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介排期表制作之完全手册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10
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流程手册第一章:项目立项与筹备 (3)1.1 项目策划 (3)1.1.1 确定节目定位 (3)1.1.2 创意构思 (3)1.1.3 编写节目大纲 (3)1.2 前期调研 (3)1.2.1 市场调研 (3)1.2.2 竞争对手分析 (3)1.2.3 目标受众调研 (3)1.3 预算编制 (3)1.3.1 人力成本预算 (3)1.3.2 物料成本预算 (4)1.3.3 制作成本预算 (4)1.3.4 营销推广成本预算 (4)1.3.5 风险预算 (4)第二章:剧本创作与审核 (4)2.1 剧本构思 (4)2.1.1 主题选择 (4)2.1.2 风格定位 (4)2.1.3 内容规划 (4)2.1.4 创新元素 (4)2.2 剧本撰写 (5)2.2.1 撰写格式 (5)2.2.2 情节发展 (5)2.2.3 角色塑造 (5)2.2.4 语言表达 (5)2.3 剧本审核 (5)2.3.1 审核标准 (5)2.3.2 审核流程 (5)2.3.3 审核人员 (5)2.3.4 审核反馈 (5)2.3.5 复审与终审 (6)第三章:演员选拔与培训 (6)3.1 演员招募 (6)3.1.1 制定招募计划 (6)3.1.2 发布招募信息 (6)3.1.3 收集报名资料 (6)3.1.4 筛选报名者 (6)3.2 演员选拔 (6)3.2.1 面试选拔 (6)3.2.2 实景测试 (6)3.2.3 专业评审 (6)3.2.4 确定演员名单 (7)3.3 演员培训 (7)3.3.1 基本表演培训 (7)3.3.2 角色塑造 (7)3.3.3 团队协作培训 (7)3.3.4 艺术修养提升 (7)3.3.5 实景模拟训练 (7)第四章:拍摄制作 (7)4.1 场景搭建 (7)4.2 拍摄计划 (8)4.3 拍摄执行 (8)第五章:后期制作 (9)5.1 剪辑 (9)5.2 音效制作 (9)5.3 特效制作 (9)第六章:节目审核与修改 (10)6.1 初审 (10)6.2 修改 (10)6.3 复审 (11)第七章:节目播出准备 (11)7.1 播出计划 (11)7.2 宣传推广 (12)7.3 技术检测 (12)第八章:节目播出 (13)8.1 播出执行 (13)8.1.1 播前准备 (13)8.1.2 播出操作 (13)8.1.3 播出结束 (13)8.2 紧急应对 (13)8.2.1 突发事件处理 (13)8.2.2 应急预案 (13)8.3 播后反馈 (14)8.3.1 观众反馈收集 (14)8.3.2 反馈分析 (14)第九章:节目评价与分析 (14)9.1 收视率分析 (14)9.2 观众反馈 (15)9.3 改进措施 (15)第十章:节目总结与展望 (15)10.1 经验总结 (15)10.2 不足反思 (16)10.3 未来规划 (16)第一章:项目立项与筹备1.1 项目策划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首先需经过周密的策划。
电视一、大事年表开端:1884年:德国P.G.尼普科夫发明机械圆盘扫描方式 (通称尼普科夫圆盘)。
20 世纪初:进入电子方式电视广播的研制阶段。
20年代末期:英美等国开始进行电视应用实验。
1923年:光电摄像管的发明——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作了贡献(工程师兹沃利金)1926年: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送——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和播送,在伦敦公开表演(“电视之父”——贝尔)1927年:美国的全电子式电视通过有线网络把图像和声音从华盛顿传到纽约。
次年英国用机械和电子混合方式进行无线播出实验,传出了静止图像。
1928年:第一个电视剧诞生——在纽约实验室播放(美国通用电器公司)1930年:实现了声像同时播出。
1933年:美国的V.K.兹沃雷金发明了具备光电转换和电子扫描双重功能的摄像管,把电视广播向实际应用又推进了一步。
同一时期德国、法国、苏联、日本等都进行了实验研究。
1936年: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建立,定时向公众播放黑白节目——世界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英国广播公司)1939 年初: NBC转播纽约世界博览会1941年:第一批商业电台获准营业同年7月1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美国第1 座电视台──全国广播公司的纽约WNBT电视台。
发展:㈠黑白电视阶段:二战结束——50年代中期1945年:前苏联迅速恢复了因战争而停播的电视广播同年10月:法国也恢复了埃菲尔铁塔的电视广播1947年:BBC恢复了电视业务1953年:日本开办电视广播5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几乎全部有了电视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开办电视的国家也在20个以上,全世界开办电视的达50个国家。
70年代:大多数国家建立了电视台。
1987年,开办电视的国家有141个,其中136个可播出彩色电视。
全世界有电视接收机 6.4亿架,平均每7.7人1架。
电视问世初期,节目主要在演播室和事件现场直接播出。
新闻性节目大量采用影片拍摄,其传递、洗印、编制过程同新闻的时效要求距离很大。
制片计划表第一篇:制片计划表制片计划书 1.导言青春的岁月中总是存在着许多想法,青春会有许多激情;青春能够承载许多失败,青春期盼更多的经历。
shining22#小队的队员们就是一群积极乐观向上的高中生。
我们在享受着青春的那一场场的美丽瞬间的同时也热爱着生活。
面对生活,你可以选择一马平川,你也可以选择坎坷荆棘,你可以选择平淡无奇,你也可以选择风光无限——而我们选择激情,选择创新。
这就是本片的初衷,留住青春的点点滴滴,也是为我们的校园气候酷派的宣传活动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宣传措施,这次我们将用艺术加工的方式—dv短剧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由于dv是影视文化不同载体的同类,所以dv影像数字科技发展的高画质、低成本、便携式等优点,使普通人直接使用dv从事流体影像的拍摄与制作成为了可能,从而打破了“影音殿堂”高不可攀的神话。
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与专业创作理念和作法完全不同,具有很大的叙事空间和表现视角。
shinging22#小队中也不乏一些是dv剧的高手。
组员当中有学校文艺部的副部长,学校电视台的技术主管,主持人,小记者,还有一些是业余摄影爱好者…因此经过我们小队的多次讨论后我们认为在校园这种文化氛围比较浓郁的环境中,dv能很好地将高中生一代不拘一格的思想行为即时的表现。
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校园内将会有这样一种新的观点:dv片一样可以像声乐、舞蹈一样,成为校园内的主流文化。
? 创作原则 1.思想健康本剧本意在挖掘生活身边的一些环保行为,并透过艺术加工的手段呈献给我们广大的观众。
并向大家提倡一种和谐绿色环保的理念。
2.内容向上短剧中的内容符合国家法律要求,都是反映普通高中学生的生活点滴,在大学中如何学习,成长,成熟的过程,影片中严禁出现暴力,色情及颓废内容,符合学校各项要求。
3.贴近生活短剧是以高中生为主角,将把目光放在校园内,以社会为背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不脱离现实,不凭空创作,让同学们产生认同感。
4.艺术水准高作为新新校园短剧,要符合影视创作规律,用高的艺术水准要求自己,剧本题材新颖,结构巧妙,努力在校园影视方面上一个台阶。
如何制定有效的媒介计划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如何制定有效的媒介计划引 言“我知道我的广告预算有一半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这句John Wanamaker 的自嘲如今广告圈都已耳熟能详了。
如图0-1所示,总额2000万元的广告费用中,800万元投资在毫无兴趣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身上,以致销售总额的正面净利8800万元中必须扣除800万元。
因为非购买者和大量低获利族群吸收了行销费用,造成了品牌利润的损失。
高获利 中获利 低获利 无获利 总数图0-1“这些损失的利润,可以想成是因为运用大众传播工具,如电视、平面和传单,而付给‘大众媒体的税’(Mass-media Tax )。
”然而仍然必须无可奈何地支付给大众媒体昂贵的税费吗必须浪掷大量的广告资源在那些低获利和无获利消费者身上吗家用产品X 品牌净利润矩阵可以肯定,在行销革命迈向科学的进程中,这种现象会随着“准确的接触(针对高获利族群)和频度(提供更丰富的沟通方式)”而逐渐平衡。
那么籍由哪些媒体,如何将讯息到达最有价值的高获利消费者跟前,与他们做有效的沟通这些都将是媒介计划的内容,它的重要性是双重的。
第一,减少和避免将广告预算浪费在打折期间的惠顾者和非目标受众身上;第二,培养真正购买“品牌”的消费者,这是利润的来源。
第一节媒介计划在营销框架中的作用为了获得理想的传播目标,媒介作业必须与行销目的达成共识,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它在营销框架中的作用。
◇营销计划·广告计划·媒介计划的关系如图1-1,无论是营销组合的4P理论,还是后来发展成以消费者为主导的4C战术中,“广告”都是企业为实现营销目标而使用的众多工具之一。
所以广告计划是营销计划的延伸,但广告目标侧重于传播目标,媒介计划则能将此实施。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1。
营销、广告、媒介计划关系图图1-1通常我们知道广告活动必须通过目标、战略、战术去组织,在媒介计划中,同样要经历确定目标、制定战略、明确战术这样的程序,我们将之称为“媒介计划三段论”。
媒介整体投放策略一、投放目标在产品开始进入市场,视频广告,平面广告,微博话题和植入广告齐驱并进,以达到产品到达受众率广,在成长期,同样用平面广告,最重要是让网友自己参与进来,所以就收集话题制作视频,最后辅之以线下促销,让产品深入人心,在成熟期主要以公益广告为主,以提升品牌形象。
二、投放原则:1.精准有效:受众针对性强,覆盖范围广泛,广告到达率高。
2.多元立体:多种媒介组合,跨媒体广传播,新旧媒体结合。
三、投放周期1、第一阶段——品牌导入期(预计1年)1)投放目的:多种广告齐驱并进,提高广告到达率和覆盖率,让受众知晓百格产品2)投放时间:2015年1月初——2015年12月底3)投放媒介视频网站(一分钟15s)平面:车身广告,车站《奔跑吧,兄弟》植入微博话题推广:唐嫣杨幂“你是我的xx, 寻找我的xx) 网友转发话题官方微博界面转发话题4)投放范围线上: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优酷,爱奇艺,暴风,新浪微博话题植入广告线下:在一二线城市投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青岛,大连,厦门,武汉,长沙)公交车身广告,车站平面广告,2、第二阶段——品牌成长期(预计2年)1)投放目的:加大消费者的参与度,使品牌尽快为消费者所熟悉,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2)投放时间:2016年1月初——2018年12月底3)投放媒介:超市促销平面广告(3张)(产品个性)新浪微博话题搜集根据网友素材制作微视频投放在新浪微博新浪话题营销:感恩回忆友谊超市促销:让消费者扫展板上面的二维码合成后可以送照片官方微店:定期节日促销APP推送祝福消息定制明信片4)投放范围线下:在一二线城市投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青岛,大连,厦门,武汉,长沙)大型超市促销(家乐福,沃尔玛,中百)线上:官方微博,官方微信3、第三阶段——品牌成熟期(3年后)1)投放目的:以公益广告为主,主要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2)投放时间:2018年12月初——3)投放媒介:视频网站,地铁里面的移动电视投放视频广告地铁站投放平面广告4)投放范围线下:在一二线城市投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青岛,大连,厦门,武汉,长沙)在地铁站,地铁移动电视广告线上:优酷,爱奇艺,暴风四、媒介选择与组合1、导入期媒介投放选择①视频广告A.投放地点优酷,爱奇艺,暴风,湖南卫视,浙江卫视B.投放时间2015年投放二月(过年期间)C.投放类型电视湖南卫视选在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播放前,浙江卫视选在奔跑吧,兄弟之前和中间视频网站 3个网站分别投放一个月D.预算30天*(53400+64500)/天=3537000元优酷 450/cpm*180万人次*30=2430万爱奇艺 450/cpm*100万人次*30=1350万暴风 400/cpm*80万人次*30=960万②平面广告A.投放地点一二线城市10个每个城市选10个公交候车亭繁华地段,3个市中心重要公交车路线,每个路线3辆车B.投放时间 3,4,5,6.7月C.公交候车亭版面规格:1.2米*1.8米(双面)=4.32平方米D.预算 4000/月/块*5*10*10=200万E.公交车身版面规格:公交车全身F.预算 20000元/车/月*9*10*5=900万③植入广告《奔跑吧,兄弟》的的独家冠名报价1.3亿元,2家联合特约播出报价6000万元,深度植入(2家)5000万,自然植入(3家)3000万我们选择自然植入广告A.投放时间 12月B. 预算 3000万④微博推广邀请二位明星转发需要大概杨幂18万,唐嫣10万,请水军评论转发 7万A.投放时间2016年5月B.预算大概35万2.成长期媒介选择投放A.投放地点城市的各大超市沃尔玛和家乐福促销,每个城市10个超市B.投放时间 2016.5月微博话题 2016.6月微视频 2016年7月份促销 2016.11月.12月节日促销,定制明信片C.版面大小 1.2米*1.8米(双面)=4.32平方米D.预算 2000*3+15*300=10500元3.成熟期媒介投放选择A.投放地点线下:在一二线城市投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青岛,大连,厦门,武汉,长沙)在地铁站,地铁移动电视广告线上:优酷,爱奇艺,暴风(不要)B.投放时间移动电视 2018年1月地铁站C.投放类型平面广告 1.2米*1.8米(双面)=4.32平方米的地铁平面广告每个城市选一条中心路线视频广告 30秒D.预算城市1010五.媒介排期表六.媒介投放预算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媒介排期与发布规则媒介排期的四种基本方式1、持续排期。
按照广告策划的要求,在整个广告运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均匀地安排广告。
使用持续广告法的假设前提是,产品市场在不断扩大,消费者购买商品比较频繁,或者该产品属于某种短缺性的、有限的产品。
这种方法显而易见的不足是,它由于在排期上的一成不变,使媒体投入状况不能很好地与销售情况相结合。
2、交叉排期法。
在一个较长的广告周期之内,根据广告规格或媒介传播情况,对不同规格的广告相互交叉播出。
由于广告发布的媒体费用较大,交叉法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采取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不同规格的广告形式互补性冲击,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广告播出成本。
它的明显不足是,有时广告显得缺乏统一性。
3、集中排期法。
在一个较长的广告运作周期中,对特定媒介的广告发布,只集中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中,以期收到某种激烈反应。
集中排期在使用时机上,往往选取某一特定的销售时段,如销售旺季、节假日等。
其前提是在这一时期,通过集中性广告轰炸,能够形成突破性的市场影响。
其不足之处是在集中广告之后,消费者很难得到广告的引导。
4、间歇排期法。
间歇式又称作脉动式。
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广告周期中,广告的连续性不是通过不间断来体现的,而是在连续性发布之中,有规律地采取某种间歇,用以来强化广告效果。
这种方法是对连续式广告的一种折衷运用。
它既避免了持续高强度广告发布而造成的浪费,和对受众所形成的过程信息重复,又可以保持广告的连续性,有利于广告信息效应的发挥。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就是间歇可能会造成受众信息接受的中断,不利于强化广告诉求效果。
事实上在广告运作中,各种形式的灵活排期很多,但一般都是这几种基本方法的变化和演绎。
广告发布排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也不存在哪一种方式是最佳的选择。
最有效的排期类型决定于广告的传播目标是否符合于产品的特性、目标市场的消费对象、销售网络,以及是否能够为广告主所承受。
比如,某位零售商想要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推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