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5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思考1简述人类认识自我的历程2什么是自我图式3简述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4个体在自我概念的构建过程中是如何推断自己的?5什么是自我觉知?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别?6什么是自尊?中国人的自尊和西方人的自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7什么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作用的机制是什么?8简述自我表演的策略9什么是自我障碍、自我检控和自证预言?10东方人的自我概念和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有什么不同?11简述自我的三成分模型12论述华人自我四元论的主要观点1简述人类认识自我的历程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是社会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自我的关注贯穿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全过程。
(1)哲学先贤眼中的自我①亚里士多德把自我看成是一个单纯而又主动的实体,即所谓的灵魂,并认为灵魂联合了个体多种知觉。
②洛克从经验主义角度出发,将自我与人的记忆相联系,认为人的自我统一性是由人们的记忆完成的。
③休谟启蒙运动时代的休谟声称自我完全是虚构的,只是“我”这个代名词所指的幻想的东西。
④康德康德在古典的灵魂论或称为实体论的基础上,提出超验的自我的概念。
(2)早期心理学家眼中的自我①詹姆斯詹姆斯将自我区分为经验的自我与纯粹的自我。
其中经验的自我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
他还认为自我知觉具有二元性:自我既是由对自己的看法与信念所组成的“宾我”,又是一个活跃的信息处理器,即“主我”。
②库勒库勒提出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不仅是一个个人实体。
还是社会的产物,他把自我的这个方面称为投射自我或镜中自我。
③MeadMead强调社会经验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当个体与其他人可以比较时,个体只有采取在某一社会环境中其他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时,互动才能进行,没有社会经验,自我便不可能产生。
④SullivanSullivan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认为”自我’概念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
第三章社会化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期就完成了的,它实际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社会化分为4种: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下面仅对几项主要的作些介绍,他们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节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这一节主要是讲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教养的关系问题。
人和其它动物相比有超长的依赖期,这种依赖期为我们在社会学习文化、技能提供了机会。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形塑人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认为生物因素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关键作用,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后天教养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决定作用。
(视角)生物因素个体的方面、繁衍的方面和基因的方面。
第二节婴幼儿的社会化一.婴幼儿与人类的接触爱抚二.情感的发展婴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过程:出生—5周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6-8周快乐3-4个月生气8-9个月悲哀、害怕12-18个月亲切感18个月害羞2岁骄傲感3-4岁内疚感5-6岁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虚、信任、嫉妒他人青少年罗曼蒂克激情哲学沉思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
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
人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自我问题。
小孩子最初是没有我的,不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开来。
我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小孩子眼里先有别人后有我。
自我建立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提出各异的理论。
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三阶段:首先,我们觉察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和评价第三步,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判断评价自己2.乔治赫伯特米德:角色借用和库利镜中我的理论有些类似,但要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