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含氧硅酸盐矿物
- 格式:ppt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85
煤中的矿物质(硅酸盐矿物和硫酸盐矿物)一、硫酸盐矿物1.重晶石重晶石是含氧盐大类硫酸盐类矿物。
化学组成: BaSO4。
常含Sr、Ca、Pb等,Ba与Sr可以形成完全类质同象。
结构特点:斜方(正交)晶系。
晶体结构中Ba2+处于七个SO42-之间而为它们当中的十二个O2-所包围,故其配位数为12。
而O2-则与一个S6+和三个Ba2+接触。
故其配位数为4。
晶体形态:常以良好的单晶体出现。
一般为平行于{001}的板状或厚板状。
本样品为板条状晶簇。
物理性质:常为无色或白色,有时呈黄、褐、淡红等色,本样品为米黄色,透明,条痕白色,玻璃光泽,解理面显珍珠光泽。
硬度小于小刀(3~3.5);性脆;解理平行{001}和{210}完全,平行{010}中等。
比重4.5左右。
鉴定特征:以晶体形态、解理、大比重为特征。
鉴别特征相对密度大、具有三组解理、低的干涉色、光轴角中等偏小是重晶石的鉴别特征。
重晶石与天青石十分相似,但重晶石的干涉色稍高、光轴角较小。
根据重晶石的干涉色低,不难与干涉色高达三级的硬石膏区别。
2.石膏白色,自形长柱状结构,纤维状构造,主要矿物是石膏。
属风化成因,由硫化物氧化的硫酸盐溶液与钙质围岩反应生成。
形成于氧化带中,呈脉状产出。
光性特征:无色、白色,含有氧化铁则呈黄、红、褐等色,薄片中无色。
负低突起,具不明显的糙面。
最高干涉色为一级白--黄白(照片148),在⊥(010)切面上,对完好的{010}解理缝为平行消光,在(010)切面上则为斜消光,cΛNp=38°。
延性以负为主。
折射率、双折射率、光性方位及光轴角等随温度而变更。
双晶有时可呈聚片式,也常见平行(100)的燕尾式双晶。
二轴晶正光性。
垂直光轴的干涉图能见到强倾斜色散r>1。
随温度的升高,光轴角则减小,加热到90C时,2V=0°。
鉴别特征:与硬石膏的区别是石膏为负低突起,硬石膏为正中突起;石膏的双折射率远远低于硬石膏;硬石膏的假立方形解理(三组解理相互直交)也是二者区别特征之一。
硅酸盐矿物捕收剂转载自诚和选矿3.4 硅酸盐矿物捕收剂硅酸盐矿物是由金属阳离子与硅酸根化合而成的含氧酸盐矿物,是地球上储量最大、最普遍的矿物,已知的约有548个矿物种,约占矿物种总数的24%,常见的矿物中大约40%是硅酸盐矿物,据估算地壳中大约有90%是硅酸盐矿物[25]。
硅酸盐矿物的化学组成中广泛存在着类质同象替代,除金属阳离子间的替代非常普遍外,经常有Al3+、同时有Be2+或B3+等替代硅酸根中的Si4+,从而分别形成铝硅酸盐、铍硅酸盐和硼硅酸盐矿物。
有时还可能有(OH)-替代硅酸根中的O2-。
浮选法是处理硅酸盐矿物的主要方法之一,美国浮选的硅酸盐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锂辉石、滑石、高岭土和硅灰石等,因而,捕收剂对硅酸盐矿物的分离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捕收剂为胺类,经活化的硅酸盐矿物也可用烃基酸类捕收;我国一般采用十二胺、十八胺、混合胺和醚胺,国外一般用酰胺、醚胺、多胺、缩合胺及其盐等。
近年来,胺类阳离子捕收剂的反浮选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对弓长岭选厂磁选精矿反浮选脱硅,其浮选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4.1 胺(amine)类胺类捕收剂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负三价氮原子的一些有机异极性化合物,主要用于捕收有色金属氧化矿,石英、长石、云母等铝硅酸盐和钾盐等。
根据烃基的类型与结构,可将其分为脂肪胺、芳香胺和醚胺等;而根据氨基(-NH2)的数目,则可分为一元胺和二元胺等。
在很多浮选情况下,胺类捕收剂主要以解离后带有疏水基的阳离子起捕收作用,故又称阳离子捕收剂。
一、主要性质胺难溶于水,与盐酸或醋酸作用生成胺盐后易溶于水。
使用时可用盐酸与胺以1:1~1.5:1当量配料,加热水并搅拌溶化后,再用水稀释到1.0%~0.1%的水溶液。
第一胺的盐酸溶液按以下反应式进行解离和水解:RNH2 + HCl=RNH2·HClRNH2·HCl=RNH3+ + Cl-RNH3+= RNH2+ H+矿浆中RNH2·HCl、RNH3+和RNH2的存在与其各自的浓度、pH值有密切关系。
岩浆岩中矿物成分分类
岩浆岩中的矿物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和硫化物矿物三大类。
1. 硅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是岩浆岩中最常见的矿物。
其主要包括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其中,石英是岩浆岩中最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可以以晶体形式存在,也可以以胶体或微晶形式存在。
2. 氧化物矿物:氧化物矿物主要包括磁铁矿、赤铁矿和铬铁矿等。
这些矿物通常富含铁元素,常常以黑色或红色晶体形式存在。
3. 硫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是由硫与金属元素结合而成的矿物。
在岩浆岩中,常见的硫化物矿物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
这些矿物通常以金黄色或黑色晶体形式存在。
除了上述三类主要矿物之外,岩浆岩中还可以含有一些辅助矿物,如钠长石、钾长石、斜长石、方解石、绿泥石等。
这些矿物的分布和含量因岩浆岩的成因、来源和熔融过程的条件等而变化。
硅酸盐化学风化方程式硅酸盐化学风化是指地球表面的硅酸盐矿物在环境中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影响,发生变质和溶解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的一环,对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硅酸盐是一类含有硅(Si)和氧(O)的化合物,其中硅与氧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硅氧四面体结构。
硅酸盐矿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
这些矿物在地球表面受到风化作用时,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硅酸盐矿物的化学风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反应过程:1. 溶解:硅酸盐矿物在水中溶解,形成离子溶液。
例如,石英可以溶解成硅酸离子(SiO4)和溶解在水中的阳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等)。
这个过程是硅酸盐矿物风化的起始阶段。
2. 水解: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键可以被水分子断裂,产生硅酸(Si(OH)4)和氢氧根离子(OH-)。
这个过程在碱性条件下尤为显著,例如碳酸盐矿物的碱性土壤中。
3. 离解:硅酸盐矿物中的阳离子可以被酸性环境中的氢离子取代,形成溶解的离子。
例如,含钠的长石在酸性环境中可以被氢离子取代,形成溶解的钠离子和硅酸离子。
4. 氧化还原:硅酸盐矿物中的铁离子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不同氧化态的铁离子。
这个过程在含有铁的矿物中尤为常见,例如云母中的铁离子可以被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以上反应过程可以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硅酸盐矿物的风化。
风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和矿物本身的性质(如结晶结构、化学成分等)的影响。
不同的硅酸盐矿物在不同的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风化特征。
硅酸盐化学风化在地质学和地貌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改变地表的地貌形态,如形成洞穴、溶洞、峡谷等地貌景观,还可以释放出溶解的离子和微量元素,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硅酸盐化学风化也是矿产资源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例如铝土矿的形成就与长期的硅酸盐风化有关。
矿物的主要类型
矿物是地球上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天然物质。
根据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矿物分为以下几类:
1. 硅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硅和氧,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
这类矿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
2. 硫化物矿物:主要成分为硫和金属,包括黄铁矿、黄铜矿等。
这类矿物常常是金属矿的主要来源。
3. 氧化物矿物:主要成分为氧和金属,包括赤铁矿、磁铁矿等。
这类矿物也是金属矿的重要来源之一。
4. 碳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金属,包括方解石、菱镁矿等。
这类矿物在建筑和制造业中有很广泛的用途。
5. 硫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硫酸盐和金属,包括石膏、芒硝等。
这类矿物也广泛用于建筑和化工领域。
以上是矿物的主要类型,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用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 1 -。
硅酸盐矿物风化的难易程度判断
【原创版】
目录
1.硅酸盐矿物的概念及特点
2.硅酸盐矿物风化的原因
3.硅酸盐矿物风化的难易程度判断
4.最易风化的硅酸盐矿物
5.稳定性矿物的特点及应用
正文
硅酸盐矿物是指由硅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组成的一类矿物,广泛存在于地壳和岩石中。
硅酸盐矿物具有硬度高、熔点低、化学稳定性差等特点,因此在自然界中易发生风化现象。
硅酸盐矿物风化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的作用,这些物质与硅酸盐矿物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硅酸盐矿物风化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质,如矿物的结构、成分、硬度、熔点等。
根据硅酸盐矿物风化的难易程度,可以将硅酸盐矿物分为易风化、较易风化和稳定性矿物三类。
易风化的硅酸盐矿物包括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等,这些矿物在自然界中易被风化,导致其含量逐渐减少。
较易风化的硅酸盐矿物包括石英和斜长石等,这些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较广,但其风化速度较易风化的矿物慢。
稳定性矿物是指在自然界中不易被风化的矿物,如石英和斜长石等,这些矿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在地质学、矿产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硅酸盐矿物风化的难易程度取决于矿物的结构、成分、硬度、熔点等性质。
易风化的硅酸盐矿物包括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等,
较易风化的硅酸盐矿物包括石英和斜长石等,稳定性矿物包括石英和斜长石等。
地球表面岩石富含硅和氧元素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其表面覆盖着各种岩石。
这些岩石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硅和氧,形成了地壳的基本构成成分。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地球表面的岩石富含硅和氧元素,以及其重要性。
首先,硅和氧是地球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
地球地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其中包含大量的硅和氧。
硅是地球上第二丰富的元素,仅次于氧。
这两种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形成了地球表面岩石富含硅和氧元素的基础。
其次,硅和氧元素的富集与地球演化过程密不可分。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的原始岩石主要包含硅酸盐和氧化物,这些物质在地壳中逐渐积累和富集。
地球表面岩石富含硅和氧元素不仅是地球地质演化的结果,也反映了地球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化。
第三,硅和氧元素的组合形成了硅酸盐矿物,是地球表面岩石的基本成分。
硅酸盐矿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它们在构成地壳的矿物中占据了绝大部分。
石英是最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它具有硬度高、稳定性强、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各个岩石中。
长石则是一类典型的硅酸盐矿物,具有丰富的激发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地质学、矿床勘探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第四,硅和氧元素在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表面富含硅和氧元素的岩石为地球上各种生命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硅是许多生物体中重要的组分,例如某些硅质藻类和海绵动物。
氧是地球上生物体呼吸过程中必需的元素,为生命提供了能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最后,地球表面岩石富含硅和氧元素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硅酸盐矿物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玻璃、陶瓷等工业领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此外,地质学研究中对岩石中硅和氧元素的分析,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了解地球演化过程、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线索。
综上所述,地球表面岩石富含硅和氧元素是地质演化和地质科学发展的结果。
硅和氧元素在地质学、生命科学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上的硅酸盐矿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对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带来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