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法律形态特点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企业的法律形态特点首先,企业具有法人主体性。
法人主体性指的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在法律上被赋予了独立的主体地位。
企业作为法人主体,拥有独立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独立承担责任,享有自治管理权利和自主经营权利。
这使得企业可以与其他法人主体进行合法交易和合作,具备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其次,企业具有法人地位。
法人地位是指企业作为法人主体享有的权益和义务。
企业的法人地位意味着企业可以独立享有财产权利,例如拥有独立的资产和负债,可以对财产进行支配和处分。
此外,企业还享有合同权益,可以与其他主体订立经济合同并履行合同义务。
企业的法人地位有助于保护企业利益,规范企业行为,为企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三,企业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作为法人主体,不仅拥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还具备经济实体的特殊权益和义务。
企业有权自主经营和开展经营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购买、投资等。
与此同时,企业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如纳税、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合同等。
企业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是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第四,企业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企业可以独立决策、独立运营和自主支配财产等方面的特点。
企业在法律上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有自己的经营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进行独立的决策和运营。
同时,企业还拥有自主支配财产的权利,可以合法支配和处分自己的财产。
最后,企业具有责任。
责任是指企业对外界和其内部相关主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企业的责任主要包括合同责任、侵权责任和公司责任等。
合同责任是指企业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对违约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侵权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造成了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责任是指企业依法设立的组织形式,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成员仅以其出资额度为限对债务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企业作为一种法律主体,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主体性和法人地位,享有独立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相应的责任。
选择企业法律形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企业法律形态的定义及作用;2.掌握不同企业法律形态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分析企业经营环境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企业法律形态;4.培养学生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二、教学内容1.企业法律形态的定义及作用1.1 企业法律形态的概念1.2 企业法律形态的作用2.不同企业法律形态的特点和适用条件2.1 独资企业的特点和适用条件2.2 合伙企业的特点和适用条件2.3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和适用条件2.4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选择企业法律形态的考虑因素3.1 企业经营环境的因素3.2 企业发展需求的因素3.3 选择企业法律形态的决策过程4.案例分析:选择合适的企业法律形态4.1 案例一:小型餐饮企业的法律形态选择4.2 案例二:跨国公司的法律形态选择4.3 案例三:创意科技公司的法律形态选择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企业法律形态的定义、特点、适用条件和选择考虑因素。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企业法律形态选择的过程。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企业法律形态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提问,介绍企业法律形态的概念和作用。
2.讲授2.1 企业法律形态的定义及作用2.2 不同企业法律形态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索选择企业法律形态的因素和决策过程。
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案例分析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5.总结总结不同企业法律形态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及选择企业法律形态的考虑因素和决策过程。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考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积极程度和思考深度。
2.小组报告:要求学生按照所讨论的案例,撰写小组报告,评估他们对选择企业法律形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总结性测试:通过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于企业法律形态的掌握程度。
企业的法律形态特点
企业的法律形态特点
完成了创业的前期准备工作,有了项目和资金后,开始进入为企业申请合法地位的阶段,需要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到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等,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就可以正式营业了。
为确保企业登记注册的顺利进行,申办企业前,要对创业企业的性质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要认识创业企业可以申办哪一类型的企业,即哪种法律形态以及不同法律形态的企业各有什么要求和特点。
一、中国民营企业的法律形态
中国民营企业的主要法律形态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合作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等。
对于初创企业,比较常见常用的法律形态有:
1.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指经依法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个体工商户不是企业。
个体工商户有以下特点:
(1)个体工商户不具有法人资格,是以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对外承担债务。
(2)个体工商户只能经营法律、政策允许个体经营的行业。
(3)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刻印章、在银行开设帐户及申请贷款、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等,但个体工商户雇工人数一般不超
过7人,且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个体工商户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式,它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产生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颁布实施后,相当数量的个体工商户(特别是有自己的字号名称,有一定的出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生产经营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将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
2.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个人独资企业有以下特点:
(1)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是一个自然人。
(2)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归投资人个人所有。
该企业财产不仅包括企业成立时投资人投入的初始资产,而且包括企业存续期间积累的资产。
投资人是个人独资企业财产的唯一合法所有者。
(3)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这是个人独资企业的重要特征。
也就是说,当投资人申报登记的出资不足以清偿个人独资企业经营所负的债务时,投资人就必须以其个人财产甚至是家庭财产来清偿债务。
3.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合伙企业有以下特点:
(1)合伙协议是合伙企业成立的基础。
合伙人之间是平等的,合伙企业的利润和亏损,由合伙人依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
合伙协议未约定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担。
(2)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3)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所谓无限连带责任,是指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抵偿企业债务时,合伙人应以其个人甚至家庭财产清偿债务,而且债权人可以就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的那部分债务,向任何一个合伙人要求全部偿还。
4.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有以下特点:
(1)公司须依法成立,并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才能取得法人资格。
(2)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个人财产;公司责任独立于股东个人责任。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3)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公司设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并且将所得利益分配于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