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A:黑格尔微信主义哲学

B: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

C: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

D:傅里叶的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与(),被称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A:剩余价值学说

B:科学社会主义

C:自然辩证法

D:共产主义

3、下列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种,哪项是错的?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相信永恒的真理

4、下列哪位思想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A:圣西门

B:傅里叶

C:费尔巴哈

D:欧文

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6、“万物皆备于我”属于()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7、马克思注意哲学的观点认为世界统一于()

A:存在

B:精神

C:物质

D:原子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9、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A:自然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

D:物理学的唯物主义、化学的唯物主义、生物学的唯物主义

1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D: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

1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1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1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

14、自然界中,没有伤,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也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15、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点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联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联系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联系

1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折衷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1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类的机能

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D: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法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世界

19、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两边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20、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此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食物属性的多样性

21、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x90%x90%x90%x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原理是()

A:肯定中包含肯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2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在“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过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23、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D:科学实验

24、对不可知论以最有力驳斥的是()

A:客观真理

B:客观事实

C:社会实践

D:客观规律

2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26、我们感觉到一个苹果的形状、大小、颜色、轻重、气味、滋味和软硬等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个苹果的整个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概念

27、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概念、判断、真理

B:抽象性、间接性

C:感觉、知觉、表象

D:形象性、直接性

28、认识论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B: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C: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D: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9、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反映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30、“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3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32、绝对真理是指()

A:绝对正确的认识

B:终极真理

C:永恒不变的真理

D: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33、“只有音乐才能机器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听的音乐也无济于事。”这说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34、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3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36、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37、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地斗争。”这句话说明()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8、“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

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

39、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知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40、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仔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现金理论的指导

B:运用多张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4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亲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时间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42、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D:国家政权的发展史

4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44、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

D: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

4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4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精神文明水平

D: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4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

A:看它是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B:看它是是否实现了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

C:看它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D: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50、现代自然科学的发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

A:社会生产时间的需要决定的

B: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C: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

D: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

51、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标志是()

A:改造自然

B:适应自然

C:制造工具

D:控制自然

52、社会存在是()

A:社会环境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3、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54、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55、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56、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A: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承认政治权利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D: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57、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

A:特指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

B: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C:特质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D:特质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理论家

58、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政治关系B:宗教关系

C:家庭关系D:生产关系

59、卢梭阿紫《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只是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只是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6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1、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62、延长工作日所得到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一般剩余价值

63、具体劳动()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64、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5、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66、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67、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相对人口过剩规律

6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

69、劳动力商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随着对它的消费()

A: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只能再生产出和自身价值相等的价值

D:能生产很粗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7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相对过剩B:生产绝对过剩C:生产相对短缺D:生产绝对短缺

7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生产两大部类话费呢的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7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

7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

74、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A:法院B:检察机构

C:议院或国会D:警察机构

7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76、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应了解为()

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B:商品的全部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77、“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影响

D:心理因素决定价格

78、雇佣劳动者再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劳动力价值

C:商品的全部价值有劳动时间决定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79、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成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80、《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它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祈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祈祷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朝向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8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机械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A: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B: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C:所生产商品价值提高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82、垄断利润是()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8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8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通知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8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86、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制度的性质是()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后资本主义

87、跨国公司是()

A:发达国家共同出资建立的

B:是由一国或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C:是多国垄断组织的联盟

D:有关国际经济组织投资建立的

88、经济全球化()

A: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

B:与生产力高度发展无关

C:阻碍了生产力高度发展

D:是少数国家推动的结果

89、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殖民体系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90、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嗯本的标志是()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1、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

A:垄断地位

B:独裁身份

C:垄断利润

D:垄断价格

92、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C:价值规律的作用收到了限制

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93、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94、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

A: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

B:垄断地位获得的

C: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

D:增加产品品种获得的

9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主要是()

A:运用妥协和协调的方式来解决

B:靠武力来解决

C:靠威胁来解决

D:靠冲突来解决

9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9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98、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应该建立在生产力较为先进的国家,但是()首先打破了这个论断,实现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A:毛泽东

B:列宁

C:卡斯特罗

D:金日成

99、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高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100、198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单选题答案

1-5 CADCD 6-10 DCBBC 11-15 ACACD 16-20 CCDCC

21-25 BCACA 26-30 BBBAA 31-35 CDACB 36-40 DDBDD

41-45 BACBD 46-50 BDDDA 51-55 CBCCC 56-60 CBDCD

61-65 CACBB 66-70 DCCDA 71-75 DCCCD 76-80 DCDDA

81-85 BDCAA 86-90 CBACA 90-95 CBBBA 96-100 BABBA

二、判断题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在资本主义早期,破坏机器、烧毁工厂等形式的反抗和斗争遭到了资本主义政府的强烈镇压,最后导致无产阶级斗争的失败,是因为缺乏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4、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唯心主义观点。()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了矛盾具有同一性的哲学道理。()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8、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9、无知就是具体事物。()

10、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11、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

12、认识的主体就是主观。()

1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14、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

15、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6、真理是客观的,客观事物就是真理。()

1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真理包含谬误。()

18、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此它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9、有用就是真理。()

20、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同层次的真理,真理和谬误是相对真理的两种属性。()

22、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我国的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

23、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4、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5、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客观反映。()

26、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平衡性。()

27、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政治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8、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9、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30、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31、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32、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33、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

3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大多数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5、商品生产者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使个别价值大于社会价值。()

3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式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产品极大丰富,出现大量剩余产品。()

37、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销售阶段。()

38、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39、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超过物质资料的增长速度而产生的。()

4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1、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4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43、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手段包括非经济方式。()

44、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

45、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实现方式是投资兴办企业。()

46、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47、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发展起来的,垄断的形成就意味着竞争的停止。()

48、由于发展中国家可以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所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更有利。()

49、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50、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51、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52、跨国公司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53、列宁推翻沙皇俄国的例子告诉我们,资本主义以外的落后国家一样能建立社会主义,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相符合的。()

54、社会主义标志着极大的物质财富与道德水平,所以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实现。()

判断题答案

1-5 ×√√√√6-10 ×√√××11-15 √×√×√16-20 ××××√

21-25 ×√×√×26-30 ××√√√31-35 ×××××36-40 ×√××√

41-45 √√√××46-50 ×××√√51-54 √√××

三、多选题

1、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圣西门

B:欧文

C:傅里叶

D:费尔巴哈

2、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有哪些()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3、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A:阶级斗争说

B:劳动价值说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说

4、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

D:“欲擒故纵”

5、下列选项中,从一定角度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实体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是人的纯粹主观创造

6、下列命题中,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

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B: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

C: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将要爆发战争

D: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7、下列说法中,表示了时间一维性的有()

A: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8、下列成语和常用语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9、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即含静。”“动、静,皆动也。”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静止时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10、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11、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2、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严重符合意识能动性的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13、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

A:主题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15、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基于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6、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1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8、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19、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

A:生而知之

B:不虑而知

C:不行而知

D:不登高山,不知天智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2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A:理论接受时间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知道时间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 1.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2分)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标准答案:A 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①.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②.理论不能代替实践③.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④.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2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标准答案:D 3. 马克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2分)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标准答案:C 4. 白天和黑夜先后相继的现象是()(2分) A.因果联系 B.偶然联系 C.非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标准答案:C 5. 一对兄弟到公园游玩,回来后讲述各自的感受。哥哥说:"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有鲜花。"弟弟说:"那可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也有荆棘。"这说明() (2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见仁见智现象是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 C.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相对主义是一种正确的观点 D.人的看法不同,决定着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标准答案:B 6.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2分) 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 .标准答案:A 7.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2分)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标准答案:C 8.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2分) A.唯物主义时空观 B.客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C.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 D.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标准答案:C 9.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2分)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标准答案:B 10. 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2分)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标准答案:A 11. 唯物辩证法所解决的问题是() (2分) A.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C A.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 )B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远大而崇高的革命理想 D.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B.可知论和唯物辩证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认识论 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 )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5、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 ( ) C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共产主义社会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7、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B A.辩证分析方法 B. 剩余价值学说 C.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D.社会主义学说 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B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什么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一词,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家和万事兴”,安宁有序的工作生活,诚信公平的社会风气与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就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更是新时期农业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理所担当的光荣义务。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

作业二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 A.科学性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B ) A.辩证法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3、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D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C.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 会性物质活动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C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C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C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8、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二、辨析题: 1、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答:观点正确。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1、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也成了商品。 23、答:错误。(3分)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是劳动力。(2分) 21、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3分)唯物主义一般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3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一般会否认这种能动性。(2分) 22、人的现实本质是由他/她的选择决定的。错误。(3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体系。(3分)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分) 23、剩余价值不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正确。(3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但可以实现剩余价值。(2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在线练习答案

(一) 单选题 1.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2. 当代资本主义的国有制主要存在于()。 (A) 知识经济行业之中 (B) 高度垄断行业之中 (C) 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 (D)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3.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 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 (C) 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做是()。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 (A) 生产不足的危机 (B)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买卖脱节的危机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6.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 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 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 它具有计量单位 (D) 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7. 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 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 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交卷时间:2018-02-13 10:27:58 一、单选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 手中 D.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 得分:5 知识点: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C.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商品的二因素是()。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生产和消费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实现要靠()。 A.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C.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价值的表现形式 D. 流通手段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二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科你学以及列宁对其的继承和发展,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由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体征。 4.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6.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7.剩余价值: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个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8.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9.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化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0.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2. 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3.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运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14.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16.共产主义:它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它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她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知道下,以建立这种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际运用,即共产主义的实践。 1.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基本标志。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性质和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动因与后果? A.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7-09-01 10:11:2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反映论的观点 ? B. 可知论的观点 ? C. 实践的观点 ? D. 辩证法的观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B.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 C.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D.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物质手段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1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 B.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 C.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1.2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展开解析

解析 4. (5分) ? A.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B. 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D. 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3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 B. 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 ? C. 对人们有用的观点或者理论 ? D.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真理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正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的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读某个现实问题,要遵循三步走原则,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说第一步,认清这个现实问题的真实情况和本质属性;第二步,分析这个现实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个现实问题的方法。 本文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规律的特殊性和量变质变规律的普遍性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与工作实践

目前, 高等工程院校均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工程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特别是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世界, 有助于正确分析和理解工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让我学到了理论知识,更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学习、工作等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简单分析其对我学习、工作的影响。 我是一名业余大学的学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我来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停滞不前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发展着,完备者,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我们的学习也在与时俱进,正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着我们,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知识让我们学习,指导着我们的学习。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我们是十二年寒窗苦读中,我们就是在慢慢积累着,等待着量变产生质变,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我们时刻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为的就是高考,希望我们的质变能够引起量变,对待学习,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松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学习,好为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马克思主义再次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给人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我们头脑可以增强我们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所讲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等都对我们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以这些理论作前提,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可以避免走弯路、犯错误。比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没有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诸亮的木牛流马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武侠小说中的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我们思维创新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在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告诫人们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就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