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宫壁画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3
屏风和左侧的小架子上画着中国花鸟画,前景地面上有一把团扇,女士旁边的茶几上摆放着一套中国瓷器茶具,这些都是中国元素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至于桌椅脚的“C”与“S”形造型、纤细的结构、精巧的如女性般柔美的腿部的细木工装饰和卷草纹图样是否也吸取了中国元素,因图片不清晰,无从考证,暂不论述。
四、服装色彩与图案青花瓷在欧洲尤其受宠,布歇这幅著名的《浴后的狄安娜》是不是从青花中得到灵感,以蓝白色的衣料来衬托美丽的狄安娜?裸露的狄安娜是不是具有瓷器般的光泽与质感?黄沙掩盖了历史的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当我将青花瓷瓶的图片与这些绘画作品摆放在一起时,惊奇地发现它们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华托作品中男女主角所穿的“华托服”俨然是一件溜肩细腰小腹造型的青花瓷。
康熙团鹤纹瓶 布歇 浴后的狄安娜(局部) 明景德镇花卉龙纹瓶 华托作品局部这两幅《蓬帕杜夫人》服装上的纹样,显然是东方花卉的造型,舒展、自然、不对称,图案也许是源于丝织品,此处我找到类似的青花纹样作比对,不可否认其浓郁的东方气息。
布歇 蓬帕杜夫人肖像(局部) 康熙梅瓶局部 布歇 蓬帕杜夫人肖像(局部) 乾隆球瓶局部五、结语洛可可,Rococo art 是指法国18世纪上半叶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 (1643—1715)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1715—1774)的建筑、室内装饰、园林、工艺品、服装、绘画等方面的装饰风格,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一说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
洛可可的艺术特点是:曲线趣味,常用C 形、S 形、漩涡形等曲线纹饰蜿蜒反复,装饰效果纤细、柔媚、华丽繁琐;呈非对称法则,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艳丽,给人轻松、舒适感;崇尚经过人工修饰的“自然”;绘画上致力于表现颇为琐细的宫廷生活的享乐、亲密的场景,有时也表现田园风光,以妩媚和矫揉造作为特征。
针对洛可可艺术的特点,通过色彩、图纹与画面技法、风格的分析,其艺术形式主要从中国的园林、瓷器、丝织品、家具等方面吸收了很多元素运用到各个方面,如瓷器、丝织品上的纹样、色彩、题材,园林艺术中的精巧、不对称、循自然等等。
永乐宫壁画的艺术鉴赏摘要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三清殿和纯阳殿中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
其艺术特色首先表现为道教思想与永乐宫壁画的完美融合,其次是永乐宫壁画科学技术理论的运用,最后是色彩艺术的运用。
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世界壁画史上的奇葩。
关键词:艺术鉴赏永乐宫壁画《朝元图》色彩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县,是一组集元代绘画、建筑、雕塑于一体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
其中最具艺术价值的首推大型精美壁画,它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甚至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
永乐宫壁画总面积有960平方米,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这些精美的壁画,不仅画技高超且题材丰富,在经历了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壁画色彩的辉煌气势仍不减当年。
三清殿和纯阳殿是永乐宫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
三清殿是主殿,是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的《朝元图》,同时还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成了元代道教艺术最引人注目的一章,《朝元图》的面积有400多平方米,人物形象总计286个。
画师以流畅而刚劲、简练而严谨的线条刻画出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线条疏密有致且刚柔相济,是按照这些形象的不同年纪、不同表情、不同性格进行逐一罗列的,形象变化多样且无一雷同,创造了和谐的韵律以及装饰性的效果。
纯阳殿壁画,共有203平方米,是由52幅连续性的组画组成,描绘了吕洞宾从出生到羽化成仙的故事。
每幅图约有16平方米,以现实生活作为内容背景,有宫殿、山野、园林、街市,山水人物,九流三教,可谓包罗万象,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除此之外,纯阳殿还有十一幅拱眼壁画,呈现的是一些奏乐、舞蹈的技乐童子,画面生动活泼,非常可爱。
重阳殿壁画通过49幅连环画的形式,生动描绘出了王重阳以及弟子们传教的活动。
相对于三清殿和纯阳殿的壁画来说,重阳殿壁画的绘制时间已经过了艺术高峰时期,略显逊色,但画面中仍不乏一些局部十分精彩。
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三清殿是永乐宫主殿,又称无极殿,面阔七间,深四间,供奉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合称为三清。
如今,三清塑像已不存在,但殿内壁画保存尚好,只很少部分经过修补。
三清殿内的壁画是有名的《朝元图》,壁画高4.26米,全长94.68米,总面积为403.34平方米,是永乐宫壁画中的重点。
南极长生大帝及诸仙真三清殿神龛扇面墙外东面一踏进三清殿内,眼前漆黑一片。
原来,为了使壁画免受光线侵蚀,所有窗户都以深色的布帘遮着,人必须在进殿后好一会,适应了殿内的微弱的光线后才可以看到壁画。
但见三清殿内的西、北、东三壁上,绘满了4公尺多高的神仙群像,三壁的画面连成一气,表现的是玉皇大天帝和紫微大天帝率领诸神,来朝拜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的情景,也就是原来分散的诸神,全都集合起来朝拜最高主神了。
永乐宫三清殿内精美的壁画二十八宿之一三清殿北壁东侧环绕三清塑像的斗心扇面墙上,东西面分别是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和玄元十子等;扇面墙背面为三十二天帝君;正面北壁东部是中官紫微北极大帝、天至大圣及北斗七星、十一曜、二十八宿及历代传经法师;北壁西部是勾陈星宫天皇大帝、南斗六星、二十八宿和天、地、水三官以及历代传经法师等。
东壁是大上昊天玉皇上帝、后土皇地只和扶桑大帝、十二元神、五岳、四渎、地府诸神;西壁是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和十太乙、八卦、雷雨诸神;南壁两侧是青龙君、白虎君。
全图近300个神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气氛神圣、庄严。
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及诸仙尊(局部)三清殿神龛扇面墙外西面西壁堪称是整个《朝元图》中最精彩的部分。
画面以东王公、西王母夫妇为中心,各天官簇拥左右。
西王母端坐椅中,凤冠品服,仪态端庄典雅,表情温柔亲和。
在她面前有一身着蓝袍的长者,据说是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
他头微低,脸微侧,双手持笏,似有要事启奏西王母。
在太乙真人的身后有两位天神作交谈状,似乎真人所禀奏之事正是他们也关心的事。
图为芮城永乐宫主殿三清殿壁画
“朝元图”的局部山西文物景观——芮城永乐宫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古魏镇东龙泉村,始建于唐,元定宗二年(1247)重建,以杰出的壁画艺术闻名天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宫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
三清殿是永乐宫主殿,殿内墙壁满布286个“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朝元图”。
画中人物按对称仪仗形式排列,分别画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28宿、12宫辰等“天兵天将”围绕主神徐徐展开。
整个画面,人物逼真;衣饰色调优雅瑰丽,场面气势雄伟。
除此外纯阳和重阳殿内也有非常精美的壁画。
永乐宫壁画特点其中最具艺术价值的首推大型精美的壁画,它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甚至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
总面积有960平方米,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这些精美的壁画,画技高超、题材丰富,在经历了700多年的风雨侵蚀,壁画色彩的辉煌气势仍不减当年。
三清殿和纯阳殿是永乐宫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
三清殿是主殿,是集中了唐宋道教绘画精华的《朝元图》,同时还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成了元代道教艺术最引人注目的一章,《朝元图》的面积有400多平方米,人物形象总计286个。
画师以流畅而刚劲、简练而严谨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线条疏密有致且刚柔相济,是这些形象按照年纪、表情、性格的不同进行逐一罗列,形象变化多样且无一雷同,创造了和谐的韵律以及装饰性效果。
纯阳殿壁画,共有203平方米,是由52幅连续性的组画组成,描绘了吕洞宾从出生到羽化成仙一生的故事。
每幅图约有16平方米,以现实生活作为内容背景,有宫殿、山野、园林、街市,山水人物,九流三教,可谓包罗万象,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
除此之外,纯阳殿还有十一幅拱眼壁画,呈现的是一些奏乐、舞蹈的技乐童子,画面生动活泼,非常可爱。
重阳殿壁画通过49幅连环画的形式,生动描绘出了王重阳以及弟子们传教的活动。
相较三清殿和纯阳殿的壁画,重阳殿壁画的绘制时间已经过了艺术高峰时期,略显逊色,但画面中仍不乏一些局部十分精彩。
总之,永乐宫壁画可谓是中国绘画发展到高水平的典型作品。
在我国古代的美术发展过程中,道教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创造的主导思想更强调心灵和事物的和谐统一。
如“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越名教而任自然等将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达到合而为一的境界。
正如三清殿的《朝元图》所描绘的众仙朝元的场景一样,二百多位神仙神态、神情各异,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相互交谈,也有的在仔细倾听。
武将、文官、力士、玉女等服饰、形态、神情虽然不同,但每个人物的气质都很洒脱,画师巧妙的将不同的人物进行统一并和谐的融入到一起。
永乐宫壁画艺术赏析叶建国走进永乐宫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苍松翠柏、繁茂的竹林、鸟语花香的园林景观。
同时可以看到巧夺天工、规模宏大、布局疏朗、巍峨壮观、气势辉煌的元代宫廷建筑。
而最令人惊叹的是那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
在这里无处不闪动着智慧的灵光,镌刻着古代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永乐宫的壁画艺术是迷人的,她的魅力在于,足以让任何一位艺术大师为之倾倒,为之痴迷,为之癫狂。
一,《钟离权度吕洞宾图》又称《二仙传道图》纯阳殿中扇面墙后壁是《钟离权度吕洞宾图》,高370公分,宽460公分,在全殿壁画中是很突出的杰作。
磐石上两人对坐,钟离权前胸坦露、长鬓飘然,神情坦率爽朗、纯朴可亲;吕洞宾白皙有须,拱手恭听,外形静肃,内心似有极为剧烈的活动,画家将他们不同的思想情感行于笔墨,刻画入微。
师徒论道真情跃然壁上。
身后巨松天骄,苍翠生寒,左侧山壑深远,溪水蜿蜒而下,右侧古柏之外亦有流泉,近处则琪葩瑶草,错落丛生,这就是所谓的山中日长、尘壊远绝的神仙境界。
极为明显,一深一浅,对比鲜明。
)(上面这两张门票,一张为蓝灰色、一张为土灰色,二者各有特色,同为佳品,令人百看不厌。
)二:东极救苦天尊众(位于三清殿扇墙西侧)东极和南极分立在三清左右,为其近臣。
东极大帝头戴冕旒,身着帝服、系玉带,右手执圭凝视前方。
围绕他和南极的有玄元十子,被认为是追随老子的十位古代思想家。
他们是关尹子、辛文子、庚桑子、南荣子、尹文子、土成子、崔瞿子、柏矩子、列子和庄子。
其中关、展、辛、文、列、庄的著作都有流传。
属于战国时期道家一派。
三:天猷副元帅(位于三清殿西壁北段)天猷副元帅,三头六臂,须发猥立,相貌狰狞,三个面孔表情各不相同。
两手执剑,两手捧刀,一手拿钺,一手握钟,双腿叉立。
身着飘带飞舞,更增加了了动感,流线流畅而变化丰富,在整个壁画中颇具有典型性。
四:捧仙果玉女(位于三清殿西壁中段)此幅壁画中玉女位于东华木公右侧,一手捧仙果,一手申示,意向木共奉献。
部分为:东墙壁由南向北两位,分别为四御之⼀的后⼟皇地祇和昊天⾦闕⾄尊⽟皇⼤帝;北墙壁⼀位,是四御之⼀的中宫北极紫微⼤帝;东扇⾯墙外侧⼀位,是四御之⼀的南极长⽣⼤帝。
西半部分为:西墙壁由南向北两位,分别为⽩⽟亀台九靈太真⾦母元君(西王母)和东华上相⽊公青童道君;北壁⼀位,为四御之⼀的勾陈星宫天皇⼤帝;西扇⾯墙外侧⼀位,是东极青华太⼄救苦天尊。
这⼋位主尊神祗,东西对称各有四尊,除东西扇⾯墙外侧的南极长⽣⼤帝和东极青华太⼄救苦天尊为站⽴,其余六尊均坐在龙凤椅之上,他们率领⼤殿四壁诸位神祗构成“千官列雁⾏”的构图形式,各⼈物交糅杂错,相互掩映,⼈物多达⼆百九⼗⼆尊,其中男像⼆百六⼗三尊,⼥像⼆⼗七尊,飞天⼆尊,除去⽆法考证的⼈物和⾝份较低的⼈物之外,其他神祗分别有,青龙、⽩虎、⽞元⼗⼦、三⼗⼆天帝君、⼆⼗⼋星宿、天蓬⼤元帅、天猷副元帅、翊圣德真君、北极真武⼤帝、雷公、电母、⾬师、雷部诸神、天、地、⽔三官、⽇、⽉、⾦、⽊、⽔、⽕、⼟、紫炁、⽉孛、罗睺、计都、北⽃七星、南⽃六星、左辅、右弼、天罡、三台、三元、五岳、四渎、扶桑⼤帝、丰都⼤帝、⼗⼆元神、太极、明星、九疑诸仙、传经法师、四⽬⽼⼈、仓颉、孔⼦、紫光夫⼈、⽂昌帝君、太⼄诸神、⼋卦诸神、仙曹、仙官、天丁、⼒⼠、神王、神将、太⼄、侍⾂、⾹官、内官,⾦童、⽟⼥等。
下⾯按照不同墙壁的⽅位,来认识下各位神仙。
青龙和⽩虎三清殿进⼤门两侧(南壁)分别是青龙(东侧)和⽩虎(西侧),在这⾥,青龙⽩虎既是守卫⼜是朝元队伍的后卫;⽽⽩虎君是⽔平最⾼的西壁东王公、西王母部队的后卫,是永乐宫壁画⾼⽔平的代表之⼀。
青龙君的侍⾂都是宋代⽂⾂形象,⽩虎君的侍卫都是宋代武⼠装束。
西侧的⽩虎星君东侧的青龙星君看画⾯下⽅的“神兽”就能分辨。
他们⾝上的华丽铠甲、戎靴因为奢侈的风⽓,⼤部分失去了原本的使⽤功能,成为表⽰礼仪的服饰。
西壁东王公西王母朝元队伍这⼀壁丹青是三清殿中最为精彩之处,不管是整体构图还是单个形象刻画,都达到了炉⽕纯青的地步;线条流畅飘逸,即使去掉颜⾊也是⼀幅不多见的⽔平⾼超的⽩描作品。
永乐宫壁画鉴赏摘要: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
三清殿和纯阳殿里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
它的题材、构图、造型、线描、晕染技巧以及多种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创造出了一系列形神兼备,高贵华美,灵活飘逸,奔放飞扬的艺术形象。
其艺术特色首先表现为道教思想与永乐宫壁画的完美融合,其次是永乐宫壁画科学技术理论的应用,最后是色彩艺术的应用,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世界壁画史上的奇葩。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艺术鉴赏;色彩艺术;《钟离权度吕洞宾》永乐宫艺术灿烂辉煌,蕴含着显著美学风格,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
一绘画特点严谨、流畅又刚劲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按不同的年龄、性格特征和表情变化,多样而不雷同。
线条的组织疏密有致,在刚柔相济的变化中,创造了和谐的韵律感和装饰性效果。
辉煌灿烂的色彩效果,是永乐宫壁画艺术的又一特征。
汉代刘熙《释名》曰:“画,挂也,以色彩挂物像也。
”表明色彩一开始就是构成中国绘画的形式语言之一。
壁画具有绘画最一般的规律,诸如平面性、构图、色彩、造型等因素。
其中色彩最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审美功能,具有艺术的高度、技法的难度和理论的深度。
永乐宫壁画以它精彩的色彩应用,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杰出代表,反映出我国传统绘画在色彩艺术领域发展的高度。
二赏析《钟离权度吕洞宾》道教神仙吕洞宾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道教中地位很高,被全真教奉为纯阳祖师,同时,他自己和托其名的道教著述也非常多。
他不仅是传说中的神仙,更是对道教修行有实际贡献的道士。
他的传说起于宋,盛于元,并且频频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出现。
山西芮城永乐宫纯阳殿现在就存有一套关于吕洞宾的道教壁画,由晋南著名画家朱好古及其门徒绘制于1358年。
纯阳殿内壁画共有203平方米,是一个安排严谨的道教叙事整体。
探究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永乐宫位于中国北京市,是北京市最古老的一座宫殿建筑,也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宫殿。
在永乐宫中的三清殿是永乐宫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而三清殿的壁画又是三清殿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
而三清殿的壁画中的色彩表现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究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
我们可以从色彩的运用上来分析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
在三清殿的壁画中,色彩的运用非常丰富多样,不同的颜色在壁画中被巧妙地运用,同时也充分展现了绘画者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造诣。
在壁画中,暖色调和冷色调的运用非常平衡,暖色调的红、黄、橙等色彩与冷色调的绿、蓝、紫等色彩相互交织,使得整个壁画色彩丰富而又和谐。
这种色彩运用不仅丰富了壁画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使得壁画更具有审美价值。
三清殿壁画中色彩的表现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而这些情感和意义也会通过色彩的表现来传达给观者。
在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中,色彩的表现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例如在壁画中红色代表喜庆和祥和,黄色代表富贵和吉祥等等。
这种对色彩情感和意义的揭示,不仅丰富了壁画的内涵,同时也使得观者更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壁画传达的信息。
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是具有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的。
在色彩的运用上,三清殿壁画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色彩,同时也充分展现了绘画者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造诣。
在中国传统绘画、古代宫廷绘画和宗教绘画的特色上,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也体现了中国悠久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底蕴。
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和艺术水平。
探究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永乐宫建于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明朝最宏伟的宫殿之一。
位于北京紫禁城内,是明朝皇帝举行宗教仪式和政治活动的地方。
其中三清殿是永乐宫中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其壁画是明代壁画艺术中的瑰宝。
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探究其色彩表现的特点。
首先是色彩的明快。
在明代壁画中,色彩的明快、鲜艳是其突出特点之一。
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也是如此。
无论是衣饰、器物,还是建筑、天空等,都采用了鲜明的色彩。
如《太清御座》中,三清神像袍服和饰品的颜色十分鲜艳明快,受到光照时,呈现出耀目的效果。
《五神瑞气图》中,五位神仙身着红、绿、黄、白、黑五色的衣服,红色如火、绿色如草、黄色如金、白色如雪、黑色如墨,色彩划分清晰,明快鲜艳。
其次是色彩的对比。
明代壁画的色彩对比十分突出,色彩的鲜明与对比不仅美观,而且营造出强烈的情感和表现效果。
三清殿壁画的色彩对比也是如此。
如《太清御座》中,神像背景由黑转渐变为白,白色象征神圣和纯洁,黑色象征阴暗和未知,色彩对比明显,形成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五神瑞气图》中,五位神仙的衣服与周边环境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表现出五位神仙的高贵和神圣,也体现了古代人对色彩的美学追求。
再次是色彩的层次。
明代壁画的色彩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颜色之间相互辉映、相互补充,让人赏心悦目。
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也是如此。
如《三清合壁图》中,三位神像神态各异,颜色分布合理,黄绿两色相间,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效果。
《五神瑞气图》中,五位神仙的衣服颜色层次分明,五色相间,表现出五位神仙高贵的状态。
总之,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因其色彩明快、对比强烈、层次分明而被誉为明代壁画艺术的杰作。
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人视觉美感的追求,也为我们赏析古代壁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素材和参照。
艺术大观118以朝元图为例浅析永乐宫壁画艺术特色任 梦摘要:永乐宫壁画作为保存较为完整也具有一定特色的道教壁画一直传承至今,它不仅是我们文化艺术的一个记录,同时也是我们对于当时的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记录,它是一个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体现,也展示了我们古代的一个艺术成就,其文化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探究。
关键字:永乐宫壁画;朝阳殿;线条;色彩一、永乐宫壁画概述“壁画”一般泛指在墙壁上直观的进行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既能美化墙壁又能展现绘画的艺术特色,在人类历史文明的早期,壁画艺术作为最主要的绘画方式之一被广泛的应用。
早在汉朝时期,就有在墙壁上作画的记载,石窟、墓室或是寺庙的墙壁为主要的绘画地点。
自元代以后,我们的国教日渐兴盛,在这一机缘巧合之下,壁画和道教的融合,使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开始建于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故俗称永乐宫。
后因故迁移至距原址二十公里外的苗城县城北龙泉村东侧。
相传,永乐宫原址是道教的宗师八仙之一吕洞宾诞生的地方。
二、朝元图艺术特色永乐宫的主殿三清殿内的壁画总面积占了永乐宫壁画面积的一半。
《朝元图》即众神朝拜元始天尊的图像,绘制于三清殿内,由元代民间画工马君祥等人绘制而成。
壁画的高度、长度以及绘画面积之广,使它成为永乐宫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元图》整个构图上画面雄伟,人物形象生动。
整个画面展现的是众神朝拜的热闹场面六个天帝两个帝后作为主要人物,周围簇拥有金童、玉女、天丁、力士、等共二百八十六尊人像,场面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的刻画也很清晰,气势磅礴大气但也注重细节。
他们按照职位的高低不同进行排列,每个人物的表情动作都各有不同,有的胡须飞扬看似横眉怒目,有的仪态端庄,有的情绪激昂饱满,有的自然灵动,有的在侧耳倾听,有的在环顾四周,虽然画面中人物众多,但是在画面人物的前后、疏密之间一点都不繁乱,各有特色也各有变化,并且也没有掩盖住主神的地位。
在整个绘画的绘画风格和单个的人物形象刻画上,得吴道子绘画真传,既体现了唐代绘画的雍容大气,又体现了宋代的清新婉约,使其在元代画坛上独树一帜。
探究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为求全并记录历史而编成的。
永乐宫则是永乐皇帝朱棣为庆祝明朝第一次彻底统一而在北京修建的宫殿,永乐宫的三清殿是永乐宫内的重要建筑,壁画色彩表现的丰富让人称赞。
本文将从背景、色彩搭配和寓意三个方面分别分析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
背景永乐宫的三清殿壁画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其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15世纪早期,因此在进行色彩表现时需要考虑到时代背景。
永乐宫的壁画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明代艺术的影响,明代艺术以明亮、鲜艳和对比强烈的色彩为主要特征。
因此,永乐宫壁画中的色彩表现往往也呈现出这些特征。
色彩搭配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搭配千变万化,从整体上看富有鲜明的饱和度和对比度,从细节上看充满变化的颜色和精妙的色彩搭配。
整幅壁画的主要颜色为红色、绿色、黄色和金色,其中红色和金色是非常重要的颜色,它们是富有贵气和豪华感的象征。
绿色则代表著生命,黄色则是富有欢乐和光明的象征。
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涉及到众多元素,例如动物、花卉、山川、建筑等,因此壁画的色彩表现要考虑到各个元素的特点和寓意。
例如,仙鹤是道教的神物,它通常用白色和黑色来表示;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通常用蓝色和金色来表示;花卉则有非常丰富的色彩选择,通常用艳丽的颜色来表示它们的美丽和寓意。
寓意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色彩表现不仅是为了美化壁画,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寓意。
在永乐宫的三清殿壁画中,各个颜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寓意。
在道教中,红色代表阳性和活力,所以在壁画中,红色通常用于强调动态和生命力的元素。
例如,在“福禄寿”三吉祥图案中,红色旗帜象征着喜庆和繁荣。
在“马跃檀溪”场景中,红色荷花代表着生命和繁衍。
绿色代表是阴性和生命力,代表着生命和草木的生机。
在壁画中,绿色通常用于表现自然景观和生命力。
例如,在“福禄寿”三吉祥图案中,绿色云彩和山峦代表着自然和生命的美丽和永恒。
黄色代表着文化的光辉和日出的光芒,象征着活力和智慧。
浅探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色山西永济永乐宫为元代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其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四殿中至今保留元代至明初的道教壁画九百六十余平方米,规模宏伟、精美壮丽、灿烂辉煌,堪称世界罕见的艺术瑰宝。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高水平的范例,也是14世纪东方宗教绘画中比较重要的作品。
永乐宫壁画分布在龙虎、三清、纯阳、重阳四座殿内。
三清、龙虎两殿是以大型道教人物仪式朝拜式出现的。
纯阳、重阳两殿则以青绿山水人物、通景连环故事所表现。
宗教艺术大多由建筑、雕塑和壁画集合而成,三者共同构造出特有的宗教氛围,起到揭示教义、感召人心的作用。
在这方面永乐宫堪称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永乐宫作为道教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最初地理位置的选定、建筑群体的布局,单体店堂的造型和体量设计,以及整体建筑的用材和色调处理等,无不是从揭示道教的根本旨意上做了周密的考虑。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也是揭示道教最高义谛——"万物归元"的核心。
为了达到突出这一点,从最南端的第一道宫门龙虎殿起,就开始了精心的推演与铺垫。
宫门是一个接引,进入宫门之后,出现在眼前的是狭长的院落和茂密的林木,给人以幽静之感,远处大殿巍然耸立,朴素无华,似乎正在无声地发出召唤。
拾阶而上,步入大殿后,目睹庄严的三清法像(原作已毁去)和缭绕的祥云,以及满壁生辉的数百神祇列阵朝元的宏大气势,会使人深深地感觉到殿外、殿内的巨大反差,从而在心灵上产生强烈的撞击,感悟到现实的不足凭依及大道归一的必然性,相信在冥冥之中自有一个无极至尊的永恒存在,是它化生万物,万物最终又全部复归于它,循环往复乃至无有穷尽。
万神朝元,实际上也就是万物向大道的亲合与归附,亦即是对大道的由衷敬畏与礼赞。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中以大型道教人物仪仗朝拜式出现的《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
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永乐宫壁画赏析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
它座落在山西省平陆县黄河北岸。
永乐宫壁画赏析(上)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的四周和神龛内外都绘满了壁画,全部面积有403.34平方米,好像一条巨大的浮雕带,环绕着整个大殿。
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三清殿壁画所描绘的是道教神仙朝元的盛况。
在东、西、北三壁及神龛的左右两侧,分别画有8位身高3米的主神。
围绕主神,二百八十余位神仙重叠地排成四层,组成长长的行列。
在神仙行列中,有肃穆庄严的帝君,仙风飘逸的仙伯、真人、神王,有威武骠悍的元帅、力士,有清秀美丽的金童玉女,他们有的对话,有的倾听,有的顾盼,有的沉思,场面宏伟庄严真切,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壁画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充分地体现了传统中国绘画的特点。
画师以简练而严谨、流畅而刚劲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按不同的年纪、性格和表情,变化多样而不雷同。
线条在疏密有致的组织中,刚柔相济的变化中,创造了和谐的韵律和装饰性效果。
壁画色彩除了主神衣服用绯红和堆金沥粉以外,全画以青绿为主,表现了理想中神的庄严和清静。
二百八十多位神仙组成八组,在统一中求得变化,以免单调平板,显示了作者高妙的构图技巧和匠心。
永乐宫壁画与宋代壁画名家武宗元所作的《朝元仙杖图》是一脉相承的,神仙的形象和线条表现的方法具有一定承传关系。
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向前行进的神仙行列,而前者是朝拜时的静止状态。
一是动中求静,一是静中有动。
永乐宫内除三清殿主殿以外,还有无极门、纯阳殿、重阳殿。
殿内也绘有壁画。
纯阳殿壁画创作的时间比三清殿壁画晚三十余年,所描绘的是吕洞宾一生经历的故事,由连续性的52幅组画组成。
其中每幅约16平方米,画中内容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有宫殿、园林、山野、街市,九流三教,山水人物,可谓包罗万象。
重阳殿壁画描绘的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故事,构图及画风与纯阳殿相近,由49幅连续性的画面组成,各部分之间以山、石、云、树相隔。
永乐宫壁画赋色重彩勾填的分析研究《永乐宫壁画》是明代永乐年间所绘的一组宫殿壁画,创作于15世纪中叶。
这组壁画以其色彩鲜艳、构图繁杂和刻画精细而闻名,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
本文将对《永乐宫壁画》的色彩运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永乐宫壁画》的色彩运用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重彩和勾填。
重彩是指在绘画中运用大面积鲜艳明亮的颜色,强调色彩的饱满和光泽。
勾填则是指用线条勾勒出形象的轮廓,并填充色彩,使画面更加丰满和立体。
重彩的应用使得《永乐宫壁画》瑰丽多彩。
画家运用了丰富的色彩调配,将紫、绿、红、黄等明亮鲜艳的颜色灵活运用于画面中的各个部分。
在描绘人物服饰时,画家使用了大面积的金黄色和亮红色,给人以华贵和庄严的感觉。
在描绘自然景物时,画家则选用了翠绿色和湛蓝色,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画家还运用了冷暖色的对比,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有层次。
勾填的技巧使得《永乐宫壁画》呈现出立体感。
画家使用了精细的线条来勾勒出人物和物体的轮廓,并填充色彩,使画面更加具有立体感。
在描绘人物的面部和服饰细节时,画家运用了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了人物的肌肤、眼睛和头发等细节,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描绘建筑物和自然景观时,画家运用了精确而有条理的线条,勾勒出了建筑物的柱子、梁和山水的起伏,使画面更加真实和立体。
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这组壁画在色彩运用上的独特之处。
重彩和勾填的运用使得画面色彩丰富多彩,并具有立体感。
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还展示了明代绘画的高超技巧和艺术风格。
《永乐宫壁画》以其色彩重彩勾填的独特技法而闻名于世。
通过对其色彩运用的深入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绘画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欣赏和阐释这一杰作。
永乐宫壁画鉴赏
摘要: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的巅峰之作,分别绘制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和无极殿里。
三清殿和纯阳殿里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代表。
它的题材、构图、造型、线描、晕染技巧以及多种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创造出了一系列形神兼备,高贵华美,灵活飘逸,奔放飞扬的艺术形象。
其艺术特色首先表现为道教思想与永乐宫壁画的完美融合,其次是永乐宫壁画科学技术理论的应用,最后是色彩艺术的应用,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世界壁画史上的奇葩。
关键词:永乐宫壁画;艺术鉴赏;色彩艺术;《钟离权度吕洞宾》
永乐宫艺术灿烂辉煌,蕴含着显著美学风格,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
一绘画特点
严谨、流畅又刚劲的线条刻画了众多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按不同的年龄、性格特征和表情变化,多样而不雷同。
线条的组织疏密有致,在刚柔相济的变化中,创造了和谐的韵律感和装饰性效果。
辉煌灿烂的色彩效果,是永乐宫壁画艺术的又一特征。
汉代刘熙《释名》曰:“画,挂也,以色彩挂物像也。
”表明色彩一开始就是构成中国绘画的形式语言之一。
壁画具有绘画最一般的规律,诸如平面性、构图、色彩、造型等因素。
其中色彩最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审美功能,具有艺术的高度、技法的难度和理论的深度。
永乐宫壁画以它精彩的色彩应用,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杰出代表,反映出我国传统绘画在色彩艺术领域发展的高度。
二赏析《钟离权度吕洞宾》
道教神仙吕洞宾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道教中地位很高,被全真教奉为纯阳祖师,同时,他自己和托其名的道教著述也非常多。
他不仅是传说中的神仙,更是对道教修行有实际贡献的道士。
他的传说起于宋,盛于元,并且频频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出现。
山西芮城永乐宫纯阳殿现在就存有一套关于吕洞宾的道教壁画,由晋南著名画家朱好古及其门徒绘制于1358年。
纯阳殿内壁画共有203平方米,是一个安排严谨的道教叙事整体。
在大殿的东、西、北面有《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是从吕洞宾诞生,到钟吕传道,神游显化的画传,共52幅,每幅均有榜题,榜题近三分之二直接引自《妙通记》。
南壁东西两侧为《道观斋供图》和《道观醮乐图》。
殿北部有一神坛,神坛上原有吕洞宾塑像,现已被毁。
神坛后有一扇面墙,著名的《钟离权度吕洞宾图》就绘于此墙上,描述的是吕洞宾于暮春游沣水之上,遇钟离权而被度化入道的情景。
这幅壁画高3.7米,面积16平方米,一直被誉为纯阳殿壁画的精华。
壁画的背景是青山绿水,色彩古朴沉稳。
在画面中心位置,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人一右一左对坐在磐石上。
钟离权身着石绿色长衫,前胸袒露,肤色赤红,长髯飘然,足着芒鞋,一副逍遥于山水间的神仙姿态。
画面展现的他正单脚屈膝而坐,身体微侧,右手撑于石上,为吕洞宾传授玄机。
他左手屈两指,嘴唇微启,似乎正将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摆在吕洞宾眼前;双眼炯炯有神,又似在悄悄观察对方的反应。
吕洞宾则作书生打扮,他端坐石上,身着白袍,面白有须,眼皮微垂,似在凝神聆听。
他双手做拱,左手大拇指轻捻右手衣袖,衬托出内心的紧张与矛盾。
他神态恭谨,眉间露出反复思虑的神色,虽外形静肃,但内心却似波涛起伏。
吕洞宾在面临人生转折的时候,心中的不安与彷徨被画家凝练于笔下,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从而使画面上两人的动态一放一收,形成鲜明对比,极具张力。
画面的环境对形成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有重要作用。
只见钟离权、吕洞宾二人坐在石坡上,钟离权、吕洞宾二人坐在石坡上,背后有虬蟠的苍松古柏山,苍翠生寒;左侧沟壑深远,一道溪水蜿蜒而来,直泻谷底;近处灵芝仙草环绕足下,错落丛生。
这远绝尘寰的神仙世界,与钟离权的豁达神态融为一体,也衬托出吕洞宾此时尘俗中的进士身份与神仙世界的格格不入。
而高山流水在传统的观念中,一向是高尚人品的形象譬喻,在此也隐喻了二位仙人的高洁。
这幅画最精妙之处在于,画家将已悟的钟离权与始悟的吕洞宾两人思想境界的交流做了形象化表现。
画面通过对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刻画,将度化的过程表现得细腻动人,没有华光灿烂的神迹,没有腾凌灭没的慑服,一切都是那么温润自然。
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作画时的高超构思与表现力。
三鉴赏
永乐宫的壁画多以人物为主,。
尤其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更是形神兼备,细致入微。
线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线描造型具有高度概括力和表现力。
线条的表现力度,主要以线造型,线条均匀流畅,线条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在永乐宫壁画浩瀚的绘画海洋里,线条生动的作品随处可见,通过线条表现人物形象清秀衣褶飘逸的灵动。
对于不同的人物想象采用不同的线描表现,如游丝描、钉头鼠尾描。
通过不同风格的线表现人物不同的神韵,线条概括洗练、灵动飘逸,表现了富贵的审美情趣和时代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