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实务—国际上主要大陆桥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4
大陆桥名词解释
大陆桥是指连接两个海洋之间的陆地桥,通常用于运输货物和人员。
它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大陆桥的名称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和功能。
它通常连接两个大陆或大陆与岛屿之间,通过陆路交通将两个海洋之间的距离缩短,使得货物和人员能够更方便地往来于两个海洋之间。
因此,大陆桥也被称为“陆地上的桥梁”。
大陆桥的建设对于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缩短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从而促进地区间的贸易往来。
同时,大陆桥的建设也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大陆桥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交通流量等等。
因此,在建设大陆桥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环境评估,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之,大陆桥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大陆桥的建设也将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大陆桥概述大陆桥运输一、大陆桥运输的定义所谓大陆桥运输(Land Bridge Transport),是指使用横贯大陆的铁路、公路运输系统为中间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连接起来的运输方式。
从形式上看,是海陆海的连贯运输,但实际在做法上已在世界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的实践中发展成多种多样。
大陆桥运输一般都是以集装箱为媒介,因为采用大陆桥运输,中途要经过多次装卸,如果采用传统的海陆联运,不仅增加运输时间,而且大大增加装卸费用和货损货差,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则可大大简化理货、搬运、储存、保管和装卸等操作环节,同时集装箱是经海关铅封,中途不用开箱检验,而且可以迅速直接转换运输工具,故采用集装箱是开展大陆桥运输的最佳方式。
二、大陆桥运输产生的历史背景大陆桥运输是集装箱运输开展以后的产物。
出现于1967年,当时苏伊士运河封闭,航运中断,而巴拿马运河又堵塞,远东与欧洲之间的海上货运船舶,不得不改道绕航非洲好望角或南美致使航程距离和运输时间倍增,加上油价上涨航运成本猛增,而当时正值集装箱运输兴起。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大陆桥运输应运而生。
从远东港口至欧洲的货运,于1967年底首次开辟了使用美国大陆桥运输路线,把原来全程海运,改为海/陆/海运输方式,试办结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达到了缩短运输里程、降低运输成本、加速货物运输的目的。
三、西伯利亚大陆桥1.西伯利亚大陆桥概念西伯利亚大陆桥是利用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作为陆地桥梁,把太平洋远东地区与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以及西欧大西洋口岸连起来。
此条大陆桥运输线东自海参威的纳霍特卡港口起,横贯欧亚大陆,至莫斯科,然后分三路,一路自莫斯科至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港,转船往西欧、北欧港口;一路从莫斯科至俄罗斯西部国境站,转欧洲其它国家铁路(公路)直运欧洲各国;另一路从莫斯科至黑海沿岸,转船往中东、地中海沿岸。
所以,从远东地区至欧洲,通过西伯利亚大陆桥有海/铁/海,海/铁/公路和海/铁/铁三种运送方式。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大陆桥运输【—
第一天
地理总结之大陆桥运输】,为适应环球贸易发展的需要,以海运为主的国际集装箱运
输已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其亚欧航线需要通过苏伊士运河,而亚美航线有时需要通过巴拿马运河。
事实上,在
大洋和大洋之间有许多跨陆地铁路。
美国东西海岸的港口之间有铁路连接。
对于从亚洲运
输到东海岸的集装箱,如果在西海岸港口通过火车运输到东海岸港口,可以节省通过运河
过河的费用。
美国东西海岸有五条铁路;南美洲有一个,从南太平洋东岸的阿根廷布宜诺
斯艾利斯到南太平洋西岸的智利圣地亚哥;南亚有一个印度半岛,从东海岸的加尔各答到
西海岸的孟买,全长约2000公里。
这种横跨大陆、连接海洋的铁路通常被称为大陆桥。
世界上最长的大陆桥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港口的第一座欧亚大陆桥和第二座欧亚大陆桥。
第一座欧亚大陆桥由东西两部分组成。
东段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俄罗斯东岸的莫斯科,西
段从莫斯科到欧洲国家的港口。
1974年至1984年,从东岸的苏联港口到莫斯科,修建了
一条与东段平行的北西伯利亚铁路。
第二座欧亚大陆桥由中国段和欧洲段组成。
总结:经计算,第二大陆桥比海运(经过苏伊士运河)每单位运输可减少里程。
大陆桥简介大陆桥是指横贯大陆的铁路把两侧的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便于开展海陆联运,缩短运输里程。
当今世界上有五条大陆桥。
1.北美大陆桥: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一条大陆桥。
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为了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把铁路线不断向西延伸。
年复一年,遂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
这条大铁路,东起纽约,西止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全长4500公里。
它东接大西洋,西连太平洋,缩短了两大水域之间的距离,省却了货物水路绕道巴拿马运河的麻烦。
2.南亚大陆桥: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上,从东岸的加尔各答港,到西岸的孟买港之间,有一条东西向的长约2000公里的大铁道。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南亚大陆桥”。
它使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之间的海上运输可以改成铁路联运。
3.南美大陆桥:长1000多公里。
东起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西止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联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水域,有利于南美诸国间的协作,促进经济开发。
4.第一亚欧大陆桥:从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起点通向莫斯科,最终到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的西伯利亚大陆桥,又称第一亚欧大陆桥,主体部分是西伯利亚大铁路。
不经过我国。
5.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站接轨,西行至阿克斗卡站与土西大铁路相接,进而分北中南三线接上欧洲铁路网,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到达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
这条大陆桥跨越亚欧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世界上最长最“年轻”的一条大陆桥。
中国有三条欧亚大陆桥、四条通道方案,具体如下:1、大连方案,又称连满欧亚联运大通道。
以大连为上岸港,把我国大陆、香港、日本、东南亚各国供俄罗斯和西北欧的货物,经哈(尔滨)大(连)铁路、滨(哈尔滨)洲(满洲里)铁路,由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内蒙古的满洲里出境,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经俄罗斯的莫斯科到俄边境城市布列斯特分流,再经波兰的华沙、德国的柏林、到荷兰的鹿特丹港。
大陆桥运输名词解释大陆桥运输( land bridge transport)又称海洋通道运输大陆桥运输( land bridge transport)又称海洋通道运输,是以跨越大洋的海上交通线为中心,将两岸之间或者两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的国际多式联运。
它包括三种运输方式:远洋班轮运输、近洋班轮运输和跨洋铁路运输。
按照参加运输的船舶是否依靠沿海航道运行分为内河水运和海上水运;按照货物运输的目的地划分,有国际铁路运输、国际公路运输和国际航空运输等。
由于世界上不少港口、海峡和岛屿的形成,大陆桥运输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随着跨越大洋的新桥的建设,其发展也会更快。
据1985年统计,全世界经过两大洋的跨海大桥共有120座,总长度达13890千米,其中有7000多千米连接了大洋两岸。
大陆桥是由铁路、公路和其他交通工具串连组成的一种连续的运输网络。
其基本特征是连续运输,整体配置,合理使用运力。
因此,大陆桥运输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
名词解释:(1)大陆桥:又称国际陆桥或国际桥梁运输,指铁路、公路或其他交通工具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运输。
这条铁路或公路跨越了欧亚大陆,穿过白令海峡或巴拿马运河,连接了欧洲大陆,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
国际铁路运输包括集装箱,货物和集装箱运输,散货和散货运输,国际班轮运输和国际集装箱运输。
(2)关税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根据国际法律规定,为了防止偷漏税和提高关税的效率而在共同对外关税区域内所实行的一种双边贸易制度,即进口国的海关只对来自某一国关境内有实际离境的人或货物,才允许其办理海关手续,履行海关规定的义务。
(3)共同市场:指由欧洲共同体各国、英国、爱尔兰共和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八国共同组成的经济实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最重要的机构。
其基本职能是经营对外贸易,成员国商品的关税已经统一,相互取消绝大部分关税,但同时对农产品和纺织品仍保留关税。
陆桥运输在国际多式联运中,陆桥运输(Land Bridge Service)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远东/欧洲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
所谓陆桥运输是指采用集装箱专用列车或卡车,把横贯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作为中间“桥梁”,使大陆两端的集装箱海运航线与专用列车或卡车连接起来的一种连贯运输方式。
严格他讲,陆桥运输也是一种海陆联运形式。
只是因为其在国际多式联运中的独特地位,故在此将其单独作为一种运输组织形式。
目前,远东/欧洲的陆桥运输线路有西伯利亚大陆桥和北美大陆桥。
(1)西伯利亚大陆桥Siberian Landbridge)西伯利亚大陆桥(SLB)是指使用国际标准集装箱,将货物由远东海运到俄罗斯东部港口,再经跨越欧亚大陆的西怕利亚铁路运至波罗的海沿岸如爱沙尼亚的塔林或拉脱维亚的里加等港口,然后再采用铁路、公路或海运运到欧洲各地的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线路。
西伯利亚大陆桥于1971年由原全苏对外贸易运输公司正式确立。
现在全年货运量高达10万标准箱(TEU),最多时达15万标准箱。
使用这条陆桥运输线的经营者主要是日本、中国和欧洲各国的货运代理公司。
其中,日本出口欧洲杂货的V3,欧洲出口亚洲杂货的1/5是经这条陆桥运输的。
由此可见,它在沟通亚欧大陆,促进国际贸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包括“海铁铁”、“海铁海”、“海铁公”和“海公空”等四种运输方式。
由俄罗斯的过境运输总公司(SOJUZTRANSIT)担当总经营人,它拥有签发货物过境许可证的权利,并签发统一的全程联运提单,承担全程运输责任。
至于参加联运的各运输区段,则采用“互为托、承运”的接力方式完成全程联运任务。
可以说,西伯利亚大陆桥是较为典型的一条过境多式联运线路。
西伯利亚大陆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陆桥运输线。
它大大缩短了从日本、远东、东南亚及大洋洲到欧洲的运输距离,并因此而节省了运输时间。
从远东经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港口去欧洲的陆桥运输线全长13000km。
新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的连云港、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行出域穿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经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等欧洲口岸,全程长达11000公里左右。
因为它是继西伯利亚大陆桥之后连接亚欧的第二座大陆桥,故称“新亚欧大陆桥”。
前一条西伯利亚大陆桥相比,新亚欧大陆桥具有明显的优势。
1990年9月12日,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新亚欧大陆桥起点江苏连云港终点荷兰鹿特丹港长度 10900km新亚欧大陆桥——由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开始的陇海、兰新铁路向西延伸在中国西部边境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德鲁日巴站接轨,从而构成了一条沿当年亚欧商贸往来的“丝绸之路”,经亚洲、欧洲诸国直到大西洋的另一条陆上通道,这就是新亚欧大陆桥。
她将是一条对亚欧大陆经贸活动发挥巨大作用的现代“丝绸之路”。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东部连云港,西达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港口,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总长约10900公里。
连接着中国、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俄罗斯、东欧、中欧、南欧、西欧等40余国,占世界国家数22%;面积397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域面积26.6%;居住人口22亿,占世界人口36%。
新亚欧大陆桥东西两端连接着太平洋与大西洋两大经济中心,基本上属于发达地区,但空间容量小,资源缺;而其辽阔狭长的中间地带亦即亚欧腹地除少数国家外,基本上都属于欠发达地区,新亚欧大陆桥特别是中国中西部、中亚、西亚、中东、南亚地区,但空间容量大,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好,开发潜力大。
中间地带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能源富集。
新亚欧大陆桥所经过的各区域,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相互依存性与优势互补性,蕴藏了非常好的互利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