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基本含义
- 格式:pptx
- 大小:4.84 MB
- 文档页数:33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特征:1.界限: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界限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
2.异同: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特色: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联系: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区域的划分:
从总体上看:
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从空间分布形式看: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⑴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⑵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⑶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
2.产业结构的差异
⑴表现:①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②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③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
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区域的概念基本概念区域的含义(不同理解)(1)区域:①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②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定的方位;③地球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区域经济学》安虎森、郝寿义)(2)区域: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①国内的经济区域,如我国的东部地区即一个区域;②超越国家界限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如欧盟也是一个区域;③由几个国家的部分地区构成的经济区域,如湄公河流域经济区;该种理解重点强调了区域是经济区域,一般而言,区域是一国经济范围内划分的不同经济区。
(《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山、张可云)(3)其他观点地理学: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如沙漠地带和冰川地带等和我国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行政学: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而划分的,因此其边界与国界或与国内不同省、区边界重合;东中西部的划分是以行政地域为划分标准的。
行政区域不等于经济区域。
社会学:区域是有相同语言、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这种区域可以跨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如香格里拉经济区是西藏、云南和四川三省部分藏区构成的,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语言和文化。
(4)国外观点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而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H.西伯特、狄金森、哈特向等人对区域都有不同的表述。
(5)本书观点区域是地表被某种特征所固定的空间系统。
理解:①地球表面的一部份;②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类型;如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资源丰富,地理条件多样,交通不发达,产业结构单一,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等;③包括经济、文化、制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不是单纯的地域单元,而是经济空间和地理空间共同作用的整体。
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区域是指地理分区中相对独立的一个或一组相邻的国家、城市、地区等。
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特征,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和特色。
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起点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简单,主要依赖农业和自然资源开发。
人口多以农民为主,就业机会有限。
典型的初级阶段区域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
2.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间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开始增长,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
人口开始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就业机会逐渐增加,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行业蓬勃发展。
典型的发展阶段区域包括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城市和省级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3.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峰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高度发展,产业结构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
典型的成熟阶段区域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地区。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差异。
1.地理条件差异: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气候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比如,地理条件好的海岛地区可能发展旅游业,而地理条件差的山区可能发展农业。
2.经济基础差异:不同区域的经济基础差异也会导致区域发展差异。
比如,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能发展矿产资源,而技术研发能力强的地区可能发展高科技产业。
3.政策差异:政府的政策也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导致经济发展加快。
政策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4.人力资源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也会导致发展差异。
比如,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教育水平低的地区可能发展较慢。
以上是关于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的简要介绍。
《区域的基本含义》讲义一、什么是区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区域”这个词经常被提及。
那么,区域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区域是一个具有特定空间范围、独特特征和功能的地理空间。
它可以是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大洲,也可以小到一个城市、一个社区,甚至是一个房间。
比如,亚洲是一个区域,北京市也是一个区域,而您家所在的小区同样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
区域具有相对明确的边界。
这些边界可能是自然形成的,比如山脉、河流;也可能是人为划定的,比如国界、省界。
但有时候,区域的边界并不是那么清晰,可能存在过渡地带。
区域还具有独特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包括自然特征,比如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也可以包括人文特征,比如人口、民族、语言、宗教、经济活动等。
以我国的东北地区为例,它有着寒冷的气候、广袤的平原等自然特征,同时也有着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特征,以及豪爽热情的人文特征。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按自然特征划分可以分为山地区域、平原区域、河流区域、海洋区域等。
山地区域通常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和生态环境也较为独特;平原区域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河流区域水资源丰富,对周边的生态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海洋区域有着广阔的水域和丰富的资源。
(二)按人文特征划分可分为城市区域、农村区域、工业区域、农业区域等。
城市区域人口密集,经济活动以服务业和工业为主,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区域则以农业生产为主,人口相对分散,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三)按综合特征划分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因素,有经济区域、文化区域、政治区域等。
经济区域如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它们以特定的经济联系和发展模式为特点;文化区域如闽南文化区、岭南文化区,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政治区域如行政区,是为了便于行政管理而划分的。
三、区域的特性(一)整体性区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比如,在一个农业区域中,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要素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和产量,而农业生产方式又会影响当地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