训练等。
认知训练颅脑损伤通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
认知训练是通过结构性的训练和活动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
一、引言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由于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且康复周期长,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
为了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我参加了颅脑损伤康复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颅脑损伤概述颅脑损伤是指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的损伤。
根据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与否,颅脑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根据损伤病理机制,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2. 颅脑损伤康复治疗(1)早期康复治疗:在神经外科病房进行,以床边康复治疗为主,包括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支持疗法、抗痉挛体位等。
(2)恢复期康复治疗:患者在经过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转入专门的康复中心进行康复,包括运动、认知、言语、行为、心理和大脑综合功能等方面的康复。
(3)后期康复治疗:患者在经过康复中心规范的康复治疗后,转入社区或家庭进行康复,包括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
3. 康复治疗技术(1)运动康复:针对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肢体康复、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认知康复:针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认知训练,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思维训练等。
(3)言语康复:针对患者的言语功能障碍,进行言语训练,如发音训练、构音训练、语言表达训练等。
(4)心理康复:针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对颅脑损伤的认识通过实训,我对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2. 掌握了康复治疗技术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如运动康复、认知康复、言语康复、心理康复等,为今后从事康复治疗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各项康复治疗任务,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亲自参与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颅脑损伤康复方案背景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颅内组织的特殊性质,颅脑损伤后的恢复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全面的治疗。
康复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颅脑损伤后恢复至关重要。
康复方案1. 早期康复早期康复是指从颅脑损伤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开始到病情趋于稳定的期间内的治疗和康复。
最初几天到几周是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急的阶段,早期康复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稳定病情,同时积极预防并治疗一些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道感染等。
2. 呼吸康复呼吸康复是指通过合理的呼吸训练,使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呼吸是身体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它不仅影响生命体征,还能影响身体的康复恢复。
呼吸康复的主要方法包括自主呼吸锻炼、肺动力训练、咳嗽训练等。
合理的呼吸康复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呼吸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
3. 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是指通过生理性活动对身体患受到伤害部位计划和实施的训练,改善肌肉、骨骼、关节、心肺等系统的功能。
运动康复的目的是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增加平衡和协调性,提高心肺健康水平,并改善身体的功能。
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合理的运动康复计划能有效预防一些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
4. 职能康复职能康复是指通过各种训练和技能训练,使颅脑损伤人群改善平衡、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等职能。
职能康复的方法包括认知训练、社交训练、运动训练等。
合理的职能康复可以加速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提升身体的自我护理能力。
5. 心理康复颅脑损伤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忧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是常见的并发症。
心理康复旨在解决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恢复自信、改善心情。
心理康复的方法包括咨询、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总结颅脑损伤康复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方面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早期康复和呼吸康复是康复过程的关键,而运动康复、职能康复和心理康复则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手段。
颅脑损伤康复疗法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交通事故、意外摔倒等意外伤害,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康复疗法在颅脑损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颅脑损伤康复疗法,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物理康复疗法物理康复疗法是颅脑损伤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功能,帮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能力。
物理康复疗法的常见方法包括:1. 功能性训练:通过锻炼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步行、平衡、转体等基本功能。
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2. 运动疗法:包括运动训练、体操、游泳等,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恢复,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3. 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电疗、按摩等,可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并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二、言语和语言康复疗法颅脑损伤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语言和沟通障碍,言语和语言康复疗法是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和提高沟通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言语和语言康复疗法包括:1. 言语训练:通过练习发音、词汇、句子的组织和交流技巧,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言语表达能力。
2. 语言治疗:对于受损的语言能力,康复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语言治疗方案,如语音理解训练、词汇拓展、语句复述等。
3. 增强沟通技巧:帮助患者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如手势、表情和图画等。
三、认知康复疗法颅脑损伤常常会对患者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方面。
认知康复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能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常见的认知康复疗法包括:1. 认知训练:通过解决难题、完成记忆任务等活动,帮助患者锻炼大脑,提高思维能力。
2. 记忆训练:通过记忆游戏、反复练习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记忆能力。
3. 注意力训练:通过集中注意力、分辨信息等活动,帮助患者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
颅脑损伤康复训练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脑部组织受到损伤的一种疾病。
这种损伤常常会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功能,颅脑损伤康复训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一、概述颅脑损伤康复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旨在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脑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训练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认知功能:通过训练患者的记忆、注意力、思维和语言能力,帮助其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
2. 促进神经系统再生:通过刺激神经系统的再生和重建,帮助受损的脑部组织重新建立连接。
3. 康复运动功能:通过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
4. 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处理情绪和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训练的方法1. 认知训练:包括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训练等,通过不断的重复和练习来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
2. 运动康复:包括物理疗法和运动训练,通过肌肉训练、平衡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3. 语言康复: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包括听觉训练、发音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等。
4. 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处理情绪问题,减轻焦虑和抑郁。
三、颅脑损伤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损伤情况都不同,所以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环境适应:为了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正常生活,康复训练应该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进行。
3. 家庭支持:患者的家庭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颅脑损伤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的脑功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
但是,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人的耐心和坚持。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023中国脑部损伤康复治疗指南简介此指南旨在为脑部损伤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
本指南涵盖了以下方面:- 脑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 康复治疗期间的饮食和营养- 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 语言和认知康复- 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脑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脑部损伤是指大脑、小脑或脊髓的损伤或疾病。
脑部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颅脑损伤2. 中风3. 脑肿瘤4. 脑出血5.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6.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期间的饮食和营养脑部损伤患者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来满足康复治疗的需要。
建议患者摄入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水分。
患者还需要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及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糖分。
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是脑部损伤康复治疗的重要部分。
这些治疗有助于促进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增强肌肉和关节协调性,和促进运动控制的恢复。
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的类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包括:- 肌肉功能训练- 平衡和协调性训练- 步态和行走训练- 热疗和冷疗- 功能电刺激治疗语言和认知康复脑部损伤可能会对语言和认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康复治疗期间应该包括语言和认知康复,旨在帮助患者改善语言和认知功能。
这些康复措施包括:- 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 认知功能训练,如注意力和记忆力- 心理治疗和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脑部损伤患者缓解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以及提高社交技能和适应能力。
这些治疗可能包括:- 个体和群体心理治疗- 家庭治疗- 支持组织和社会资源结论此指南提供了全面的脑部损伤康复治疗方案,涵盖了饮食和营养、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语言和认知康复、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患者和家属应该密切协作,确保治疗计划和目标的实施。
颅脑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案颅脑损伤是指头部遭受到外力撞击、挤压、振动等因素,导致颅骨或脑组织受到损伤。
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颅脑损伤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其受损的神经功能。
本文将介绍颅脑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案。
一、立足于个体化康复训练颅脑损伤后的康复训练应该立足于个体化康复训练,即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
因为不同的患者对于康复训练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不同,康复训练方案也应该因人而异。
个体化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包括:针对患者的具体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目标和方案;根据患者的康复阶段和进展情况,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和方案;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体质特点,个性化选择康复训练器材和器具;针对不同的康复训练内容,选择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和技术。
二、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颅脑损伤后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神经功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方面。
1、神经功能训练神经功能训练是颅脑损伤后的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具体包括感觉、平衡、协调、肌力、关节活动度和语言等方面的训练。
感觉训练:主要包括触觉、位置感、运动觉和振动感等训练。
例如,让患者触摸不同形状、大小、质地的物体,感受不同的温度和压力,让患者区分不同的重量和压力等。
平衡训练:主要包括单脚站立、踮起脚尖、足跟行走和颠球等训练。
例如,让患者站在一个稳定的平台上单脚站立,保持平衡;或者进行足跟行走等训练。
协调训练:主要包括手、眼、腿的协调和平衡能力等训练。
例如,让患者进行跳跃、跑步、快速转身、变换跑步方向等训练。
肌力训练:主要指让患者进行肌力锻炼,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
例如,让患者进行瑜伽、普拉提等锻炼。
关节活动度训练:主要指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以保证关节的正常运动。
例如,让患者进行各种屈伸、旋转、伸展等运动。
语言训练:主要指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训练,以恢复其正常的语言功能。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电子教材【学习目标】1.掌握:颅脑损伤后主要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2.熟悉:颅脑损伤概念;康复治疗分期及各期目标。
3.了解:颅脑损伤的分型及预后。
一、概述(一)基本概念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trauma,head injury)是外界暴力对头部造成的损伤。
常与身体其它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颅脑损伤主要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这三种情况既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并存。
其中脑损伤病人大多数会遗留意识、认知、情绪情感、运动、感觉、言语等功能障碍。
因此,本节我们主要论述脑损伤的康复。
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工伤坠落、暴力打击、运动损伤、火器伤等。
颅脑损伤具有发病率高,伤情复杂,病情急骤多变,遗留的功能障碍多以及多发于青壮年的特点。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颅脑损伤病人大多能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病人很多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意识、认知、情绪情感、运动、感觉、言语障碍等。
针对这些功能障碍,需要尽早介入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能使病人最大限度的恢复身心和社会功能,使他们能重返家庭,重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二)临床分型颅脑损伤伤情复杂,不同原因造成的颅脑损伤类型各异。
1.按损伤方式(1)开放性脑损伤(open brain injury):多为利器伤,头皮、颅骨和硬脑膜同时破裂,脑组织与外界相通。
(2)闭合性脑损伤(closed brain injury):多为钝器伤,头皮、颅骨和硬脑膜至少有一层保持完整,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
2.按发病时间(1)原发性脑损伤(primary brain injury):指受伤后立即发生的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脑干损伤等。
(2)继发性脑损伤(secondary brain injury):指受伤后一段时间又出现的脑受损病变,包括脑水肿和颅内血肿等。
3.按血肿部位(1)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血肿位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颅脑损伤康复方案颅脑损伤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严重疾病,常见于意外事故、负伤、脑出血、中风等原因。
颅脑损伤患者不仅要面临身体的痛苦,更要面对各种后遗症,康复期往往比较长,需要耐心和坚持。
本文将介绍颅脑损伤康复方案,希望对康复工作有所帮助。
一、认识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的种类很多,常见的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脑室内出血、脑干损伤等等都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在康复方案制定中,要对患者的损伤情况和程度进行准确判断,以确定康复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康复方案制定1. 常规治疗颅脑损伤的治疗常规是进行宣散疗法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即便是已经结束的伤势,也可能还会出现并发症,比如说脑内压力增高、脱髓鞘、脑积水等等,这些对患者的康复乃至生命安全都是难以预测的危险,因此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方案和后续的恢复治疗方案。
综合康复治疗是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神经定位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旨在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这个过程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需要患者的耐心和家庭的支持。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采用物理手段促进患者康复的治疗方式。
物理治疗能增加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肌肉、骨骼、脊柱协同配合的能力,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
具体手段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理疗仪、各种体育锻炼、水疗等等。
4. 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是通过特殊的自理能力训练,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业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康复的需要,合理设计作业目标,有针对性地训练患者的生理和生活技能。
比如说,为脑损伤患者设计生活自理训练、工作技能训练、游戏训练等等。
5.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是针对颅脑损伤患者语言能力特殊的治疗方案。
针对各种不同的语言失灵、口齿不清、口齿不流畅、语言理解困难等等不同的问题,语言治疗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语言能力。
神经定位治疗主要是使用电刺激和超声波技术等手段,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治疗。
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指导
疾病知识
颅脑损伤是指头发、颅骨及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通常在暴力作用下颅骨变形,颅腔内容物扭曲、挤压、延伸乃至撕裂。
一、心理指导
病人出院后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理能力训练,以期达到生活全部或部分自理,早日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交活动。
二、饮食指导
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的饮食(如谷类、鱼、瘦肉、奶、鸡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发热时多饮水。
三、服药指导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尤其是抗癫痫、消炎药物及激素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四、康复治疗指导
适当休息1-3个月后可恢复一般体力劳动,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鼓励病人最大限度完成生活自理,肢体活动障碍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五、出院指导
骨缺损者注意保护骨窗局部,外出戴防护帽,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另外生活要有规律,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目的:
闭合性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有下面中的结局:
⒈死亡;
⒉植物状态:无意识,有心跳和呼吸、吸允、呵欠等局部运动反应;
⒊严重残疾:有意识,但认知、言语和躯体运动有严重残疾,24小时均需他人照料;
⒋中度残疾:有认知、行为、性格障碍,有轻偏瘫、共济失调、言语困难等残疾,但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尚能勉强独立的状态;
⒌恢复良好: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有各种轻的后遗症;
治疗的目的旨在使重型脑损伤病人达到表中第4项结局;使轻中型病人力争达到表中第5项结局。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多方面的。
但总的来说是要使其感觉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交生活技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二)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原则:
在闭合性脑损伤康复中,运动和知觉障碍的治疗可参考脑血管以外的康复部分;情绪障碍易于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所控制。
最有特征性的是认知障碍的治疗,应依据障碍程度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⒈早期(Ⅱ、Ⅲ):对病人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其觉醒能力,使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
⒉中期(Ⅳ、Ⅵ):集中在减少病人的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补缺填空)和学习能力。
⒊后期(Ⅶ、Ⅷ):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颅脑损伤治疗方法:
⒈认知障碍:认知康复的方法可从两个角度来分类:
(1)单维或多维法:但维法即单独地治疗认知障碍中的某一功能如知觉、记忆等。
多维法是一种环境治疗,即治疗不仅针对某一种认知缺陷,而且将患者的性格、情绪、生活和社会等多维因素都考虑到康复计划之中,多维法现已成为较公认的方法。
(2)直接法和代偿法:直接法是直接治疗存在的功能缺陷从而提高或恢复其功能的方法;代偿法是通过其他完好部分的功能或外界的辅助来代偿有缺陷的功能的方法,对于重症患者,代偿法常比直接法有效。
1) 记忆的训练:每次训练,患者需要记住的内容要少,信息呈现的时间要长些;两种信息出现的间隔时间也要长些;在袭击出现和反应之间的间隔也应加大。
对于信息量较大的内容可采用PQRST法
P(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Q(向自己提出与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
R(为了回答问题而仔细阅读资料);
S(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2)注意力训练:
A猜测游戏;
B删除作业;
C时间感;
注:以上3点请咨询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师
3) 思维的训练:思维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表现于人类对问题的解决中,因此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等于训练了上述大部分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⒉行为障碍
1)发作性失控:往往是聂叶内部损伤的结果,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性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或物等。
给予卡马西平0.1-0.3/次,一日2-4次,配合行为疗法中的暂停法。
2)额叶攻击:因额叶受损引起,渐发,特点是对细小的诱因或挫折发生过度的反应,其行为直接针对诱因,最常见的是间歇性的激惹,并逐步升级为一种完全与诱因不成比例的反应。
A 用神经行为疗法中的成型法训练病人完成晨间ADL活动。
B 用负惩罚法要求患者行走等。
⒊情绪障碍:
常见为抑郁症状,甚至有自杀念头,除心理治疗外,可投与丙米嗪25mg/次,1日2次。
⒋言语障碍:
失语和构音障碍的治疗见言语治疗部分,至于言语错乱,其原因主要为认知功能障碍引起,认知障碍的改善即随之相应的言语障碍也改善。
(四)运动控制训练
俯卧位
位置:患者肘撑俯卧(以双手支撑起上部躯干俯卧),胸部垫稧形塑料枕,若能维持正确位置也可不用枕。
目的:减弱仰卧时出现的伸肌张力增加;促进肩屈和外展;促进对颈的控制;牵站髋屈肌并降低其张力;使患者能自发地屈伸膝。
活动:将体重从一肘向另一肘转移,以抑制肩伸和内收姿势以促进肩胛带肌,准备做俯到仰的翻身。
治疗师对颈伸肌施加震颤或轻拍,或让患者注视挂于不同位置和高度上的画,以增强对颈的控制。
爬位
位置:患者爬在塑料圆筒上,如不用也能维持爬位则不用筒。
目的:减轻上肢肩伸、内收、内旋,肘腕屈曲的姿势;促进肩屈、外展,肘、腕伸站;促进肩胛带和骨盆带的稳定;促进保护和平衡反应。
活动:将体重从一侧上肢向另一侧上肢、从一侧下肢向另一侧下肢、从双上肢向双下肢和一侧上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