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80.00 KB
- 文档页数:24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用植物栽培学作为中医药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其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日益凸显。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对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我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药用植物栽培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掌握栽培技术、了解药用植物产业现状,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栽培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知识、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药用植物产业现状。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实习期间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实习过程(1)药用植物识别与选种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药用植物进行了实地识别,了解了不同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及药用价值。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进行选种。
(2)药用植物栽培与管理在实习的第二、三周,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药用植物的生长周期、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等,并学会了如何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管理。
(3)药用植物采收与加工实习的第四周,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采收、干燥和加工技术。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了解了不同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及加工工艺。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保证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不受损失。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药用植物栽培实习,我对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产业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药用植物识别、选种、栽培、管理、采收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还培养了我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是学习药用植物栽培的关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药用植物栽培学知识,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用植物学在药品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我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药用植物学实习。
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 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分类及其药用价值。
4. 增强我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时间为2021年6月13日至6月16日,地点位于我国湖北省的三潭风景区。
在这里,我们有幸接触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了解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因素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
2. 认识药用植物营养器官、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并掌握了相关的形态学术语。
3. 学习植被类型及其药用植物:我们识别了多种植被类型,如草原、灌木丛、森林等,并了解了其中的药用植物及其分布特点。
4. 掌握植物采集、压制、制作标本的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采集药用植物,并进行压制、制作标本,以便于后续的鉴定和研究。
5. 学习植物鉴定方法: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植物鉴定的基本方法,包括形态学、解剖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
6. 了解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性,药用植物形态结构对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药用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如何通过形态结构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药用植物的分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药用植物资源在我国医药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报告一、前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和利用等方面的学科,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在本学期末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识别、采集、制作标本和种类鉴定等。
二、实习过程1.药用植物识别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学校附近的药用植物园,导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各种药用植物,并对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实地观察和对比分析,我们逐渐掌握了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不同种类的药用植物。
2.药用植物采集在实习的第二天,我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药用植物的采集。
采集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并学会了使用工具正确地挖掘和采摘药用植物。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了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遵守了相关规定,不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
3.药用植物标本制作在实习的第三天,我们开始了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
首先,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剪切植物材料,保持植物形态的完整。
然后,按照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我们进行了标本的压制、干燥和装订等工作。
通过亲身参与标本制作,我们更加熟悉了药用植物的形态结构,提高了对植物的鉴赏能力。
4.药用植物种类鉴定在实习的第四天,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的种类鉴定。
导师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药用植物的标本,我们通过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查阅相关资料,学会了如何准确地鉴定药用植物。
此外,我们还通过实习间的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鉴定能力。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药用植物学教学实习,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和采集药用植物,掌握了药用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
其次,我们对药用植物的分类和种类鉴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本次实习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最后,通过实习,我们更加热爱药用植物学这个专业,激发了继续学习的热情。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以及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开展了药用植物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标本采集、鉴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3月19日实习地点:湖北省十堰市神农架林区三、实习内容1. 药用植物形态特征观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园,对园内各种药用植物进行了实地观察。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特征,了解了不同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
2. 药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压制和制作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标本采集的技巧,学会了如何压制和制作高质量的药用植物标本。
3. 药用植物鉴定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的鉴定实践。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对园内采集的药用植物进行了鉴定。
4.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神农架林区的药用植物种类、分布、生长习性等,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5. 药用植物临床应用研究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我们了解了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压制和制作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2. 深化理论知识实习过程中,我们对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实习期间,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
种植实习报告种植实习报告4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植实习报告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植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2、了解大花红景天、柴胡红景天等几种红景天和西藏龙胆、桃儿七、鸡蛋参等药用植物的形态、习性、种类、药用价值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与栽培环境的关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习意义1、药用植物栽培的实习能够将课本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通过药材种植基地的实习,让学生由小及大地认识到西藏目前药材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在此方面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这对西藏的藏药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实习时间20xx年4月19日—20xx年4月20日四、实习内容1、红景天的栽培(1)生态学特性及生长习性红景天,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
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颈部具多数须根。
根茎短,粗状,圆柱形,被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
从茎顶端之叶腋抽出数条花茎,花茎上下部均有肉质叶,叶片椭圆形,边缘具锯齿,先端尖锐,基部楔形,几无柄。
聚伞花序顶生,花红色。
7-9月采收。
大多数都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器丛林下。
(2)种植地整理由于大花红景天等红景天生长环境特殊,是典型的高寒植物,对水分需求较高。
而且该植物的入药部分即根肉质化程度较高,因此土壤中不能长时间积水,否则,会导致根腐病发生而减产。
首先将选地(砂质土壤)用拖拉机进行深犁,捡净杂草,然后再曝晒5d,完成种植地的预处理。
将曝晒后的土壤再进行翻地,拣尽杂草,并将残留在土壤中的鸡蛋参、黄精等拣出。
然后耙平,按照长10m,宽80cm,畦间宽40cm,畦间的沟深40cm进行做畦。
有关药用植物实习报告5篇药用植物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明确树体结构及各部分名称;熟识主要园林林树种的枝芽特性和特点;熟识不同年龄时期的分枝方式,树形演化规律;了解认为影响树木分枝方式为整形修剪打下基础;初步学会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程序和技术要点,弄清果树修剪与园林修剪的不同。
二、材料用具各种园林树木和笔记本、修剪锯、剪子、高梯三、实习内容(一)观看部分蜡梅:花瓣为蜡质,因此写作“蜡”梅更为合适。
蜡梅喜光,稍耐荫,耐干旱瘠薄,怕涝怕风,耐修剪。
,蜡梅根茎膨大,形成蜡盘,有很强的分生力量,有许多萌蘖。
而且去年的萌蘖今年就可以开花。
花芽在一年生枝的中下部。
修剪时以灌木状的修剪为主,以疏老枝为主,一年疏掉三分之一。
蜡梅可做盆栽和切花,是春节花市的重要材料。
蜡梅花香、花期长且花谢不落,延长了欣赏期。
在园林中参加梅花一起使用,延长花期,互补颜色。
在南方的园林中,也常与南天竺一起使用。
蜡梅花还可以提取精油,香气也有保健作用。
木香:为半常绿藤本,春季开花,花有香气。
可用作垂直绿化,但本身不具备攀援力量,需要由铁丝等牵引。
假如栽植的空间比较小,可以采纳一条主蔓的修剪方法。
木香怕涝,耐寒性不强,因此,北京要栽植在小气候良好的地区才能露地过冬。
垂直绿化最好在西墙布置,可调整室内温度,降低调整室内温度而消耗的能源,节能环保。
玉兰:玉兰喜光,要保证正午有光线,西侧遮阴有利于花芽分化,延长花期,且干皮薄,西晒会灼伤。
木兰科的植物都怕涝,玉兰喜肥,但一次不要施肥过多。
花芽位于枝顶端,是纯花芽,因此,玉兰的修剪不用短接,只有对骨干延长枝枝头修剪时才用。
玉兰伤口愈合慢,因此一次修剪不要过重。
可以修剪成松散分层形。
主枝要小于主干直径的三分之一,且要形成枝领,侧枝也如此,以保证安全。
破坏枝领可能会形成树洞,会影响树体结构,不坚固。
理论上不保留树洞,如有特别状况需要保留,要定时修剪以保证树体的安全稳固。
枝丫成“U”字形比较安全,成“V”字形成内涵皮不坚固要修剪。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我所在的大学开设了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今年夏季学期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时间。
我们实习的地点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这里有各种药用植物,可供我们实习观察和学习。
二、实习经验在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当地主要采集的几种药用植物。
我们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大片大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向我们介绍了每一种植物的品种特点、栽培习性以及采收方法和时间。
我们也抬头仰望,并仔细欣赏植物的形态、色彩与姿态。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我意识到药用植物的生命力是如此强大,它们蕴含的精华和研究的价值也是如此的可观。
其次,在实习期间,我还有机会观察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
可以看到,同一种植物的制作方法会有所不同,而且制作流程非常繁琐。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每一个细节,一旦出错,就可能导致整个批次的产品质量下降。
我也发现,药用植物的制作过程一般都是基于传统的制作手法,但在现代生产中,也要逐渐引进先进科技手段,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纯度。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也感悟到了药用植物的文化内含和文化价值。
药用植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种科学的保健和治疗方式,被尊为传统医药珍品。
深入了解了药用植物,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一直坚持走药用植物这条路,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为推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总结通过这次药用植物学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实践了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要珍惜和尊重大自然的馈赠,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让药用植物得到更好的收获和利用。
最后,我要感谢老师和企业的帮助和支持,谢谢大家。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药用植物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通过实习了解一些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主要药用部位,对于深入理解植物药学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对药用植物的认识程度,为今后从事药用植物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和方法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课堂学习和实地考察。
课堂学习主要通过教材和资料的阅读,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主要特征;实地考察则是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真实的药用植物。
三、课堂学习在课堂上,我们首先学习了药用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药用植物可以分为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几种不同的类型。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不同植物部位的形态特征以及其药理作用。
通过这些基本知识的学习,我们对于药用植物的形态及其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
四、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环节,我们分为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前往不同的地点进行观察。
我所在的小组前往了一座附近的山区,观察了植物丰富的生态系统。
我们带上了显微镜等工具,观察了各种植物的细胞结构,并对一些药用植物进行了采集和标本制作。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药用植物的生态环境以及形态特征。
五、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于药用植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在课堂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分类和辨认不同的药用植物;在实地考察中,我观察并记录了大量的药用植物标本,对于植物细胞结构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本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药用植物对于人类健康的意义和价值。
药用植物中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因此,对于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同时,药用植物的研究也需要注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避免过度开发和损害植物资源。
最后,我要感谢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实习过程中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次实习,我增加了对药用植物学的了解程度,也对未来从事药用植物相关研究工作充满了信心和热情。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
我在药用植物学实习期间,主要参与了植物采集、鉴定和药用价值评估的工作。
通过实地采集植物标本和参与实验室分析,我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征和药用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期间,我跟着导师学习了植物的采集方法和标本的制作。
在野外采集过程中,我学会了识别许多常见的药用植物,并学习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外部特征。
回到实验室后,我参与了对采集来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分类,并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对植物细胞和组织进行观察和研究。
除了植物的外部特征,我还学习了植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在实验室中,我参与了对植物样本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工作,并学习了如何使用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对提取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许多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还参与了对植物药材的质量评估和药效研究。
通过参与实验,我学习了如何对药材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并学习了如何进行体内外药效实验来评估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药用植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素养。
这次实习经历使我对药用植物学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会继续努力学习,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关于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篇120__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头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状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熟悉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学问,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学问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忱,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提高对植物学的爱好。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动身,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大路熟悉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熟悉了很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
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
(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试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
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熟悉。
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利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像的高粱姜……以前还没有仔细地去观看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全部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全部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而在这次的观看中,我发觉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别,有些叶脉奇怪,有些外形奇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
一、引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的种类、形态、生态、分布、药用价值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我校特组织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
以下是本次实习的目的:二、掌握药用植物的基本知识1. 认识药用植物的种类、形态、生态、分布等基本特征,提高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认识。
2. 学习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了解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3. 掌握药用植物的采集、加工、储存等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 通过实地观察、采集、鉴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1. 了解药用植物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学习药用植物的生态学、遗传学、化学、药理学等知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持。
3. 通过实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用植物学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1. 通过实地观察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生态环境对药用植物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使学生认识到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积极性。
六、促进师生交流与合作1. 通过实习,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师生交流与合作。
2. 指导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 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七、培养专业素养1.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总之,本次药用植物学实习旨在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师生交流与合作,培养专业素养。
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优秀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药用植物学实习报告,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222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篇一大学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前言:通过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而实践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实践我们既能够很快的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又能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提高分析的中和能力。
还能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这此野外实习不仅是我们接近植物,了解植物的一次机会,而且也是我们磨练自己,增强团队精神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机会,而这次实习中我们每个组的同学不仅一起学习,一起吃饭,还一起爬山涉水,让我们的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深。
2012年7月2日下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向目的地出发。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
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植物栽培实训报告(6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物栽培实训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栽培实训报告1为期五个月的实习结束了。
在这短短的五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是对自己专业知识还是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让自己思想也不断成熟起来。
现将本学期实习内容及心得总结如下:一、概述1、实习时间及地点:2、实习单位及单位简介:实习单位:xx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简介:xx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中成长起来的专业园林绿化公司。
是一家以园林绿化、园林建筑、雕塑、喷泉工程设计与施工;苗木、盆景、盆栽的生产、销售;园林机械、草坪种子零售、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园林工程施工二级企业。
公司在承建园林绿化方面已具有10几年的技术实践经验和工程管理经验。
公司配备有各种园林绿化施工机械;还拥有较高水准的专业技术人员。
公司凭着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和精心的设计组织施工,均得到业主及其业内人士的好评。
我们虽然专业,但我们更敬业。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灵魂,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纽带的原则,加强在管理、市场、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总结与建设,使企业沿着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轨道高速、稳健发展。
公司现有工程技术人员51名,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有26人;具备专业技术工种的人员有23人,常年有绿化工人50余人。
我们走外引人才,内培骨干的路子,苗木生产、培管、种植施工、后期养护相互内部评比,从而使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3、实习目的:实习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自己在单位的实习,使自己在校期间对园林工程技术理论的学习,在实习期间能和实践很好的联系结合起来。
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在办公室做资料、在工地实际动手等来认识了解园林行业,巩固我们的专业技能。
通过在工作中对施工工艺的认识和公司系统的培训,加强了我们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系部: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地点:指导老师:题目: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正文: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药用植物栽培计划的制定、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等一系列基本农事操作,了解不同类别药用植物的栽培措施;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农事操作过程。
2.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基本种植制度的含义和功能,掌握常见药用植物种的植制度。
3.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耕作的基本原理,学习基本土壤耕作措施,掌握一定的土壤耕作技术。
4.了解药用植物繁殖的过程,掌握药用植物繁殖的方法。
5.了解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内容,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6.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种可能出现的病害和虫害,掌握基本的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7.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及调查方法,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测产技术及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计算方法。
8.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最佳采收期,掌握常用药用植物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一)材料1.葫芦巴、大黄、板蓝根、白芷、决明子、荆芥、王不留行、牛膝、紫苏、黄芪和红花种子。
2.鸡粪、复合肥、多菌灵等各类常用肥料、抗菌剂和农药。
3.育苗盘、遮阳网、竹竿、绳子等。
(二)仪器1.锄头、铲、锹、镐、耙等基本耕作农器具2.水桶、喷雾器等灌溉用农器具。
三、操作步骤(一)耕作和整地技术1.土壤基本耕作在药用植物种植以前,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包括翻耕、深松和上翻下松3种方法。
翻耕:对全田整个耕作层进行土层翻转。
深松:用铲子对耕作层进行上下层不翻转和松土耕作。
耕翻的深度因药用植物种类和突然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从植物种类来看,通常以根系集中分布区域为宜;从土壤特性来看,黏土宜深耕,砂土宜浅耕,上沙下黏的可适当深耕。
此外,干旱地区不宜深耕,多雨地区课深耕。
耕地时期宜在前作收获后土壤宜宜耕期进行。
2.表土耕作表土耕作主要是改善1-10 cm以内的表层土壤状况,通常包括耙地、旋耕、镇压、开沟作畦、起垄、筑埂等措施。
一、实习目的本次药用植物种植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药用植物栽培、管理、利用等方面的理解。
通过实习,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3年4月15日——2023年5月15日三、实习地点XX省XX市药用植物园四、实习内容1. 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药用植物园内的各类药用植物,包括草本、木本、藤本等。
这些植物在药用、保健、食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这些药用植物的分布区域、生长习性等。
2.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1)土壤选择与处理: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并进行翻耕、施肥、消毒等处理。
(2)播种与育苗:根据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采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同时,掌握育苗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调控。
(3)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针对不同药用植物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
(4)收获与加工:掌握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和方法,了解药用植物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流程。
3. 药用植物药用价值及市场前景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包括药材的性味、功效、应用范围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药用植物市场前景,分析了药用植物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实习项目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以下实践项目:(1)红景天栽培:学习了红景天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等。
(2)丹参种植:掌握了丹参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等。
(3)人参种植:了解了人参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等。
五、实习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提高自身技能。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药用植物的栽培、管理、收获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学院:系部: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地点:指导老师:题目: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正文: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药用植物栽培计划的制定、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等一系列基本农事操作,了解不同类别药用植物的栽培措施;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农事操作过程。
2.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基本种植制度的含义和功能,掌握常见药用植物种的植制度。
3.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耕作的基本原理,学习基本土壤耕作措施,掌握一定的土壤耕作技术。
4.了解药用植物繁殖的过程,掌握药用植物繁殖的方法。
5.了解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内容,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6.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种可能出现的病害和虫害,掌握基本的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7.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及调查方法,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测产技术及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计算方法。
8.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最佳采收期,掌握常用药用植物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一)材料1.葫芦巴、大黄、板蓝根、白芷、决明子、荆芥、王不留行、牛膝、紫苏、黄芪和红花种子。
2.鸡粪、复合肥、多菌灵等各类常用肥料、抗菌剂和农药。
3.育苗盘、遮阳网、竹竿、绳子等。
(二)仪器1.锄头、铲、锹、镐、耙等基本耕作农器具2.水桶、喷雾器等灌溉用农器具。
三、操作步骤(一)耕作和整地技术1.土壤基本耕作在药用植物种植以前,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包括翻耕、深松和上翻下松3种方法。
翻耕:对全田整个耕作层进行土层翻转。
深松:用铲子对耕作层进行上下层不翻转和松土耕作。
耕翻的深度因药用植物种类和突然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从植物种类来看,通常以根系集中分布区域为宜;从土壤特性来看,黏土宜深耕,砂土宜浅耕,上沙下黏的可适当深耕。
此外,干旱地区不宜深耕,多雨地区课深耕。
耕地时期宜在前作收获后土壤宜宜耕期进行。
2.表土耕作表土耕作主要是改善1-10 cm以内的表层土壤状况,通常包括耙地、旋耕、镇压、开沟作畦、起垄、筑埂等措施。
一、实训背景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药用植物的品质和产量,保证中药原料的供应,药用植物栽培学实训成为了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
2. 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操作流程。
3. 学会药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实训基地介绍本次实训基地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XX亩,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基地内设施齐全,包括温室、大棚、种植区等,为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实训项目(1)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本次实训主要针对以下药用植物进行栽培技术操作:人参、黄芪、丹参、黄连、枸杞等。
(2)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评估。
(3)药用植物采收与加工实训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3. 实训过程(1)准备工作实训前,指导老师对实训基地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实训内容进行了讲解。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
(2)栽培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人参、黄芪、丹参、黄连、枸杞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操作,包括整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3)病虫害防治学生学习了药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掌握了常用的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4)采收与加工学生了解了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和加工工艺,掌握了质量控制要点。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栽培技术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技术,如整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为今后的中药材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病虫害防治学生学会了药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提高了病虫害防治能力。
3. 采收与加工学生了解了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和加工工艺,掌握了质量控制要点。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一段辛苦的实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方法,让我们好好总结一下,写一份实习报告吧。
那么实习报告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习目的:了解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认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
实习时间:XX年9月13日至XX年9月25日实习地点: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原始野生荔枝林实习内容:进行植物样方调查、植物物种调查、植被类型调查,编写寸金公园、湖光岩风景区的植物名录;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完成每人15份的植物标本制作。
实习生:[一]概况: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年平均温度21℃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沛。
XX年9月13日至9月25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对湛江的植物的分布、植物种类、植被类型等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论在知识面,还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亚热带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二]分述:一、寸金公园:寸金公园是湛江的八景之一,其以抗法时寸土寸金的寸金浩气而命名,处于湛江市区内,是市区内保存得较有价值的“植物王国”。
XX年9月14日至XX年9月15日两天,我们分组对寸金公园的植物、植被进行了地毡式考察。
在寸金公园的两天考察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植被资源调查,为了较准确掌握寸金公园的植物资源状况,我们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将我们人员进行了分组,各小组在自己区内分别进行乔木样方、灌木样方、草本样方的调查,样方标准分别为15*15、5*5、1*1,并进行植物的种类、数量、多度、郁闭度等作了详细调查,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出寸金公园的植物名录。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系部: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地点:指导老师:题目: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正文: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药用植物栽培计划的制定、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等一系列基本农事操作,了解不同类别药用植物的栽培措施;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农事操作过程。
2.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基本种植制度的含义和功能,掌握常见药用植物种的植制度。
3.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耕作的基本原理,学习基本土壤耕作措施,掌握一定的土壤耕作技术。
4.了解药用植物繁殖的过程,掌握药用植物繁殖的方法。
5.了解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内容,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6.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种可能出现的病害和虫害,掌握基本的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7.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及调查方法,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测产技术及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计算方法。
8.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最佳采收期,掌握常用药用植物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一)材料1.葫芦巴、大黄、板蓝根、白芷、决明子、荆芥、王不留行、牛膝、紫苏、黄芪和红花种子。
2.鸡粪、复合肥、多菌灵等各类常用肥料、抗菌剂和农药。
3.育苗盘、遮阳网、竹竿、绳子等。
(二)仪器1.锄头、铲、锹、镐、耙等基本耕作农器具2.水桶、喷雾器等灌溉用农器具。
三、操作步骤(一)耕作和整地技术1.土壤基本耕作在药用植物种植以前,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包括翻耕、深松和上翻下松3种方法。
翻耕:对全田整个耕作层进行土层翻转。
深松:用铲子对耕作层进行上下层不翻转和松土耕作。
耕翻的深度因药用植物种类和突然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从植物种类来看,通常以根系集中分布区域为宜;从土壤特性来看,黏土宜深耕,砂土宜浅耕,上沙下黏的可适当深耕。
此外,干旱地区不宜深耕,多雨地区课深耕。
耕地时期宜在前作收获后土壤宜宜耕期进行。
2.表土耕作表土耕作主要是改善1-10 cm以内的表层土壤状况,通常包括耙地、旋耕、镇压、开沟作畦、起垄、筑埂等措施。
耙地:用圆盘耙、钉齿耙、刀耙和滚耙等通过一定的间距吧耙齿入土中后波动土壤,直至土块破碎、表土疏松、肥料拌匀、土地平整为止。
旋耕:可用圆盘耙、刀耙和滚耙等一次性完成耕、耙、平、压等过程。
镇压:用镇压器通过紧实土壤、破碎土块和平整地面。
作畦:通常应根据药用植物的种植规格,若干行为一畦种植,按照便于农事操作的1-1.5米作畦。
(二)播种技术1.播种时间确定根据药用植物种子发芽所需温度湿度、生长习性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确定播种时期。
多数药用植物播种时期为春播和秋播,而春播一般为3-4月份。
2.播种方法药用植物播种方法氛围大田直播盒育苗移栽。
大田直播有、条播、撒播和点播三种方式。
条播:按一定的行距在畦面开沟,沟深为种子长度5—8倍,然后将种子均匀放入沟中。
播种时根据种子大小选择不同的播种方法,大中粒种子如菘蓝、红花等均匀放入沟内,而小粒种子如黄芩等先用细沙拌种在均匀撒在沟内,盖土,压实。
穴播:按一定的株行距在畦面挖穴播种,没穴放2-3粒种子后覆土。
撒播:按种子均匀撒在畦面后用稀土覆盖种子,此方法适宜小粒种子。
3.播种量药用植物的种植密度既要考虑不同种类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还要考虑土壤肥力等因素。
播种量主要根据播种方法、种植密度、种子千里种、种子净度及发芽率等条件来确定,理论播种量计算公式为播种量(kg.667m-2)=(每667m2所需苗数*千粒重g)*(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1000)(三)育苗及移栽1.育苗方式露地育苗:当地药用植物种子(如党参、车前、金银花、杜仲、厚扑等)育苗常采用露地育苗。
保护地育苗:利用阳畦、温床、塑料小拱棚、温室等培育种苗的育苗方式。
无土育苗:需培养基质物(河沙、蛭石、稻谷壳、锯木屑等)和营养液(根据秧苗生长所需营养元素进行合理配方)。
2.苗床管理:可分为发芽期管理、幼苗期管理和移栽前锻炼3个阶段。
在整个育苗期间,注意间苗、防治病虫害、加强肥水管理。
秧苗定植前1-2天浇透水,以利于起苗带土,同时喷一次农药防病。
发芽期管理:须保证床土有充足水分、良好通气条件和稍高的温度环境。
幼苗期管理:苗床光照强度应提高,夜间床温不能低于10℃,白天控制在18-25℃,要控制供水,调节夜晚温度高低和白天的通风措施。
移栽前锻炼:通风降温,减少土壤湿度。
锻炼过程5-7天。
3.移栽栽植前准备:草本类药用植物移栽前,需要整地、施肥、做畦。
木本药用植物,移栽前要进行园地规划设计,按规划后的行株距挖穴,施入有机肥后待移栽。
移栽时期和方法:应根据气候、土壤条件、药用植物特性确定。
草本药用植物一般栽植时,按一定行株距挖穴或挖沟栽苗,可直栽或斜栽,栽植深度以不露出愿入土部分。
苗根系要自然伸展,覆土要细,定植后浇定根水。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在进入休眠期或春季萌动前移栽,栽后不浇水。
落叶木本药用植物一般多在落叶后或春季萌动前移栽。
常绿木本药用植物多在秋季移栽或在新梢停止生长期进行。
采用穴栽,每穴一株。
穴深应略超过植株原入土部分,穴径应超过根系自然伸展的宽度。
栽植穴挖好后,直立放入幼苗,使根系伸展开,先覆细土,约为穴深的1/2时,压实后用手握住主干基部轻轻向上提一提,再覆土填满,压实,然后浇水,最后培土稍高出地面。
栽后保苗采用营养钵育苗、带土移栽可缩短缓苗时间;栽后应采取保苗措施,如适当遮荫,遇霜降可覆土防寒、烟熏、或灌水防霜冻,及时浇水保湿。
栽后及时查苗补苗,除草、放病虫、追肥、灌水等。
(四)中耕与除草1.中耕时间:宜早宜巧,“早中耕”能早除草,早松土能促进根系发育。
“巧中耕”指中耕时要掌握“早时浅,离苗远,捞时深,离苗近”,“苗旁浅,行间深”。
深度:在药用植物整个生育期,中耕深度一般掌握浅—深—浅的原则。
在药用植物苗期根系分布较浅,中耕宜浅以免伤根;生育期中期加深中耕深度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在生育后期植物将封行时,植株繁殖,中耕宜浅。
次数:根据土壤板结状况和杂草生长情况而定,一般3-4次,在封行前结束。
培土“块茎、块根及高杆药用植物常用培土和中耕结合进行的表土耕作,能固定植株防止倒伏。
培土一般在中耕第二、三次进行,封行前结束。
2除草预防措施:严格杂草检疫制度,防止杂草种子侵入农田;清选药用植物种子,用作播种材料的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清选,将杂草种子彻底清选出去;清洁田间环境,抢出田块周围的杂草,以减少大量杂草种子进入田间;有机肥充分发酵腐熟,一些杂草种子通过家畜消化道后仍具有发芽能力,因此。
田间施用的有机肥需充分腐熟,通过高温使杂草种子丧失发芽能力。
农业措施:通过水旱轮作,农作物与药用植物轮作,不同药用植物之间落左改变环境条件抑制杂草发生;用各种鸡血进行土壤耕作,清楚杂草,同事搅动,使杂草埋入深层;合理施肥、湿度密植等栽培措施也可以抑制杂草发生;利用杂草天地进行抑制和消灭杂草。
人工除草:多与中耕结合进行去啊年一般进行4-8次。
除草是要抓住有力时间除早、除小除彻底,不得留下小草。
对于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应该在深翻、整地浅检净草根。
机械除草:机械中耕除草比人工中耕除草先进,工作效率高,一般在接卸化程度高的种植基地采用该中方法。
机械除草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除草,需人工配合全面除草。
化学除草:播前除草,在播前对土壤或已长出的杂草敬业进行喷雾处理;苗浅除草在播种后出苗浅对播种期的覆土进行喷雾处理或采用定向喷雾处理装置,并在药用植物抗药的生育期使用,才能安全有效的防除杂草。
但应该注意的是中药材GAP种植不允许使用化学除草。
(五)遮阴对于喜阴植物,常用的遮阴方法是搭建荫棚进行盖草遮阴和直接用遮阳网进行遮阴。
盖草遮阴:准备好长20-30CM的木棍或竹竿,入土部分显影刀子削尖,让后在畦两侧堆成插木棍或竹竿,每个1-1.5米插一根,然后在架竿上扎横竿,再用身子和竹条编成网格状,之后再上面盖上稻草。
出苗浅期覆盖物的厚度仪透光度在15%左右,当幼苗10cm左右时,逐渐揭去覆盖物,每次揭去一薄层,直到苗高15cm左右完全揭完。
遮阳网遮阴:用竹片将小棚的拱架插成弧形。
小棚跨度1.5-2米,高0.5-1米,竹片两端插入地中,棚长5-10m,60cm设一道拱架。
用黑色遮阳网SZW-12进行覆盖,覆盖式只盖顶部,两侧留20-30cm的空隙不盖,以利透光。
当幼苗长出真叶,把遮阳网揭去。
(六)施肥技术1.土壤施肥方法根据开沟形状和肥料施用方式不同,分为环状、槽式、放射状、条沟和结合灌溉施肥等几种方法。
环状:树冠下沿树冠垂直投影外缘,向外挖一环状沟。
将肥料撒入沟内或肥料与土混合撒入沟内,然后覆土。
槽式此法与环状施肥相同,不同的是将环状沟中断为3-4个猪槽状内沟,伤根程度比环状沟小,隔次轮换施肥位置。
放射状:树冠下距树干1M左右,以树干为中心,根据树冠大小,向外呈放射状挖4-8条施肥沟。
将拌匀的肥料施入沟内覆土。
条沟:以树冠大小为标准,在木本药用植物行间或株间开1-2条沟,将肥料放入沟内,然后覆土。
结合灌溉施肥“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随着浇水而将肥料施于土壤,适于化肥和腐熟人粪脲的施用。
2.根外追肥生长期将易溶于水的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喷洒在页面上,叶片直接吸收利用。
改施肥方法简单易行,用肥量少发挥作用快,可及时满足植物的需求,并可以避免某些肥料成分在土壤中产生化学或生物固定作用。
一般矿质肥料、草木灰和微量元素及生长调节剂等,均可以采用根外追肥。
(七)灌溉技术1.田间和地面灌水小畦灌:小畦灌溉水流流程短,灌水均匀,可提高灌水均匀度和水的利用率,减少灌水定额达到节水和增产的目的。
隔沟灌溉:一条狗灌水,一条沟不灌水,即隔沟灌水。
2.管灌利用低压管道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硬塑料管或软管为常用的输水管。
3.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微管灌等。
利用灌水加压、过滤,通过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将水微灌于作物根系附近。
4.喷灌通过管道,由喷水嘴将水喷洒到灌溉田块上,喷灌是目前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灌溉相比,喷灌能节水50-60%。
(八)病虫害防治1.植物检疫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处理、防治检疫性有害生物通过人为传播进、出境并进一步扩散蔓延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2.农业防治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利用和改进耕作栽培技术,调节病原物害虫和寄主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法。
合理轮作和间作:一种药用植物在同一块地上连作,就会使其病虫源在土壤中积累加重。
对寄主范围狭窄、食性单一的有害生物,轮作可恶化其营养条件和生存环境,或切断其生命活动过程的某一环节。
深耕细作:深耕细作能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强吸肥能力,使药用植物生长健壮,同时也有直接杀灭病虫的作用。
很多病原菌和害虫在土内越冬,因此,冬耕晒土可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状,促使害虫死亡,或直接破坏害虫的越冬巢穴,或改变栖息环境,减少越冬病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