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元曲五首2
- 格式:pptx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2
2021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元曲五首第2课时同步练习语文版必修3一、基础知识(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音、字形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 )A.蛩.吟(qiónɡ)麇.集(qún)巨擘.(bò) 离亭宴煞.(shā)B.汉阙.(què) 罹.难(lí)抵.毁(dǐ) 提纲絜.领(qiè)C.巢.鸠(cháo) 纰.缪(pī)昡.晕(xuàn) 分道扬镳.(biāo)D.鞋履.(lǚ) 翩跹.(qiān)庾.毙(yǔ) 循.私舞弊(xù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闺情三箴其口憔悴长吁短叹B.贬低拭目以待籍贯馨竹难书C.周匝破釜沉舟销魂前踞后恭D.阵营计日程功拙笨瞠目结舌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皆嫌命窘..命窘:命不好。
B.一春鱼雁无消息.....鱼雁无消息:鱼雁没有来。
C.不销魂怎地不销魂..销魂:指思念很深,像丢了魂似的。
D.急罚盏夜阑..灯灭夜阑:夜深。
这里比喻人已垂暮。
4.下列对修辞手法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反问)B.文章糊了盛钱囤(比喻)C.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对偶)D.争辜负了锦堂风月(比喻)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皮影戏曾经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
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B.深圳大运会的开幕式雅致而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受到全世界瞩目,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6.填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1)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高效课堂高一年级C 段语文导学案 2013年3月27号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
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2、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弗朗西斯 培根1课 题:《元曲五首》:《秋思》 班级_____ 姓名 编号:19 课型:新授课 编制人:杨俊芳 审核人签名:【自研课导学】 课题《元曲五首 》 课时:共四课时 第二课时预习课(晚自习20分钟)完成如下任务:自读自悟《秋思》 资料准备:(1)查找元曲的有关常识。
(2)查找元曲创作背景。
自主积累:1.了解作品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2.体味作品语言,学习各种写作技巧。
自我感悟: 分析元曲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晨读课:(45分钟)目标:1.了解元散曲的产生背景及相关文学常识。
2. 初步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 通过诵读,体会语言,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
检测: 小对子互查,组长抽查,老师抽查。
学习目标:(1)了解元曲的有关常识、作者及创作背景。
(2)准确分析表现手法,深切体会作者情感 (3)景物的特征。
(4)抓住关键词、关键意象,解读每支曲子的内容。
【展示课导学】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人不讲道理。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2【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书写等级达成等级·基础题1 .默写①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②一春鱼雁无消息,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掩重门暮雨纷纷。
高中课外元曲必读:全元曲2道么?(末云了)(正旦唱)和哥哥外名,燕燕也记得真,唤做"魔合罗小舍人"。
(末云了)(旦捧砌末唱)【那吒令】等不得水温,一声要面盆;恰递与面盆,一声要手巾;却执与手巾,一声解纽门。
使的人无淹润、百般支分!(末云了)(正旦笑云)量姊妹房里有甚好?【鹊踏枝】入得房门,怎回身?厅独卧房儿窄窄别别,有甚铺呈?燕燕己身有甚么孝顺?拗不过哥哥行在意殷勤。
【寄生草】卧地观经史,坐地对圣人。
你观的国风、雅、颂施诂训,诵的典谟训诰居尧舜,(末云了)(正旦唱)说的温良恭俭行忠信。
燕燕子理会得龙盘虎踞灭燕齐,谁会甚儿婚女聘成秦晋?(末云)这书院好。
【幺篇】这书房存得阿马,会得客宾。
翠筠月朗龙蛇印,碧轩夜冷灯香信,绿窗雨细琴书润。
每朝席上宴佳宾,抵多少"十年窗下无人问"!(末云住)(正旦唱)【村里迓鼓】更做道一家生女,百家求问。
才说贞烈,那里取一个时辰?见他语言儿栽排得淹润,怕不待言词硬,性格村、他怎比寻常世人?(末云了)(正旦唱)【元和令】无男儿只一身,担寂寞受孤闷;有男儿呓梦入劳魂,心肠百处分。
知得有情人不曾来问肯,便待要成眷姻。
【上马娇】自勘婚,自说亲,也是"贱媳妇责媒人"。
往常我冰清玉洁难亲近,是他亲,子管教话儿亲。
我煞待嗔,我便恶相闻。
【胜葫芦】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觑了他兀的模样,这般身分。
若脱过这好郎君。
【幺篇】教人道"眼里无珍一世贫";成就了又怕辜恩。
若往常烈焰飞腾情性紧,若一遭儿恩爱,再来不问,枉侵了这百年恩。
(云)子末你不志诚?(末云了)(正旦唱)【后庭花】我往常笑别人容易婚。
打取一千个好嚏喷。
我往常说贞烈自由性,嫌轻狂恶尽人。
不争你话儿亲,自评自论;这一交直是哏,亏折了难正本。
一个个忒忺新,一个个不是人。
【柳叶儿】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自来鱼雁无音信。
2009年4月3日学案
科目语文课题元曲五首2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了解元散曲的相关知识。
2 了解五首元散曲的主旨及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初步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习难点:从作品中提炼写作方法,训练学生以读促写的能力。
文学常识: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1、
2、
3、
4、
《正宫·醉太平刺世》
一、解题
正宫·醉太平:
刺世:
二、这首曲子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
三、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越调·天净沙秋》
鉴赏分析:
1、开头两句写了那些图景,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析“一点飞鸿影下”在曲中的作用?
3、“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一句有何特点?
设计教师:。
密匝匝( )隐隐( )辜负( • • •夜阑()汉阙()急攘攘( • • 拙 计 粼魂争鸠 粼销卞巢 元曲五首第二课时《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双调•夜行船 秋思》 学习目标:1、 准确背诵元曲,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2、 初步掌握鉴赏元曲的能力,重点是把握曲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
预习案1、 依据预习案有感情的通读元曲;从整体上理解曲作的思想感情,把握文中重 要的表现手法的运用。
2、 完成预习自测题:所有题目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3、 将预习自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一、走进作者(-)王实甫:(1260年一 1316年)。
天一阁本《录鬼簿》称他名德信。
大都(今 北京市)人。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破 窑记》写刘刀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
另有《贩 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二)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一说字千里。
大都(今北京)人,另 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 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 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 雍”,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 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 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 自娱,死后葬于祖荣。
二、预习自测初读曲作,完成下列练习题(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粼粼() 蛰( ) •• 醺醺()堪嗟( ) •• (二) 解释下列词语隐隐:醺醺: 王实甫 马致远夜阑:锦堂风月:探究案一、整体感知:(朗读曲作体味意境)诵读这两首曲作,思考主要写什么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对曲作的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复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