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619.53 KB
- 文档页数:5
荷花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含反思)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课题3.荷花(第二课时)课型精读课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阅读课文,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维能力: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荷花的?了解作者描写荷花的方法。
审美创造:通过对文中优美词语的理解,体会荷花各种姿态的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阅读方法指导,抓住优美的词句,读懂“一大幅活的画”的喻义。
感受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语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意图单元主题课件出示单元主题。
( / ) 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感知结构1.生字回顾,去掉拼音读一读。
2.听写本课词语。
( / )3.揭示题目。
4.回顾写法以及这要内容。
学习任务二:品词析句理解文意1.感受写法: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作者如何描写荷花的?侧面描写的好处是什么?2.文段朗读:朗读第2自然段,圈画出文中描写荷叶和荷花的优美句子。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词语品读(1)“挨挨挤挤"可以改成“密密麻麻”吗?说说理由。
不能。
“密密麻麻"只能体现荷叶多而密,而“挨挨挤挤”不仅写出了荷叶多而密的特点,还赋予了荷叶人的特征,仿佛一群顽皮的孩子挤在一起。
(2)“冒"字能换成“长”吗?不能,“冒"字动感极强,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让人感受到荷花向上生长的冲劲十足,生命力很强大,比“长”字要形象、生动。
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冒出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白荷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一样,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想挣脱荷叶的束缚,努力向上生长的样子。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背诵第2~4自然段。
2.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换词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仿照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关注其在句式、用词上的特点,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词语,教师指导小结。
提示: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词语听写。
2.集体回顾课文的写作思路。
初闻荷香(闻荷花)—再赏荷姿(看荷花)—幻化荷花(想荷花)—回到现实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着作者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他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这样的荷花带给他怎样的感受呢?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自然段。
边读边找出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可在句旁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给同学听。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自读课文,体会美感。
1.学生自读、批注,小组内讨论交流。
2.圈画比喻句并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学生自由表述后,教师引导探究重点。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得像一幅画?(1)这一池荷花整体看上去很美。
(2)这一池荷花的颜色搭配很美。
(荷叶碧绿、荷花白、小莲蓬嫩黄色。
)(3)荷花的姿态很美。
(半开的、全开的、花骨朵儿。
)2.再读该段,从哪些词语可看出这一大幅画是“活的”?(挨挨挤挤、冒、展开、露出、破裂。
)3.品读重点句子。
(1)做一做动作,体会“挨挨挤挤”的意思。
(“挨挨挤挤”体现出荷叶多而密的特点。
)(2)思考:作者为什么用“挨挨挤挤”而不用“密密麻麻”呢?(荷叶长得非常茂密,就像一个个绿娃娃,顽皮地挨在一起,又挤在一起。
“挨挨挤挤”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突出了荷叶多而密的特点,又显得生动而别有情趣。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3 荷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2.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难点:理解重点语句。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3 荷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挨挨挤挤”、“冒”等词语,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3 荷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学情分析
《荷花》是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作者因景入情,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进一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力,学习想象描写。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根据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特点描写部分。
2、体会想象部分中出现的景象及其动态美的叙述。
教具准备:放大的一张荷花图或CAI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荷花盛开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教师揭示课题:16。
荷花二、观察挂图、了解图意。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这池荷花在什么地方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2、引导学生从局部观察。
荷花的叶子和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图画上除了荷花,还画了哪些景物看了这幅荷花图后,你有什么感想三、初读课文,拼读生字。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幅图上的荷花的呢2、学生自学,勾画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名初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图上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荷花的2、综合学生的回答,围绕“闻——看——想”这一顺序组织教学。
(1)学习1自然段。
A、指名朗读。
B、“一......就......”这个词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C、哪一个词表达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赶紧)(2)学习2、3自然段。
默读课文并讨论:A、“我”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B、作者着重观察描写了荷花的哪部分C、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叶子呢他们的叶子有什么特点D、作者描写荷花时,抓住了哪三种不同的样子来写请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把荷花写“活”了F、面对满池美丽的荷花,作者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看出G、为什么说“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呢讲述:课文前三段描写了荷花的香、多、美。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下册《3 荷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的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陶醉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我利用文中插图,让学生细心观察,感受荷花的美,再通过读文,从文字中感受到这种美。
最后两个自然段结合配乐朗读,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荷花的美,把作者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难点。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同步作业】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朗读感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美丽。
背诵第2-4自然段。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我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
学法指导:
联想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学习流程:
课前预习→自主学文→教师讲解→个人实践→归纳反思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我会写词语:
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花瓣儿蜻蜓破裂衣裳仿佛
2.我能说内容:
叶圣陶爷爷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荷花?
二、品读描写,培养语感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优美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
2.我能理解并读好重点句,品味语言。
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用了()修辞,把()比作(),写出了荷叶的()和()。
②“挨挨挤挤”是一个叠词,“挨”和“挤”的意思一样吗?通过表演,我发现“挤”比“挨”()。
“挨挨挤挤”形象说明()。
③“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用“冒”字的好处是()。
我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们当作人来说一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读到描写荷花姿态的语句时“有的……有的……有的……”,我可以边读边用手势把荷花的姿态表示出来。
⑤“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说明荷花不仅多,而且各有各的姿势。
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的姿态多:()。
我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荷花还有许多美的姿态:看看这一朵,_______________,很美;看看那一朵,__________________,也很美。
⑥这么美的荷花,作者不由赞叹道:“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联系上文,读懂了作者为什么把眼前的一池荷花比作是一大幅活的画?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