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格式:docx
  • 大小:19.83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别: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伍召兵电话:

重庆市黔江区金洞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出:“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做学习数学的主人。”这不仅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且指出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和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解决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以及教学手段等,都是为学生“学”服务的,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

学生在认识新的数学学习方式的同时,我们教师也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又是广大教师必须去探究,去实践的问题。我从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出发、作了大胆尝试。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谈谈笔者的粗略认识与实践。

一、体现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人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来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

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方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感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好奇好动,因此,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在操作中学到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使他们在操作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让学生通过测量书本的厚度、桌子的长度、教室的长度,自主感知厘米、分米、米的长短。通过动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又如,在教学4的组成时,我请学生拿来4根小棒,分成两堆,看可以怎样分,学生自主操作后,让同桌议议要求将几种分法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交流发现:4可以分成3和1、2和2、1和3。他们还发现分成两堆是从几和1开始,然后每次移1根,分出的左边一堆的个数由大到小,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现了一种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各数的组成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但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求知欲。

有了成功的喜悦,就有了求知的欲望,课堂上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索、发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发言,质疑。例如:在解答两步应用题时有一道这样的题:四年级学生植树40棵。三年级植的是四年级的3倍,三年级比四年级多植多少棵?同学用40×3-40解答,当我要求换一种思维方式解答时却没有了言语。于是我结合图形引导

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对于发言的学生鼓励引导,由三言两语到形成思维,逐步培养,学生敢于发言,促进了思考。如此的事例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埋下探索的种子,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学生的主动参与决定教学内容,学生要力图使自己的信息输入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资源,从而使自己逐渐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切从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我们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指个人自学,而是强调群体过程中的学生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转变教学观念,定位教师角色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角色要改变,改变那种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改变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单边活动。这样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都丧失了,也就无所谓自主。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一个身兼三重角色的人。一是促进者,教师从过去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和谐、健康的发展,重心在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使其实现自主学习。二是帮助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肯定要强于学生,当他们需要帮助时,可以及时给予帮助,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会变得更轻松。三是学生的把关者,教师充当整个教学活动成果的检测者,尤其是检测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总之教师应做到在教学过程中设定总的框架下由学生自己负责填补细节,在遇到困难时一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一部分通过互相商讨,一部分由教师讲解来解决,总之最大限度的给学生留

有空间,让学生去尽情的发挥。

三、加强学法指导,引导自主学习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重要指导他们“会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1.教学生先“试一试。新知识学习开始可以先让学生试一试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3.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4.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

5.引导学生学会“复习”。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观察、实践、思考体会,长期引导,循序渐进,才能使其在学习中起到主体作用,感受成功的喜悦。只要学生具备了高涨的热情,浓厚的兴趣,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便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中心环节,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是现代教学最根本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营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