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把握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更多地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调查,操作等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一、注重课前调查,培养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去“找找周围的数学”的活动,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终达到‘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开展调查,搜索、收集、整理与即将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这一教学内容的前一天,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明天我们将要学习“百分数”,你们先去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并想一想表示什么意思。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调查的结果,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如报纸上刊出的接庄镇的绿化率为35.8%;衣服的标签上的“100%棉”、“55%棉、45%涤纶”;方便面的包装袋上的“加量20%”……通过课前的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又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

“生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归宿。注重课前调查,既拉近了材料与生活的距离,又激发了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开拓了视野。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通过让学生的思想走出去的方法,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自己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完了线段的有关知识后,要求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济宁汽运公司决定增开到临沂的班车,中途经过5个车站,班车运行共需要准备几种不同的车票?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根据题意画成示意图,先引导学生依据图采用科学的方法不遗漏的数出图上共有几条线段,再提醒学生联系实际,想到两站间的车票应该是往返票,所以应该把数出的线段数扩大2倍,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像这样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较复杂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的价值,不仅激励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而且增强了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设计组织,为学生和实现自身合作价值创造条件

我们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设计一些既需要学生实践又能让学生合作完成的层次性题目,这样可以让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帮助学得较慢、较差的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到自己也能行,

没有必要“放弃”,以此激发他们在实践和合作学习中积极的思考问题、表现自己。比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后,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这样一些练习题:(1)5千米=()米

(2)6000米=()千米

(3)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兰兰每天跑3圈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4)工人叔叔要在一条路旁植树,每5米植一棵,请你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植树多少棵?

像以上这些题目的设计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层次性,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先带领学生到操场去看一看,让学生模拟跑步或植树,然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3名成员每人必须做一道题,剩下的一道题可以3人合作完成,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这样就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操作,而且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小组内必不可缺少的一员,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责任性和自信心。四.加强学生的数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智慧潜能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王爷爷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他要在这块地的四周围上栅栏,需要先量一下这块地的周长,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课桌面当做这块地,量一量课桌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测量完之后,这时有两名学生产生了争论,他们都坚持自己的量法是对的,我让他们两个站起来分别说一说自己是如何量的,一个学生说是分别测量了桌面的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再把这四条边的长度相加,这样就可算出桌面的周长;另一个学生说是只量了桌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然后再利用(长+宽)乘2的公式算出了课桌面的周长。教师首先肯定了他们的量法都是正确的,并对他们进行了表扬。接着老师就这两种量法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大多数同学支持两条边的量法,老师让争论的两个同学分别说一说自己的量法好在哪里?两人经过思考后都举出了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说明:量两条边的方法适用于比较规则的长方形,对于生活中一些类似的、不规则的长方形适用于四条边的量法。这时老师和其他同学都为这两位同学的精彩表现热烈鼓掌。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不但认可学生的选择,并通过辩论、交流做到了应用性操作,加强了学生的数学需要,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技能。

总之,要实现数学课堂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数学课程教学的一个大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职责所在,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从每一堂课,每一道题,对每一个学生实施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课堂就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激情和活力,就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