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制品的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633.50 KB
- 文档页数:2
豆浆生产工艺流程
《豆浆生产工艺流程》
豆浆是一种常见的大豆制品,是大豆的加工产品之一。
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洗大豆、浸泡、研磨、榨汁、加热、过滤、杀菌、包装等步骤。
首先是清洗大豆,将采购回来的大豆进行清洗,去除大豆表面的杂质和杂菌。
然后是浸泡,将清洗干净的大豆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吸水膨胀,便于研磨。
接着是研磨,将浸泡后的大豆放入豆浆机中,经过高速旋转破碎成浆,即成为豆浆。
然后是榨汁,将研磨出来的豆浆通过压榨机进行榨汁,去除其中的豆渣。
接下来是加热,将榨汁出来的豆浆进行加热,使其杀菌并去除生豆味。
然后是过滤,将加热后的豆浆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使其口感更加细腻。
最后是杀菌,将过滤后的豆浆进行杀菌处理,保质期更长,并且可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最终是包装,将杀菌后的豆浆进行灌装包装,准备上市销售。
豆浆生产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但关键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同时,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能源节约和废水处理等环保问题,做到绿色生产。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质的豆浆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一、前期豆浆制作工艺二、前期产品加工过程前期豆浆制作工艺的流程为:选料——浸泡——清洗——磨浆——煮浆——细滤选料:就是选大豆,含大豆蛋白质高的;质量好的大豆应:颗粒整齐、粒重饱满的腰圆型大豆要求:皮薄、表面光亮、脐色浅、无霉变、杂质浸泡:就是用水将大豆经过浸泡充分吸水,使大豆变脆,便于磨浆;这样对水质就有要求清洗:就是断定大豆浸泡程度,将浸豆水沥干洗净磨浆:先介绍正确使用磨浆机的要则:磨豆时:先开机,再加水,调磨距,加料;磨完后:松磨距,再关水,关电源煮浆:决定做什么产品,确定浓度,开始煮浆;煮浆时防止豆浆假沸,此前必须消泡细滤:豆浆煮沸后,在豆浆中的细渣经热膨胀成绒渣,或在豆浆桶中残留的杂质,经细滤成纯正的豆浆,使豆浆中蛋白质与水均匀,产品口感细嫩小结:经过前期工艺流程,生成豆浆的三要素:温度100;浓度根据产品确定;PH值6.8~7三、后期产品加工过程豆浆:将浓度调整到5Be,即可直接饮用;与各种天然果蔬浆(粉)配可得:甜、咸、果味、花色豆浆豆腐脑:制作的主辅料:6Be豆浆,葡萄糖酸内酯;用冷浆法热凝固或用热浆冲浆法即可;冷浆法工艺流程:豆浆(冷却350C以下)+葡萄糖酸内酯(每500克浆加内酯1.25克)搅拌入盒或杯。
经900C热凝固成型热浆法:豆浆950C+葡萄糖酸内酯冲浆即成豆腐脑整坯。
既可以配制各种调料制得各味豆腐脑,也可将豆浆内添加各种果蔬浆制得五彩豆腐。
豆腐皮:制作豆腐皮的主辅料:8.5Be豆浆,脂蛋白剂,酒液保鲜剂;豆腐皮工艺流程:8.5Be豆浆(加温)+脂蛋白剂待结皮后挑出沥干,反复运作,喷洒酒液保鲜剂回软保存待售。
绢豆腐:制作绢豆腐的主辅料:豆浆9Be,复合凝固剂;绢豆腐工艺流程:9Be豆浆(90~860C)+复合凝固剂(冲浆法)经蹲脑,绢包而成。
老豆腐:制作老豆腐的主辅料8.5Be豆浆(850C)点卤(Macl)后经蹲脑,上箱压榨而成。
四、豆干类半成品工艺流程:豆浆(7Be-8Be、80oC-85oC)点浆蹲脑上板压榨切块半成品1、豆片类半成品豆片是一种薄如娟帕的片状半成品,利用豆片半成品又可以加工多种产品。
加工技术-几种大豆深加工技术大豆富含蛋白质和油质,除可用于制油外,还可利用大豆蛋白生产多种大豆食品和食品原料。
一、食品原料类主要包括全脂和脱脂豆粉,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组织蛋白等。
1、全脂大豆粉是以大豆为原料直接加工成的粉状产品,又分为全脂生豆粉和全脂膨化豆粉两种。
①全脂生豆粉生豆粉的生产过程是:大豆经过清理除杂后,采用干热法烘到水分8―11%,在进行粗碎脱皮,然后经锤片粉碎机或磨碎机粉碎、分级,得到颗粒度为0.3―0.8毫米的成品。
可做豆浆。
豆腐的原料和面包、蛋糕的添加剂。
它含有抗营养因子和豆腥味,为经加热不可直接食用。
②全脂膨化豆粉生产过程:大豆→清理→烘干→粗碎去皮→粉碎→混合→挤出膨化→烘干冷却→粉碎分级→全脂豆粉。
经高温短时的温热处理,有害成分被除去,因此是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原料。
2、脱脂大豆粉是以制取油脂后的冷榨豆饼为原料经粉碎制得,可做食品原料。
3、大豆浓缩蛋白又称70%蛋白粉,生产方法有稀酸沉淀法和酒精洗涤法。
4、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含量为90%―95%的精致大豆蛋白产品。
5、大豆组织蛋白又叫植物蛋白肉,具有多孔性肉样组织,保水性和咀嚼感好,适用生产各种形状的烹饪食品。
二、大豆食品类种类繁多,可分为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
1、机制盒装豆腐特点是质量好,1千克豆可出5千克豆腐,1200千克豆可生产20000盒。
①清理、浸泡去杂→清洗→浸泡,水温10℃,泡18小时,水温27℃,泡8小时。
②磨浆、分渣浸泡好的大豆沥去水分,流入金刚砂磨,磨浆。
由分离机分出豆渣,浆液流入消泡罐,用单甘脂消泡。
冷却至7℃后进入调理罐。
③加凝固剂、装盒在调理灌中加入葡萄糖酸内酯,经泵送去装盒。
④灭菌、凝固经蒸汽灭菌,使豆腐成型。
温度90℃,时间20分钟,然后在冷水槽中冷却20分钟。
2、家庭简易腐乳①选用老豆腐,切成3厘米见方,厚1.5厘米的方块。
②将豆腐块直立呈“人”字形摆在干净的屉内,盖好盖,放入有盖的缸内。
豆制品加工工艺
豆制品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豆浆制作:将大豆洗净后浸泡,浸泡时间根据大豆品种和气候条件而定。
浸泡完成后,将大豆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用磨浆机磨成豆浆。
然后过滤掉豆渣,得到的豆浆即为生豆浆。
2. 加热熟化:将生豆浆加热至特定温度,使其发生蛋白质变性,从而形成豆腐花。
加热熟化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防止豆浆烧焦或蛋白质过度凝固。
3. 凝固:将加热熟化的豆浆倒入凝固器中,加入凝固剂(如葡萄糖酸-内脂),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成豆腐。
凝固剂的加入量和时机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豆腐的质量和口感。
4. 成型:将凝固后的豆腐花倒入豆腐模具中,上面覆盖纱布,并加压使豆腐花排出多余的水分,逐渐成型。
成型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压力稳定,避免豆腐质地不均。
5. 切割:将成型后的豆腐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以便后续加工和销售。
6. 烹调:根据需求,将豆腐进行炖、炒、炸、煮等烹调方法,制作出各种美味的豆制品。
7. 包装和贮存:将烹调好的豆制品进行包装,密封保存,以防污染和变质。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绝空气、水分和细菌性能。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豆制品加工工艺,如豆浆粉、豆腐干、豆皮、腐竹、豆芽等。
这些工艺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口味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
总之,豆制品加工工艺旨在充分发挥大豆的营养价值,制作出美味、健康、多样的豆制品。
黄豆加工工艺流程
黄豆加工工艺流程是指将黄豆经过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操作,加工成豆制品或豆类食品的过程。
一般黄豆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1. 清洗:将黄豆用清水浸泡,去除杂质和泥沙。
2. 去皮:将清洗干净的黄豆经过去皮机,去除黄豆外层的皮。
3. 分离:将去皮后的黄豆进行分离,一般分为大豆胚芽、黄豆粉和黄豆油三个部分。
4. 磨浆:将黄豆胚芽和黄豆粉放进磨浆机,加水搅拌成浆状。
5. 过滤:将磨好的黄豆浆过滤,去除浆中的固体颗粒。
6. 固化:将过滤好的豆浆加热,加入固化剂,经过搅拌和沉淀,使豆浆凝固成块。
7. 切块:将凝固好的豆块切成各种形状,如豆腐、豆皮等。
8. 豆腐加工:对豆腐进行加工,如炸豆腐、烤豆腐、火锅豆腐等。
9. 其他豆类食品加工:对黄豆油、黄豆粉等进行加工,制成豆浆、豆腐干、豆腐饼等豆制品或豆类食品。
黄豆加工工艺流程不同的加工方法会有不同的豆制品或豆类食品产出。
- 1 -。
豆制品工艺流程
《豆制品工艺流程》
豆制品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其工艺流程经过了数百年的改进和完善。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豆制品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豆浆制备、豆腐成型、豆腐制成等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是豆浆制备。
豆浆是豆制品的原料,通常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清洗、浸泡、磨浆、过滤等工序,制得汁液状的豆浆。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豆浆机和过滤设备,以确保豆浆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接下来是豆腐成型。
经过一定的发酵和凝固处理后,豆浆可以成为豆腐。
豆腐的成型工艺一般包括凝固、压模、切块等步骤。
在凝固过程中,要加入一定的凝固剂,如硫酸镁或硫酸钙,以促进豆浆的凝固和成型。
最后是豆腐制成。
经过成型后的豆腐需要经过煮沸、冷却等处理,以确保豆腐的质地和口感。
在豆腐的制成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以确保豆腐的均匀和细腻。
总的来说,豆制品的工艺流程包括豆浆制备、豆腐成型和豆腐制成三个主要步骤。
在每个环节中,均需要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和加工工艺,以确保豆制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豆制品工艺流程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豆制品。
豆制品生产工艺豆制品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
豆制品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既有营养丰富的特点,也有独特的口感。
下面将介绍一下豆制品的生产工艺。
1. 大豆的选择与处理: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大豆原料。
大豆需要晒干,去除杂质,并进行清洗。
之后,需要对大豆进行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充分吸水,软化大豆,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2. 研磨: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石磨机中进行研磨。
研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热量,为了避免研磨温度过高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停下来降温。
3. 过滤:研磨好的大豆浆需要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
传统的方法是用布袋进行过滤,将浆液和固体颗粒分离。
现代的方法则使用机械过滤,以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煮沸:将过滤好的豆浆放入大锅中,加热至沸腾。
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的细菌,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性。
同时,煮沸还能够改善豆浆的滋味和口感。
5. 去渣:煮沸后的豆浆中可能会有一些浮渣,需要进行去渣处理。
传统的方法是用茧网或者纱布进行过滤,现代的方法则使用离心机进行分离。
6. 凝固:将去渣的豆浆分成两部分:豆液和豆渣。
豆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需要进行凝固处理。
传统的方法是用石膏或者酒石酸进行凝固。
现代的方法则使用微生物酶,如凝血酶。
7. 收水:凝固后的豆腐需要进行收水处理,以去除其中的过多水分。
常见的方法是将豆腐放入压制机中进行挤压。
挤压的过程中,会使得豆腐的质地更加坚实。
8. 模具:将收水处理好的豆腐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各种形状,如方块、圆柱等。
模具的作用是使豆腐形状规整,便于储存、运输和销售。
9. 冷却:模具好的豆腐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使其更加坚实。
常见的方法是将豆腐放入冷却室中,进行低温冷却。
10. 包装:冷却好的豆腐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品质,并便于销售和储存。
常用的包装材料有塑料袋、泡沫箱等。
以上就是豆制品的生产工艺。
豆制品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的卫生控制和工艺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豆制品加工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豆制品作为一种天然、健康、营养丰富的食品,备受人们的青睐。
而豆制品的加工技术也是豆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篇文章将以豆制品加工技术为主线,探讨豆制品加工技术的前沿发展与未来趋势。
一、豆制品加工技术概述豆制品是指以大豆和其他豆类为原料,通过特定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
豆制品以其儿童豆腐、豆干、豆皮、豆浆等为代表,在亚洲地区广泛流传,并逐渐走向世界。
豆制品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清洗、去皮、碾浆、过滤、加热、凝固、挤压、冷藏等步骤。
其中,不同的豆制品加工工艺还存在一些差异,如豆腐的加工工艺比其他豆制品更为复杂,需要多次加热、挤压等步骤。
豆制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制作到现代化工业生产,技术不断升级与创新。
现代化的豆制品生产线采用工业化加工技术,可获得更稳定、高质量的豆制品产品,并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标准。
二、现阶段豆制品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尽管豆制品加工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豆制品加工的原材料来源不稳定。
豆类收购价格波动大,原材料收购难度大。
同时,生产过程中还需考虑原材料风险、质量、成本等因素。
2、豆制品加工中的环保问题。
豆制品加工涉及大量用水和能源消耗。
现有的加工工艺存在用水量大、废水和固体废弃物高、噪音扰动等环保问题。
3、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豆制品加工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豆浆颜色发黄、豆腐口感不好、豆皮硬度不够等问题。
三、未来豆制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从传统制作到现代化生产。
豆制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从传统工艺向现代化工业生产转变。
豆制品生产线采用工业化加工技术,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
2、加强科技研发,推广新技术。
豆制品加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加强科技投入,优化豆制品生产过程。
例如,利用新型酶制剂,可改良豆浆口感、颜色,缩短加工时间,提高豆制品的加工效率和产量。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豆制品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食品,广泛食用于全球各地。
豆制品的加工过程包括了豆浆制备、豆腐制作、豆腐乳制作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
1.豆浆制备豆浆是豆制品的基础原料,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浸泡大豆、磨碎、过滤等步骤。
首先,将大豆洗净并浸泡在水中,通常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以确保大豆充分吸水。
随后,将浸泡后的大豆进行磨碎。
传统的磨浆方式是用石磨或者研磨机进行磨碎,而现代工艺往往采用高速搅拌机或乳化涡轮进行磨浆,以提高效率和产量。
磨浆完成后,将浆液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去除大豆渣和纤维。
过滤装置可以使用滤布或者特制的过滤器,以确保过滤效果。
经过过滤后,得到的液体即为豆浆。
2.豆腐制作豆腐是豆制品家庭中常见的产品,它是由豆浆凝固而成。
豆腐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凝固、成形以及压制等步骤。
首先,将豆浆加热至80℃左右,并同时加入石膏或者硫酸钙等凝固剂。
凝固剂可以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并形成豆腐。
在加入凝固剂后,搅拌均匀,然后停止加热。
接下来,等待凝固,使豆浆逐渐形成凝胶状。
凝固完成后,将凝固后的豆腐均匀晾冷,使其更加坚固。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凝固好的豆腐块切成适当大小的形状,以便后续食用或包装。
最后,对切好的豆腐块进行压制,使其更加紧密。
可以使用豆腐压机或者简单的放置重物来进行压制。
压制的目的是去掉多余的水分,使豆腐更好地保持形状。
3.豆腐乳制作豆腐乳是经过盐渍发酵的豆制品,具有特殊香味和口感。
豆腐乳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豆腐制作和豆腐乳发酵。
首先,按照前述的豆腐制作工艺,制作好豆腐块。
制作完成后,将豆腐块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物。
豆腐块通常要蒸煮一段时间,使其更加紧密。
豆腐块蒸煮完成后,将其放入盐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和各种调味料。
可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加入辣椒、五香粉、蒜蓉等等。
随后,将调味的豆腐块放入容器中,密封并进行长时间浸泡,一般需要至少2-3个月的时间。
浸泡过程中,豆腐块通过盐渍发酵,逐渐形成特殊香味和口感的豆腐乳。
豆制品制作工艺流程
豆制品制作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材料准备:选择高质量的大豆作为原料,洗净并浸泡在水中,通常需要浸泡数小时至一晚,以软化豆子。
2. 碾磨:将浸泡好的大豆研磨成浆糊状,通常使用石磨或者搅拌机来完成这个步骤。
3. 过滤:将磨好的豆浆通过滤网或者布袋过滤,去除豆渣,得到纯净的豆浆。
4. 煮沸:将豆浆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同时搅拌,以防止煮糊。
5. 加工:在煮沸的豆浆中加入海藻胶或其他凝结剂,如石膏或酒石酸钠,以促使豆浆凝固成豆腐。
6. 成型:将凝固好的豆浆倒入模具中,平整表面,并用重物压实,以帮助水分排出。
7. 切割:待豆腐凝固后,剪成所需形状和大小的块状或片状。
8. 煮熟:将切好的豆腐块或片放入开水中,煮熟,以增加口感和杀菌。
9. 陈化:将煮熟的豆腐块或片装入容器中,备至少数小时至一
夜,以增加风味和质地。
10. 包装:将陈化好的豆制品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塑料袋或密封容器。
以上是传统的豆制品制作工艺流程,不同类型的豆制品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大致流程类似。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可能需要进行质检、清洁消毒、机械运作等其他环节。
豆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豆制品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食品,如豆腐、豆浆、豆干等。
下面是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大豆清洗:将大豆放入清洗机中进行洗涤,去除杂质和表面积尘。
二、大豆浸泡:清洗后的大豆放入浸泡机中浸泡,使大豆吸收足够的水分,增加其膨胀度。
三、大豆研磨:将浸泡后的大豆放入研磨机中研磨,使其糊化,破壁破皮,方便后续工艺的进行。
四、粉浆提取:将研磨后的大豆浆放入粉浆提取机中,通过离心、筛网等装置,将大豆渣分离出来,得到豆浆。
五、豆浆煮沸:将豆浆放入煮沸锅中,加热至沸腾,将其中的微生物杀灭,使豆浆更加卫生和安全。
六、豆浆过滤:将煮沸后的豆浆放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除去其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七、豆浆加热:将过滤后的豆浆放入加热锅中进行加热,使其温度达到一定的要求,便于后续的凝固和固化。
八、凝固剂添加:在加热后的豆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如石膏粉或食用盐,促使豆浆凝固。
九、豆腐块成型:将凝固后的豆浆倒入豆腐模具中,待其冷却和凝固后取出,得到豆腐块。
十、压榨豆渣:将过滤后的豆渣放入压榨机中进行压榨,去除其中的水分,得到豆渣。
十一、豆渣加工:将压榨后的豆渣进行加工,如烘干、烘焙、炒制等,制成豆干、豆腐干等豆制品。
十二、豆渣回收利用:将豆渣放入再加工机中加工,如豆渣蛋白粉、豆渣饼等,降低产品浪费。
十三、包装:对制成的各种豆制品进行包装,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保持产品的食品安全。
以上是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大豆可以制成多种豆制品,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且大豆本身富含营养,对人体有很多益处。
大豆制品生产工艺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制成的食品。
大豆制品包括豆腐、豆浆、豆腐脑、豆皮等,是我国民间素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概述。
首先,大豆的加工通常从豆腐的制作开始。
原料大豆经过清洗、浸泡后,研磨成黄豆浆。
然后,将黄豆浆煮沸,加入凝固剂(如石膏)让其凝结成块状。
凝固后的块状物通过过滤和压榨,去除多余水分,形成成形的豆腐。
接着,将豆腐切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淋汁或炸制等加工步骤。
其次,豆浆的制作过程主要是通过将大豆浸泡和研磨成细浆,并进行加热煮沸,然后通过过滤的方式去除豆渣,得到纯净的豆浆。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研磨的细度和加热的温度,以确保豆浆的口感和品质。
豆腐脑和豆皮的制作则是在豆浆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当豆浆煮沸后,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取出晾凉后即可得到豆皮。
剩余的豆浆可用来制作豆腐脑,加入酸性物质(如醋或柠檬汁)后,豆浆会发生凝固,生成细腻的豆腐脑。
此外,在大豆制品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调味品和食用添加剂,以增加豆制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比如,豆腐中常添加食盐、酱油等调味品,豆浆中可以加入糖和香料等。
总结来说,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包括豆腐的制作、豆浆的煮沸和过滤、豆浆的调味和加工等步骤。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参数,以确保豆制品的质量和口感。
同时,根据需要可以添加调味品和食用添加剂,使得豆制品更加美味和营养。
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和参数,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豆制品的生产工艺。
首先是选材和预处理。
选用优质的大豆作为原料非常重要,因为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通常,选用富含蛋白质和胶质的黄豆,去除杂质和不良种子,清洗干净并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以便发芽。
其次是研磨和过滤。
经过充分浸泡的大豆进入研磨机,研磨成细腻的豆浆。
研磨过程中要控制研磨的时间和温度,以避免过度研磨导致豆浆变稀,或过热使豆浆发生变质。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阶段:1. 豆类的选择:根据不同的豆制品,选择适合的豆类原料,如黄豆、绿豆等。
2. 原料清洗:将选好的豆类原料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不良豆。
3. 浸泡:将豆类原料浸泡在清水中,时间根据不同的豆类而定,一般为6-12小时。
二、豆浆制备阶段:1. 磨浆:将浸泡好的豆类原料放入豆浆机中进行磨浆,使豆类破碎并与水充分混合。
2. 搅拌:将磨好的豆浆进行搅拌,使浆液更加均匀。
3. 过滤:将搅拌好的豆浆通过滤网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渣滓,得到豆浆液。
4. 加热:将豆浆液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在80-90℃,杀灭细菌和酶活性。
三、豆腐制作阶段:1. 凝固剂添加:将一定比例的凝固剂(如石膏、卤水等)加入加热后的豆浆液中,搅拌均匀。
2. 凝固:将混合好的豆浆液倒入豆腐模具中,静置凝固。
凝固时间根据凝固剂的种类和用量而定,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
3. 切块:将凝固好的豆腐切成块状,大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豆腐皮制作阶段:1. 煮豆腐:将豆腐块放入开水中煮熟,使其变得坚实。
2. 刮皮:将煮熟的豆腐块表面刮取下一层薄膜,得到豆腐皮。
五、豆腐乳制作阶段:1. 加盐:将豆腐块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腌制。
2. 发酵:将盐腌好的豆腐块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自然发酵,时间根据温度和发酵要求而定,一般为数天至数周。
六、豆渣处理阶段:1. 豆渣分离:将加工后的豆渣与豆浆分离,可以通过压榨等方式进行。
2. 豆渣利用:将分离出的豆渣进行处理,可以用于制作豆渣饼、豆渣肉等。
七、其他豆制品加工:除了豆腐、豆腐皮和豆腐乳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豆制品的加工,如豆干、豆腐干、豆皮等。
这些产品的制作过程有些许差异,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总结:豆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豆浆制备、豆腐制作、豆腐皮制作、豆腐乳制作、豆渣处理以及其他豆制品加工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
豆制品是由大豆或其他豆类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食品,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品。
下面是豆制品加工的一般工艺流程。
1.清洗:首先将豆类进行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尘土等物质。
2.浸泡:将清洗后的豆类放入水中浸泡,通常需要浸泡6-12个小时,以便软化豆类,有利于后续的破碎和提取。
3.破碎:将浸泡好的豆类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使其成为细腻的豆浆。
4.过滤:通过过滤器将破碎好的豆浆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5.煮沸:将过滤好的豆浆进行煮沸,杀灭细菌、去除异味,并能增加
豆浆的稳定性。
6.凝固: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如石膏或盐,使豆浆凝结成块。
7.切块:将凝固好的豆腐块切成适当的大小。
8.贮存: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清水中,防止其变质,保持新鲜。
9.加工:根据需要,可以对豆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如炸、烤、煮等,以增加其口感和风味。
10.包装:将加工好的豆制品进行包装,以保持其质量和卫生。
以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豆制品加工工艺流程,不同的豆制品可能有所
不同,具体加工过程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用途进行优化和调整。
此外,
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与质量控制,确保豆制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豆制品加工工艺-大豆蛋白
的提取
从大豆中同时分离出油脂和蛋白从而获得大豆蛋白。
采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大豆蛋白其含量以干固形物为基准,最低不少于55%,豆油含量以蛋白重量为准为2~32%。
提取方法将洗净和去皮的大豆研磨,然后在过氧化物和水中将研磨产品制成浆状。
通过离心,从浆液中获得提取的蛋白。
把浆液pH 值调到8,以溶解蛋白,去掉不溶成分和游离油脂,再把pH值降到4.5,从浆液中即可获得沉淀蛋白,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85%。
上述方法稍加更改,提取物中的蛋白和油脂含量可能发生变化,生产出含油提取物,其蛋白含量55%。
实例洗净的大豆70℃预先加热处理,使其水分含量达6%。
然后破碎脱皮,将去皮大豆经ContraplexPin磨研磨。
用美制的70目筛子筛出99%的细粉,用100目的筛子筛出85%的细粉。
再将大豆粉放进60℃的水里,水中约含有0.03的过氧化氢,豆粉与水的比例为1∶12。
然后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并不断搅拌,添加到pH值为8~9即可,静置30分钟。
水状浆液即可分离成水状“A”、固态“B”和油状或乳状“C”。
将“B”与水以5∶1的比例混合搅拌,按上述方法还可分出离出水状“D”,将“A”和“D”混合,用盐酸将pH调到4.5,蛋白固形物则沉淀。
离心即得固态“G”和乳清状“H”,将“G”喷粉干燥生产出分离蛋白。
上述工序重复多次生产出蛋白提取物,以整个干固形物为基准,其蛋白含量为81~85%,油脂含量为7~9%。
用这种方法所获得提取物比用传统有机溶剂提取的含油的蛋白质延长了货架期。
特别是提取的蛋白,油脂尽管含量不低于2%,其
货架期却延长。
大豆预处理车间工艺流程大豆预处理是指在大豆加工过程中,对原料大豆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以便更好地提取大豆中的营养成分和制造出各种大豆制品。
本文将详细描述大豆预处理的车间工艺流程的步骤和流程。
1. 清选清选是指将原料大豆中的杂质、破损和不完整颗粒等进行去除的过程。
清选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进行。
步骤:1.将原料大豆放入清选机或清选台。
2.清洗:使用水冲洗大豆,去除表面的尘土和杂质。
3.挑剔:手工或机械挑剔出破损、变色或不完整颗粒。
2. 磨皮磨皮是将清选后的大豆外层皮层去除的过程。
磨皮可以改善大豆口感,并提高后续流程中蛋白质和油脂的提取率。
步骤:1.将清选好的大豆送入磨皮机。
2.磨皮机通过摩擦使得大豆的外层皮层磨掉。
3.通过筛网分离磨掉的外层皮层和剩余的大豆。
3. 分离分离是将大豆中的蛋白质、油脂和纤维等成分进行分离的过程。
这一步骤是为了后续的提取和加工做准备。
步骤:1.将磨皮后的大豆送入分离机。
2.分离机根据不同成分的特性,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蛋白质、油脂和纤维等成分进行分离。
3.通过不同的出料口将不同成分收集起来。
4. 水浸泡水浸泡是将大豆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更好地提取其中的营养成分。
步骤:1.将分离后的大豆送入水浸泡槽或水浸泡器。
2.大豆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通常为数小时,以便蛋白质和其他可溶性成分溶解到水中。
3.浸泡后,将水与大豆进行分离,通常使用筛网或离心机进行分离。
5. 蒸煮蒸煮是将浸泡后的大豆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质,为后续的提取和加工做准备。
步骤:1.将浸泡后的大豆送入蒸煮器。
2.蒸煮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大豆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为100℃。
3.保持一定时间的蒸煮,通常为30分钟至1小时,以确保大豆充分蒸煮均匀。
6. 脱皮脱皮是指将蒸煮后的大豆外层皮层去除的过程。
脱皮可以改善大豆口感,并提高后续流程中蛋白质和油脂的提取率。
步骤:1.将蒸煮后的大豆送入脱皮机。
2.脱皮机通过摩擦使得大豆的外层皮层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