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牵引术
- 格式:ppt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12
颅骨牵引的注意事项颅骨牵引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法,在一些头部骨折、脊柱损伤或严重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常常会使用。
此手术能够通过外力牵引来保持颅骨的对齐,减轻压力,并有助于头骨或颈椎的愈合。
然而,在进行颅骨牵引术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颅骨牵引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手术,需要由专业的医生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
因此,在选择颅骨牵引时,患者应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医院和医生,并确保手术设备齐全,操作规范。
其次,颅骨牵引手术前,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全身器官功能、血液凝固状态以及颅骨损伤的严重程度等。
只有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全面了解后,医生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另外,颅骨牵引术后,患者需要严密观察。
牵引时,患者需要固定在床上或使用牵引器固定头部,为了防止骨折或脊柱损伤的合并症,患者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同时,医生还会定期检查患者的病情,包括颅内压力的变化、头骨或颈椎的愈合情况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密切遵守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这些训练通常包括一些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同时,患者还需要坚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最后,患者在康复期间还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定期复查。
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症状或者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此外,患者还需要与家人或护理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及时获得照顾和支持。
总而言之,在进行颅骨牵引术时,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同时,也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希望以上注意事项能对进行颅骨牵引术的患者有所帮助。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河北省骨科医院
操作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区:床号:病案号:
操作日期:年月日
操作名称:颅骨牵引
操作者:指导教师:
麻醉方法:局麻
操作经过:协助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剔去头发,头位摆正,暴露头皮耳上2cm皮肤周围15cm,确定进针点:耳上2cm。
在预定的穿入的部位以5%碘伏消毒,以2%利多卡因从皮肤直至骨膜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用牵引弓部位于穿入部位垂直于骨面拧入,拧紧牵引弓上两个相对的螺丝进行固定,防止松脱或向内挤紧而刺入颅内,穿刺针眼以无菌辅料覆盖。
以6kg重物拉紧牵引。
术毕,查患者神清语利,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患足四肢活动可,感觉同入院查体。
P:第页医师签名:。
颅骨牵引知识点总结大全颅骨牵引的适应症包括颈椎病、颅骨损伤、脑血管病、颅内压增高症等。
此外,在手术前后以及康复期间,颅骨牵引也常常被应用。
颅骨牵引对于这些疾病和情况有着明显的疗效和作用。
不过,在进行颅骨牵引时,也需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比如对于一些颈椎病患者、骨折患者或者存在严重神经血管病变的患者,颅骨牵引并不适用。
此外,在进行牵引时,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牵引不当可能导致神经血管受损或者牵引头皮脱落等。
总的来说,颅骨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具有着较好的疗效和应用价值。
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基本原理、适应症、注意事项等,从而更好地应用和管理。
一、颅骨牵引的基本原理颅骨牵引是通过对颅骨施加外力,来使颅骨受力、拉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损伤的目的。
牵引可以通过重力、机械、头枕等方式进行,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首先,颅骨牵引能够减轻颅骨的压力。
在头部骨折、疾病等情况下,颅骨往往会受到压力的影响,从而导致疼痛、功能障碍等。
而通过牵引,可以使颅骨受到外力的影响,减轻颅骨的压力,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功能等。
其次,颅骨牵引也可以促进愈合和恢复。
在颅骨损伤、颈椎病等情况下,通过牵引可以对颅骨进行拉伸,促进骨折愈合,加速损伤恢复,从而加快康复进程。
最后,颅骨牵引还可以调整颅骨的位置和稳定性。
在一些颅骨骨折、畸形等情况下,通过牵引可以对颅骨进行调整,从而恢复其正常的位置和稳定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颅骨牵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颅骨施加外力,来减轻颅骨的压力、促进愈合和调整位置,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颅骨牵引的适应症颅骨牵引可以用于一些颅骨相关疾病和损伤,比如颈椎病、颅骨骨折、脑血管病、颅内压增高症等。
此外,在手术前后以及康复期间,牵引也常常用于辅助治疗。
1. 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颅骨相关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颈部疼痛、僵硬、局部肌肉萎缩等症状。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颅骨牵引可以通过对颅骨的拉伸,减轻颈椎的压力,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一、背景颅骨牵引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等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在牵引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患者配合不佳,可能导致颅骨牵引脱钩,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为提高医护人员应对颅骨牵引脱钩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安全,防止因颅骨牵引脱钩导致严重后果。
2. 提高医护人员对颅骨牵引脱钩的应急处置能力。
3. 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
三、应急预案流程1. 发生情况当医护人员发现颅骨牵引脱钩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报告流程(1)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护士长。
(2)护士长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3. 救治措施(1)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脱钩处,防止感染。
(2)安抚患者情绪,确保患者配合治疗。
(3)检查患者颈椎稳定性,必要时给予临时固定。
(4)迅速联系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
4. 术前准备(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确保患者安全。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风险和必要性。
(3)做好手术器材、药品、设备等准备工作。
5. 手术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2)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3)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6. 后续处理(1)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总结本次事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颅骨牵引的操作技能。
2.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颅骨牵引的认知和配合度。
3. 定期检查颅骨牵引装置,确保其完好无损。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五、总结颅骨牵引脱钩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此类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业务学习记录时间:2009 2 1 主持人:陈乙瑞参加人员:张友、骆浩、冯世龙、谢鲤钟、陈晓华、陈乙瑞、李楠、魏星、周海涛、周继斌、刘峰、陈友浩及骨科进修实习生内容:。
一、概念 1.骨牵引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
2.颅骨牵引 3.适应症颈椎骨折脱位上颈椎畸形脱位超过3周的枕颌吊带牵引。
二、方法入钉点双侧眉弓外缘作经两侧乳突的冠状线的垂线,交点为入钉点。
深度穿透外板3-4mm,要求钻头不超过内板,直径需与骨钉一致。
三、术后处理及观察1、头与躯干必须保持一直线,即使左右侧卧时,床远端垫高对抗牵引;2、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枕头应垫在双肩及颈部,使头轻度后仰;3、翻身时勿扭转躯干及颈部,即躯干旋转的方向及度数与头颈部的旋转的方向度数相同;4、防止枕后部褥疮:局部可加按摩、定时翻身预防;5、防止颅骨牵引的脱钩:颅骨牵引开始3~4天内,每天拧紧螺纹一圈,以防脱落;一旦脱钩,可把牵引弓重新消毒后重新上钩;6、防止感染:必须注意针眼的无菌护理,防止颅内感染。
针眼滴75%酒精,每日2次;7、复位牵引力线(1)屈曲型轻度仰伸(2)仰伸型轻度屈曲(3)小关节交锁先轻度屈曲,解锁后轻度仰伸或中立位维持(4)损伤机制不明者可先中立位牵引涉及复位的,需及时透视调整牵引方案; 8、牵引重量维持牵引2-4kg,复位牵引第一颈椎4-5kg,依次递增2-2.5kg。
评价:对于颅骨牵引术是骨科临床基本技术之一,其目的是使移位的颈椎复位;恢复生理曲度;保持稳定;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
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加深对颅骨牵引术的认识和理解,规范临床基本操作技术。
记录人:xxx。
一、预案背景颅骨牵引是治疗颅骨骨折、颅底骨折、颅脑损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牵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牵引脱出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为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在牵引脱出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降低牵引脱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3. 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1)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牵引部位。
(2)发现牵引脱出迹象时,立即报告值班医生。
2. 应急处置(1)立即停止牵引,防止进一步损伤。
(2)将患者置于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缓解紧张情绪。
(4)通知手术室做好消毒准备。
3. 手术室准备(1)备齐手术所需物品,包括无菌手术包、消毒液、缝合线等。
(2)手术室工作人员做好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安全。
4. 手术治疗(1)在手术室进行消毒处理后,对患者进行颅骨牵引复位。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如手法复位、器械复位等。
(3)复位成功后,重新进行颅骨牵引,确保牵引力度适中。
5. 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牵引部位。
(2)保持牵引部位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用药等。
(4)定期进行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6. 培训与演练(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颅骨牵引脱出应急预案培训。
(2)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案总结1. 本预案适用于颅骨牵引脱出事件的应急处置。
2. 医护人员应熟悉预案内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4. 术后护理要细致、周到,确保患者康复。
5.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以适应临床需求。
颅骨牵引病人的护理要点
颅骨牵引病人的护理要点涵盖了多个方面,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对这些要点的详细解释:
创伤口护理:创伤口部位的消毒和护理至关重要,必须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感染。
同时,要密切观察创伤口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出血、流脓或其他异常症状。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肺部情况观察:颅骨牵引病人可能因为病情需要长时间卧床,这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肺部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咳嗽和咳痰等情况。
如果发现有肺部感染的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饮食调理:在颅骨牵引期间,病人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同时以流食为主。
避免给病人食用辛辣、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身体的调理和改善造成影响。
此外,要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皮肤护理:由于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皮肤护理也非常重要。
应保持床铺的整洁和干燥,骨突出部位可垫气圈或海棉,以减轻压力。
同时,要定期给病人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
功能锻炼: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这包括帮助病人进行肢体的伸屈动作、按摩和热敷等处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避免过度活动导致牵引移位。
综上所述,颅骨牵引病人的护理要点涵盖了创伤口护理、肺部情况观察、饮食调理、皮肤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等多个方面。
这些要点的合理执行对于缓解病人的不适、预防并发症以及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颅骨牵引的护理要点
(1)患者剃光头、仰卧位,用龙胆紫作标记,自两耳边顶端连线,再作自鼻尖向上向后引线相交于顶部白交叉点旁开4~125px,即为颅骨钻孔点。
(2)局麻药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溶液每10ml加盐酸肾上腺素1~2滴,可止血及延长麻醉时间。
(3)病人卧硬板床,床头抬高,一般颅骨牵引重量5~10kg。
(4)颈椎屈典型损伤时,病人平卧位去枕,齐两肩用薄枕垫平作过伸位牵引。
颈椎过伸型损伤时可在头下置枕作屈曲位牵引。
(5)检查牵引绳的牵引力、反牵引力是否适宜,保持牵引有效。
翻身时注意保持头与躯干呈一直线,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头颈部两侧用沙袋固定制动,避免大幅度翻身,始终保持正确的体位。
(6)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随意解除牵引装置或增减牵引重量,以免影响疗效。
(7)颅骨牵引钳的针眼每日用安尔碘消毒2~3次,勿祛除针眼.周围的血痂,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针眼有无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同时观察体温变化,预防感染。
(8)颈椎损伤伴高位截瘫者牵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及时处理。
(9)每天检查颅骨牵引螺丝有无松动,先松后紧,避免钩尖刺激骨质发生滑脱,翻身过程中亦要防止冰钳滑脱,如不慎滑脱,应用沙袋固定颈部两侧制动,重新消毒冰钳后再插入。
(10)枕骨粗隆处放中空海绵垫或纱布圈,减轻骨突部的压迫,每日定时按摩骨突部预防褥疮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