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图分析法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4
频数分布图的做法(函数法)频数分布图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用于展示数据中各数值出现的次数以及其分布情况。
频数分布图有助于对数据的整体性质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是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频数分布图的制作可以利用Excel等软件,但在此我们主要介绍频数分布图的函数法,即利用统计软件SPSS和R来进行制作。
一、SPSS制作频数分布图的做法1. 打开SPSS软件,进入数据编辑界面,在变量视图中新建一个变量,输入数据。
2. 在菜单栏中选择”分析-描述性统计-频数”,弹出频数统计分析框,将需要进行分析的变量加入到变量框中。
3. 点击频数选项卡,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方式,如选择“百分数”可将频数以百分比形式呈现。
4. 点击“图表”选项卡,勾选显示频数分布图,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选项,如颜色、字体大小等。
5. 点击“确定”后,SPSS即可自动绘制出频数分布图。
二、R制作频数分布图的做法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统计软件,可以用来制作频数分布图。
1. 打开R软件,输入数据并保存到.csv文件中或者直接在R中创建数据集。
2. 在R中需要安装ggplot2包,可以通过命令行输入安装,例如install.packages("ggplot2")。
3. 导入数据,并用table()函数进行数据的频数统计,将结果保存到一个新的向量中。
如:data <-read.csv("data.csv"); freq <- table(data$var)4. 使用ggplot2包中的函数qplot()进行绘图,如:qplot(x = var, data = data, geom = "histogram", binwidth = 100),其中x表示变量名,data表示所用的数据集,geom表示绘图的类型,binwidth表示直方图的bin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