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激化学发光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0.19 MB
- 文档页数:61
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及应用在生命科学、医学、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化学发光分析是指利用感光剂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光的现象,通过测光仪来检测光的强度,从而获得定量和定性分析信息的过程。
本文将从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入手,为读者全面介绍这一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一、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与荧光分析原理类似,都是利用分子在外界刺激下发出的光来检测分析样品的。
但是,化学发光分析与荧光分析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荧光分析是指分子在外界的激发下带有一定的能量,发生弛豫过程时在瞬间发出的光,这种光是常规荧光光谱所显示的,纵向轴表示发出光的强度,横向轴表示光波长。
而化学发光分析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中生成的某些种类的粒子、原子或分子受到外界作用而处于激发态时,它们会释放出一定的能量,这些能量使得感光剂处于激发态,而感光剂在弛豫过程中发出的光则可用于检测样品。
举例来说,将齐氏试剂和过氧化氢混合后,会出现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会使得某些物质进入激发态,当这些物质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就会放出光。
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有:齐氏反应、硫酸铜-甲酸乙酯氛围中产生气态芳香族化合物的化学发光反应、偶氮氧基苯-二甲基亚硝胺化合物的产生及其化学发光等。
二、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1.环保领域化学发光分析是环保领域高精度分析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环境污染监控中,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各种危害物质的浓度,例如灰霾的微小颗粒物、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和空气中的多环芳烃(PAHs)等。
2.食品安全领域化学发光分析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在快速检测、筛查食品中毒物质、农药、动物药残留以及食品中的微生物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以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为例,化学发光分析技术中通常采用ATP (三磷酸腺苷)酶系统进行检测,通过测定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含量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3.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学发光原理的应用概述化学发光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光的现象。
化学发光原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监测等。
本文将探讨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某些化学反应在分子的激发态产生能量,然后通过发射光子的方式释放出这些能量,从而产生可见光。
具体的机制包括:1.荧光:物质通过吸收电子能量而处于激发态,当电子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能的过程称为荧光。
荧光可发生在刺激结束后,持续时间较短。
2.磷光:物质在激发态停留时间较长时,会通过热化学反应将能量转化为光能,这种现象称为磷光。
磷光持续时间较长,可以延长观察窗口。
3.化学发光反应: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可以直接产生发光。
其中最经典的例子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反应产生的化学发光。
生物医学应用化学发光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免疫分析:化学发光被应用于免疫分析中的荧光标记。
通过将目标分子与荧光物质结合,可以通过荧光信号来检测目标分子的存在。
•基因测序:化学发光可以用于基因测序中的荧光标记。
通过荧光标记的核苷酸可以在测序过程中发出荧光信号,从而帮助确定基因序列。
•光学显微镜:化学发光可以用于光学显微镜的荧光标记。
通过标记细胞或组织样本中的特定分子,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它们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材料科学应用化学发光在材料科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发光材料:化学发光被应用于发光材料的制备。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和材料组分,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发光特性的材料,如荧光染料和荧光粉。
•光电子器件:化学发光可以应用于光电子器件中,如液晶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和材料的能带结构,可以实现光电转换和发光功能。
•光敏材料:化学发光可以用于制备光敏材料。
光敏材料在受到光照后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能量转换和存储。
环境监测应用化学发光在环境监测领域也有一些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一、化学发光技术概述化学发光技术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产生光子的技术,其原理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能够激发分子至激发态,当这些分子返回到基态时,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能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学发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子诊断、药物研究、环保检测等诸多领域。
二、化学发光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1. 分子诊断:化学发光技术为分子诊断提供了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简便的检测手段。
例如,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可以检测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为肿瘤、传染病和遗传病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2. 药物研究:化学发光技术可用于药物的合成、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例如,通过化学发光技术可以追踪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和排泄情况,有助于新药的开发和优化。
3. 环保检测:化学发光技术可用于环境监测,如水体、土壤和大气中污染物的检测。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各类有害物质。
三、化学发光技术的创新发展1. 新型化学发光试剂盒开发:随着临床和科研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新型化学发光试剂盒已成为研究热点。
例如,针对特定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设计研发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可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
2. 更高灵敏度与分辨率的仪器设备:为了提高化学发光技术的检测限和空间分辨率,研发新型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仪器设备至关重要。
例如,通过采用先进的光学系统和高灵敏度探测器,提高现有化学发光成像设备的性能。
3. 临床试验及成果转化策略:加强化学发光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建立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紧密合作,推动化学发光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化学发光技术中的应用: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算法,对化学发光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预测性分析。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化学发光技术是一种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使样品发生发光现象。
化学发光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速度,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环境分析等领域。
一、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使样品发生发光现象。
其中,化学发光主要有三种类型: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1.荧光荧光是指在一定波长的激发下,某些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吸收能量后发射出具有不同波长和较长寿命的电子能级跃迁辐射能量的过程。
荧光通常可以通过紫外线或蓝色激发光源激发产生,其波长范围大约在300 ~ 600 nm,通常在可见光区域呈现出蓝色、绿色、黄色或红色的发光。
2.磷光磷光是指在一定波长的激发下,某些物质(如荧光物质、稀土金属离子等)吸收能量后在较长时间内发生第二次辐射、生成光的过程。
磷光的波长通常在可见光和红外光区域,磷光与荧光的区别在于其发光时间相对较长,通常持续数毫秒至数秒不等。
3.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是指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由于活化能很高而不能生成光谱吸收或吸收的光谱不能足以将其激发至发光态,但是在反应后因为化学能、热能的释放,能够将分子激发至高能态从而产生发光现象。
化学发光的特点是光谱宽、持续时间短(通常在微秒数量级),且发光强度较高。
二、化学发光的应用化学发光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分析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发光技术及其应用。
1.荧光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是一种在生物样品中检测特定分子的方法,通过标记样品分子与荧光物质结合,使其在激发下发生发光,并通过荧光检测系统测量荧光强度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分子。
荧光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细胞成像、酶学研究等方面。
2.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的发光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
化学发光现象及其应用化学发光现象是一种非常神奇和有趣的化学反应,也是当今科学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主题。
当有些化学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从而产生光。
这种发光现象在自然界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生物学、药物学、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中。
发光的原理化学发光反应的原理是根据发光分子吸收能量后产生激发态并经过激发态释放能量而发光。
具体而言,某些分子经过化学反应后,其能量水平变得非常高,从而导致分子的电子跃迁到一个高能量态,称为激发态(excited state)。
在激发态,这些分子如果遭遇其他的分子,则有可能被它们碰撞并使其回到低能量态,Thus 返还释放出能量(Emission)进而发光。
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常见的化学发光现象包括:化学发光、磷光、荧光和化学发光。
其中,化学发光又被称为化学发光。
在化学发光中,产生的光是由短时间内,一种化学反应的能量释放激发的分子发出的。
磷光是当一种物质吸收电磁辐射(如紫外光)时,再辐射出去形成光谱的现象。
荧光是遗传工程和分子探针广泛应用的技术中,把一些荧光蛋白做成报告带来的光。
那些荧光蛋白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他跟在分子的表面上并具有一定的荧光性,当这些荧光蛋白与其他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时,便可产生鲜艳的颜色,从而有荧光的效果。
应用化学发光的应用广泛,主要应用于生物响应探测、药物研究、环境监测、诊断和图像技术等领域。
生物响应探测化学发光荧光素的强发光性和微生物颗粒标记能力,使生物响应探测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
生物响应探测利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DNA)结合特异性标记,实时监测生物过程中的数量和位置变化。
通常,这样的探测方法需要一个或多个荧光素,配合一些生物导入器或反应条件,以扩大化学发光响应的动态范围。
药物研究化学发光的生物学检测法为新药发现和药物研究,提供了强有效的工具。
化学发光可以跟踪先导化合物优选过程中的活性物质,并可以用于评估新药分子的正反映,评估药效动力学和毒性。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介绍化学发光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可见光的现象。
它基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释放,通常是由化学反应的激发态分子回到基态释放能量所导致的。
化学发光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机制:•化学荧光:某些物质在光激发下,荧光基团由激发态回到基态,发射出可见光。
•化学发光:某些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高能态中间体经历电子转移过程,产生激发态,再由激发态转入基态,释放出能量的同时发出可见光。
•化学发光离子对:通过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的反应,生成高能态的化学发光离子对。
2. 应用领域化学发光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2.1. 生命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化学发光被广泛用于细胞成像、蛋白质检测、核酸杂交等实验中。
这些应用基于特定的化学发光体系,如荧光染料和生物标记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实现相应的发光信号。
2.2. 医学诊断化学发光在医学诊断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和分子诊断等方面。
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靶分子结合,然后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发光信号,可以对某些疾病标志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2.3. 环境监测化学发光也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用于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
例如,通过将特定的化学荧光探针引入水样中,当探针与目标污染物发生反应时,产生化学发光信号,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2.4. 安全防护化学发光在安全防护领域也有应用。
例如,在夜间或黑暗环境中,荧光标志和荧光涂料可以发出可见光,起到警示和导引作用。
此外,化学发光材料还可以作为紧急逃生的照明装置,提供照明供人们辨别方向和逃生。
3. 化学发光的优势与展望化学发光具有许多优势,使其在各个应用领域广泛使用。
以下是其主要优势:•高灵敏度:化学发光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化学荧光探针和信号放大技术,达到极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分子。
•高选择性:由于化学发光反应的特异性,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度选择性识别,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
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物质的发光反应,在外界刺激下,物质发生激发态到基态的电子跃迁,从而释放光子并产生发光现象。
化学发光法技术要点包括反应物的选择、光学系统的设计和检测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以及评价应用。
1.原理: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基于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
一般来说,化学发光反应包括激发和发光两个过程。
首先,通过适当的刺激,使得反应物处于高能级的激发态;然后,在能级自发降低的过程中,放出能量差,产生光子并产生发光现象。
这种发光现象被称为化学发光。
2.技术要点:(1)选择合适的反应物:反应物的选择对化学发光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常要求反应物在发光过程中能产生稳定可靠的发光,且反应物之间的反应控制要良好。
同时,还要考虑反应物的选择范围、溶解性、灵敏度等因素。
(2)光学系统的设计:光学系统是用于收集、传输、分离和检测发光信号的组件。
设计良好的光学系统可以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
光学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光源的选择、光路的布局、光学元件的选用等方面。
(3)检测:检测是化学发光法中的关键步骤。
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学仪器进行检测,如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子多功能测量系统等。
检测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波长和敏感性以获得准确的发光信号。
3.评价应用:(1)分析化学:化学发光法在分析化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和生物分析中。
在无机分析中,可以用于测定微量的金属离子、无机盐和荧光物质。
在有机分析中,可以应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含量和浓度。
在生物分析中,化学发光法可以用于检测细胞组织中的酶活性、激素浓度、蛋白质浓度等。
(2)生命科学研究:化学发光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药物筛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分子诊断等。
化学发光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灵敏性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
(3)环境监测:化学发光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例如检测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污染物。
化学发光的原理与应用化学发光是指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光,也称为化学发光现象。
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都十分常见,如萤火虫、海藻等生物产生的光,以及现代生物医学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
本文将介绍化学发光的原理和应用。
一、化学发光的原理化学发光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释放而产生。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可以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光子属于电磁波谱中可见光的范畴,其能量范围从400纳米(紫外线)到700纳米(红外线)。
如果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容易被肉眼观察到,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化学发光现象。
化学发光的反应机制非常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在从高能级到低能级的过程中释放了能量。
2.激发态分子从一个激发能级到另一个激发能级时会释放出光子,这个光子跟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有关。
3.某些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释放了电子激发能,这些能量转化成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就称为化学发光现象。
二、化学发光的应用1、生物医学领域化学发光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十分广泛,最常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发光单元(PMT),此类技术被广泛用于基因测序、免疫检测、酶促反应和分子诊断等。
通过将荧光素固定到药物或抗体上,可以将药物或抗体标记为目标生物分子,可对它们进行非常高度灵敏的检测。
这些荧光分子在接触到目标生物分子时会发出光,这种光会在相机或显微镜上被监测到。
2、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化学发光技术可以检测到食品中的致病菌和毒素。
通过检测裸眼难以观察的微生物或毒素,可对食品安全进行高效快捷的检测,这使得成千上万的食品公司能够对食品加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这种检测技术也被广泛用于污染检测和其他环境问题。
3、安防领域化学发光技术在安全检测领域也有应用。
利用红外线探测技术与化学发光技术结合,可以实现高精度生物成像技术,例如在半透明的墙上便可以看到隐蔽的物品或活动。
4、环保领域近年来,化学发光技术也开始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发光的临床应用
化学发光法可以检查抗原、抗体,临床上包括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乙肝5项、肿瘤标志物等。
感染免疫学化学发光法是医学检测的方法,临床免疫学检测包括沉淀实验、免疫比浊实验、凝集实验以及免疫荧光实验等。
可检查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类风湿因子等。
其次还包括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的病毒抗原、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SARS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检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主要具有检测线性范围宽、操作简单、方法稳定快速、检测项目多、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试剂稳定性好且有效期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疾病诊断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应用范围较广。
科美光激发化学发光试剂说明书光激化学发光法光激化学发光法(Luminescence)是一种测量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或激发的光的方法。
科美光激发化学发光试剂通常用于生物检测、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以下是关于科美光激发化学发光试剂的一般说明:1. 原理:光激化学发光法基于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或激发的光。
这些能量或光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测器进行测量,以确定反应是否发生或反应的程度。
2. 试剂组成:科美光激发化学发光试剂通常包含反应所需的化学物质、激发剂和可能的缓冲液。
这些试剂被设计成在特定的光激发下产生化学发光。
3. 使用方法:根据具体的应用和实验设计,使用科美光激发化学发光试剂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用户需要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将试剂与待测样品混合,然后通过测量产生的光来确定待测样品的浓度或活性。
4. 注意事项:使用科美光激发化学发光试剂时,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试剂,以免可能对皮肤或眼睛造成刺激。
此外,应确保试剂储存于避光、干燥的地方,并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温度和条件进行保存。
5. 优点与局限性:光激化学发光法的优点包括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以及相对较低的成本。
然而,这种方法可能受到背景噪声和其他潜在干扰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前应进行充分的验证和优化。
6. 应用范围:科美光激发化学发光试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
它们可用于检测生物标记物、药物、污染物以及其他目标物质。
由于不同版本的试剂说明书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具体使用前仔细阅读科美光激发化学发光试剂的说明书,并遵循制造商提供的操作建议和注意事项。
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与制造商联系以获取更多指导。
文章编号:1673 ̄2995(2020)06 ̄0460 ̄02综㊀述光激化学发光法在D ̄二聚体单克隆抗体筛选中的应用侯寒进ꎬ蒋佳利ꎬ冯文卓ꎬ贾俊臻ꎬ刘㊀彦ꎬ马㊀巍ꎬ董㊀媛∗㊀(吉林医药学院ꎬ吉林吉林㊀132013)摘㊀要:D ̄二聚体是一种可靠的血栓疾病诊断病理性凝血标志物ꎬ但是血液中含有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ꎬ与D ̄二聚体具有相似的结构ꎬ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假阳性ꎬ为疾病的诊断增加了风险ꎬ因此D ̄二聚体特异性抗体就显得格外重要ꎮ而传统ELISA法筛选单克隆抗体耗时长㊁效率低ꎬ为抗体的筛选增加了难度ꎮ光激化学发光法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ꎬ凭借其高通量的筛选ꎬ大大提高了抗体筛选的效率ꎮ关㊀键㊀词:光激化学发光ꎻD ̄二聚体高通量检测中图分类号:R392 ̄33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血栓性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ꎬ高漏诊率和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ꎬ因此对血栓疾病诊断的精确度也在不断提高ꎮD ̄二聚体是一种可靠的血栓疾病诊断病理性凝血标志物ꎬ正常人D ̄二聚体的水平低于0.5mg/L[1]ꎮ在某些疾病导致的异常凝血状态下ꎬ如肺栓塞㊁深静脉血栓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ꎬD ̄二聚体浓度显著增高[2]ꎮ因此D ̄二聚体的精确检测对血栓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重大ꎮ1㊀D ̄二聚体检测方法1.1㊀乳胶凝集法乳胶凝集法自诞生以来ꎬ凭借其操作简单和无需外界器材等优势ꎬ在抗体筛查㊁病毒检测和细菌筛选等方面被广泛应用[3 ̄5]ꎮ正常情况下聚苯乙烯乳胶颗粒结合后牢固性差ꎬ易与特异性抗体剥离脱落ꎬ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ꎮ在乳胶凝集法中ꎬ调节pH后使胶体颗粒携带电荷增多ꎬ电荷黏附能力增加ꎬ实验精确度也随之提高ꎮ半定量的D ̄二聚体检测方法通常采用乳胶凝集法ꎬD ̄二聚体在调节pH值后与包被抗体的乳胶粒子结合ꎬ发生凝集反应[6]ꎮ检测时间约2minꎬ因其简便快捷的特性ꎬ该方法在临床检测广泛使用ꎮ乳胶凝集法对D ̄二聚体检测建立在特异性抗体上ꎬ检测前需对乳胶颗粒包被抗体ꎮ由于D ̄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二者同为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酶水解后的产物ꎬ具有相同抗原表位ꎬ因而抗体特异性很大程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80623045TC)ꎬ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3706059).作者简介:侯寒进(1999 )ꎬ男(汉族)ꎬ本科生.通信作者:董㊀媛(1986 )ꎬ女(汉族)ꎬ副教授ꎬ博士.度上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ꎮ1.2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 ̄bentassayꎬELISA)应用于D ̄二聚体检测的原理与传统ELISA试剂盒相似ꎮ首先将D ̄二聚体抗体包被到固相载体ꎬ随后加入含有D ̄二聚体抗原的血浆ꎬ二者发生反应结合在一起后ꎬ加入酶标抗体ꎬ随后加入底物显色并终止后ꎬ即可观察结果[7]ꎮ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相关ꎬ即可用酶标仪测其OD值做标准曲线计算具体浓度ꎮ相较于乳胶凝集法ꎬ快速ELISA法敏感性更高ꎬ稳定性更强ꎬ更适用于单样本的检测[8]ꎮ2㊀目前现有的D ̄二聚体抗体自单克隆抗体制备问世以来ꎬ抗体发展突飞猛进ꎮ以D ̄二聚体为例ꎬ目前市售的D ̄二聚体抗体均来源于鼠源单克隆抗体ꎮ此外ꎬ田超伟及其团队构建了噬菌体基因文库ꎬ并成功获得了D ̄二聚体抗体ꎬ为靶向栓溶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ꎮ3㊀单克隆抗体筛选方法目前常用的特异性抗体筛选方法是间接ELISA法ꎮO donnell等的研究表明ꎬ在测定蛋白酶3时ꎬ不同于直接ELISA法ꎬ间接ELISA有更高的灵敏度ꎬ但需要将灵敏度的临界值调高才能避免一些非特异性结合[10]ꎮ然而ꎬ即使间接ELISA具有高灵敏度ꎬ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有漏筛的可能[11]ꎮ同时在反应过程中ꎬ高概率会发生交互反应[12]ꎮ在实际操作中ꎬ除了必须加样操作外ꎬ洗板占据了大部分时间ꎬ耗时费力的问题仍待解决ꎮ064 第41卷㊀第6期2020年12月㊀㊀吉㊀林㊀医㊀药㊀学㊀院㊀学㊀报Journal㊀of㊀Jilin㊀Medical㊀University㊀㊀Vol.41㊀No.6Dec.2020㊀㊀4㊀光激化学发光法4.1㊀光激化学发光技术的应用光激化学发光(lightinitiatedchemiluminescentassayꎬLiCA)ꎬ是建立在均相免疫检测技术基础上的化学发光反应ꎮ其免疫反应体系中ꎬ待测抗体包被在感光微球ꎬ羊抗鼠二抗包被在发光微球上ꎮ感光微球和发光微球内分别含有和二甲基噻吩衍生物及Eu螯合物ꎬ二者通过转化高能态离子氧ꎬ在200nm范围内完成发光ꎮ凭借其高通量特性ꎬ在各领域均有广泛应用[13]ꎮ如贺安等在LiCA技术基础上研发的NSE ̄AlphaLISA试剂盒ꎬ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可达临床要求[14]ꎮ边颖及其团队建立了蛋清IgE光激化学发光诊断方法ꎬ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15]ꎮ4.2㊀光激化学发光在抗体筛选中的应用徐娟等的研究表明ꎬ在相同条件下ꎬ与传统的ELISA方法相比ꎬ光激化学发光法需要的试剂即抗体量更少ꎬ以信噪比为指标ꎬLiCA具有更好的信噪比[16]ꎮ在低浓度样品的检测中ꎬELISA方法因灵敏度低易发生漏ꎬLiCA中由激发光产生离子氧ꎬ传递至发光微球后最终产生发射光ꎬ信号逐级放大ꎬ灵敏度更高ꎮ与传统抗体筛选方法相比ꎬLiCA凭借其高通量筛选ꎬ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大量样本的检测ꎬ同时机器加样省去清洗步骤ꎬ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17]ꎮ目前中国血栓性疾病患者人数达2.9亿ꎬ伴随着人口老龄化ꎬ这个数字会逐年增长[18]ꎮ血栓疾病检测市场前景巨大ꎬ现有的检测手段依赖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ꎬ特异性抗体在检测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ꎮ而抗体的筛选过程中ꎬ传统方法的效率低下延长了筛选的进程[19]ꎮ光激化学发光为该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ꎮ因高通量的特性ꎬLiCA在将来应用的领域会不断发展ꎬ应用更加广泛ꎮ参考文献:[1]㊀曾思华.分析D ̄二聚体定量在血栓性疾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ꎬ2019ꎬ19(38):120.[2]㊀陆绍龙.治疗前血浆D ̄二聚体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研究的Meta分析[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ꎬ2018. [3]㊀顾国彦ꎬ刘黎ꎬ洪龙生ꎬ等.乳胶凝集法测定甲胎蛋白的方法学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ꎬ1977(3):5 ̄10.[4]㊀张慧敏ꎬ杨利ꎬ李广良ꎬ等.乳胶凝集法快速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J].分析化学ꎬ2011ꎬ39(7):1113 ̄1116.[5]㊀张为民ꎬ彭湘明.乳胶凝集法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ꎬ2004ꎬ10(12):132 ̄133.[6]㊀邢晓光ꎬ杨晨.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定量检测D ̄dimer评价[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ꎬ2004ꎬ10(3):436 ̄438. [7]㊀刘会芹.免疫法检测D ̄二聚体的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ꎬ2010.[8]㊀赵红玉.家蚕表达重组人乳铁蛋白及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ꎬ2014. [9]㊀田朝伟ꎬ陈颖ꎬ杨晓仪ꎬ等.人源抗D ̄二聚体抗体的构建和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ꎬ2006ꎬ11(3):180 ̄181. [10]㊀O DONNELLJLꎬHAYMANMWꎬSPELLERBERGMBꎬetal.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measurement: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acapturePR3ELISAandadirectPR3ELISA[J].Pathologyꎬ2007ꎬ39(2):258 ̄263.[11]㊀BREENMEꎬDORFMANMꎬCHANSB.Pulmonaryem ̄bolismdespitenegativeELISAD ̄dimer:acasereport[J].JEmergMedꎬ2008ꎬ37(3):290 ̄292.[12]㊀TADROSWꎬHAZELHOFFWꎬLAARMANJJ.Theab ̄senceofcrossreactionbetweentoxoplasmicandsarcocys ̄tictissuestageantigensintheenzyme ̄linkedimmunosor ̄bentassay(ELISA)technique[J].TransRSocTropMedHygꎬ1981ꎬ75(1):125 ̄126.[13]㊀张存亮ꎬ聂福平ꎬ王昱ꎬ等.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ꎬ2014ꎬ31(3):46 ̄47.[14]㊀贺安ꎬ董志宁ꎬ刘天才ꎬ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J].现代免疫学ꎬ2011ꎬ31(1):44 ̄47.[15]㊀边颖.蛋清sIgE抗体光激化学发光分子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ꎬ2018.[16]㊀徐娟.KDR酪氨酸激酶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D].无锡:江南大学ꎬ2011.[17]㊀颜光涛.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与临床应用进展[C]ʊ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大会特邀报告及墙报)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化学会ꎬ2016.[18]㊀胡盛寿ꎬ高润霖ꎬ刘力生ꎬ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ꎬ2019ꎬ34(3):209 ̄220. [19]㊀JIANGMꎬZHANGGPꎬZHOURJꎬetal.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B ̄celllinearepitopeswithinthemajorcapsidproteinL1ofhumanpapillomavirustype16[C]ʊ中国免疫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北京:中国免疫学会ꎬ2016.(收稿日期:2019 ̄11 ̄14)㊀㊀164第6期㊀侯寒进ꎬ等.光激化学发光法在D ̄二聚体单克隆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dxi800化学发光仪工作原理一、引言d x i800化学发光仪是一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dx i800化学发光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二、光化学发光原理光化学发光是指通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光信号,这种光信号可以被光传感器捕捉并转化为电信号,进而得到分析样品的结果。
三、d x i800化学发光仪的组成d x i800化学发光仪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采样系统:负责将待测样品送入仪器进行分析。
2.光源系统:提供激发光源,激发样品中的化学反应发生。
3.光传感器:捕捉样品产生的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
4.信号处理系统: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5.结果显示系统: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四、d x i800化学发光仪的工作过程1.采样:将待测样品加入到化学发光仪的采样系统中。
2.激发反应:化学发光仪通过光源系统提供的激发光源,激发样品中的化学反应发生,并产生光信号。
3.光信号捕捉:光传感器捕捉样品产生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4.信号转换与处理: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系统,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
5.结果展示:分析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在结果显示系统上,供用户查看。
五、d x i800化学发光仪的应用实例1.医学诊断:d xi800化学发光仪可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帮助医生进行早期癌症诊断。
2.药物研发:通过测量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dx i800化学发光仪可以评估药物代谢速度和清除能力,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环境监测:d xi800化学发光仪可以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帮助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六、总结d x i800化学发光仪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仪器设备,利用光化学发光原理实现样品的分析和检测。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dx i800化学发光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中,dx i800化学发光仪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科研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光激化学发光技术介绍光激化学发光技术(chemiluminescence)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释放能量并激发物质发光的技术。
它具有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和较长的发光持续时间等特点,因此在生命科学研究、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激化学发光反应的基本要素包括底物、催化剂和触媒。
底物是化学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通常是两种化学物质的反应。
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减小所需的激发能量。
触媒则是在反应中起引发作用的物质,它可以提供能量,使底物分子激发到发光能级。
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酶免疫分析是常用的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应用之一、在酶标仪中,光激化学发光底物与样品中的酶催化底物反应,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发光信号,通过测量发光信号强度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物质。
光激化学发光技术能够提供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检测,使酶免疫分析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水质监测中,通过测量水样中氧化剂浓度的变化,可以检测出水样中的有机物资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此外,光激化学发光技术还可以在食品安全领域实现快速检测。
通过测量食品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发光信号,可以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或是否符合法规标准。
近年来,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化验检测中,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血液中多种生物标志物。
而且,光激化学发光技术还能够在肿瘤标志物检测、病原体快速诊断和药物监测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生命科学研究、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极为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