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00.0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历史找寻生命的发源教课设计人民版必修3高中历史找寻生命的发源教课设计人民版必修3课标要求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看法,归纳科学与宗教在人类发源问题上产生疏歧的本源。
教课目的:( 1)、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认识植物分类法;细胞学说;进化论学说。
能用初步剖析和评论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可以采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自己的看法。
学习合作与沟通。
(2)、过程与方法: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迁徙到历史学习中来。
经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历史资料学习等方式参加教课,踊跃思虑,认真研究。
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
既能独立学习研究,又能沟通合作。
采纳检查,议论,合作,沟通,习作,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和感知、理解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理解生物的巨大进步,认识进步带来的世界性影响,建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谨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
侧重个人质量,涵养的培育。
教课课时: 1 课时。
要点难点:要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
教课建议:1、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人类在生命发源问题上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即神创说和进化论思想。
进化论思想代替神创说反应了人类认识水平的不停提升,揭露了人类认识的广泛规律;这两种看法产生的特准时代背景和对历史的重要影响,则说了然社会存在和社会心识的互相作用。
建议教师在教课过程中,适合增补一些翔实的资料,加深学生对这两种看法的认识,并注意培育学生的理性思想能力,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2、第一目“谁是万物的创建者”。
教材以简捷的笔触表达了进化论出生以前,世界各样文化对生命发源的共同认识──神创说,侧重介绍了基督教世界的上帝创世说及由此而形成的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
因为神创说是本课重要看法,建议教师对神创说作简单介绍,以便使学生理解几千年来人类对生命发源的整体认识,并为剖析神创说统治世界几千年的原由确立基础。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你的学习,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基本历程。
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和表现。
通过学习能用正确的观念解释生命的起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能相对客观和真实的关于生命的认识,去批驳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
艺术化、故事化,甚至是被歪曲、被伪造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学生探索生命起源和发展奥秘的兴趣。
通过人类对生命认识的相关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反对例科学和愚昧,为科学进步不惜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智慧。
(二)重、难点重点:近代生命科学的主要成果,进化论主要观点。
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的分歧。
(三)教学过程1、温故知新: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状况,(穿插个别提问,以上节课的重点作为标准)。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生命科学的发展。
2、新课引入:幻灯片(如女娲抟土造人,达尔文图片)提问:同学们看这图片,对于人类起源有何认识学生回答:人类起源有多种说法,生命科学不断进步。
教师补充: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不断发展的,在古代,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关于人类的起源众说纷纭,随着时代发展,进化论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古今中外关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打开课本125页,阅读第一部分,讨论一下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说法。
学生讨论:古代西方:上帝造人;古代中国:女娲抟土造人古代埃及:黑泥塑人;古芬兰:怪鸟蛋孵化古希腊:由鱼变人;现代: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的演化过程。
教师过渡:伴随着时代发展,到了近代,生命科学进步发展。
教师引导:阅读126页,找到近代生命科学发展状况。
学生分组讨论:1林耐群体观察和分类的方法2哈维个体解剖和实验的方法3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4巴斯德微生物学教师总结:近代生物学家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对人类的发展影响深远。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物到生物大分子,从生物大分子到细胞,形成原始生命。
2. 生命起源的主要假说:神创论、自然发生论、化学进化论等。
3. 地球生命的起源:原始海洋、热液喷口、外星生命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生命起源的主要假说。
2. 教学难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详细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主要假说和地球生命的起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命起源案例,如原始海洋、热液喷口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命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相关章节。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资源:相关论文、书籍、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生命起源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
2. 讲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详细讲解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物到生物大分子,从生物大分子到细胞,形成原始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3. 讲解生命起源的主要假说:介绍神创论、自然发生论、化学进化论等主要假说的起源、观点和争议。
4. 分析地球生命的起源:讲解原始海洋、热液喷口等对生命起源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生命起源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回答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步骤。
2.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命起源的主要假说,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各种假说的优缺点。
3. 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质疑,促进课堂互动。
八、课后作业3. 设计一份关于生命起源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探索生命起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基本概念。
2.培养幼儿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思考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使用观察、探索和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生命起源的概念介绍。
2.生命起源的理论。
3.观察与实验:种子发芽实验。
4.综合学习:生物链游戏。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种子、土壤,生物链游戏卡片等。
2.教学媒体:投影仪、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发幼儿们的好奇心,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生命是怎么来的吗?”并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讨论。
2. 概念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幻灯片或使用图片等教具,向幼儿介绍生命起源的概念,并引发幼儿的思考和疑惑。
3. 生命起源的理论(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如进化论和创造论,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其基本原理和观点。
4. 观察与实验:种子发芽实验(30分钟)教师分发种子和土壤,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实验。
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将种子种植在土壤中,并密切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为什么种子需要土壤?为什么种子发芽后可以长成植物?5. 综合学习:生物链游戏(30分钟)教师通过生物链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每个幼儿扮演一个生物角色,根据自己的角色找到与之相关的其他生物,并形成一个生物链。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探索不同生物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6.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并总结生命起源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五、拓展活动1.制作生命起源的绘本:鼓励幼儿根据所学知识,以图画和简单文字的形式制作一本生命起源的绘本。
2.生命起源的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家长讲述关于生命起源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和探索这个问题。
3.实地观察: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生命的多样性。
7.2 追寻生命的起源学案[人民版必修3]本节三维目标1.简述进化认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2.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基本历程。
3.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进步的结果与表现。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观念解释生命的起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课前预习——打基础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1.古代神话:(1)生物起源:西方神学认为生物是按________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是永恒不变的。
(2)人的起源:古代中国有________抟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有用黑泥塑人的臆想;古芬兰有________孵化成人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由________变成的。
2.现代关于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1)生命起源于________,后来才被带到地球上来。
(2)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的________过程,由C、H、O、N等元素逐步演变而成。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1.群体研究路线:(1)代表:(瑞典)林耐。
(2)方法:观察法和________法。
(3)成果:出版《________》一书,将________分类的通用层次确定为纲、目、属、种四级。
(4)意义:为________的产生打下基础。
2.个体研究路线:(1)代表:(英)哈维、(德)施莱登、(德)施旺。
(2)方法:解剖和________。
(3)成果:________建立血液循环理论;________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施旺指出生命的共性是________。
(4)意义: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细胞学首次科学地触及了________运动的过程,使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获得坚实基础。
3.微生物学:(1)代表:(法)巴斯德。
(2)方法:________。
(3)成果:证明________不能自然产生,为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2)发明的________法解决了一些食物的变质问题。
3-7-2《追寻生命的起》教学设计课题3-7-2《追寻生命的起源》课型教学目的课标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分类法;细胞学说;进化论学说。
能用初步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能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阐明自己的观点。
学习合作与交流。
(2)、过程与方法: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迁移到历史学习中来。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历史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
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
既能独立学习探究,又能交流合作。
采用调查,讨论,合作,交流,习作,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和感知、理解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理解生物的巨大进步,了解进步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注重个人品质,修养的培养。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
教学环节说明备注新课预习预习熟悉教材:通读教材完成<点金训练>基础知识梳理(8-1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课程讲授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思考1:结合教材第一目思考,关于生命的起源主要有哪些观点?中世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学说是什么?为什么?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思考二.进化论的产生及发展(一)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思考?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原因?(历史条件)(二)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主要内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生物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1)思想: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2)科学: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3)政治: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二追寻生命的起源学案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1.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各种传说很多。
说出你所知的传说故事等。
2.今天,在长期探索中,人们对于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两种认识:二、达尔文和进化论3.根据材料,思考进化论诞生的原因。
材料二:17--18世纪英、法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材料三:16世纪以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相继发生,这三大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打破了基督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观念深人人心。
这就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文化领域更加开放,风气更活跃。
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材料四: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为生物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19 世纪初期,生物学本身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细胞学说和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论思想为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4.根据课本P123课文内容,概括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观点,试举例说明。
5.根据材料,思考进化论诞生的影响。
材料五:《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
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
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材料六: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
材料七: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眼法则的支配······,成为维新派批判封建顽固派固守不变、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6.完成下列表格:。
7.2 追寻生命的起源教案复习用(人民版必修3)【课前思考】近代生命科学的那些进步,使上帝的形象轰然倒塌?【本课学习目标】掌握近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分类法;细胞学说;进化论学说。
能用初步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能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阐明自己的观点。
学习合作与交流。
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迁移到历史学习中来。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历史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
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
既能独立学习探究,又能交流合作。
采用调查,讨论,合作,交流,习作,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和感知、理解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通过学习理解生物的巨大进步,了解进步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注重个人品质,修养的培养。
【重难点突破】重点:进化论的主内容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的进化论,系统阐述了生物接所以的动、植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计划来的规律,核心观点是物种的“优胜劣汰”,认为物种的演变看作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认为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万物进化的根源。
难点:理解进化论的影响学习中要结合时代背景,运用联系的观点体会进化论的和影响。
了解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宣扬上帝创造世界万物。
进化论认识到自然发展的规律,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思想的“神创论”。
对生物学是一次伟大综合,使生物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在方法上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是人类的思想发生飞跃。
恩格斯对达尔文进化论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认为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进化论的影响“不仅仅限于生物学领域,所有的科学家和社会学家都从他的哪个时代的种种富有价值的源泉中汲取他们的科学思想的。
”【基础自测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各学科中,受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是()A 物理 B.化学 C.生物学D.电学提示:从上帝创造万物为切入点2.现代生理学的起点()A.细胞学说的确立 B.生物进化论的提出C.血液循环论的建立 D.微生物学的建立提示:记忆选择题。
追寻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2 课追寻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七第二课
2、内容、地位: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物理学、生命科学和人类生产力发展进步的过程。
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本课内容重点介绍生物进化论,上承第一课“近代物理学革命”,下启第三、四课“近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影响”,在专题七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中是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进入高中阶段后,大部分学生已经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但是,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都尚未定型,属于可塑性、叛逆性都很强的一个阶段。
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学的生源占多数,学生的入学成绩不高,初中的历史知识相对薄弱,受初中次科观念的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强。
再加上新课程采用专题体例编排,跳跃性强,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大,知识衔接困难。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新课程的适。
7.2追寻生命的起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的观点。
2、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感受达尔文等科学家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4、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科学探索的精神,激发生探寻生命的起源的激情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难点:认识到科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科学终将战胜愚昧和迷信。
体会到科学理论也需要不断发展和进化。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生命的进化》导入。
提出问题:视频中生命是怎样进化的?学生追寻视频中的生命进化。
【活动】追寻古代神话传说生命的起源,这是一个千年的话题,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
请同学一起分享一下中国古代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并提出问题.1、交流古代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传说。
2、在众多学说中,中世纪的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生命起源学说是什么?3、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命起源的共识并长期流行?参考答案:传说:①古芬兰:怪鸟蛋孵人;②古埃及:黑泥塑人;③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鱼变人;④女娲抟土造人。
统治地位的生命起源说:神创论。
原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活动】追寻进化论体系建立的标志和内容1、问:达尔文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主要观点有哪些?2、读《生命进化树》,图中低级低级生物有?高级生物有?高级智慧生命是从低级原始生命进化来的,而在进化过程中又体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活动】追寻进化论的足迹参观实验室。
突出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钻研精神。
【活动】情境体验并合作学习:追寻进化论的影响1、阅读图文材料思考:为什么同样对神学世界观产生猛烈冲击,但两人的遭遇截然不同?2、史料研习:材料一《物种起源》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生物学界的思考方式,进化的思想终于站稳了脚跟。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二. 追寻生命的起源教学目标:【内容标准】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基本历程。
2.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和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和表现。
3.通过学习能用正确的观念解释生命的起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能用相对客观和正式的关于生命的认识,去批驳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艺术化、故事化,甚至是被歪曲、被伪造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学生探索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奥秘的兴趣。
2.通过人类对生命认识的相关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反对伪科学和愚昧,为科学进步不惜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1.近代生命科学的主要成果。
2.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难点:纠正传说和民俗中关于生命起源的伪科学观点,分析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实证说明有关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上的偏差。
教学过程: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1.古代传说:神创说2.现代两种认识: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起源于地球自身。
3.一次实验:证明生命起源在早期地球上已存在。
【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思考。
原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过渡】古代生产力落后,使神创说得以影响深远。
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神创说受到质疑。
由此形成两条研究路线。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1.林耐制定动植物分类法2.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3.施莱登、施旺共创细胞学说【补充:恩格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4.巴斯德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过渡】:近代生命科学的重大成果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创造了条件,其中谁的观点为进化论奠定了基础?三.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造物主的落寞1.理论基础:林耐;拉马克提出初步的进化论思想简要介绍创立进化论的过程。
《追寻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2、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神创论、细胞学说和早期进化论及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提出的背景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史料分析等多途径来实现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享受自然的艺术之美、激发学生探寻生命的起源、引导学生关爱生命。
最终让学生在本课结束时体会出对生命起源之真、爱护生命之善、欣赏生命之美。
对学生进行生活、生存、生命之三生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影响。
2、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设计:【导入】一、收拾行装通过一系列动植物种群的展示,伴随歌曲《思念》播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一种自然的“静逸和灵动之美”。
以小时候探索自己来源的例子导出生命起源的课题,带领学生踏上探索什么起源之谜的旅途...(很多同学小时候都问过妈妈这样一个问题:“妈妈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答案要么是垃圾堆里捡回来的,要么是天上掉下来的,最终也没找到正确答案。
由此推而远之,我们的祖先又是从哪来的;再推而广之,我们周围的一切生命又都是怎么产生的。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踏上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的旅程。
)二、整装出发第一站:古代——“云山雾绕”(多媒体展示)教师引导式提问:你所知道的古代东西方关于生命起源的故事有哪些?(学生讲述环节...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六天创造世界...)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给出相应的关于生命起源的传说图片。
教师总结学生的关于生命起源几个版本的说法后,给出第一个探究问题:为什么上帝创世说能够在中世纪欧洲长期流行?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阅读P58)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后回答...(如学生归纳有困难,可从古代人在在知识上的欠缺、什么势力在宣扬这一观点等经济、文化和政治三个方面加以引导启发)教师在学生接力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多媒体展示)原因:生产力落后,知识贫乏;(经济、文化)统治阶级的需要:愚民政策和精神独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七二追寻生命的起源教学案专题七·第二节《追寻生命的起源》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必修三·专题七》第2节追寻生命的起源执教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简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通过进化论发展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论争,认识到科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科学终将战胜愚昧和迷信。
(4)理解进化论的诞生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过程方法通过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史料分析等多途径来实现教学目标。
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迁移到历史学习中来。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历史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
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
既能独立学习探究,又能交流合作。
情感价值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享受自然的艺术之美、激发学生探寻生命的起源(其中让学生体味科学探索的精神等)、引导学生关爱生命。
教学设计教学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模拟辩论法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与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和庆祝方式。
引导学生感谢我们的母亲,因为母亲给予我们生命,更给予我们无私而伟大的爱。
我们珍爱生命,而生命到底是从那里来的呢?引入新课感恩母亲,感恩生命。
学生思考并回答母亲节的时间(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导入新课教学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教师提问: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有哪些?曾经长期流行并占主导的观点又是什么?二、达尔文和进化论;学生介绍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如上帝创世,女娲造人)学生思考后回答:神创论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新课(以达尔文的一生为主线索,讲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标志、主要观点、传播)(一)、学生时代的达尔文(二)改变一生的环球考察(三)潜心研究廿十载,发表巨著留英名1、确立的标志:1859年的《物种起源》;播放视频,思考:《物种起源》一书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热情?什么观点震撼了世界?(书中阐述的观点极大地冲击了特创论,生物进化论的提出震撼了全世界。
《追寻生命的起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和学说,包括神创论、自然发生论、宇生说、化学起源说等。
2、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学会分析和评估不同学说的证据和合理性。
3、培养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生命起源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
4、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生命起源的主要学说及其核心观点。
(2)科学探究生命起源的方法和证据。
2、难点(1)对不同生命起源学说的理解和评价。
(2)如何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探究生命起源的问题。
三、知识梳理(一)生命起源的古老传说——神创论神创论认为生命是由神或超自然力量创造的。
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神创故事。
例如,基督教中的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世界和万物;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神创论的特点是无法通过科学方法进行验证,它更多地是一种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二)自然发生论自然发生论主张生命可以从非生命物质中自然产生。
例如,腐草化为萤、腐肉生蛆等。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自然发生论的错误。
例如,意大利生物学家雷迪通过实验否定了腐肉生蛆是自然发生的观点。
(三)宇生说宇生说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宇宙中的其他天体。
一些科学家认为,一些陨石中含有构成生命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在地球形成早期被带到了地球上,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宇生说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仍缺乏确凿的证据来完全证实这一学说。
(四)化学起源说化学起源说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命起源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了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这些有机小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进一步聚合形成了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最终,这些生物大分子形成了原始生命。
化学起源说得到了许多实验和观察的支持。
例如,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环境,成功地合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课标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自主预览】近代生物学的成果1、生命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神创论、天外胚种论和自然发生说。
2、17、18世纪,对生物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两条路线:一是以林耐为代表,着重研究群体,著有《》一书,将动、植物分类的通用层次分为纲、目、属、种四级。
为进化论产生打下基础。
但认为生物是神创的;二是以哈维为代表,着重研究个体。
运用和的方法,建立血液循环理论。
3、19世纪以来,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了学说。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奠定了的基础。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向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的影响。
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基础。
4、达尔文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巨著《》出版。
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
5、1863年,赫胥黎发表《》,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它使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问题探究】1、认识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的条件及意义。
(1)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是催生进化论思想的重要条件。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相继发生。
这三大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使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深入人心。
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进化论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3)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积累为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追寻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教学课题1.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2. 通过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教学,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3. 通过学习理解生物的巨大进步,了解进步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历程,重点介绍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进化论的确立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本课内容上承第一课“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下启第3、4课“近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影响”,在专题七的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2.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方法教学资源①教师利用百度收集各种音频、视频和文字资料,做好课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②学生利用手中的课本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手段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究式为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教学过程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设问:同学们,关于人类的起源,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请你说说你所知道的中西方的各种传说?师总结并导入新课学答学生通过预习,兴趣很高,回答五花八门,展示----课题:追寻生命起源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课堂探究活动思考:中世纪的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学说是什么?思考:今天科学界普遍认可和接受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是什么?神创说(齐答)达尔文进化论(齐答)检测预习效果多媒体展示: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诞生标志: 2、主要观点:课堂探究活动展示材料一: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种起源》。
授课者:吴云创授课班级:2、(1~4)课程标准: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本课内容重点介绍生物进化论,上承第一课“近代物理学革命”,下启第3、4课“近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影响”,在专题七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植物分类法;细胞学说;达尔文、赫胥黎及进化论观点;②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2、过程与方法: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迁移到历史学习中来。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历史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
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
既能独立学习探究,又能交流合作。
采用调查,讨论,合作,交流,习作,实验,等多种形式学习和感知、理解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理解生物的巨大进步,了解进步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
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注重个人品质,修养的培养。
教学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究式为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教学用具: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人的进化过程图片设问:同学们,关于人类的起源,西方社会有什么说法?(学生答: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万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生命,从何而来?……说说你所知道的传说故事…谁是万物的创造者?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板书)多媒体显示:女娲抟土造人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作答人类起源传说:(板书)①古芬兰:怪鸟蛋孵人;②古埃及:黑泥塑人;③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鱼变人。
④女娲抟土造人⑤上帝创造万物论(据《圣经》记载:第一天,上帝创造了昼夜;第二天,天空;第三天,陆、海及植物;第四天,日月;第五天,动物;第六天,男人亚当;第七天,亚当问上帝,为什么世间万物独有我如此孤独?于是上帝取他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
)什么东西在早晨用四条腿走,中午用两条腿走,晚上用三条腿走?-------------人想一想:中世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学说是什么?为什么?(学生思考基础上多媒体显示)神创说原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主要)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近代科学认识和方法还未出现。
(结合这一原因解答125页学习思考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讲述过渡:无论是天外胚种论还是自然发生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也就是说这二种学说的依据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板书)多媒体展示材料: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种起源》。
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
……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
——引自《科学简史》《物种起源》一书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热情?什么观点震撼了世界?学生结合材料以及课本知识总结: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继续设问引导学生思考:1、达尔文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1859年《物种起源》2、主要观点有哪些?(1)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2)生物的物种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3)生物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多媒体显示图片:长颈鹿的进化思考:它们分别体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什么观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多媒体展示: 1649年被送上断头台的查理一世、蒸汽工厂、伏尔泰等图片探究:结合以上图片,联系本课教材相关资料和以前所学知识,思考:生物进化观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多媒体显示)①文艺复兴14-16C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1688)完成③启蒙运动1600-1800④工业革命1765-1840除了以上条件因素外,科学成就的产生还需要怎么样的条件?(前人研究基础、科学家的科学品质等)那么前辈科学家们都做了哪些努力?请同学们结合教材126-127页内容作答:(此处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哈维、林耐、施莱登、施旺、巴斯德、拉马克等等3、历史条件:请同学们结合以上材料的分析,从社会环境、科学基础和自身实践三个方面分析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师生分析总结,多媒体显示)(1)社会环境: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2)科学基础:前辈科学家们的努力(哈维、林耐、施莱登、施旺、巴斯德、拉马克等等)。
(3)自身实践:达尔文的科学探索。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多媒体展示结构图)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政治)14、15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经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思想)科学进入新时代(实验科学)- ----进化论诞生(1859年)多媒体显示材料:关于达尔文、“贝格尔号”舰的航行、达尔文科学考察路线图、《达尔文日记》、达尔文被丑化、问题引导:达尔文的科学探索过程给了我们哪些启发?在达尔文的自传中,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达尔文等生物学家哪些优秀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态度?多媒体展示:科学探索的兴趣、科学研究的精神、热爱学习的习惯、强烈的科学责任感、长期的观察实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求他们要勤奋刻苦。
)三、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板书)(多媒体展示材料,学生阅读材料总结进化论的影响)1、《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
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
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影响①挑战了封建神学,给当时的上帝创造万物说致命打击,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2、“人们通过读《天演论》获得了一种观察一切事物和指导自己生活的行为和斗争的观点、方法和态度,《天演论》影响了好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影响②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对维新变法运动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多媒体展示材料:合作探究:达尔文进化论对中国的影响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
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
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
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而“科学”主要就是指传播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思考: 进化论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总结显示)19世纪末的中国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进化论传到中国,成为了进步人士追求真理的引导,他们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鼓励人们奋发图强,为争取生存和进步而斗争,进化论成了唤醒中国人民觉悟的思想武器,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四、造物主的落寞(板书)多媒体显示:造物主的落幕赫胥黎、科学理论传播的艰难、角色扮演:威尔伯福斯与赫胥黎的辩论思考: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的分歧是什么?分歧的根源是什么?多媒体显示:你的祖父是猴子变过来的吗?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根源: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古代生产力的落后,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有限性多媒体显示:500科学家签署声明质疑达尔文进化论、达尔文的遗憾、困惑?遗憾:物种进化的考古证据还明显不足困惑:美国的盖洛普公司在1982、1993、1997、1999年进行了4次民意调查,其结果均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
设问:为什么科学教育都很发达的美国有那么多人排斥进化论了?生命起源之谜尚未解开,一方面生命起源仍然有几种说法,尚待继续研究,另一方面,美国是一个有基督教信仰的国家。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
所以我们说:科学与宗教的斗争还将继续,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近代生命科学的主要成果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生命的起源是什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了这个问题,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然而,时至今日,科学与宗教关于生命起源的争论尚未停止,而且还将继续下去。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争论?进化论到底需不需要完善和修改?希望大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寻找答案。
课后思考: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1)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明都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复杂过程,是无数勇于献身的科学家奋斗努力的结晶。
(2)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3)自然科学的成就反作用于生产、指导技术革命、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又起到了巨大作用。
板书设计:追寻生命的起源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赫胥黎发展生物进化论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作业布置:1、练习:教材129页材料阅读与思考2、作业:①教材129页自我测评②补充选择题[想一想]1.古代没有形成真正科学而系统的生物学的原因有哪些?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原因有: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神学、宗教、传说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近代科学认识和方法还未出现。
其中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受宗教神学的影响。
2.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给我们的启发有哪些?达尔文在考察中得出的结论和林耐的结论有什么不同?答案提示给我们的启发是:科学探索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达尔文与林耐结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林耐认为生物是神创的,因此物种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