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 可分辨出两相存在
乳白色乳状液 蓝白色乳状液
灰色半透明 透明
如果分布曲线随时间变化明显,曲线高峰向大半径移 动,并且宽度增加,就表明乳状液不稳定。
如果分布曲线显示出小半径的液珠多,分布集中,随 时间变化小,即表明该乳状液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根据分布曲线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可以衡量乳状液稳定性 的大小。
五、润湿性与乳状液的类型
用固体粉末作乳化剂等,只有润湿固体的液体 大部分存在于外相中,才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即 润湿固体粉末较多的一相构成外相。
因此当 <90 °, 固体粉末大部分被水润湿,形 成O/W型乳状液,当 >90°时,固体粉末大部分被油 润湿,则形成W/O乳状液,当 =90°时,则形成不稳
图7-1 使乳状液稳定的界 面保护层示意图
(1)表面张力 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相液滴总有
自发聚结、减少界面面积,从而降低体系能量的倾 向,故低的油-水界面张力有助于体系的稳定。
(2)界面膜的性质
乳化剂以亲水基伸进水中,亲油基伸进油中,定向排列 在油-水界面形成界面吸附膜,对乳液保护,防止液滴聚结。 当乳化剂浓度
水<26%时,只能形成W/O 乳状液 水>74时,只能形成O/W 乳状液 水26~74时,则可能形成O/W或W/O乳状液 在多数情况下,液球大小不一,甚至内相是多面体结 构,则相体积和类型的关系不符合上述规律。
若将其运用于乳状液,则内相体积分数大于0.74时,将导 致乳状液的破坏与变型。此说法有一定的实验基础。但是 在实际的乳状液中内相的液珠大小是很不均一的。此外, 在内相体积很大时,乳状液的液珠可被挤压变为多面体, 外相的液体可以挤成薄的液膜。结果使得内相体积分数可 以远大于0.74。实际上能制得许多内相体积分数大于90% 的稳定乳状液,显然相体积理论是不能解释这些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