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小结
- 格式:ppt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1、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周长=【】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长=【 2个】长方形的宽= 【 2个】2、用一根铁丝或绳子做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相同,【】不同,【】的面积大。
3、一根40厘米的铁丝做成正方形,面积是【】4、周长16米的正方形,面积是【】5、长方形里做最大的正方形,【】是正方形的边长6、长15米,宽8米的长方形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剩下的面积是【】,剩下图形的周长【】7、用小正方形摆出不同的形状,【】一样,【】不一样8、用11个边长1分米小正方体摆出不重叠的形状,面积都是【】。
9、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面积【】10、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11、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1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面积【】13、至少【】个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14、边长5米的正方形,边长增加2米,面积增加【】平方米15、周长一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16、一辆清洁车平均每分钟行驶100米,扫过的路面的宽是3米,清洁车行驶8分钟,扫过的面积是【】17、一面镜子长3米,宽2米,这块镜子有多大?如果给镜子镶上边框,边框的长是多少?18、一块菜地,长15米,宽4米,要给菜地围篱笆,需要多长?如果每平方米种5棵花,这块地能种多少棵花?19、长方形果园长20米,宽3米,如果每5平方米种一棵树,一共种多少棵树?20、边长4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一样大【判断对错原因】边长10分米的正方形,周长4米【判断对错原因】21、【】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22、纽扣的面积是2 【】,成人一个手掌的面积1【】一张报纸的面积是35【】,黑板面积3【】教室门高2 【】,电脑屏幕的面积【】百元钞票的面积120【】小明家的新房130 【】大楼高30【】小红的身高140【】23、12〖16个、18个〗个小正方体能摆成【】个不同的长方体,方法是【】24、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菜地中有一个边长8米的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25、足球场长95米,宽60米,小明跑了两圈能跑多少米?26、一根铁丝做成长方形长是11cm,宽是7cm,把它改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7、菊花园长24米,宽20米,每平方米种8棵菊花,一共可以种多少课菊花?如果每5平方米施肥一千克,一共要多少千克肥料?28、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边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9、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长是22米,三面用40米的篱笆围了起来。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梳理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导(3分钟)1、(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你能说一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2、你能分别指出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3、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二、思(10分钟)(一)探究长方形周长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2、可以怎样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需要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3、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长方形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小学三年级数学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的定义2、面积的单位:①.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作1厘米2(或cm2)。
②.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作1分米2(或dm2)。
③.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作1米2(或m2)。
如黑板面、教室地面、花坛、操场等。
3、常用的面积单位:m2dm2cm21m2=100 dm2=10000 cm2、1dm2=100 cm2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4、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大小。
6单位的互化:大化小乘法好,小化大除一下。
3m2 =( dm2 7dm2=()cm25m2=( ) cm2 900dm2=()m28000 cm2=()dm2 30000 cm2=( ) m22m230 dm2=( ) dm2 4dm260 cm2=( ) cm27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长方形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正方形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8 正方形,边长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n倍。
长方形,长不变,宽扩大n倍,面积扩大n倍。
长方形,长扩大n倍,宽扩大m倍,面积扩大n×m倍。
正方形,边长增加n,周长增加n×4,面积增加n×n。
长方形,宽不变,长增加n,周长增加n×2,面积增加n×宽。
长方形,长不变,宽增加m,周长增加m×2,面积增加m×长。
长方形,长增加n,宽增加m,周长增加n×2+m×2,面积增加n×宽+m×长-n×m。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点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常见的几何形状,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它们的面积。
本文将从计算公式、计算步骤以及应用举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
一、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具有两对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
其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长×宽,其中长和宽分别表示长方形的两条边的长度。
计算步骤:1. 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值。
2. 将长与宽的数值代入计算公式中,进行乘法运算。
3. 得出结果即为长方形的面积。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为6cm,宽为4cm,那么该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方式得出:面积 = 6cm × 4cm = 24cm²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其四条边长度相等且每个角均为直角。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类似,同样使用乘法运算,只不过两边长度相等。
计算步骤:1. 确定正方形的边长数值。
2. 将边长的数值代入计算公式中,进行乘法运算。
3. 得出结果即为正方形的面积。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那么该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方式得出:面积 = 5cm × 5cm = 25cm²三、应用举例1.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为8m,宽为3m,求其面积。
解:面积 = 8m × 3m = 24m²,所以该花坛的面积为24平方米。
2. 一个正方形房间的边长为6m,求其面积。
解:面积 = 6m × 6m = 36m²,所以该房间的面积为36平方米。
综上所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需要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对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对于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通过实际应用举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为几何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性知识点总结正方形与长方形是我们数学课程中常见的图形,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特性。
下面将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性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
一、正方形的特性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具有以下特点:1. 边长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因此它具有对称性。
2. 四个角均为直角: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均为90度。
3. 对角线相等: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相等,且相互平分。
4. 对边平行:正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
5. 对边垂直:正方形的对边是垂直的。
二、长方形的特性长方形是一种边长不相等的四边形,具有以下特点:1. 对边长度相等:长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即相邻两边或相对两边的长度相等。
2. 四个角均为直角:长方形的四个内角均为90度。
3. 对角线不相等: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不相等,且相互平分。
4. 对边平行:长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
5. 对边垂直:长方形的对边是垂直的。
三、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虽然有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1. 边长: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而长方形的相邻两边或相对两边的长度不相等。
2. 角度: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均为直角,而长方形的四个内角也均为直角。
3. 对角线: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相等,而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不相等。
4. 外形:正方形的四边长度相等,形状更加均衡,而长方形的两边长度不相等,形状更长一边短一边。
总之,正方形和长方形作为常见的图形,我们需要掌握它们的特性以及区别。
熟练掌握它们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与其相关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解决与正方形和长方形相关的问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点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最早接触到的几何图形之一,它们在日常生活和数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
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对边平行且相等。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把长方形沿着长边或者宽边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周长=(长+宽)× 2 。
比如说,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5 厘米,宽是 3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5 + 3)× 2 = 16 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长 ×宽。
还是以上面的长方形为例,它的面积就是 5 × 3 = 15 平方厘米。
在实际生活中,长方形的例子随处可见。
比如我们的书本、桌面、窗户等等,很多都是长方形的形状。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正方形。
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很简单,因为四条边长度相等,所以周长=边长 × 4 。
假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 4 × 4 = 16 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边长 ×边长。
就拿刚才那个边长为 4 厘米的正方形来说,它的面积就是 4 × 4 = 16 平方厘米。
正方形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
由于四条边相等,所以它的对称性非常好,看起来很规整。
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存在着一些关系。
正方形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
在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仔细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确定是要求周长还是面积,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进行计算。
比如说,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 8 米,宽 5 米。
要在菜地周围围上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这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8 + 5)× 2 =26 米。
再比如,要给一个边长为 6 米的正方形花坛铺上草皮,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皮?这就是求正方形的面积,6 × 6 = 36 平方米。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形体相同点不同点关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大小棱长长方体 6 12 8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平行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 6 12 8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完全相同六条棱长都相等棱: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长方体的12条棱有3组;每组的四条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长方体放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正方体长方体中,棱长扩大n厘米,表面积就扩大n的平方,也就是n×n平方厘米.2、正方体的展开图(1)“141型”;中间一行4个图: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4 / 44 / 4(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见图(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前后、左右、上下)展开后不会相邻,中间一定隔着其他的面。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2)计算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2⨯⨯+⨯+⨯=)(表c b c a b a S =(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或266a a a S =⨯⨯=表注意: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在解答时。
可以把这几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再相加。
也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不需要的那个(些)面.例如:一个抽屉有5个面,分别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底面.所以做这样一个抽屉所需要的木板,只要算出这5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通风管顾名思义是通风用的,没有底面.所以只要算四个侧面就可以了.(1)具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油箱、罐头盒、纸箱子等;(2)具有五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池、鱼缸等;(3)具有四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管、烟囱等.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1)概念: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注:像这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除了里面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外;还有做成木箱的木板的体积.一个物体的体积要比一个物体的容积大;因为体积还包括自身材料的体积.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或者一个长方体与一个正方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棱长和也不一定相等。
第3讲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长方形的基本特征: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通常把长边叫作长,短边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知识点二:周长的认识1.周长: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2.规则图形的周长:就是这个图形所有边长的和,即把所有的边长加起来。
3.测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先用细绳绕图形一周,然后拉直测量细绳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知识点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②先算2条长、2条宽各是多少,再把结果相加;③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与宽的和再乘2。
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知识点四:周长是多少1.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周长含义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提高计算平面图形周长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体会图形变化与周长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方法猜测、估计图形的周长,初步形成创新意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考点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例1】下面哪几根小棒可以搭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1.填一填。
2.(1)在长方形上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2)这个长方形可以画出个这样的正方形,在图中画一画。
3.用一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几厘米?剩下的长方形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考点二: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例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计算如图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3.两只小蚂蚁同时以同样的速度绕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跑道各爬一圈(如图),算一算,谁先回到起点?考点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例3】在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点总结)面积计算一直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之一。
在几何学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最常见的两种形状。
本文将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提供相关示例。
1.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长度和宽度是长方形的两个重要参数,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参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如果长方形的长度为l,宽度为w,则其面积可表示为:A = l * w。
示例1:假设有一个长方形,其长度为6米,宽度为4米。
我们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该长方形的面积:A = 6 * 4 = 24平方米2.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相等,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其中一条边的长度即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s,则其面积可表示为:A = s * s,也可以写成 A = s^2。
示例2:假设有一个正方形,其边长为5厘米。
我们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出该正方形的面积:A = 5 * 5 = 25平方厘米或者A = 5^2 = 25平方厘米3. 面积计算的单位转换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对面积进行单位转换。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cm²)- 1平方米(㎡)= 0.0001平方千米(km²)- 1平方米(㎡)= 1,000,000平方毫米(mm²)示例3:假设有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米,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其面积为4平方米。
如果需要将其转换为平方厘米,则可以使用单位换算关系进行计算:A = 4 * 10,000 = 40,000平方厘米4. 总结本文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进行了总结。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A = l * w,其中l表示长度,w表示宽度。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A = s * s 或者 A = s^2,其中s表示边长。
同时,我们提供了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方便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单位转换。
通过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与面积相关的问题。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01:四边形1.四边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属于四边形。
知识点02:周长1. 周长的认识(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或者用绕绳法化曲为直测量物体的周长。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考点0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1.(2022三上·象山期末)下图的长方形由铁丝围成,在a、b、c、d拐弯处做上记号“·”,再从其中一个拐弯点把铁丝剪开拉直,那么铁丝可能是下面的()。
A.B.C.D.【答案】C【完整解答】将其中一个拐弯点用铁丝剪开拉直,那么铁丝可能是。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相邻的两边长度不相等,据此找出符合条件的图片。
2.(2022三上·临安期末)从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2厘米B.24厘米C.40厘米D.36厘米【答案】B【完整解答】解: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所以正方形的周长=6×4=24(厘米)。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从一张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最短边,接下来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4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2021三上·滨海期中)下图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A.大于B.等于C.小于【答案】B【完整解答】解:观察图形可得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常见的几何图形,计算它们的面积是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下面我们将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总结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一、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它的所有内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其长度和宽度来计算,公式为:面积 = 长度 ×宽度例如,给定一个长方形,其长度为5米,宽度为3米,那么它的面积可以计算如下:面积 = 5米 × 3米 = 15平方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长度和宽度相乘即可得到结果。
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相等且所有内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来计算,公式为:面积 = 边长 ×边长 = 边长²例如,给定一个正方形,其边长为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可以计算如下:面积 = 4厘米 × 4厘米 = 16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将边长进行平方即可得到结果。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面积计算通过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估计物体的大小。
例如,在购买家具时,可以计算房间的面积,然后选择合适大小的家具,以确保家具能够完美地适应房间空间。
2. 土地测量在土地测量领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非常重要。
例如,当评估一块土地的价值时,必须准确计算其面积。
这对于土地转让、建设项目规划等都是必要的。
3. 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常常用于计算建筑物的占地面积以及材料的用量。
例如,在建设公路时,需要计算道路的宽度和长度以及所需的材料数量,这就需要应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四、结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计算它们的面积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了解了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的应用。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认识面积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2、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1)观察法;(2)重叠法;(3)数方格。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标准应统一,即在同样大小的方格中才可以进行数数比较二、面积单位1、面积单位名称: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易错题: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3、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常见物体的面积:手指甲的面积:1平方厘米课桌的面积:50平方分米黑板的面积:3平方米教室的面积:50平方米操场的面积:400平方米数学书的面积:450平方厘米(题中表示所填为面积单位的词有:占地、XX面的大小、XX面……)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2、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3、当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m倍,宽扩大n倍,面积则扩大m×n倍。
(使用假设法进行思考,假设长方形的长为2cm 宽为1cm,代入计算)4、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四、面积计算的方法点拨1、给出周长求面积,或给出面积求周长,往往需要通过计算“边的长度”来中转计算。
2、面积计算有三类:①公式计算(给出边的长度)②数格子(在图中能找到方格或类似方格的东西存在,如铺瓷砖)③拼剪:将复杂图形转化成一个学过的图形,添上或去掉某一部分的面积3、多个正方形或长方形拼成一个新图形,一定要画图思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点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基础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周长是我们学习几何学时必须了解的概念。
本文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讲解。
一、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它的特点是所有内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围绕着长方形的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为了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我们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公式:周长 = 2 × (长 + 宽)其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用任意单位表示,计算得到的周长也会有相应的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周长时要确保使用相同的单位,以避免计算错误。
举例: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为5cm,宽为3cm,那么它的周长就是:周长 = 2 × (5cm + 3cm)= 2 × 8cm= 16cm二、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特点是所有边相等,且所有内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围绕着正方形的边的长度之和。
与长方形不同,正方形的周长只需要知道一个边的长度即可。
公式:周长 = 4 ×边长其中,边长是正方形的边界长度,也可以用任意单位表示,计算得到的周长也会有相应的单位。
举例: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cm,那么它的周长就是:周长 = 4 × 6cm= 24cm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例子:1. 建筑工程:在设计建筑物时,我们需要计算房间、花坛等长方形或正方形结构的周长,以便决定使用多少材料。
2. 围栏建设:农田、学校、公园等地的围栏通常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形状,知道周长可以帮助我们决定围栏的具体长度。
3. 图形周长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其他复杂图形的构成单元,通过计算每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我们可以得到整个图形的周长。
4. 数学问题解决:在数学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解决许多几何问题的基础。
掌握周长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的数学题目。
教学知识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和长方形是我们在数学中经常接触到的两个几何形状。
它们都是常见的二维图形,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特征。
在教学中,了解和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下面将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本性质。
一、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边长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这是构成正方形的最基本的性质。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那么它就是一个正方形。
2. 内角为90度:正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即90度。
这是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相互垂直。
3. 对角线相等且垂直: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垂直,即对角线的长度相等,并且对角线相互垂直。
这是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相互垂直,对角线是两条相邻边组成。
4. 对称性:正方形具有对称性,对称轴为对角线。
沿着对角线将正方形折叠,可以发现两个折叠部分完全重合。
二、长方形的性质长方形也是一种常见的四边形,和正方形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性质:1. 两组对边相等: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一组对边是指长方形的长度两边,另一组对边是指长方形的宽度两边。
这是构成长方形的基本条件。
2. 内角为90度:长方形的四个内角也都是直角,即90度。
这和正方形的性质一样。
3. 对角线相等且不垂直: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但不一定垂直。
对角线的长度相等,但对角线不一定互相垂直。
4. 对称性:长方形也具有对称性,且对称轴为对角线。
沿着对角线将长方形折叠,可以发现两个折叠部分完全重合。
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虽然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但它们在性质和特征上也存在一些区别:1. 边长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而长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
2. 对角线性质: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垂直,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但不一定垂直。
3. 可变性: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形状只有一种,即四边相等且内角为直角;而长方形在长度和宽度上可以任意变化。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有助于他们对二维图形的认知和几何常识的建立,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几何的其他形状打下基础。
长方形正方形知识点总结一、长方形。
1. 定义。
-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长方形也叫矩形。
2. 特征。
- 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长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为长和宽,通常较长的边称为长,较短的边称为宽。
-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每个角的度数为90°。
3. 周长。
- 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 计算公式:C = 2×(a + b)(其中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
例如,一个长方形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那么它的周长C=2×(5 + 3)=16厘米。
4. 面积。
- 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 计算公式:S=a× b(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
例如,长为6分米,宽为4分米的长方形,其面积S = 6×4 = 24平方分米。
二、正方形。
1. 定义。
-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 特征。
- 边:四条边都相等。
-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角度为90°。
3. 周长。
- 计算公式:C = 4× a(其中C表示周长,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例如,正方形的边长为4米,那么它的周长C = 4×4 = 16米。
4. 面积。
- 计算公式:S=a× a=a^2(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例如,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其面积S = 5×5 = 25平方厘米。
三、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
1.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2. 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正方形的计算公式可以看作是长方形计算公式的特殊情况。
例如,正方形周长公式C = 4a,可以看作是长方形周长公式C=2×(a + b)当a = b时的情况;正方形面积公式S=a^2,可以看作是长方形面积公式S = a× b当a = b时的情况。
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①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④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2.认识周长:
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图形一周的边线长)所以,周长即为图形围绕一周所得出的长度,无论是什么图形,周长都是各边相加得到的结果。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x2+宽x2=(长+宽)x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篱笆最长=长x2+宽;篱笆最短=宽x2+长
不规则的图形有时可以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来计算周长。
4.解决问题
①用一个长方形剪(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
形的宽。
②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成,确定长和宽。
③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④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几倍,周长也扩大几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练习题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常见的封闭图形,它们都有四条直线边和四个角。
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和四条边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对边相等且对角线也相等。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则不容易变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称为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公式(长+宽)×2来计算,也可以通过长方形的长或宽以及周长的关系来求解。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四倍。
练题:1.长方形的较长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做宽,其周长等于(长+宽)×2.2.正方形的四条边称为边,其四条边相等,周长等于边长的四倍。
3.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其周长也增加3米。
4.用两个长15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是(30+14)厘米或(15+28)厘米。
5.当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时,它就成了正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6.如果长方形的长减少5米,它就会变成一块正方形地。
7.一张长方形纸正好可以裁成两张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原来这张纸的周长是18厘米。
8.用长15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
9.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相等。
10.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100厘米。
11.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900毫米。
12.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宽是6厘米,长是19厘米。
判断题:1.正确。
2.正确。
3.错误,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长方形。
4.正确。
5.错误,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不一定意味着它们的长和宽相等。
6.正确。
7.错误,可以用更少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8.错误,其他图形也有周长。
9.正确。
10.正确。
11.错误,正方形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