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形态、类型、变态
- 格式:docx
- 大小:12.27 KB
- 文档页数:1
根的变态类型:根的变态有贮藏根,气生根和寄生根三种主要类型.(一),贮藏根:其功能主要是贮藏大量营养物质,因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类:肉质直根:如萝卜,胡萝卜,甜菜,是由主根膨大而成.由薄壁细胞脱分化来的额外形成层活动,使主根迅速膨大.对植物自身来说,肉质直根是越冬的适应,同时为来年开花结果准备养料,花开养料耗尽块根:是由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成.可发生自然营养繁殖.(二),气生根:生长在地面以上空气中的根,称为气生根,常见的有三种:支柱根,攀缘根,呼吸根(三),寄生根:根伸入寄主的组织细胞内,茎紧密缠绕在寄主的茎上,叶退化成鳞片.营养全部依靠寄主.如菟丝子的根.茎的变态类型:变态的茎有地上茎和地下茎两种情况:(一),地上茎的类型:叶状茎:或叶状枝.叶完全退化,茎变为扁平,呈绿色,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如假叶树,竹节蓼,昙花的茎等.茎刺:茎转变来的刺,也称枝刺.如酸橙,山楂,皂荚等.茎刺和皮刺的区别…….茎卷须:侧枝变成卷须,或生于叶腋或与花枝的位置相当,帮助茎攀缘.如南瓜,黄瓜,葡萄的卷须.肉质茎:主要指仙人掌科植物的变态茎.茎肥厚多汁,贮藏大量水和养料.叶变化为刺.此外,还有蒜花间的小鳞茎(珠芽),薯预,秋海棠的腋芽形成的肉质小块茎等.(二),地下茎的类型:地下茎都是变态茎.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根状茎:也称根茎.横卧地下,形态较长,外形象根的变态茎.根状茎有节和节间,节上生有不定根和退化或变态的膜质鳞片叶,在节的还生的芽.容易与根相区别.藕,竹,很多杂草等都有根状茎,块茎:是短而膨大,节间缩短,节和节间不明显,有许多凹陷芽眼的肉质地下茎.由根茎的先端膨大而形成.常见的是马铃薯.鳞茎:是一种扁平或圆盘状的地下茎,节间极度缩短,称鳞茎盘.顶端有一个顶芽.鳞茎盘上着生变态的肉质鳞叶.如洋葱,百合,水仙,大蒜等.球茎:和块茎相似,由地下茎末端膨大而成,肥而短略呈球状的地下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有退化的鳞片叶,有顶芽和腋芽.如慈菇,荸荠,芋等.各种地下茎均可以进行自然营养繁殖产生新个体.叶的变态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苞片和总苞:着生在每朵花下面的变态叶称苞叶或苞片.一般较小,绿色,也有较大并呈现各种颜色.很远销苞片聚生在花序外围的,称总苞.如一品红,三角梅外的红色苞片;玉米雌花序和向日葵花序外的总苞.苞片和总苞都具有保护幼花功果等作用.鳞叶:叶变态成鳞片状.有两种:一是鳞芽外的鳞片叶,又称芽鳞;二是地下茎上的鳞叶,有肉质的(如蒜,洋葱,百合等的变态叶)和干膜质的(如球茎和根状茎节上的鳞叶).叶卷须:叶或叶的一部分变成卷须状,称叶卷须.植株借此攀缘.如碗豆和菝葜部分叶变为卷须. 叶刺:由叶或叶的某部分变成刺状,称为叶刺.如洋槐树的托叶刺,小檗(三棵针)的叶变为刺状,三针并列,中间一针由叶变成,两侧二针为托叶刺.叶刺腋中有腋芽,以后发育为短枝,短枝上发育出正常叶.叶刺可以从它发生的位置以及与腋芽的关系去识别,并与皮刺和枝刺相区别.叶状柄:叶片退化,叶柄变为扁平的叶片状,并具有叶的功能,称叶状柄.如台湾相思树.捕虫叶:叶能捕捉小虫,并能消化和吸收其营养物质供自己需要,这种能捕食小虫的变态叶称捕虫叶.具有捕虫叶的植物称为食虫植物.它们即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消化动物性食物.捕虫叶有多种形态,如囊状(狸藻);盘状(茅膏菜);瓶状(猪笼草)等.以上所述营养器官的变态,就来源和功能讲,可分为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四,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概念:同源器官——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变态器官,称同源器官.如叶卷须,捕虫叶,叶刺等都是叶的变态,来源相同,结构和功能不同.同功器官——指来源不同,功能相同,形态相似的变态器官,称同功器官.如茎卷须和叶卷须;茎刺和叶刺;块根和块茎等.分别是茎和叶的变态.本节小结:植物的营养器官由于长期适应特殊的环境条件,而改变了原来的功能,因而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称为变态.鉴别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可根据变态器官所在的位置来判定.来源相同,功能,形态不同的器官,称为同源器官;来源不同,功能相同形态相似的器官,称为同功器官.根与茎的区别当我们熟悉了各种根、茎的形态和变态以后,就会明白,长在地下的不一定都是茎,长在地下的也不一定都是根;形态像根的,不能说一定是根,形态不像茎的,也不一定不是茎。
5种变态根的常见类型变态根是指根部形态异常的植物,通常是由于环境因素或基因突变等造成的。
在植物学中,变态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块根、筒根、肿根、板根和空心根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种变态根的常见类型。
一、块根块根是指由于植物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不足或其他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肥大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根系。
块根通常比普通的细长型根更加粗壮,甚至有些像土豆一样。
1.1 圆球型块根圆球型块根是最常见的一种块状变态根,它呈现出类似球体的形状。
这种类型的块状变态根在干旱地区尤其普遍,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水分稀缺,植物需要更多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以便生存。
1.2 不规则形状块状变态根除了圆球型块状变态根之外,还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块状变态根。
这些变态根的形状可能是扁平的、长条形的或者呈现出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这种类型的块状变态根通常是由于植物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不足或其他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
二、筒根筒根是指由于植物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不足或其他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细长型根系。
与普通的细长型根相比,筒根更加粗壮,通常呈圆柱形状。
2.1 圆柱型筒根圆柱型筒根是最常见的一种筒状变态根,它呈现出类似圆柱体的形状。
这种类型的筒状变态根在干旱地区尤其普遍,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水分稀缺,植物需要更多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以便生存。
2.2 锥形筒根除了圆柱型筒状变态根之外,还有许多不同形状的筒状变态根。
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就是锥形筒根,它在顶部较细,在底部较粗。
这种类型的筒状变态根通常是由于植物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不足或其他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
三、肿根肿根是指由于植物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过量或其他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球形或椭圆形的根系。
肿根通常比普通的细长型根更加粗壮,甚至有些像土豆一样。
3.1 圆球型肿根圆球型肿根是最常见的一种肿状变态根,它呈现出类似球体的形状。
这种类型的肿状变态根在富含营养物质的土壤中尤其普遍,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植物能够更容易地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实验六根的形态、类型和变态及根的初生构造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根的形态特征和根系类型。
(2)熟悉根的初生构造。
(3)了解根的变态。
二、仪器用品和实验材料(一)仪用品显微镜、解剖用具;(二)实验材料人参、桔梗或蒲公英、小麦或.葱根的浸制标本,龙胆、白碱植物标本或药材,天门冬、麦冬、何首乌或百部植物标本,菟丝子、桑寄生或棚寄生带寄主的标本,长春藤、络石或薜荔标本,吊兰或石斛标本。
毛蔗根和辽细辛根的横切制片,麦冬和直立百部块根的横切制片。
三、内容与步骤(一)根的形态特征和类型1.直根系观察人参或桔梗或蒲公英根系,分辨出主根、侧根和纤维根。
注意人参的主根顶端带有根状茎(习称芦头),其上有凹窝状茎痕数个(习称芦碗);并生有不定根(习称宁)。
2.须根系观察小麦或葱、龙胆或白薇的根系,注意有无主根和侧根的区分?这种根系是如何形成的?(二)根的变态:(1)块根观察何首乌、麦冬、天门冬或百部等植物的根,可见何首乌的主根、侧根的二部分膨大成块状,麦冬、天门冬不定根的中部或先端膨大,形成纺锤状块根,百部的块根呈纺锤形,数个或数十个成束。
(2)寄生根观察带有寄主的菟丝子、桑寄生或棚寄生标本,注意它们的根均伸人寄主的茎内,其中菟丝子不含叶绿体,完全不能制造养料,故为全寄生植物。
(3)气生根观察吊兰或石斛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
(4)攀援根观察常春藤、络石或薜荔,注意由茎上产生能攀附他物的不定根。
(三)根的初生构造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1)取毛蔗根横切制片,在低倍镜下区分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大部分,然后转换高倍镜由外向里仔细观察:①表皮;为最外一层薄壁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没有细胞间隙。
能否见到气孔和角质层?能否见到根毛?为什么?②皮层;在表皮以内,被固绿染成绿色的部分即皮层,占根的大部分,由多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紧靠皮层下方1~2层细胞,排列较紧密,称外皮层。
皮层最内一层称内皮层,毛食根的内皮层较特别,其凯氏带不成环带式加厚,而为六面增厚,常被番红染成红色,只有对着木质部束的少数内皮层细胞壁不增厚,为水和溶液进入维管柱的通道,称通道细胞。
5种变态根的常见类型引言在植物学中,变态根是指在植物根系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异变现象,使根部形态、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的根系。
变态根的出现对于植物的生长和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5种常见的变态根类型,并对其形态、结构和适应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气生根1. 气生根的定义气生根是指植物在缺氧的环境下,为了向空气中获取氧气,在茎、叶或花序上发生的根系变异现象。
2. 气生根的形态特点•气生根通常长于地上部,具有较长的根冠和许多气生根突出于地表。
•气生根没有根毛,表面皮层具有许多气孔,能够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交换。
•气生根的根尖通常呈锥形,更有利于穿透土壤表面。
3. 气生根的适应特点•气生根可以在水浸的环境中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以保证植物的生存。
•气生根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和微量元素,为植物提供额外的营养。
•气生根还能增加植物的稳定性,防止因水浸而倒伏。
1. 块根的定义块根是指植物根系中具有较大主干和较多侧根的根系形态,类似于块状结构。
2. 块根的形态特点•块根通常主根较粗短,侧根发达,形成块状结构。
•块根的表面通常光滑,没有根毛。
•块根具有较多的储水组织,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储存水分。
3. 块根的适应特点•块根能够在干旱环境中较好地吸收和储存水分,提供给植物进行生长。
•块根还能够提供较好的机械支持,增加植物的稳定性。
三、筋根1. 筋根的定义筋根是指植物根系中形成的类似筋状结构的根。
2. 筋根的形态特点•筋根通常主根较长而细,表面光滑,没有根毛。
•筋根形成类似筋状的结构,质地较硬。
3. 筋根的适应特点•筋根能够增强植物的机械支持,增加植物的稳定性,防止倒伏。
•筋根还能够在干旱环境中较好地吸收和储存水分,为植物提供水分供应。
1. 吸附根的定义吸附根是指植物根系中形成的用于吸附和固定植物体的根。
2. 吸附根的形态特点•吸附根通常主根较粗长,具有较多分枝,形成丛生状。
•吸附根的顶部常常有许多膨大的吸附头,能够吸附和固定植物体。
1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指植物的个别器官适应一定特殊环境,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已成为该种植物的特征特性,并能正常的遗传,这种变化叫变态。
1、根的变态肉质直根:由主根和胚轴膨大而成的变态根,为肉质直根。
主根膨大部分有侧根,而胚轴膨大部分没有侧根。
如:萝卜、胡萝卜、甜菜等。
块根:由侧根或不定根膨大呈块状,为块根。
如:甘薯、大丽花支持根:支持作用,如玉米寄生根:是高等寄生植物所形成的一种从寄主体内吸收养料的变态根,为寄生根。
如:菟丝子。
2、茎的变态A 、地下茎的变态根状茎:外形似根,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鳞片叶(退化了的叶),腋芽,不定根,顶芽可以向上生长或在地下向前伸长。
侧芽、顶芽可向地面长成植株。
如白茅、藕、姜等。
块茎:由根状茎的先端膨大而来,有节和节间,节上有鳞叶,腋芽,顶芽。
如马铃薯,天麻等。
鳞茎:地下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其基部生有不定2根,外方的鳞片膜质,起保护作用,内方的多为肉质化鳞片。
如洋葱、蒜、水仙、百合等。
球茎:地直茎先端膨大,略成球形,如荸荠、慈菇、芋头等。
B 、地上茎变态茎刺:整个或部分枝条变态为刺,具有保护作用,又称枝刺。
如皂荚、山楂、枸杞。
茎卷须:枝条变成卷须,攀援用,葡萄科植物,瓜类、葫芦科植物(卷须在叶腋)。
叶状茎:茎扁平、叶状、呈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叶退化成鳞片状、针状,或缺失。
如昙花、竹节蓼等。
肉质茎:茎为球状、块状等,能进行光合作用,茎上有变为刺状的变态叶。
薯蓣科的珠芽(零余子)是由地上茎的腋芽变成小球体,形状、构造和块茎相似。
C 、叶的变态鳞叶:有多种类型,如:芽鳞片为褐色,包在鳞芽的外面;肉质鳞叶,着生在鳞茎上,可食用;膜质鳞叶,着生在地下茎的节上。
苞片和总苞:生于花下面的变态叶,称为苞片。
位于花序基部的苞片总体,称为总苞。
叶卷须:有攀缘作用,如豌豆复叶顶端的二、三对小叶变成了卷须。
叶剌:叶剌(小檗)、托叶剌(剌槐)。
捕虫叶:如猪笼草的叶柄及部分叶片变为囊状,适于捕虫。
根、茎、叶的形态观察一、目的要求:1掌握根、茎、叶的变态的形态和类型2掌握叶的单叶和复叶的区别二、实试剂药材:何首乌,黄芪,白芷,大黄,黄连,人参三、内容1根形态多样性和形态术语(1)形态特征○1直根系: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的界限非常明显。
如桔梗、沙参、人参、棉花、蒲公英○2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从茎的基部节上长出许多相似不定根,簇生呈胡须状,无主次之分如稻、麦、葱、蒜、徐长卿等(2)根的变态○1贮藏根(肉质直根、块根)○2支持根○3气生根○4攀援根○5水生根○6寄生根(3)根尖结构:○1根冠○2分生区○3伸长区○4成熟区2茎形态多样性和形态术语:茎的顶端有顶芽,叶腋有叶芽,荆上着生叶和叶芽的部位称节,节与节之间称节间3叶形态多样性和形态术语四、1.各类药材描述○1何首乌:蓼科,根细长,末端成肥大块状,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2黄芪:豆科草本植物。
主根深长棒状,稍带木质,浅棕黄色,茎直立。
上不多分支,羽状复叶互生○3白芷:呈根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
气芳香,味辛、微苦。
○4大黄:茎直立,疏被短柔毛,节处较密。
根生叶有长柄,叶片圆形至卵圆形,直径40~70厘米,掌状浅裂,或仅有缺刻及粗锯齿,前端锐尖,基部心形,主脉通常5条,基出,上面无毛,或近州'脉处具稀疏,的小乳突,下面被毛,多分布于叶脉及叶缘;茎生叶较小,柄亦短;叶鞘简状,疏被短毛,分裂至基部。
○5黄连:多年生草本,根茎有分枝,形如鸡爪。
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棱形,羽毛深裂,边缘有锯齿。
花葶1~2条,顶生,聚伞花序有3~8花。
○6人参2.观察校园里2种植物,木本+草本○1木本:黄金槐:也称黄茎槐或称黄枝槐,属蝶形花科落叶乔木。
其特点是树茎、枝为金黄色。
黄金槐树茎、枝一年生为淡绿黄色,入冬后渐转黄色,二年生的树茎、枝为金黄色,树皮光滑;叶互生,6~16片组成羽状复叶,叶椭圆形,长2.5~5厘米,光滑,淡黄绿色。
植物学中变态的概念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天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在植物学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概念——变态。
下面来了解一下植物学中变态的概念。
一、概念解释1. 变态植物,指根、茎、叶和花朵等各个部分形态的异常发育。
2. 变态植物还包括一些异形花和花柄的变轨的花朵,这在植物界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二、变态类型1. 瓢箪状:指形状像瓢箪的植物,包括叶、茎、根等部分。
如水葫芦。
2. 瘤状:指植物的某一个部分出现了特别大、特别粗的瘤状物。
如红枫叶上出现的白粉瘤。
3. 肿瘤状:指植物的某一个部分发生异常肿胀,比如说植物体发生了肿瘤。
如板栗树上的小芽和枝条出现的肿瘤。
4. 毛状:指植物的某个部分出现特别长的毛发,如罗汉松等树种。
5. 巨大化:指植物的某一个部分超过正常范围,比如说叶子长得超出常规。
6. 不完整儿性:指某些植物花朵缺少一些基本的生殖器官,如双壳类植物。
三、变态原因1. 基因缺陷:这是引起植物变态的一种常见原因,基因的突变使得植物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特征。
2. 外部因素:环境和病毒等外部因素也会对植物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植物出现变态。
3. 内在调节失调:如果植物的内在调节失调,特别是在生长期间,也可能导致植物出现各种异常变态。
四、变态应用1. 观赏价值:变态植物的形态异常,有些特别奇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2. 科学研究:通过研究变态植物的发生原因,可以进一步了解植物发育规律,揭示其生长发育的机理,对植物基因编辑、育种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之,在植物学中,变态植物虽然是一种异常现象,但也是植物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对科学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
第一节、根的形态
一、根的来源与性质
胚根形成的根称主根,主根上的根为侧根,侧根上再产生第二级侧根、第三极侧根等,不是在胚根上生出的根叫不定根,不定根上也能生出侧根。
不定根可支持、呼吸、营养繁殖。
二、根系的类型
1.直根系:根系发达粗壮,垂直向下生长,侧根较细小,与主根有明显区别。
2.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形成许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细长如须,呈丛生状态。
三、根的变态
(一)贮藏根
1.肉质直根:由主根发育而成。
初生木质部都是二原型。
如萝卜(十字花科、木质部发达、贮藏
)、胡萝卜(伞形科、韧皮部发达)、甜菜。
2.块根:由植物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成的。
番薯、甘薯、何首乌。
(二)支持根:植物靠近地面的茎节上生出许多的不定根,伸入土中加以固定植株。
如玉米、高粱、甘蔗。
呼吸根:侧根从泥土中向上生长、挺立在泥外空气中。
外有呼吸孔,内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有利于通气和贮存气体,适应在缺氧的土壤条件下维持植物正常生长。
红树、水松。
气生根:茎部产生不定根,悬挂在空中。
根被有吸水作用。
攀援根:茎上产生不定根固定在其他树干、石山或墙壁的表面,攀援上升。
(三)寄生根:借助茎上的不定根,伸入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菟丝子(吸器)、蛇花、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