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6
控制噪声的方法首先,要控制噪声,我们可以从源头入手,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比如在工厂生产线上,可以采用隔音材料包裹机器设备,减少机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选择一些低噪音的家电产品,比如空调、冰箱等,也可以在家中安装隔音窗户和门,减少室内外噪音的传播。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采用隔音墙、隔音屏等设施,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其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噪声。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控制噪声的新方法。
比如在音乐会、演出等场合,可以采用声学设计和声学材料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在工作场所,可以采用噪音消除耳机等设备,减少环境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利用声学原理设计建筑结构,减少建筑物本身产生的噪音。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噪声。
比如在公共场所,可以设置噪音限制标准,对噪音超标的行为进行处罚,督促相关单位和个人减少噪音污染。
在工作场所,可以制定相关的噪音管理规定,对噪音超标的设备和行为进行限制和管理。
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儿童的噪音行为。
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个人行为来控制噪声。
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噪音管理规定,尊重他人的生活和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减少不必要的噪音行为,比如大声喧哗、使用高噪音的家电产品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减少对噪音的敏感度,比如学会放松、保持心情愉快等。
综上所述,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从源头入手,采取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个人行为来减少噪音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环保行业工业噪声治理方案第一章工业噪声治理概述 (2)1.1 工业噪声治理的背景与意义 (2)1.2 工业噪声治理的目标与原则 (3)1.2.1 目标 (3)1.2.2 原则 (3)第二章工业噪声源识别与评估 (4)2.1 工业噪声源分类 (4)2.2 工业噪声源识别方法 (4)2.3 工业噪声源评估标准 (4)第三章工业噪声治理技术 (5)3.1 隔声技术 (5)3.2 吸声技术 (5)3.3 减振降噪技术 (6)第四章工业噪声治理方案设计 (6)4.1 治理方案设计原则 (6)4.2 治理方案设计流程 (6)4.3 治理方案设计要点 (7)第五章噪声治理设施选型与安装 (7)5.1 噪声治理设施选型 (7)5.1.1 选型原则 (7)5.1.2 设施选型要点 (7)5.2 噪声治理设施安装 (8)5.2.1 安装准备 (8)5.2.2 安装流程 (8)5.3 噪声治理设施维护保养 (8)第六章工业噪声监测与评估 (9)6.1 工业噪声监测方法 (9)6.2 工业噪声评估指标 (9)6.3 工业噪声监测与评估结果分析 (10)第七章工业噪声治理项目管理 (10)7.1 工业噪声治理项目策划 (10)7.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10)7.1.2 项目范围与内容 (10)7.1.3 项目预算与投资 (10)7.1.4 项目进度计划 (11)7.2 工业噪声治理项目实施 (11)7.2.1 前期准备 (11)7.2.2 噪声源识别与评估 (11)7.2.3 治理方案设计 (11)7.2.4 施工与验收 (11)7.3 工业噪声治理项目验收 (11)7.3.1 验收标准 (11)7.3.2 验收程序 (11)7.3.3 验收结果处理 (12)第八章工业噪声治理法律法规与政策 (12)8.1 工业噪声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12)8.1.1 法律层面 (12)8.1.2 行政法规层面 (12)8.1.3 地方性法规层面 (12)8.2 工业噪声治理政策解读 (12)8.2.1 国家政策层面 (12)8.2.2 部门政策层面 (12)8.2.3 地方政策层面 (13)8.3 工业噪声治理法律法规执行与监督 (13)8.3.1 法律法规执行 (13)8.3.2 监督管理 (13)8.3.3 社会监督 (13)第九章工业噪声治理案例分析 (13)9.1 成功案例分析 (13)9.1.1 项目背景 (13)9.1.2 治理措施 (13)9.1.3 治理效果 (14)9.2 失败案例分析 (14)9.2.1 项目背景 (14)9.2.2 治理措施 (14)9.2.3 治理效果 (14)9.3 案例总结与启示 (14)第十章工业噪声治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工业噪声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14)10.2 工业噪声治理市场需求分析 (15)10.3 工业噪声治理行业前景展望 (15)第一章工业噪声治理概述1.1 工业噪声治理的背景与意义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环保型噪音治理技术手册第一章环保型噪音治理技术概述 (2)1.1 噪音污染现状 (2)1.2 环保型噪音治理技术的重要性 (3)第二章噪音源识别与评估 (3)2.1 噪音源类型及特点 (3)2.2 噪音源识别方法 (4)2.3 噪音污染评估标准 (4)第三章噪音治理基本原理 (4)3.1 噪音传播原理 (4)3.2 噪音治理技术原理 (5)3.3 噪音治理材料特性 (5)第四章噪音治理技术方案设计 (6)4.1 噪音治理方案设计原则 (6)4.2 噪音治理技术方案制定 (6)4.2.1 声源治理 (6)4.2.2 传播途径治理 (6)4.2.3 受体防护 (6)4.3 噪音治理方案实施与调整 (6)4.3.1 实施步骤 (6)4.3.2 调整措施 (7)第五章噪音治理工程实施与管理 (7)5.1 噪音治理工程实施流程 (7)5.2 噪音治理工程管理方法 (7)5.3 噪音治理工程验收与维护 (8)5.3.1 验收 (8)5.3.2 维护 (8)第六章噪音治理设备与应用 (8)6.1 噪音治理设备类型及特点 (9)6.1.1 吸声设备 (9)6.1.2 隔声设备 (9)6.1.3 减振设备 (9)6.1.4 排声设备 (9)6.2 噪音治理设备选用原则 (9)6.2.1 根据噪声源类型选择设备 (9)6.2.2 根据噪声敏感区域选择设备 (9)6.2.3 考虑设备功能及经济性 (9)6.2.4 考虑设备安装及维护方便性 (10)6.3 噪音治理设备安装与调试 (10)6.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0)6.3.2 安装过程 (10)6.3.3 调试 (10)第七章噪音治理材料与应用 (10)7.1 噪音治理材料分类 (10)7.2 噪音治理材料选用原则 (10)7.3 噪音治理材料应用案例 (11)第八章噪音治理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11)8.1 工业噪音治理需求分析 (11)8.2 工业噪音治理技术方案 (11)8.3 工业噪音治理案例分析 (12)第九章噪音治理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12)9.1 交通噪音治理需求分析 (12)9.2 交通噪音治理技术方案 (13)9.3 交通噪音治理案例分析 (13)第十章噪音治理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13)10.1 建筑噪音治理需求分析 (13)10.2 建筑噪音治理技术方案 (14)10.3 建筑噪音治理案例分析 (15)第十一章噪音治理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 (15)11.1 环境噪音监测方法 (15)11.2 环境噪音评估技术 (16)11.3 环境噪音治理案例分析 (16)第十二章环保型噪音治理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2.1 环保型噪音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17)12.2 环保型噪音治理技术市场前景 (17)12.3 环保型噪音治理技术政策与法规展望 (18)第一章环保型噪音治理技术概述1.1 噪音污染现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7.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7.2减少噪音干扰措施1、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有噪声干扰的施工机械,如砼振捣器、搅拌机、重型运输车辆等,禁止在22:00点后启动。
如遇规范规定连续施工的工程,必须在22:00点后施工,应事先报有关部门批准,并出“安民告示”后施工。
2、对有高于噪音污染的固定式施工机械,如发电机组、空压机、强制式搅拌机等,尽量采用半封闭措施,以减少噪音干扰。
因工期短、时间紧,施工中不可避免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我公司将采取积极的措施,我们在施工中存在的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附近居民及机关团体、单位的谅解并多方监督,我们将及时改进。
7.3减少施工现场扬尘的措施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在天晴又刚好起风的情况下,使临近的建筑物蒙上一层灰尘。
为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天气好的时候,对弃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
7.4保护环境卫生措施1、建立市容环卫监督工作小组,组织市容保洁小分队,每班2~3人,坚持每天清扫、保洁两次。
2、进出工地的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及其他车辆必须保持干净,如有土方撒落污染道路,应派人及时冲洗干净。
3、为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天气好的时候,对弃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
4、工地外运土方必须办理必要的外运手续,土方运输过程中不得随地撒落。
5、施工现场污水未做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排水设施和河流、池塘。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1节环境保护目标及工作内容确立“树环保理念,筑绿色工程”的环境方针,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理念,让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行业的有关条例、标准、规定,本着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原则,开展施工生产活动,并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用爱心筑造绿色的工程。
本标段中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群众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注意保护国土资源和文化遗产,如发现文物、古墓等时先进行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第三条区、县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负责。
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对社会生活噪声和机动车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道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对工业产品、设备标准中规定的噪声限值实施监督管理。
铁路、民航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分别对火车、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工商、文化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居住区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调解邻里之间因噪声产生的纠纷。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并有权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投诉、举报。
第二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六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和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并向社会公告,同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适用区域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区、县人民政府划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和本市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第八条新建、改建、扩建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并在申请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前征求所在区域居民和单位的意见。
第九条新建民用建筑对外部环境噪声隔声质量及配套的供水、供热、电梯、通风等公用设施的隔声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标准。
控制噪声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建筑结构来控制噪声。
例如,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我
们可以选择使用隔音材料,安装隔音窗户,加装隔音墙壁等措施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此外,对于工作场所或学习空间,也可以考虑对天花板、地板进行隔音处理,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来控制噪声。
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合理安排家具
和装饰,选择吸音材料,减少家居噪音。
在办公室或学校,可以合理设置办公桌、学习桌的位置,减少人员交通和活动所产生的噪音。
通过合理布局,可以有效地控制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隔音设备来控制噪声。
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可以
使用耳塞、耳机等隔音设备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在办公室或学校,可以使用隔音墙、隔音屏等设备来隔离噪音源,减少噪音对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生活和工作习惯来控制噪声。
例如,在家庭生
活中,可以避免在噪音较大的时间段进行家务活动,减少家居噪音。
在办公室或学校,可以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避开噪音较大的时间段,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管理环境来控制噪声。
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可以
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噪音。
在办公室或学校,可以加强管理,规范行为,减少噪音污染。
总的来说,控制噪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建筑结构、布局、设备、习惯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大家能够更好地控制噪声,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三章工业噪声污染防治第四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第五章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第六章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第六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国家鼓励、支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普及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科学知识。
第九条对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十条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分别不同的功能区制定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并进行管理。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安定,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第二章环境噪声管理责任第三条政府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加强环境噪声监管,保护公民的健康权益。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责任各类企事业单位应当自觉履行环境噪声防治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第三章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估第五条监测对象对城市、工业园区、居民区等噪声敏感区域进行噪声监测。
第六条监测内容噪声监测应包括噪声源的种类、噪声级别、噪声频谱等。
第七条评估标准根据噪声对人体的不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第四章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第八条噪声源控制各类噪声源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噪声排放。
第九条建设控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合理布局建筑物和噪声源,减少噪声传播。
第十条标准设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制定噪声污染的限值和排放标准。
第五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一条监督检查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查。
第十二条处罚措施对违规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违法行为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四条生效日期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五条解释权本办法的解释权归环境保护部门所有。
以上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内容,共1500字。
TDD 噪音第一章TDD的概念1.1 TDD的概念由于GSM在每个间隔200KHz频道上共用8个物理信道, 即在同一个频率上进行8个用户的时分复用,(好象也可以理解成为时分多址TDMA), 因此对于每个用户的手机来说, 只有1/8的时间在通话, 而其余7/8的时间空闲,它重复出现的频率大概是216.7Hz.1.2 TDD噪音的组成手机射频功放每隔4.6毫秒会有一个发射信号产生在该信号中包含900MHz/1800MHz或是1900MHz的2.0G GSM 信号以及PA的包络线(envelope),第二章TDD噪音的表现形式我们所听到的嗡嗡声就是PA在发射时产生的的包络线(envelope)杂音,因为人的耳朵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KHz,216.8Hz确实是落在人耳可听到的范围, 如果手机来电或短信, 则在座机话筒中会听到"哼哼"或’嗡嗡’的声音.2.1TDD noise的表现形式常见的主观现象有以下几种:①.在进行语音通话过程中,听筒或喇叭一直能听到明显的嗡嗡电流音②.在进行语音通话过程中,对方一直能听到明显的嗡嗡电流音③.来电时,来电铃音刚响起的瞬间,出现吱吱吱的噪音,随后噪音又消失④.来电时,接通电话的瞬间,听筒里出现吱吱吱的噪音,随后噪音又消失⑤.通话过程中,在有些信号差的区域,突然出现嗡嗡电流音,信号变好后消失第三章TDD噪音的产生原理TDD噪音的主要产生途径传播方式有两种传播方式:传导和辐射传播途径引入音频信号的主要三个途径:地,电源,射频信号。
3.2 TDD 噪音产生原因---天线辐射GSM的TDMA在电路交换时,是以约217Hz的频率在切换电路的(217HZ用示波器展开里面其实是高次谐波能量依次递减里面的频率有的可达到几百M )这个时候如果天线的功率较大,就会通过辐射的方式影响周围的器件比如马达、LCD连接器、电池连接器都可能成为辐射源如果这些器件刚好没有保护好,比如是个悬浮的金属,这个金属就会成为一个217HZ的天线,然后影响到附近的SPK或者REC,形成干扰。
深圳经济特区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规划和标准第三章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四章工业噪声污染防治第五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第六章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第七章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第八章公众参与第九章法律责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对城市噪声的预防和治理,保障公众健康,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及定义】深圳经济特区内噪声污染防治和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条例所称噪声污染,是指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三条【基本原则】噪声污染防治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源头防控、分类管理、社会共治、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责任】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应当明确噪声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将重大项目噪声污染防控相应费用纳入工程概算。
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声环境质量。
市人民政府将噪声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街道办事处依据本条例规定或者市、区人民政府委托,负责辖区内噪声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在权限范围内开展商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综合执法工作,协助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职责分工】生态环境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督促、协调其他负有噪声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开展噪声监督管理。
鄂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和《湖北省城市噪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和管理。
第三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和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注重预防、综合治理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第五条各区(开发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根据城乡建设规划和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并向社会公告,同时报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机场周围地区的飞机噪声环境标准适用区域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划定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六条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辖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一)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噪声污染防治规划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二)建立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组织监测,定期公布声环境质量状况;(三)负责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环境噪声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公安机关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一)监督管理在商业经营活动中或者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喇叭、高音响器材产生的噪声;(二)监督管理娱乐、健身以及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楼内进行装修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三)监督管理机动车排放的噪声;(四)监督管理其他社会生活噪声。
第八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一)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声环境质量的要求,合理规划各类功能区域和交通干线走向;(二)依据国家和本市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划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要求,合理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与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交通干线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