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计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9.16 KB
- 文档页数:2
混凝土配料比例规格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因此混凝土的配料比例规格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料比例规格,包括配料比例的计算方法、各种配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
二、混凝土配料比例计算方法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是指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是按照体积比例计算的。
混凝土的配料比例计算方法如下:1、计算混凝土所需的总体积混凝土所需的总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L × W × H其中,V是混凝土所需的总体积,L是混凝土的长度,W是混凝土的宽度,H是混凝土的厚度。
2、确定水泥的用量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一般按照混凝土总体积的10%计算。
水泥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V × 0.1其中,C是水泥的用量。
3、确定砂子的用量混凝土中砂子的用量一般按照混凝土总体积的40%计算。
砂子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 = V × 0.4其中,S是砂子的用量。
4、确定石子的用量混凝土中石子的用量一般按照混凝土总体积的40%计算。
石子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 = V × 0.4其中,G是石子的用量。
5、确定水的用量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一般按照混凝土总体积的10%计算。
水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W = V × 0.1其中,W是水的用量。
6、计算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混凝土的配料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水泥:砂子:石子:水 = C:S:G:W三、各种配料的选择1、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选用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普通混凝土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而高强度混凝土则应选用高性能水泥。
2、砂子的选择砂子是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其选用应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和合适的石粉含量。
一般来说,砂子的粒径应在0.15mm~5mm之间,石粉含量应控制在10%以下。
混凝土配料计算方法及流程一、制定混凝土配料计算方案的基本原则1. 满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和使用要求。
2.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根据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施工的要求,确定具体的配料方案。
二、混凝土配比的计算方法1. 根据混凝土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等级和强度。
2. 确定混凝土的体积配合比或重量配合比。
3. 根据混凝土的体积或重量配合比,计算出每种原材料的用量。
4.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料的用量,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用量。
5.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混凝土的配料方案。
三、混凝土配料计算流程1. 确定混凝土等级和强度要求。
2. 确定混凝土的体积或重量配合比。
3.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出每种原材料的用量。
4. 确定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质量要求。
5. 根据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质量要求,确定具体的配料方案。
6. 根据配料方案,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用量。
7. 检查计算结果,确认配料方案。
8.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混凝土配料计算中的注意事项1.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施工要求。
2. 需要注意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情况,避免使用劣质材料。
3. 水泥的用量应尽量减少,以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4. 混凝土配料计算应遵循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安全。
5.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混凝土配料计算的示例以C30混凝土为例,其体积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3.3,水灰比为0.45。
1. 确定混凝土用量:假设需要生产10立方米混凝土。
2. 计算水泥用量:水泥用量=10×1÷(1+2.2+3.3)÷(1÷0.45)=360公斤。
3. 计算砂用量:砂用量=10×2.2÷(1+2.2+3.3)=720公斤。
配料计算方法在许多行业中,特别是餐饮和食品加工行业,配料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而精确地计算配料的用量,并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是确保产品口感和营养价值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料计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提高配料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百分比法百分比法是最常见的配料计算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食品加工行业。
所谓百分比法,就是以产品总重量为基准,将每一种配料的用量表示为其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确定产品总重量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总重量。
这包括所有配料的重量总和,以及产品的溶解、蒸发和损耗等因素。
产品总重量一经确定,接下来就可以计算每一种配料的用量。
2. 计算每种配料的用量按照配方要求或标准配方,确定每一种配料的百分比。
以面包为例,面粉的配方要求为60%,糖的配方要求为10%,酵母的配方要求为2%等等。
通过简单的乘法运算,将每种配料的百分比转换为实际的重量。
3. 检查和调整配料比例完成计算后,应该对所有配料的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总和等于产品总重量。
如果发现偏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此外,还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产品要求,对各种配料的用量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配方表法配方表法是一种常用的配料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多种产品的加工场所。
配方表是一个记录了每种配料名称和用量的表格,通过参考配方表,工作人员可以准确地投入所需的配料。
1. 设计配方表首先,需要设计一个配方表,列出产品所使用的所有配料及其用量。
配方表的设计应该清晰明了,包括配料名称、用量单位和所占百分比等信息。
可以使用Excel等软件制作配方表,方便后续计算和记录。
2. 参考配方表进行计算在加工过程中,根据需要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参考配方表中的配料用量进行计算。
只需输入所需产品的总重量,配方表会自动计算出每种配料的实际用量。
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投入所需的配料,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三、成本法成本法是一种以经济成本为基础的配料计算方法。
配料及填充率计算一、配料计算配料计算是确定制作食品所需的原料数量和比例。
它涉及到确定每种原料的重量或体积,以确保食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
1.配料计算的目的:-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一致性,保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控制生产成本,降低原料和材料的浪费;-符合法规要求,确保配料的准确性和食品安全性。
2.配料计算的方法:配料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固定比例法:根据食品配方中每种原料的推荐比例确定所需原料的重量或体积;-以目标产量为基础的计算:根据生产所需的食品产品的目标数量,按比例计算所需原料的重量或体积;-标准配方法:根据已有的标准配方,按比例计算所需原料的重量或体积。
3.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配料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精确度:计算配料时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以确保配料的准确性;-考虑损耗:在计算配料时,需要考虑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情况,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效益。
填充率计算是确定食品产品包装容器的填充率,即所填充物体在容器内的百分比。
它涉及到确定适当的填充物体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包装的完整性。
1.填充率计算的目的:-确保食品产品的安全性,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避免因装载不足或过度装载导致包装容器受损或食品产品受污染;-符合法规要求,确保填充物的准确性和包装的完整性。
2.填充率计算的方法:填充率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体积法:根据包装容器的内部体积和填充物的体积,计算填充率;-重量法:根据包装容器的重量和填充物的重量,计算填充率;-高度法:根据填充物的高度和容器的高度,计算填充率。
3.填充率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填充率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容器形状:不同形状的容器可能会影响填充率的计算结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填充物体积:填充物的体积应该与容器的内部体积相匹配,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包装的完整性;-法规要求:根据食品包装的法规要求,确定填充物的准确性和包装的完整性。
立志当早,存高远现场配料计算及配料操作(一)现场配料计算的特点:1)计算使用的参数在生产实践中已有经验可循,2)计算简便,不要复杂的数学计算。
现以某厂条件为例进行下述现场配料计算。
一、开机前的配料计算计算步骤:1)求燃料配比。
根据烧结料的固定碳C/ 料,返矿残碳C 返,可用下式求得燃料的干配比Q 燃,Q 料指100 千克干烧结料中实际烧结料的千克数,此数应该等子100。
但现场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混合矿的湿配比固定为70%,而碱度为1.0,所以每100千克干烧结料实际含烧结料(包括混合矿、灰石及燃料)只有85 千克。
2)求各种料的千配比及各种成分的代入量。
混合矿:干配比=70(1-0.081)=64.3 千克TFe=64.3×60.87%=39.14 千克SiO2=64.3×9.54%=6.13 千克CaO=64.3×1.38%=0.89 千克残存=64.3×(1-0.39%)=64.05 千克燃料:干配比=6.4 千克SiO2=6.4×16.45%×42.56%=0.45 千克CaO=6.4×16.45%×14.1%=0.15 千克残存=6.4×16.45%=1.05 千克3)求石灰石有效CaO 及配比。
石灰石的有效CaO=CaO-SiO2×R(3)[next]甲干配比=13.25×75%=9.94 千克湿配比=9.94÷(1-2%)=10.1 千克乙干配比=13.25×25%=3.31 千克湿配比=3.31÷(1-2%)=3.37 千克石灰石湿配比=10.1+3.37=13.47 千克甲灰石带入的:CaO=9.94×42.03%=4.18 千克SiO2=9.94×2.41%=0.24 千克残存=9.94×(1-42.82%)=5.72 千克乙灰石带入的:CaO=3.31×49.5%=1.64 千克SiO2=3.31×1.08%=0.036 千克残存=3.31×(1- 42.23%)=1.91 千克4)烧结矿的成分计算。
一、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是在实验室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经过试配和调整确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
实验室配合比所用砂、石都不含水分,而施工现场砂、石都有一定的含水率,且含水率对原配合比进行修正。
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设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x:y,水灰比W/C,现场砂、石含水率分别为W x、W y 则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x(1+W x):y(1+W y),水灰比W/C不变,但加水量应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
二、混凝土施工配料计算施工配料计算是确定每拌制一盘混凝土需用的各种原料的数量。
它根据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的出料容量计算。
在使用袋装水泥时,同时应考虑在搅拌一罐混凝土时,水泥投入量尽可能以整袋水泥计,省去水泥的配零工作量,或按每5kg进级取整数。
混凝土搅拌机的出料容量,按铭牌上的说明取用。
例:某工程C20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3:4.27,水灰比W/C=0.6,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00kg,现场砂石含水率分别为3%及1%,求施工配合比。
如采用JZ250搅拌机,每拌一盘的材料用量;若采用JZ350搅拌机,求每拌一盘的材料用量(工地使用袋装水泥)。
解:(1)、求施工配合比按施工现场的砂浆含水率计算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x(1+W x):y(1+W y)=1:2.3(1+0.03):4.27(1+0.01)=1:2.37:4.31(2)、施工配料计算1)、用JZ250搅拌机,出料容量为250L(0.25m3),每拌一次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施工配料)为:水泥:300×0.25=750kg砂:75×2.37=177.8kg石:75×4.31=323.3k g水:75×0.6-75×2.3×0.03-75×4.27×0.01=36.6kg2)、用JZ350搅拌机,出料容量为350L(0.35m3),每拌一次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施工配料)为:水泥:300×0.35=105kg因工地使用袋装水泥,为了省去水泥的配零工作量,水泥用量取100kg(两袋),其他材料按100kg水泥配料。
烧结配料计算实战案例解析一一步步讲解配比计算的思路与具体方法步骤,希望大家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尽快把实战案例中的配料方法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一、原料成分分析原料成分时首先观察和分辨各种原料名称、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冶金性能。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原料应及时弄清楚物料性质、查询产地、分析化学成分、判断其所有性能及应用方法。
对于铁料的不同叫法也应有一定的了解,不应在叫法不同时产生对物料的误判断。
其次对于各种物料成分的观察应有侧重点,铁料重点是全铁、二氧化硅和烧损(铁矿粉的烧损由结晶水的析出和氧化还原反应两部分组成,其中化验的烧损为结晶水烧损,两部分的量均可用全量公式求得);熔剂重点是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和烧损(熔剂的烧损由结晶水的析出和碳酸盐分解两部分组成,化验烧损为两部分之和。
碳酸盐分解由化学方程式带入分子量求得,烧损剩余部分为结晶水);燃料的重点是烧损、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
(燃料的烧损由碳的气化、结晶水的析出和挥发分三部分组成,化验烧损一般为三项之和。
焦粉一般不含结晶水,挥发分含量也很少);辅料应全面分析(辅料的烧损由炭的气化、结晶水的析出两部分组成,化验烧损为两部分之和)。
二、上级下达或炼铁需要指标每个公司、厂矿下达的烧结矿指标都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点。
作为配料技师来讲,应把烧结矿的所有物化指标都优化到极致作为工作目标。
所以在完成既定指标和任务的同时也应以不断提升烧结矿其他性能为职责,尤其烧结矿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的控制应作为配料技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步骤第一步估算烧结矿预想成分首先根据优先定硅原则和现场物料状况预算烧结矿成分范围值。
然后预测的范围值根据炼铁部的要求,运用全量公式,进一步缩小范围。
经过一定验算经验和现场生产经验的积累就可以达到把烧结矿的预想成分确定在很小的范围。
第二步校准化验成分校准化验成分时的注意事项1、由于物料中的微量元素无法全部测量,所以一般情况下全量值不会超过100%。
2、全量验算出现偏差较大时,必须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找出原因,判断准确后进行校准。
一、物料平衡式:(不考虑生产损失) 1、干石灰石+干粘土+干铁粉=干生料2、灼烧石灰石+灼烧粘土+灼烧铁粉=灼烧生料=熟料3、灼烧生料+煤灰(掺入熟料中的)=熟料4、熟料的率值 KH=(C-1.65*A-0.35F)/2.8S SM=S/(A+F) IM=A/F 2.5 熟料的率值 一、石灰饱和系数: 公式:KH=232328.235.0065.1SiO O Fe Al CaO --意义:水泥熟料中的总CaO 含量扣除饱和酸性氧化物所需要的氧化钙后,所剩下的与二氧化硅化合的氧化钙的含量与理论上二氧化硅全部化合成硅酸三钙所需要的氧化钙含量的比值。
简言之。
KH 表示熟料中二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取值:0.87~0.96二、硅 率:公式: n(SM)= 含义: 反映了熟料中硅酸盐矿物、熔剂、矿物的相对含量。
取值: 三、铝 率:公式: p(IM)=3232O Fe O Al含义:说明熟料中C3A 、C4AF 的相对含量。
反映液相的性质。
(C3A 产生的液相粘度大;C4AF 产生的液相粘度小.) 取值:0.9~1.9 配料计算 配料方法1、尝试误差法先按假定的原料配合比计算熟料的组成。
若计算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调整原料的配合比再进行重复计算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递减试凑法从假定的熟料化学成分中依次递减假定配分比的原料组分,试凑至符合要求为止。
3、酸碱滴定法根据已确定的生料碳酸盐滴定值和实际测得石灰石、粘土的滴定值按规定的公式作简单的计算,较快地得出各种原料的配合比 4、烧失量法水泥生料的烧失量一般为34~36%。
预先确定的生料烧失量数,按实测石灰石烧失量及实测粘土烧失量,计算原料的配合比。
配料计算实例已知原料、燃料的有关分析数据如表4-10、4-11,假设用窑外分解窑以三种原料配合进行生产,要求熟料的三个率值为:KH =0.89±0.02、SM =2.1±0.1、IM =1.3±0.1,单位熟料热耗为q=3350kj/kg 熟料,试计算原料的配合比。
烧结配料计算方法及公式
以下是一个烧结时使用钢铁厂原料进行配料计算的例子:
1.确定所需烧结矿中每种元素的含量要求,如Fe、SiO2、Al2O3、CaO、MgO等。
2.根据矿石的化学成分及质量,计算出每种原料中所含的各个元素的
质量。
例如,铁矿石中的Fe含量为60%,则铁矿石中Fe的质量为铁矿石
的质量乘以0.6
3. 计算出各个原料的配料量。
根据质量平衡,可以得到配料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可以计算出每种原料的配料量。
例如,假设需要配
1000kg的烧结矿,通过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到铁矿石的配料量为500kg。
4.检查配料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计算得到的配料量应符合质量平衡和
材料平衡的要求,各种元素的含量也应符合烧结矿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烧结配料计算中的公式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不同的烧结工艺和原料要求会对配料计算的方法和公
式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烧结配料计算是通过质量平衡和材料平衡方法,根据烧结
矿的要求,计算出每种原料的配料量。
配料计算的准确性对于确保烧结过
程中原料的合理利用及烧结矿的质量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配料计算1、设定孰料的三个率值为:KH=0.90 SM=1.6 IM=1.5 新型干法窑,由于生料均匀性较好,生料预烧性好,烧成带物料反应较一致,分解率高,窑内热工制度稳定,窑内气流温度高,可以选着较高的石灰饱和系数、高硅率、高铝率的配料方案。
2、设单位孰料的热耗为:3000kj/kg-c (国内新型干法窑热耗一般在3000 kj/kg-c~3300 kj/kg-c 之间)。
3、计算煤灰掺入量G A=qA y S/(Q y*100)=(3000×3.93%1×100)/(2358×100)=1257600/2858000=0.5%4、用由孰料率值计算化学成分的公式计算所要求熟料的化学成分。
设:Σ=97.5则:ω(Fe2O3)=Σω/[(2.8KH+1)(IM+1)SM+2.65IM+1.35]=3.32%ω(Al2O3)=IM•ω(Fe2O3)=5.31%ω(SiO2)=SM[ω(Al2O3)+ω(Fe2O3)]=22.44%ω(CaO)=Σω- [ω(Al2O3)+ω(Fe2O3)+ω(SiO2)]=66.43% 5、以100kg孰料为基准,列表递减如下:计算结果表明,偏差不大,因此不再递减计算,说明Σω设定值合适。
按上表干原料质量比换算为百分配合比:干石灰石=123.43/(123.43+15+10+4.7)*100%=80.6%干砂岩=15/(123.43+10+4.7+15)*100%=9.80%干煤渣=10/(123.43+10+4.7+15)*100%=6.53%干硫酸渣=4.7/(123.43+10+4.7+15)*100%=3.07%6、计算湿原料配合比湿石灰石=80.6%/(100%-2%)*100%=82.24%湿砂岩=9.80%/(100%-2%)*100%=10%湿煤渣=6.53%/(100%-2%)*100%=6.66%湿硫酸渣=3.07%/(100%-2%)*100%=3.13%7、计算孰料矿物组成ω(C3S)=3.08(3KH-2)ω(SiO2)=3.80*(3*0.9-2)*22.05%=58.65%ω(C2S)=8.60(1-KH)ω(SiO2)=8.60(1-0.9)*22.05%=18.96%ω(C3A)=2.65[ω(Al2O3)-0.64ω(Fe2O3)]=2.65(5.217-0.64*3.193)=8.41%ω(C4AF)=3.04ω(Fe2O3)=3.04*3.193=9.71% 8、验算KH=(65.65-1.65*5.217-0.35*3.193-0.7*0.298)/2.8*22.05=55.73/61.74=0.902 (0.902-0.9=0.002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SM=22.05/(5.217+3.193)=2.62(2.62-2.6=0.02误差在允许范围内)IM=5.217/3.193=1.63(1.63-1.6=0.03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二、物料平衡计算1、熟料的产量的计算(1)石膏掺入量 S水泥SO3的含量=0.2 C3A+0.05 C4AF=0.2*8.41+0.05*9.71=2.17外掺SO3的含量=水泥SO3的含量-熟料中SO3的含量=2.17-0.298=1.872石膏中SO3的含量为36.87%石膏掺入量S=外掺SO3的含量/石膏中SO3的含量*100%=1.872/36.87*100%=5.08%(2)混合材掺入量设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的11%。
配料机计算公式1. 由化学组成计算各率值石灰饱和系数KH=2332328.27.035.065.1SO SO O Fe O Al CaO ---(p>0.64) =2332328.27.07.01.1SiO SO O Fe O Al CaO ---(p<0.64) 硅酸率n=3232O Fe O Al SiO + 铝氧率p=3232O Fe O Al 2. 由化学组成计算矿物组成硅酸三钙(C 3S)=3.8SiO 2(3KH-2)=4.07CaO-7.6SiO 2-6.72Al 2O 3-1.43Fe 2O 3 硅酸二钙(C 2S)=8.6SiO 2(1-KH)=8.6SiO 2+5.07Al 2O 3+1.07Fe 2O 3-3.07CaO 铝酸三钙(C 3A)=2.65(Al 2O 3-0.64Fe 2O 3)铁铝酸四钙(C 4AF)=3.04Fe 2O 3(p>0.64)=4.77Al 2O 3铁酸二钙(C 2F)=1.7(Fe 2O 3-1.57Al 2O 3)硫酸钙(CaSO 4)=1.7SO 33. 由矿物组成计算各率值 KH=SC S C S C S C 23233256.18838.0++ n=AFC A C S C S C 43230464.24341.13254.1++p=AFC A C 431501.1+0.6383 4. 由矿物组成计算化学组成SiO 2=0.2631C 3S+0.3488C 3SAl 2O 3=0.3773C 3A+0.2098C 4AFFe 2O 3=0.3286C 4AFCaO=0.7369C 3S+0.6512C 2S+0.6227C 3A+0.4616C 4AF+0.4119CaSO 4 SO 3=0.5881CaSO 45. 由各率值计算化学组成Fe 2O 3=35.165.2)1)(18.2(++++∑p n p KHAl 2O 3=pFe 2O 3SiO2=n(Al 2O 3+Fe 2O 3)CaO=∑-(SiO 2+Al 2O 3+Fe 2O 3)式中∑=Fe 2O 3+Al 2O 3+SiO 2+CaO6.配料计算步骤(1)列出个原料、煤灰份的化学组成和煤工业分析资料。
配料计算学习资料一.配料计算的基本过程1.了解炉料的化学成分。
2.确定目标铁水成分。
3.初步确定生铁、废钢、回炉料、铁沫的加入量4。
根据配比计算C、Si、Mn、P、S、Cu、Cr当前配料含量8.计算添加缺少的合金(增碳剂、硅铁、锰铁等等)二.各种炉料的参考成分三.确定配料目标值配料目标就是工艺要求的化学成分,但是要区分原铁水和孕育后。
四.确定生铁、废钢、回炉、铁沫加入量按工艺文件和配料单确定加入量。
五.计算定好的配料各种合金成分举例:配料Q10生铁30%,废钢30%,回炉40%(C3.6、Si2。
6,、Mn0。
6)含碳量=0.3*4。
3+0.3*0。
2+0。
4*3.6=2.88含硅量=0。
3*0。
8+0.3*0.2+0。
4*2。
6=1。
34含锰量=0.3*0.3+0.3*0.4+0.4*0。
6=0.45说明:上述公式中0.3和0.4分别表示30%和40%,今后以此类推如果配料还有铁沫一项,就增加一项铁沫的我们用的合金含量都是假设的,今后需要多看材料的化验单并按化验单计算.六。
计算需要添加合金的含量举例:目标含量是C3。
85 Si1。
6 Mn0.6 按第五项举例的结果计算合金量增碳剂:(3.85-2。
88)/0.8 =1.2%硅铁:(1.6—1.34)/0。
7 =0.37%锰铁:(0.6—0。
45)/0.6 =0.25%说明:公式中0.8、0。
7、0.6分别表示增碳剂、硅铁、锰铁含量是80%、70%、60% 我们用的合金含量都是假设的,今后需要多看材料的化验单并按化验单计算.计算结果是百分数,具体加多少乘上铁水量就行了。
比如出1000公斤铁水,那么增碳剂加入量是1。
2%*1000=1.2*1000/100=12公斤计算的时候注意百分号中的100,需要除以100。
配料计算学习资料
一.配料计算的基本过程
1•了解炉料的化学成分。
2•确定目标铁水成分。
3•初步确定生铁、废钢、回炉料、铁沫的加入量
4.根据配比计算C、Si、Mn、P、S、Cu、Cr当前配料含量
8•计算添加缺少的合金(增碳剂、硅铁、锰铁等等)
二.各种炉料的参考成分
如果有化验单,则必须以化验单为准。
如果没有则按以下数值估算。
说明:
1.以上都是平时常见数据,配料需要及时了解各种材料化验单并替换上述数。
2.表格内空格都按没有计。
3•回炉料和铁沫成分就是该产品实际控制的化学成分(应该和作业基准书相同)
三.确定配料目标值
配料目标就是工艺要求的化学成分,但是要区分原铁水和孕育后。
四.确定生铁、废钢、回炉、铁沫加入量按工艺文件和配料单确定加入量。
五.计算定好的配料各种合金成分
举例:配料 Q10生铁 30%,废钢 30%,回炉 40% (C3.6、Si2.6,、Mn0.6)含碳量=0.3*4.3+0.3*0.2+0.4*3.6=2.88
含硅量=0.3*0.8+0.3*0.2+0.4*2.6=1.34
含锰量=0.3*0.3+0.3*0.4+0.4*0.6=0.45
说明:
上述公式中0.3和0.4分别表示30%和40%,今后以此类推如果配料还有铁沫一项,就增加一项铁沫的
我们用的合金含量都是假设的,今后需要多看材料的化验单并按化验单计
六。
计算需要添加合金的含量
举例:目标含量是C3.85 Si1.6 Mn0.6按第五项举例的结果计算合金量
增碳剂:(3.85-2.88)/0.8 =1.2%
硅铁:(1.6-1.34)/0.7 =0.37%
锰铁:(0.6-0.45) /0.6 =0.25%
说明:
公式中0.8、0.7、0.6分别表示增碳剂、硅铁、锰铁含量是80%、70%、60% 我们用的合金含量都是假设的,今后需要多看材料的化验单并按化验单计
计算结果是百分数,具体加多少乘上铁水量就行了。
比如出1000公斤铁水,
那么增碳剂加入量是1.2%*1000=1.2*1000/100=12公斤
计算的时候注意百分号中的100,需要除以100 简便计算方法:出1000公斤铁水,加入合金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