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的禁忌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足反射疗法【足反射疗法概述】足反射疗法,简称“足疗”,是一种通过对双脚的经穴、反射区施以按摩手法,刺激双脚穴位,从而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足疗中的足部按摩和针灸术是祖国传统医学中起源较早的医疗技术,在古代医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宝贵的医学遗产。
在《史记》中,司马迁就记叙了上古时代,有位摸脚治病的民间医生,名叫俞跗,他治病不用汤液醴酒,仅用“针石挢引、案杌毒熨”双脚的方法,就能治愈疾病。
一直到战国名医扁鹊,在治疗虢太子尸厥症时,还盛赞俞跗的高超医技为“一拨见病之应”。
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封建意识和风俗习惯的影响,赤裸双足被认为粗鲁不雅,因而这种极有医疗价值的足部按摩疗法,逐渐被排斥在正统医学之外,严重地阻碍了其发展。
然而在国外,中国的足疗法却被广泛运用和流传,日本称之为“足心道”疗法;欧美国家称之为“反射疗法”或“区域疗法”,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直到1978年后,足部反射区疗法才通过各种渠道传回“娘家”。
1990年4月,在北京首次举行了全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讨会,卫生部正式同意成立了“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杭雄文先生任理事长。
并在1991年7月,成为由卫生部归口管理的全国学术性团体。
从此,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这一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自我保健方法在我国各地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及运用。
【足反射疗法基本内容】一、足反射区位置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足底: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足内侧:膀胱、鼻、颈椎、甲状旁腺、胸椎、腰椎、骶骨(骶椎)、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肋骨、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消渴点、便秘点。
十五节足反射对症疗法1.食欲不振、厌食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胃、小肠、肝、胆囊、脾、甲状腺等反射区。
按摩腹部5分钟。
2.慢性胃炎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头部(大脑)、心、肝、胆囊、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3.肝硬化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心、胃、胰腺、十二指肠、肝、小肠、胆囊、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
4.糖尿病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胃、小肠、胰腺、心、肝、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及坐骨神经等反射区。
5.便秘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甲状旁腺、胃、十二指肠、小肠、直肠及肛门等反射区。
6.痔疮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胃、肝、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甲状旁腺、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等反射区。
7.泌尿系感染反射区疗法:按摩肾上腺、肾、输尿管、尿道及阴道、甲状旁腺、脾、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等反射区。
8.肾脏疾病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肝、胃、小肠、胰腺等反射区。
9.前列腺疾病反射区疗法:按摩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腹腔神经丛、垂体、甲状旁腺、睾丸、尿道及阴道、生殖腺、下身淋巴腺等反射区。
10.阳痿、早泄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腺、前列腺、腹股沟等反射区。
11.遗精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小肠、小脑及脑干、头部(大脑)、前列腺、腹股沟等反射区。
12.痛经反射区疗法:按摩子宫、卵巢、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垂体、下腹部反射区等。
13.性欲减退反射区疗法:按摩肾、输尿管、膀胱、垂体、肾上腺、生殖腺、甲状腺、前列腺或子宫、腹股沟等反射区。
14.保健预防可采取全足按摩的方法,即把所有的反射区全部按摩一遍。
其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全身机能,不仅使患病的器官,而且使各个器官都得到加强,长期坚持,必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和体质,延长寿命。
第二节用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治疗疾病一、作用机理与特点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是一种物理疗法,它的机理是运用手对足部反射区(病理敏感点或敏感带)的按摩(包括运用某些器材进行按摩)给予机体的物理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启动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及体液调节),改善各脏腑器官的机能,增强人体固有的自我防御和自我修复能力,去克服内外病理因子的干扰,恢复机体正常协调运转的状态,从而起治疗疾病的作用。
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学习手册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什么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认为,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足部均有其对应的反射区,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
1989年5月首届北美反射学者会议在美国丹佛举行,对反射区疗法(ReFLexology)作了如下的定义:“足部和手部反射区疗法的基点是,在足部和手部存在着与人体各部分相对应的反射区。
在不使用油膏和液剂的情况下,运用拇指、手指与手的技巧(对反射区)施加特定压力的这种物理行为能缓解(人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引起人体的某种生理变化。
这里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反射区健康法的前提是承认在人的足部及手部客观上存在着与人体各部分相对应的反射区。
这里指的是一个区域(zone或Area),而不是一个点。
为了避免误会,我们使用“反射区”的概念,而不用“足穴”的提法。
同时,反射区分布在整个足部(包括脚底,脚内、外侧及脚背,甚至延伸到小腿),因此我们使用“足部反射区”的概念,而不称为“足底按摩”。
②刺激这些反射区使用的是纯粹的物理方法(主要是用手指施加不同压力的按摩手法,包括使用按摩棒、按摩板等器材)。
所谓不用油膏,液剂,可能是为了避免化学药物的参予和产生的副作用。
(3)刺激这些反射区的结果是引起人体的某种生理变化,它缓解人体内的紧张状态,亦即某种失衡的、不正常的状态,使之恢复为正常的协调的状态,因而起到治病保健的作用。
(4)手部与足部都存在着反射区。
但实践表明,刺激手部反射区的效果远不如刺激足部反射区。
因此,我们将主要学习和研究足部的反射区,只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才联系到手部的反射区。
第二节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起源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是我国中医学的宝贵遗产。
在最古老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和腧穴,其中包括许多在脚上的穴位。
如肝经的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脾经的隐白、大部、太白、商邱,肾经的涌泉、然谷、太溪、复溜,膀胱经的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胆经的窍阴、侠溪、临泣、邱墟,胃经的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等等。
脚踩电疗通经络有哪些禁忌
文章导读
脚踩电疗通经络是一种调养和保健的方法,它主要是采用中医体控电经络电疗
来进行保健和治疗,通过输出电流,根据经络的走向和疾病的部位运用按摩推拿等相似的
手法,这样能够打通经络使治疗的作用直达病灶根源,具有一定的调养和治疗的功效,在
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的时候,也要了解一些禁忌症。
禁止症:
传染病、重度皮肤病、心脏有起拨器、搭桥、下架;体内有铁板、金属物、孕妇、酗
酒者。
实践证明,只要手能摸到的病症部位,就能理疗,并且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这种
疗法的能量传导是任何仪器都做不到的,此法技术新颖、独特好学、易懂,短期内就可学会,技有所值。
电疗的适应症:
风湿、类风湿、产后风、脑血栓后遗症、面瘫、失眠、滑囊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前列腺炎、男性科、妇科、腰间盘突出、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高血压、糖尿病、支
气管炎、扭伤、痔疮、头痛、背痛、牙痛、扭伤、囊肿、结石、静脉曲张、脏腑疾病、肿瘤、各种疼痛、亚健康、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
美容:去皱、提升瘦脸、眼袋、减肥、
丰胸、塑体、祛痘保健等。
各种激素脸、疑难斑及佳。
通电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1、通电对人体的益处很多。
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电是很强的能量,它使肌肉、收缩、伸展,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排泄系统均能发生一系列变化。
并有一定
改善。
2、通电时体内发生电、磁、热和化学效应。
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特别是微
循环的改善,增加了供血量,减轻了心脏负担,增加了心脑血管功能,增强了汗腺功能,
使体内有害物质加速排出体外。
足反射疗法一、什么是足反射疗法近年来国内兴起的足部反射疗法,在国际上通称为Reflexology,即反射学或反射法,是以反射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反射疗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但其最重要的分支,是足反射疗法,亦即以双足为施术部位的反射法。
由于双足在人体所处的特殊地位,使足反射疗法成为整个反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足部每个反射区与人体的某一个脏腑器官相对应。
当某一个脏腑器官有了病变或者不正常的时候,在脚上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对压痛敏感,或颜色及外形的变化,或者其它的病理症候。
也就是说,我们的双脚上,存在着全身的信息,它就象人体的一个“早期警报系统”,随时用它自己特有的语言,告诉我们身体的那一个部位存在这问题,帮助我们发现疾病和诊断疾病。
另一方面,我们的双脚,又象是一部治疗机的终端,当我们对足部某一个反射区施加刺激的时候,我们手法所产生的各种刺激,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又可以调节与这个反射区相对应的脏腑器官,使它由不平衡转为平衡,由不正常转为正常,从而可收到保健与治病的效果。
二、足反射疗法的功效1、促进血液循环双脚处在人体最低下的部位,与心脏距离最远,很容易出现末梢循环障碍,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不畅,一些新陈代谢的废料可能在足部积存下来,产生某种毒素,侵犯各个关节和器官,引起关节炎和一些器官的病变。
通过对足部施行反射法刺激,是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可带走在足部积存的代谢尾产物,运到肾脏处理后排出体外。
由于双足处于距心脏最远的一端,双足的血液循环改善,将促使全身的血液循环亦处于良好状态。
2、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对足部反射区所施加的刺激,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能调整其所对应的脏腑器官的功能,延缓这些器官的衰老过程,是处于紊乱失衡状态的脏器功能转为正常。
例如,对足部的心反射区施加适当的刺激,能改善心脏的功能。
是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规则的患者,恢复较正常的心律,比使用药物更为安全可靠。
3增强内分泌系统对足部各腺体反射区施加的刺激,能有效地调节各内分泌腺的功能。
足部按摩图解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当人体某一器官或部位出现病态时,疾病的信息便从足、手、头、耳等区域反映出来,这就是近年来被引入生命科学的“全息”,取其“见微知著”,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意。
对这些反应点进行按摩刺激,治疗信息能量通过经络的传递,与全身皮肉、筋骨、脏腑发生联系,调动和激发机体免疫防御,抗病修复潜能,起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足部按摩注意事项:1、按摩前用热水或药水浸泡15分钟左右,或用热毛巾擦洗致血流畅通,疗效更佳。
2、空腹时或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进行足部按摩。
3、按摩后半小时内,患者应饮用温开水300-500ml。
患有严重心肾疾病,应当减少饮水量。
4、妇女月经期间,妊娠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如需做,须向大夫提前声明,以采取适当按摩方法,以免引起经血量多或先兆流产。
5、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的病人,不宜做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对下列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一、失眠(见图1-2)(图1-2)失眠80%以上由于精神因素引起。
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血亏虚、肝气不舒、胃气不和、肾精亏少有直接关系。
按摩足底反射区:额窦、大脑、垂体、腹腔神经丛性腺,可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的引起诸多症状,但须坚持治疗,效果才明显。
二、感冒(见图1-3)感冒俗称“伤风”,80%以上为病毒感染。
按摩足底反射区:支气管,脾等,可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三、慢性支气管炎(图1-3)慢性咳嗽,咳痰,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病史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支气管疾病者。
足底按摩反射区:支气管、肾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症状。
慢支急性发作期治疗可控制炎症发;缓解期(即不是急性发作时)治疗,每天做30分钟左右,为本病治疗最好时期。
四、胃肠疾病(见双足底)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足底按摩可缓解症状,调节胃肠机能,健脾养胃,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五、糖尿病(见双足底图1-1)为一种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峰期在50-70岁。
足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足部按摩疗法能调治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的疾病,应该说它的适应范围是十分广泛的,理论上几乎人的各种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它来调养。
但由于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受术者的体质情况不同,足疗的效果也不同。
为了对从业者的自我保护,还是有必要讲一下适应症和禁忌症,这里要说明一下:禁忌症并不一定是足疗不能调理的病症,而只是说不适宜给这样的病人调理或给这样的病人调理存在较大的行业风险。
1、适应症
(1)小儿疾病:小儿疾病不外乎呼吸道和消化道两方面。
由于儿童一般无大病,神经反射灵敏,因此足部按摩效果极为显著。
(2)急性疾病:轻者一次即愈,重者数次可愈。
如:风寒风热感冒、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口腔溃疡、咽喉痛、扁桃腺炎、落枕、急性乳腺炎、急性肠胃炎、腰背酸胀、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踝关节扭伤、痛经、中暑等。
(3)慢性疾病:一般七天就可以见效,坚持下去就可以取得显效,甚至痊愈。
如:失眠、神经衰弱、顽固性头痛、高血压、低血压、眩晕、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冠心病、哮喘、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月经不调、宫颈炎、盆腔炎、闭经、崩漏、经前紧张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遗尿、尿急尿频、前列腺炎、早泄、水肿等
(4)疑难杂症:1个月以上往往就可见到明显效果,坚持下去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牛皮癣、再生障碍性贫血、宫颈HPV感染、子宫肌瘤、尿毒症等。
足部反射区按摩足部反射区的神奇效果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人的身体真的很神奇,脚可以说是人第二个心脏,足部对应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我们称它为足部反射区,那你知道通过足部反射区按摩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嘛?下面小编就为你介绍足部反射区的一些按摩手法和注意事项。
足部反射区人体各器官和部位在足部有着相对应的区域,可以反映相应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这就是所谓的“足部反射区。
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这些反射区足部反射区可以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医学上称之为“足部反射区健康法”。
《足部反射区挂图》中反射区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的自我保健方法。
主要采取按压、推揉等手法对反射区进行刺激,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健康和调治疾病。
刺激强弱因人而异。
一般而言,虚证、年龄偏大、体质弱者,适用于弱刺激;实证、年龄较轻、体质强者,适用于强刺激。
强刺激用力重、时间短,1-3分钟即可,每天1-3次;弱刺激用力轻、时间长,可持续刺激30-40分钟,每天1-3次。
实施刺激时应力求做到:手法熟练柔和,用力持久均匀。
足部反射区具有如下特点:1. 足部反射区不同于呈点状的穴位足部反射区面积大而呈片状,定位稍有偏离也能产生效果。
2. 足部反射区位于膝部以下,遍布于足的足底、足背、内侧、外侧以及小腿,而不仅限于足底。
因此把足部按摩一概称为足“底”按摩是不确切的。
3. 足部反射区的排列与人体各器官的解剖位置基本相一致。
当于坐位或卧位,双足并拢两下肢前伸时,相当于他们面对着你坐着。
拇指部是头部;足跟部是臀部;接近正中线的器官的反射区在足内侧,如脊柱、子宫、前列腺等;远离正中线的器官和部位的反射区在足外侧,如肩部、卵巢、睾丸等。
足部心脏反射区按摩一、足底部分(检查心脏反射区后)轻中重三种手法确定按摩的力度心脏:位于左脚掌第四、第五跖骨间与肩反射区平行;肺反射区下方,部分被肺反射区遮盖。
功能:是心血管系统中最主要的脏器,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站。
按摩脚底穴位的功效作用及好处人们将脚部称为人体第二个心脏,脚部的穴位密度比身体其他地方高的多,但是很多人经常去一些地方去做足底按摩,却不知道究竟会有哪些功效作用。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按摩脚底穴位的功效作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按摩脚底穴位的功效作用第一: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颈椎的骨骼出现退行性病理变化的一种情况,想要治疗这种疾病,可以通过按摩颈椎在脚底的反射区,这样对于颈椎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在按摩一开始的时候,力度要比较轻,然后逐渐的增加力度,身体稍微感觉到一些疼痛就可以了。
这种按摩的时间并不固定,只要你有时间都可以抽空进行,最好能够在每天早晚时间点进行一次,每次按摩的时间控制在二十到三十分钟左右,坚持两周左右你就可以看到非常不错的效果了。
第二:治疗失眠每天晚上在睡觉之前,盘腿做好,然后放松心情,用双手的大拇指按摩脚底的涌泉穴,大约数百下就可以了,注意按摩的重量应该时轻时重。
只需要坚持按摩一段时间,睡眠质量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令你一觉到天亮。
第三:防止癌症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唾液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而按摩脚底的涌泉穴则能够增加身体对于唾液的分泌,这个时候将唾液小口的慢咽,对于身体好。
另外,按摩穴位结束之后不能够立即就起身,最好能够服用一杯冷开水,具有很好的排毒作用。
这是因为对脚底进行按摩之后能够很好的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结束之后喝水不仅能够补充身体中的水分,同时有可以更好的促进体内废弃物还有毒素的排出,增强肾脏功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
第四:美容养颜上文我们说了,按摩脚底穴位之后服用一杯凉开水,能够最大限度的排出身体中的废弃物以及毒素,这样身体就会越来越好,同时肌肤也会越来越白皙有光泽,这样自然就能够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每天坚持按摩脚底,坚持几周的时间,你会发现皮肤越来越白净有光泽,同时青春痘也越来越少了,人也越来越年轻了。
第五:缓解压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工作还有生活的压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中的神经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机能失调或者是失眠健忘的情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脚部按摩手法的注意事项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脚部按摩肯定不会陌生吧,脚部按摩的好处非常的多,脚部按摩不但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而且还可以起到很
相信大家对于脚部按摩肯定不会陌生吧,脚部按摩的好处非常的多,脚部按摩不但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排毒作用,所以脚部按摩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做脚部按摩是有很多事项需要我们注意的,下文我们介绍一下脚部按摩手法的注意事项。
酒足饭饱之后专家建议1个小时之内不宜按摩,每个部位按摩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适当就好。
无论是在家里按摩还是在按摩店按摩,按摩之前一定要求按摩师没有长指甲,因为这样按摩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不小心的疼痛。
用其它工具刺激时,应光滑无刺,避免损伤皮肤,按摩时如出现疼痛、倦耽口干等感觉(关节炎患者较明显),均属正常现象。
按摩后要适当的喝一些温水,这样会让身体得到更好的新陈代谢,30分钟内最好是喝50°以上的温水,适量就好,但是肾脏和心脏病患者喝150CC即可。
许多人认为身上酸痛不舒服都可以去按摩,其实这样是一半对一半错,因为按摩师要根据个人体质还判定按摩时间的长短,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病及癫痫患者,按摩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按摩后也不能太随便,忌用洗冷水澡或者用冷水擦按摩部位。
因为按摩后由于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会很容易生病。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养生保健方法,那就是脚部按摩了,我们知道脚部按摩的好处非常多,脚部按摩有排毒和减肥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足部反射疗法—足诊一、概述足诊是中医学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它与中医学常用的头诊、面诊、鼻诊、耳诊一样,但因多方面的原因已频临失传。
近年来,由于足部反射区按摩法国际性兴趣起、发展、推广,足诊又以其独特的功效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一种诊断方法。
但此足诊参考资料,不作医学临床诊断标准!二、足部反射疗法的有痛诊断法“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中医经络学的原理之一。
判断反射区疼痛的意义,是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
否者诊断就易造成误诊、漏诊。
要重视问诊、望诊。
宾客的主诉,包括既往史、家族史、年龄、一般状态、体质、营养状况、体位(体味)、必要的常规化验、生理化验、X线、B超、CT等检查。
三、足部反射疗法的无痛诊断法1、足部望诊的内容包括:足部色诊和足部形诊两部分。
A、正常趾甲应透明有光泽,是健康的象征;B、趾甲有纵沟,不平薄软,剥脱为人体营养不良的表现;C、趾甲畸形,如嵌甲为神经系统有病及失眠;D、趾甲下有一条或数条纵行黑线为内分泌失调、痛经、月经紊乱;E、趾甲青紫说明人体循环系统有障碍;F、趾甲下有瘀斑说明有出血性隐患;G、趾甲变形说明脏腑功能失调;H 大脚趾饱满红润,趾甲正常表示人体的功能正常;I、大脚趾偏歪为脏腑失调的表现;J、大拇趾肿胀为糖尿病;H、右足第五趾的趾关节部出现鸡眼,为肩部出现疾病;L:双足大拇趾干瘪无力,则提示该人长期患失眠症、神经衰弱等神经系统疾病;M:左脚的拇趾比右脚的拇趾大,表示此人患有偏食、糖尿病、月经不调、长疙瘩的疾病;N:拇趾浮肿的人,表示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倾向;O、扁平足可由于骨骼、韧带、肌肉受损及先天性发育不良所引起;P、足底拇指趾关节处趾骨突起为颈椎病;Q:足部反射区长鸡眼、硬结、往往表示相对应的器官有慢性病变;R:足部皮肤出现干瘪皱褶,提示该人的新陈代谢障碍,胃肠功能差,内分泌失调;2、切诊——四种异常现象。
(1)气感(气泡、水流感)气感的产生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供氧不良,以致二氧化碳不能交换代谢排出,在组织细胞中含有二氧化碳,当我们用手指向一个方向推压时,将气体趋赶集中,气体集中膨胀,手才能感觉到气体的存在,患者也会感到有明显的疼痛。
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1. 按摩前应了解对方的健康状况,避免对禁忌症状的人进行按摩。
2. 孕妇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按摩,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 对于心脏病、高血压和中风患者,应慎重进行按摩,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4. 对于骨折、骨折愈合不良、关节脱位者不宜进行按摩,以免加重伤势。
5. 出现感冒、发烧或其他感染症状时,应避免按摩,以免传染给按摩师或其他人。
6. 对于皮肤破损、擦伤、烧伤等情况,不宜进行按摩,以免造成炎症或感染。
7. 按摩时应避免使用过硬的按摩工具,以免损伤皮肤或肌肉组织。
8. 如果对方身体处于疲劳、虚弱状态,应避免过度按摩,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9. 避免在饱餐后即进行按摩,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10. 避免按摩过度敏感的部位,以免引发不适或疼痛。
11. 慎重对待对酒精或药物过敏的人,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药物成分的按摩产品。
12. 避免在皮肤有炎症或瘙痒情况下进行按摩,以免加重症状。
13. 不宜在重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立即进行按摩,需听从医生指导。
14. 避免在癌症或其他严重疾病治疗期间进行按摩,需听从医生建议。
15. 避免按摩受伤部位,以免引起不适或延缓愈合。
16. 避免在睡眠不足或极度疲劳时进行按摩,以保证充足休息。
17. 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按摩产品,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18. 孩童、老年人和患有疾病的人需谨慎进行按摩,以免加重病情。
19. 避免对骨质疏松、软骨炎、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进行过度按摩,以免造成骨骼或关节的不适。
20. 避免在饮酒后或酒精影响下进行按摩,以免影响判断和安全。
21. 避免在服用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后进行按摩,需遵医嘱。
22. 避免在心情极度抑郁或焦虑时进行按摩,以免加重情绪不适。
23. 避免在饱餐后立即进行按摩,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24. 避免在伤口未愈合或有炎症的部位进行按摩,以免加重伤害。
25. 不宜在经期或妇科疾病发作期间进行按摩,需遵医嘱。
26. 避免长时间对同一部位进行按摩,以免引起酸痛或疲劳。
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足底: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足内侧:膀胱、鼻、颈椎、甲状旁腺、胸椎、腰椎、骶骨(骶椎)、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肋骨、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消渴点、便秘点。
足外侧:生殖腺(睾丸或卵巢)、髋关节、尾骨外侧、下腹部、膝、肘、肩、肩胛骨、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上臂、头痛点。
足背:鼻、颈项、眼、耳、腹股沟、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痰喘点、心痛点、落枕点、腰腿点。
二、选取反射区的原则选取反射区的原则,主要是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即受累的脏腑器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病症。
所以,同一器官、同一系统的各种病症,应选取大致相同的反射区。
反之,同一反射区可用以治疗不同的病症。
肾、输尿管和膀胱这三个反射区,是足部按摩中极其重要的区域,故称之为“基本反射区”。
其作用是增强排泄功能,将“毒素”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每次按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连续按摩这三个反射区各4~5遍。
在选取基本反射区的基础上,再选取与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如:肾脏疾病——肾反射区;各种眼病——眼反射区;各种耳病——耳、内耳迷路反射区;各种鼻病——鼻、额窦、扁桃体、肺及支气管等反射区;肺病——肺及支气管、喉与气管、心等反射区;支气管疾病——肺及支气管、鼻、扁桃体等反射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食管疾病——食管、胃、胸等反射区;肝病——肝、脾、胃、肠等反射区;胆病——肝、胆囊反射区;小肠疾病——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大肠疾病——小肠、回盲瓣、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颈部疾病——颈椎、颈项等反射区;前列腺症——前列腺、尿道、垂体、甲状旁腺、生殖腺、肾上腺等反射区;垂体病症——脑垂体(垂体)、头部(大脑)等反射区;甲状腺病症——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小脑及脑干等反射区;甲状旁腺病症——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肾上腺病症——肾上腺、垂体反射区;睾丸疾病——睾丸、垂体、头部(大脑)、肾上腺、甲状腺等反射区;卵巢疾病——卵巢、垂体、大脑、肾上腺等反射区;子宫疾病——子宫反射区;皮肤病——脾、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不同部位的淋巴腺)、胃肠等反射区。
導引按蹻使用禁忌(新手必备指南)1、導引按蹻禁忌:1) 阴经只补不泄(补泄见第4条)。
阴脉不到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是不泻的,这里包括了手三阴、足三阴及任脉。
因为阴脉聚集的是五脏之气,《中医藏象学》中说“藏而不泻者,五脏也”。
五脏为藏精之所,多一份精多一份命。
所以阴脉不可随便泻。
2) 任脉开,天癸至。
未到青春期的女孩是不可以用任脉的穴位。
3) 在女子月经期间不可用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及足太阴脾经的穴位。
这两者都会导致月经提前结束,并且到了下次生理期的时候会因为之前的非正常结束而十分难受,对身体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害。
甚至对于更年期期间的女人可能会导致提前绝经。
4) 饭后一个小时一般不建议泄胃经的穴位和补中脘(会造成呕吐)。
5) 孕妇禁用合谷穴以及三阴交穴。
子宫肌瘤患者禁用三阴交穴。
6)导引任脉穴位需平躺。
7)日常调理不用心经,极泉穴除外;心脏的问题除神智类以外,都用心包经代之。
8) 不可投机取巧,如果病人病重没有力气给自己进行導引按蹻的时候,可以请健康的家人或是朋友帮助,但是不可以让多人在同一人身上導引,也不可一人同时为多人導引,更不可两人或是多人同时互相導引。
9) 被導引者尽量平躺,而其脚底的位置避免有人。
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表明,进行導引期间如果有人紧密侍候在患者附近,可能受患者所排出的病气所影响。
对于身体越弱的人影响越大。
10)導引过程中不要喝水和吃东西。
2、導引按蹻穴位使用时间及穴位数量限制:1)一个穴位30分钟以上,不超过2小时,一天全部穴位導引不超过3小时。
保持30分钟可以通过一周的经络巡行使穴位发挥最大的效果,时间太短无法将穴位的功效发挥到极致,时间太长又会导致穴位疲劳。
故建议初学者使用穴位时一天不超过3个。
一个穴位不要连续使用3天以上,以免穴位疲劳。
2)双侧穴位一天点按一侧即可,第二天换对侧。
3)同一时间只能導引一个穴位,禁止同时導引两个及以上穴位。
3、人体十二正经名称及经络走向: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中医反射疗法》实操要点注意事项常见反应解析大全为了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出良好的调理效果,清晰明了地知道该如何对反射区进行具体的操作,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以下细节知识!脚部反射区的操作顺序1、问:左脚和右脚,先操作哪一个?答:先左后右,操作完左脚所有的反射区后,再操作右脚的反射区。
2、问:同一只脚上的多个反射区,以什么顺序操作?答:调心为先,先操作心脏反射区,然后再从上至下、从内(侧)往外(侧)依次调理其它反射区;注意,心脏反射区需要轻按。
3、每个反射区,以什么方向按压刮拭?答:可横可竖可斜,单向刮压,重点是要覆盖到该反射区所有位置。
4、问:每一个反射区域,操作多少下?答:每个反射区需要操作至少36次,面积较大的反射区,需要分多条带全部操作到位,不能有遗漏;刮压36次后没有明显发热,可以增加刮压次数。
5、问:为了达到良好的调理效果,每次操作,该如何把控力度?答:参照渗透四九法原则,每按压刮拭9次,应当达到以下感受第一个九次(开):表层放松发软第二个九次(透):渗透到骨膜,产生脉冲反射第三个九次(散):从反射区往外发散第四个九次(固):反射区持续发热中医反射疗法操作注意事项一、无论采用何种手法,均需在反射区上涂抹少量凡士林、护手霜等润滑介质,以防止皮肤擦伤。
二、对于体质特别虚弱的人,不建议操作;如需调理,建议以轻手法。
三、孕妇不宜操作,避免因强烈刺激引起宫缩而流产。
四、对严重的心脏病、肾病及癌症患者,不建议自行操作反射疗法。
五、饭前半小时及饭后一小时内(过饱过饥)不宜进行操作,以免影响消化。
六、操作结束后,可以热水洗漱、泡脚,进一步加速气血循环,提高效果;如需冷水洗浴,建议1小时后。
七、操作前后及过程中,可适当喝杯温热水,以加快身体新陈代谢,促进排毒。
八、操作手法轻重要因人而异,并非越痛效果越好,在调理的过程中,可循序渐进加力,只要保证刮压到骨膜,有做到发热(用手背贴着感受),就会产生脉冲反射,就会有效果。
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的禁忌症尽管足部反射区按摩法可以调节全身,治疗全身疾病,但它也有其局限性.如急性传染病,急性中毒等,如采用足部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就要延误病情.这时必须及时采用药物疗法或手术疗法等急救措施.只有当病势缓解后,以足部按摩做为辅助手段进行调理性治疗.现将这类情况分述如下: 1.各种急性传染病;如流感,肝炎,结核,细菌性痢疾,伤寒,流脑,乙脑,疟疾,克山病,流行性腮腺炎等等. 2.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毒蛇,毒虫的咬伤,食物中毒,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 3.各种急性高热患者. 4.各种严重的出血病:包括吐血,衄血,呕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内脏出血等.如这时采用足部按摩疗法,会加速血液循环,造成更大量的出血. 5.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否则会引起经量过多,流产等. 6.必须实施外科手术的疾病,如阑尾炎,腹膜炎,肠穿孔,骨折,各种关节脱位等等,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7.急性心梗病情不稳定时,严重肾衰,心衰等患者;均要避免采用这种方法,否则可能加重肾脏,心脏的负荷,诱发心梗复发或加重肾衰而发生生命危险. 以上几种情况,足部按摩必须慎用,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足部穴位治疗歌(《医宗金鉴》)隐白主治心脾痛;筑宾能医气疝疼;照海穴治夜发,兼疗消渴便不通;大都主治温热病,伤寒厥逆呕闷烦,胎产百日内禁灸;千金主灸大便难;太白主治痔漏疾,一切腹痛大便难;痞疸寒疾商丘主,兼治呕吐泻痢痊;公孙主治痰壅膈,肠风下血积块疴,兼治妇人气盅病,先补后泻自然瘥;三阴交治痞满坚,痼冷疝气脚气缠,兼治不孕及难产,遗精带下淋沥痊;血海主治诸血疾,兼治诸疮病自轻;阳陵泉治胁腹满,刺中下部尽皆松;涌泉主刺足心热,兼刺奔豚疝气疼;血淋其痛疼难忍,金针泻动自安宁;然谷主治喉痹风,咳血足心热遗精,疝气温疟多渴热,兼治初生儿脐风;太溪主治消渴病,兼治房劳不称情;妇人水蛊胸胁满,金针刺后自安宁;阴谷舌纵口流涎,腹胀烦满小便难,疝痛阴痿及痹病,妇人漏下亦能痊;复溜血淋宜乎灸,气滞腰疼贵在针,伤寒无汗急泻此,六脉沉浮即可伸;大敦治疝阴囊肿,兼治脑衄破伤风,小儿急慢惊风病,炷如小麦灸之灵;行间穴治儿惊风,更刺妇人血蛊症,浑身肿胀单腹胀,先补后泻自然平;太冲主治肿胀满,行动艰辛步履难,兼治霍乱吐泻症,手足转筋灸可痊;中封主治遗精病,阴缩五淋溲便难,鼓胀瘿气随年灸,三里合灸步履艰;曲泉疝阴股痛,足膝胫冷久失精,兼治女子阴挺痒,少腹冷痛血瘕;伏兔主刺腿膝冷,兼刺脚气痛痹风,若逢穴处生疮疖,说与医人莫用功;阴市主刺痿不仁,腰膝寒如注水侵,兼刺两足拘挛痹,寒疝少腹痛难禁;足三里治风湿中,诸虚耳聋上牙痛,噎膈肿胀水肿喘,寒湿脚气及痹风;解溪主治风水气,面腹足肿喘嗽频,气逆发噎头风眩,悲泣癫狂悸与惊;陷谷主治水气肿,善噫痛疝腹肠鸣,无汗振寒痰疟病,胃脉得弦泻此平;内庭主治痞满坚,左右缪灸腹响宽,兼治妇人食鼓胀,行经头晕腹疼安;厉兑主治尸厥证,惊狂面肿喉痹风,兼治足寒膝膑肿,相偕隐白梦魇灵;飞阳主治步艰难,金门能疗病癫痫;足腿红肿昆仑主,兼治齿痛亦能安;昼发证治若何,金针申脉起沉疴,上牙疼兮下足肿,亦针此穴自平和;环跳主治中风湿,股膝筋挛腰痛疼;委中刺穴医前证,开通经络最相应;阳陵泉治痹偏风,兼治霍乱转筋疼;承山主针诸痔漏,亦治寒冷转筋灵;阳辅主治膝酸痛,腰间溶溶似水浸,肤肿筋挛诸痿痹,偏风不遂灸功深;风市主治腿中风,两膝无力脚气冲,兼治浑身麻瘙痒,足指疼痛针可停;丘墟主治胸肋痛,牵引腰腿髀枢中,小腹外肾脚腕痛,转筋足胚不能行;颈漏腹下马刀疮,连及胸肋乳痈疡,妇人月经不利病,下临泣穴主治良;侠溪主治胸胁满,伤寒热病汗难出,兼治目赤耳聋痛,颌肿口噤疾堪除;窍阴主治胁间痛,咳不得息热燥烦,痈疽头痛耳聋病,喉痹舌强不能言。
摘录自:中国洗浴网足部保健按摩知识推荐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每侧足部有26块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3组(图1——1)。
足部的关节多达数十个。
(一)足部的骨骼 1.跗骨位于足的后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块。
(1)跟骨位于足部的后方下部,是足骨中最大的一块骨,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
(2)距骨位于跟骨上方,高出其他的跗骨。
(3)楔骨有3块。
第一换骨位于内侧,第二楔骨位于中间,第三楔骨位于外侧,分别位于舟骨与第—- 第五跖骨之间。
(4)骰骨位于跟骨之前,足外侧缘,其后方突起为骰骨。
(5)舟骨位于距骨与3块楔骨之间,内侧有一向下方的圆形突起,称舟骨粗隆或结节。
2.跖骨位于足的中部,共5块。
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
每块跖骨又分为底(近足跟的一端)、体及头(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
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侧有一乳状突起称为第五跖骨粗隆(位于足外侧中部)。
3.趾骨共14块。
包括:(1)拇趾2块(近节趾骨、远节趾骨)。
(2)第二至第五趾各3节(分别称为近节趾骨、中节趾骨、远节趾骨)。
每块趾骨仍可分为底、体、头3部分。
(二)足部可触及的骨性标志 1.足内侧可触及内踝、舟骨粗隆(约内踝前方2.5 cm处)、第一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一跖骨小头(图1——2)。
2.足外侧可触及外踝、第五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五跖骨小头(图1——3)。
3.足底部可触及足跟下方的跟骨结节、第一至第五跖骨小头及第一至第五跖骨基底膨大部等。
4.足背部可触及第二至第四跖骨基底部。
5.足弓由跗骨和跖骨被韧带、肌肉、筋膜牵拉形成一个凸向背面的弓,称为足弓。
主要的弓是内侧的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构成。
人站立时,足部仅以跟骨结节及第一、第五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图1——4)。
(三)足部的关节小腿的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足部最大的关节——踝关节,也是足部最后面的关节。
跗骨之间、跗骨与跖骨之间都形成关节。
跖骨与趾骨之间形成跖趾关节,趾骨与趾骨之间又形成趾间关节。
第二至第五趾,可称为近节趾间关节与远节趾间关节。
无论关节大小、活动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结构均应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及关节腔3部分,均有韧带加强其稳定性。
(四)足的各局部名称足部是人体最下部的运动器官,针对足部反射区的定位及按摩方向的要求,须明确足部各局部的名称和方位。
根据正常人体解剖学的规定:足趾为前方,足跟为后方;足拇趾一侧为内恻,小趾一侧为外恻;足底面为下,足背面为上,足底面又称足的掌跖面;足背的后面与小腿相连接,足和小腿之间构成踝关节。
足的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内侧、外侧、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
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称趾腹或趾端掌跖面。
足的底面由前向后,分为掌跖前部、足心、足跟3部分。
足部按摩注意事项 1.按摩室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宾客受风着凉。
夏天按摩时不可用风扇吹宾客双足。
2.按摩前,保健按摩师与宾客要洗净手、足,剪短指(趾)甲,以防损伤皮肤及交叉感染。
并备好按摩巾、按摩膏等所需用品。
3.按摩开始时,心须先探查心脏反射区,并按轻、中、重3种手法力度进行。
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下,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
4.饭前0.5h及饭后1h内不宜做足部按摩。
饥饿易引起低血糖、虚脱;进食后进行足部按摩会进一步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胃肠负荷,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5. 足部有外伤或感染时,可按摩对侧足部的相应部位或同侧手部对应区域。
若因手法不当引起局部红肿、瘀血,可涂一些红花油或樟脑酊等,待局部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按摩。
6.按摩时尽量避开骨骼突起处,以防止损伤骨膜。
对敏感区应避免重度刺激,对儿童及多数女性,宜用轻手法刺激。
7.按摩后0.5 h内,嘱宾客饮用300~500mL 温开水,以促进代谢产物及时排出体外。
儿童、老人、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减少饮水量,以150~200mL为宜。
8.按摩的时间,以宾客需要而定。
一般以30~45min为宜,不宜过久。
9.按摩后可出现下列短暂反应,客人不必惊慌,坚持数日后,反应可自行消失,不要放弃按摩。
(l)按摩后尿量增加,气味变浓,颜色变深。
(2)出现低烧、发冷、疲倦、全身不适等症状。
(3) 按摩后踝部肿胀,有淋巴阻塞现象者更为明显。
(4)下肢静脉曲张者静脉曲张更明显。
(5) 反射区疼痛明星或器官功能失调现象加重。
10.长期接受足部按摩的宾客,痛觉的敏感逐渐降低,为提高其敏感性和按摩效果,可嘱客人用1%的热盐水(水温45℃左右)浸泡双足20~30min。
11.按摩后,木者用温水洗手。
冬天外出应带手套,以保护手部关节。
每月可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水煎、熏洗、浸泡双手20-30min。
常用的泡洗处方为:当归、木瓜、苏木、细辛、生姜、红花、骨碎补、生地、泽兰各10 g。
12、女性月经期及怀孕期,一般应慎用足部按摩或禁用足部按摩。
13.局部皮肤感染、溃烂、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活动期、性病、食物中毒、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的心、肾衰竭、肝坏死等危重病人,禁用足部按摩。
14.足部按摩可同时配合其他疗法,但不宜同时针炙。
15.术者要根据不同宾客的足部特征,因人而异找准反射区,按摩的施力方向要正确,力度要适宜,均匀并有深透感。
五、足部按摩手法(一)单食指叩拳法一手握扶早间部,另一手握拳,食指弯曲.拇指固定,以食指的近节指间关节为施力点压刮足部反射区(图1-5)。
适用反射区:额窦、垂体。
头部、眼、耳、斜方肌、肺、胃、十二指肠、胰脏、肝脏、胆囊、、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大肠、心脏、脾脏、生殖腺、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等。
(二)拇指指腹按压法一手握足,以另一手的拇指指腹为施力点,按压足部反射区。
适用反射区:心脏(轻手法)、胸椎、腰椎、骶椎、外生殖器和尿道、髋关节、肛门和直肠、腹股沟、坐骨神经、下腹部等。
(三)单食指刮压法手握扶足部,另一手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桡侧缘施力刮压按摩(图1一6)。
适用反射区:生殖腺、子宫或前列腺、尾骨(内侧)、尾骨(外侧)、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等。
(四)拇指尖端施压法一手握足,另一手拇指尖端施力按压适用反射区: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颈项、支气管、上颌、下颌、扁桃腺等。
(五)双指钳法手握足,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呈钳状,夹住被施术的部位,拇指在食指中节上加压施力按摩(图1—7)。
适用反射区:颈椎、甲状旁腺、肩关节等。
(六)双拇指指腹推压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施力推压。
适用反射区:肩胛骨、胸(乳腺)等。
(七)双指拳法用一手握扶足部,另一手半握拳,以食指、中指的近节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图1一8)。
适用反射区:小肠、肘关节等。
(八)食指刮压法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食指桡侧缘同时施力刮压按摩。
拇指固定足部。
适用反射区:膈(横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