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色和暖色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美术教案《暖色与冷色》学校美术教案《暖色与冷色》1课题:冷色与暖色总时数:4教学目标:让同学在观赏图片中感受冷暖色的装饰美。
教学重点:让同学在观赏中感知冷暖色调及其装饰美教学难点:感受冷色与暖色带给人的心情影响。
教具预备:色环,图片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观看冷暖色(1)提问:日出时的颜色与月下的风景给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2)颜色本身有温度差别吗?为什么你会感觉到冷暖呢?说明颜色的冷暖是人们在长期阅历中联想的结果(3)揭题:颜色给人感觉是暖和、热闹、光明的称为暖色,颜色给人感觉是寒冷沉静的称为冷色。
2、冷暖色的熟悉(1)三原色和三间色中的冷暖色。
出示图片:由哪些颜色组成?(2)熟悉色环中的冷暖色。
(3)试着分一分油画棒或彩色水笔中的冷暖色。
(4)举例说明自然和生活中的冷暖色。
3、冷暖色的相对性。
4、观赏生活中用冷暖色装饰的图片。
5、作业练习:用水粉色调出冷,较冷,暖,较暖的颜色。
6、学问拓展:夏天穿什么色调的衣服看上去舒适些?冬天家中的窗帘用什么颜色比较合适?夜空中飞机的信号灯该用什么色调?7、总结:鼓舞同学正确用冷暖色美化生活,制造美学校美术教案《暖色与冷色》2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它与后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颜色双基教学单元。
同学在了解三原色、间色等颜色学问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
且本单元的学习对下一个画心情的单元还作好了颜色基础学问与颜色绘画技能上的铺垫。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处处都有颜色,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颜色。
而人对颜色天生特别敏感的,颜色的感情来自各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但有些感情很多人还是近似的。
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暖和。
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白色的雪地上,我们会感到凉快。
久而久之,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暖和,它们就是暖色;看到蓝、蓝紫、蓝绿等色时就会感到冷,它们就是冷色。
冷色与暖色教案平阳职业教育中心陈微微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它与后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
学生在了解三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
且本单元的学习对下一个画情绪的单元还作好了色彩基础知识与色彩绘画技能上的铺垫。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到处都有色彩,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色彩。
而人对色彩天生非常敏感的,色彩的感情来自各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但有些感情许多人还是近似的。
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温暖。
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白色的雪地上,我们会感到凉爽。
久而久之,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温暖,它们就是暖色;看到蓝、蓝紫、蓝绿等色时就会感到冷,它们就是冷色。
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为冷暖对比,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对的,如紫色和绿色会随着不同色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冷色环境中会显得较暖,在暖色环境中会显得较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颜色的基本特征-冷暖色性。
掌握运用冷暖色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的能力。
能力目标:尝试美术、音乐、语文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借助音乐、语言文学的表现力理解色彩的冷暖色性。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冷色、暖色,了解冷暖色的色性特点,学会运用冷暖色表达内心感受。
难点:认识冷色、暖色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冷色与暖色》课件范画练习纸颜料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印象派画家凡高(大概介绍一下凡高的经历)的作品《稻田》,大家觉得这幅画他给人以什么样的感受,他都是由那些色彩组成?引出黄色、橘色能给人丰收、温暖的感觉,那大家考虑一下哪些色彩又给寒冷、清凉的感觉?大家带着问题来学习下面的知识。
二.教学新授(1)启动激趣大家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三原色是哪些?三间色又是哪些?大家根据色环进行联想一下,这些颜色都能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在生活中又是怎样运用的?学生根据冷暖色块联想实物和不同的气氛。
冷色系包括黄绿,绿,蓝绿,蓝,蓝紫;还有介於暖色系和寒色系的颜色:黄,紫。
暖色系包括红紫,红,红橙,橙,黄橙;暖色系:由太阳颜色衍生出来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感觉,春天色系和秋天色系的人特别适合穿暖色系的衣服,化暖色系的妆。
冷色系:蓝色,紫色都属于冷色系,另外粉色也属于冷色系哦。
冬天色系和夏天色系的人是用冷色系的颜色。
中性色系:就是黑、白、灰三种颜色。
适用于任何色系的。
穿衣服的时候要注意:冷暖色系通常不适合搭配(当然也有例外),中性色系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
这可是西蔓色彩的划分方法哦。
专门做色彩的不同的色彩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1.暖色与冷色: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象征着:太阳、火焰。
绿色、兰色、黑色--为冷色,象征着:森林、大海、蓝天。
灰色、紫色、白色--为中间色;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
2.兴奋与沉静:红色和明亮的黄色调成的橙色--给人活泼、愉快、兴奋的感受。
青色、青绿色、青紫色--让人感到安静、沉稳、塌实。
3.前进与后退:色彩可以使人有距离上的心理感觉。
黄色有突出背景向前的感觉,青色有缩入的感觉;其排列如下:红色 > 黄色≈橙色 > 紫色 > 绿色 > 青色;暖色为前进色--膨胀、亲近、依偎的感觉。
色彩明亮--前进!冷色为后退色--镇静、收缩、遥远的感觉。
色彩暗 --后退!在家庭装修中,面积较小的房间要选用"暗色调的地板";使人有面积扩大的感觉。
如果选用明亮色彩的地板就会显得空间狭窄,增加压抑感。
4.轻与重:色彩可以给人带来"轻与重"的感觉;白色和黄色给人感觉较轻,而红色和黑色给人感觉较重。
在家装中,居室的顶部(天花)易选用浅颜色或较亮的色调;而墙和地面可适当加重,否则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5.柔和与强硬:暖色感觉柔和、柔软,冷色给人坚实、强硬;中性为过度色。
其实任何颜色都是用三原色(红黄蓝)组成,而三原色中只有红色是暖色,所以判断比较颜色冷暖,就应该看这种颜色中红色的成分多少来决定,如果蓝色占主导则为冷,反之为暖。
冷色与暖色:暖色:能给人以一种温暖的、有激情的、能激励人、使人兴奋的色彩。
冷色:能给人一种平静的、寒冷的、清爽的感觉的色彩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
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标准色:红橙黄绿青紫这六种色中,又有细分:(1)三原色:红黄青(2)间色:橙(红加黄)绿(黄加青)紫(青加红)大家可以发现,上述六色的排列中,原色总是间隔着一个间色,因此,只需将标准色背熟,对于原色及间色我们就可以分清了。
事实上,还有一些颜色没有包括在以上色彩中。
金、银、灰、黑、白是五种中性色。
一般来说,除非染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我们的背景都采用灰、黑、白这三种颜色,因为金银太耀眼了,而灰、黑、白由于是中性色,比较容易与其它颜色搭配家首要作用是心灵(灵魂)的安歇之地。
今天我们从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来探讨一下色彩与人居之间的关系。
身心俱疲的现代人劳累一天之后推开家门,渴望融入温馨的氛围之中。
可是,无数的人走进家门之后依然浮躁,依然心神不宁。
实际上他们是由一个大的浮躁气场进入一个自设的小浮躁场。
我们一手炮制了太多的装修败笔,而其中较易为人所忽视的,是对居室色调的不当搭配。
色彩对人的精神与情绪有很大影响,此说无论在东西方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今天我们从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来探讨一下色彩与人居之间的话题。
五行与色彩我国古代先哲将宇宙生命万物分类为五种基本构成要素,这是一种伟大而朴素的哲学观。
此学说,经历数千年考验直至今日愈发受到各国学术界重视。
古人将这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要素(亦是五种精微之气)称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五行亦各有与之相应的形状、质地、声音与颜色等。
五行就其所表征的可作如下谈:木:青、碧、绿色系列。
火:红、紫色系列。
土:黄、土黄色系列。
金:白、乳白色系列。
水:黑、蓝色系列。
五行观念在上古三代以前即已形成,而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思想则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
冷暖色系怎么区分
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
以上引用朗域的。
上面说的颜色基本是从整体色系来区分的。
但要说明的是颜色的色调中冷色暖色并不是单一存在的。
冷暖色调的区别是在对比中产生的,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
所以在被定义为暖色的红色中也有冷暖的区分,比如深红和橘红比深红是冷色,橘红是暖色。
深红和紫色放在一起它又是暖的。
色彩学是立体的,不能割裂开看。
色彩的冷暖主要是指色彩结构在色相上呈现出来的总印象。
当我们观察物象色彩时,通常把某些颜色称之为冷色,某些颜色称之为暖色,这是基于物理、生理、心理以及色彩自身的面貌。
这些综合因素,依赖于人和社会生活经验与联想而产生的感受,因此色彩的冷暖定位是一个假定性的概念,只有比较才能确定其色性。
如我们看到青、绿、蓝一类色彩时常联想到冰、雪、海洋、蓝天,产生冷寒的心理感受,通常就把这类色界定为冷色,而看到橙、红、暖黄一类色彩,就想到温暖的阳光、火、夏天而产生温热的心理效应,故将这一类色称为暖色。
冷暖本来是人的机体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受,但由于人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长期接触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使我们在看到某些色彩时,就会在视觉与心理上产生一种常常是下意识的联想,产生冷或暖的条件反射。
这样,绘画色彩学中便引申出“色彩的冷暖”,应用到实际视觉画面上去之后,也就构成了可感知的色彩的“冷暖调”。
用冷暖来界定物象色彩的对比,也是色彩结构关系中色彩之间的一种对比,并在对比中形成画面的统调,又在画面统调中构建一种基
调。
下面这个色环中,色彩学家把色相环上的10个色相面貌典型的颜色分为两个相对应的色区,暖色区和冷色区。
色环图
冷色: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蓝色、绿色、青色)。
给人以宁静、凉爽或者寒冷等的感觉的色彩。
象征:森林、大海、蓝天。
暖色: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红色、橙色、黄色)。
给人以温暖、热烈、兴奋的感觉。
象征:太阳、火焰。
中间色:灰色、黑色、白色。
同一幅图的冷色、暖色和中间色对比:
黄色和紫色是介于暖色系和寒色系的颜色。
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
色彩可以使人有距离上的心理感觉。
黄色有突出背景向前的感觉,青色有缩入的感觉;其排列如下:红色> 黄色≈橙色> 紫色> 绿色> 青色;
暖色为前进色--膨胀、亲近、依偎的感觉。
色彩明亮--前进!
冷色为后退色--镇静、收缩、遥远的感觉。
色彩暗--后退!
色彩可以给人带来“轻与重”的感觉;白色和黄色给人感觉较轻,而红色和黑色给人感觉较重。
暖色感觉柔和、柔软,冷色给人坚实、强硬,中性为过度色。
其实任何颜色都是用三原色(红黄蓝)组成,判断比较颜色冷暖,看这种颜色中红色的成分多少来决定,如果蓝色占主导则为冷,反之为暖。
举一个例子,紫色是由红加蓝组成,而红和蓝的比例不同将决定紫色的冷暖程度不同,所以当红色成分多的紫色给人较暖的感觉,反之给人较冷的感觉。
再举绿色为例,绿色是用黄加蓝组成,而黄和蓝均属于冷色调,所以绿色就只能是冷色而不会象紫色“时冷时热”。
怎么区分冷色系和暖色系?暖色系包括红紫,红,红橙,橙,黄橙;冷色系包括黄绿,绿,蓝绿,蓝,蓝紫;还有介於暖色系和寒色系的颜色:黄,紫.暖色系:由太阳颜色衍生出来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别惊讶,绿色也属于暖色系哦),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感觉,春天色系和秋天色系的人特别适合穿暖色系的衣服,化暖色系的妆。
冷色系:蓝色,紫色都属于冷色系,另外粉色也属于冷色系哦。
冬天色系和夏天色系的人是用冷色系的颜色。
中性色系:就是黑、白、灰三种颜色。
适用于任何色系的人。
穿衣服的时候要注意:冷暖色系通常不适合搭配(当然也有例外),中性色系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
春季型人适合的色彩春天型人搭配法则—暖色系的人,比较适合穿以黄色为主的各种明亮,鲜艳,轻快的颜色,正确搭配春季型人的36色,都是纯正色中的合成色,是基色"搭配"得最美效果,每一色都是好看的,驼色,亮黄绿色,杏色,浅水蓝色,浅金色都可以作为主色穿在身上突出的是淡雅,轻盈,温馨。
富有青春朝气与魅力,与春暖花开的大自然相得益彰,服饰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是亮点,质感细密的亮色,能把浅色穿出庄重,典雅,高贵。
妆色以桔色,桃红色口红为佳。
亮金,富有光泽的首饰最配。
亮黄绿色上装短裙,内配象牙色低胸圆领衫,淡黄绿色与浅黄色相间的小丝巾系于颈间,在春的气息中自然流淌着春的妩媚。
反之,错误的搭配效果:因为自己白,便以为穿纯色,深色的衣服能衬托自己的肤色,这种浓重的纯色和深色,恰恰会显出一张没有血色的脸,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记住春天的色本中没有黑色,您可用较重的蓝色,棕色,驼色来代替。
重新认识您的“黑白灰”对春季型人来说,黑色将不再“安全”。
过深、过重的颜色与春季型人白色的肌肤、飘逸的黄发间出现不和谐音,使春季型人十分黯淡。
如果现在衣橱里还有深色服装,可以把春季色群中那些漂亮的颜色靠近脸部下方,与之搭配起来穿。
春季型人的妆面特征——清凉、活泼、明艳。
---棕色眉笔---棕色眼线---水粉橘/丛林绿色眼影---黑色/棕色睫毛膏---流金蜜语腮红---豆沙红唇线---浅驼/豆沙红/西洋红/亮粉水柔唇膏---亮水晶唇彩首饰----适合K金及色泽温润自然的珍珠.春意型人,细分为浅春与亮春——亮春:肤色明度高,脸上红晕明显。
冷色和暖色教学设计意图引言:色彩是一种强大而有力的教学工具,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情绪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冷色和暖色是两种常用的色彩选择。
冷色包括蓝色、绿色和紫色,而暖色则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
本文将探讨冷色和暖色在教学设计中的意图和应用。
第一部分:冷色的教学设计意图1. 减轻学生压力:冷色能够冷静和放松人的情绪,对于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紧张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考试前夜或学习环境中使用冷色调,可以帮助学生保持冷静,提高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2. 提升学习效果:冷色能够增强学生的专注力,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和吸收知识。
将冷色与学科相关的图表、图像和文字结合使用,可以增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3. 增强学生创造力:冷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艺术、文学和设计课程中,使用冷色调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和审美意识。
第二部分:暖色的教学设计意图1. 激发学生活力:暖色能够唤起学生的活力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
在激励性教学中,使用暖色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增加学生注意力:暖色能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和理解教学内容。
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教学环境中,使用暖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减少注意力分散和学习困难。
3. 增强学生记忆力:暖色能够提高记忆力和信息的保留。
在教学设计中,将暖色与重要的概念、关键词和要点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部分:冷色和暖色的综合应用1. 受众定位: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冷色和暖色的应用。
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群体,使用暖色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对于紧张和焦虑的学生,使用冷色能够帮助他们保持冷静和放松。
2. 课程内容选择: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目标,合理选择冷色和暖色来设计教学材料。
对于科学和数学等理性学科,可以运用冷色来突出其逻辑性和思维性质;而对于语言和艺术等感性学科,则可以运用暖色来增加情感色彩和创造性。
第十一课:冷色和暖色-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案
冷色和暖色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冷色与暖色,并学习其有关知识。
2)感受冷暖色给人的不同感觉。
3)寻找冷暖色的画面,学会冷暖色的配色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冷色与暖色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能真切地感受冷暖色给人的不同感觉。
教学准备:范画、纸、毛笔、水、调色盒、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出示范作(两幅)
(暖色的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冷色的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小结暖色:温暖、热烈……
冷色:沉着、稳重……
举出冷、暖色在生活中及画面中的作用
(如:太阳,用红色表示。
冬天,用蓝色表示。
)
总结:•红、橙、黄是阳光和火的色彩。
•他们使人感到温暖、热烈、兴奋。
•蓝、绿色使我们联想到天空、海洋和森林。
•他们使人觉得寒冷、凉爽、遥远、宁静。
•不同颜色引起冷或暖的感觉,以此分成冷色和暖色。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一朵紫红的花在大红花旁显得较冷。
•一朵紫红的花在绿叶丛中显得较暖。
三、小组讨论并作业
•寻找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冷色和暖色。
•再举例说明冷暖色的相对性。
•用水粉颜料调出冷、较冷或暖、较暖的色彩。
四、巡回指导
及时知道学生所需,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小结,讨论下节课《暖色调的画》所带工具。
冷色和暖色
冷色和暖色没有严格的界定,它是颜色与颜色之间对比相对而言的。
如:同是黄颜色,一种发红的黄看起来是暖颜色,而偏蓝的黄色给人的感觉是冷色。
以下是主要的冷色与暖色的区别。
暖色:红紫、红、橘、黄橘、黄。
冷色:蓝绿、蓝青、蓝、蓝紫。
中性色:紫、绿、黑、白、灰。
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
红色和明亮的黄色调成的橙色--给人活泼、愉快、兴奋的感受。
青色、青绿色、青紫色--让人感到安静、沉稳、塌实。
色彩可以使人有距离上的心理感觉。
黄色有突出背景向前的感觉,青色有缩入的感觉;其排列如下:红色> 黄色≈橙色> 紫色> 绿色> 青色;暖色为前进色--膨胀、亲近、依偎的感觉。
色彩明亮--前进!冷色为后退色--镇静、收缩、遥远的感觉。
色彩暗--后退!在家庭装修中,面积较小的房间要选用"暗色调的地板";使人有面积扩大的感觉。
如果选用明亮色彩的地板就会显得空间狭窄,增加压抑感。
色彩可以给人带来"轻与重"的感觉;白色和黄色给人感觉较轻,而红色和黑色给人感觉较重。
在家装中,居室的顶部(天花)易选用浅颜色或较亮的色调;而墙和地面可适当加重,否则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暖色感觉柔和、柔软,冷色给人坚实、强硬;中性为过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