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一、临床护理质量

(一)基础护理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

1、头发清洁梳理整齐;指(趾)甲短无污垢;胡须短/清洁、整齐。督促并协助患者洗头、洗脚、剪指甲、理发(剃须);新入院患者及时处理。

2、口腔、皮肤、床铺做到三清洁。

口腔清洁无并发症,口唇及口腔溃疡及时处理.口腔护理每日1-2次。

皮肤清洁无污垢、无排泄物污染,定时翻身。

患者床铺每天湿扫1-2次,床单污染后随时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柔软、无碎屑.床角规范、床上无杂物,无自带被褥及枕头等床单位用物。

3、无压疮、烫伤(灼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4、定时进行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5、做好患者的出入院护理。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房环境、住院规则及有关制度。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时处理床单位并进行终末消毒。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2。1)

以上检控项目,以患者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根据考核办法,抽查10-20名患者,95分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

计算方法:

基础护理合格人数

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检查人数

(二)重危患者护理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平整.

3、患者无压疮、烫(灼)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

1、同基础护理质量1、

2、4、5项。

2、适时为患者洗头、洗脚、剪指(趾)甲,保持患者清洁。

3、经常巡视患者(特护患者要有专人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准确记录。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通畅、固定牢固无扭曲,符合疾病及护理常规要求。

3、无压疮、无烫伤(灼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危重患者及长期卧床患者无褥疮发生。病情危重、全身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恶液质、休克及多发性创伤等致患者处于强迫卧位,或由于翻身搬动患者后即可危及生命者除外(不包括膝关节以下部位),但须每2—4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认真记录。

5、每班进行床头交接病情、治疗、护理和皮肤等情况.

6、遵医嘱正确用药,各种治疗、护理及时准确,安排合理.

7、护士掌握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和急救仪器的使用。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2。2)

以上检控项目,以患者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根据考核办法进行检查,每位患者95分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

计算方法: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数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100%

检查人数

附:管道护理要求

1、各种管道位置正确,固定良好、通畅无阻,无受压、扭曲、

折叠现象.

2、胸、腹腔引流管每1-2小时挤压一次,防止堵塞.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认真记录.

3、引流管、引流袋更换符合要求:

(1)一次性引流袋5-7天更换一次;非一次性引流袋24小时更换一次;胸腔引流瓶每天更换;

(2)橡胶鼻饲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21—30天更换一次;(3)连接管和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尿道内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蕈形尿管每2周更换一次;

(4)原则上,鼻导管每日更换二次,鼻塞每24小时更换;更换鼻导管、鼻塞的同时更换鼻孔,双侧鼻孔交替,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双腔鼻导管每天清洗,每周更换一次;

(5)湿化瓶每天更换并消毒,患者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除备用与应急抢救患者使用外,其余湿化瓶干燥保存.

4、输液患者挂巡视卡,原则上每30—40分钟巡视一次,并记录.

5、吸氧患者有吸氧记录(记录开始与停止吸氧时间)。

患者常用卧位要求:

1、去枕平卧位:

(1)硬膜外麻醉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

(2)昏迷及全麻患者(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至清醒,生命体征正常);

(3)休克患者(取中凹卧位,头偏向一侧)。

2、平卧位:

(1)昏迷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胸、腰椎手术后;

(3)疝修补术后;

(4)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平卧位,患肢抬高30—40°)。

3、头高位:脑出血、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头抬高15—30cm)。

4、半坐卧位:

(1)心肺疾患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2)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3)口腔、面部、颈及胸腹部手术后患者;

(4)急性左心衰。

5、端坐卧位: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三)整体护理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标准:

1、护士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

2、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3、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

评价方法:

1、有专科疾病标准护理计划。

2、有专科疾病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3、健康教育登记表记录完整、清楚、整齐、准确.

4、有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从六个方面进行评价①患者住院须知(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房环境及住院探视制度)②疾病知识③用药知识④饮食知识⑤出院指导⑥特殊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及评价方法(见表2。3)

按计划进行书面资料检查并询问患者,了解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做不到者按标准进行扣分,≥95分合格。

计算方法: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

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被检查人数

知晓人数

知晓率(%)=×100%

检查人数

(四)病房消毒隔离工作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100分

评价标准:

1、治疗室、换药室分区明确;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外用消毒剂存放符合要求。

2、各类环境、物体表面细菌培养结果符合要求.

3、医护人员手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4、为患者进行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湿式扫床一床一巾,擦拭床旁桌一桌一巾,执行率100%。

5、无菌物品、消毒剂等使用符合要求。

6、各种护理用品(含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和用后初步处理符合规定。

7、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衣帽整齐,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评价方法:

1、各室分区明确,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外用消毒剂分柜存放。无过期诊疗物品及自备包.

2、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ICU、CCU、N ICU、EICU、手术室、消毒(中心)供应室、婴儿洗澡间、血液病房等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细菌菌落数符合卫生学标准(各类环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标准见附表1)。

3、操作前后流动水规范洗手;集体注射、输液时每个患者之间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4、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执行率100%.

5、湿式扫床一床一巾,执行率100%。

6、擦拭床旁桌一桌一巾,执行率100%。

7、治疗室、换药室等使用的无菌镊或持物钳原则上采用无菌干缸保存,有效使用时间4小时;手术室每台手术更换,如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应按6小时更换一次,必须注明启用时间.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的要按规定每周二次更换容器及消毒液。

8、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医疗废物按卫生部《医疗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分类放置,专人收集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9、氧气湿化瓶、连接管等一般患者使用后用500mg/L、感染性疾病患者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保存。

10、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11、盛放碘酒、酒精等皮肤消毒剂的容器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并注明启用时间.

12、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注明开启时间(提倡使用小包装)。

13、体温计用75%酒精(或其它消毒剂)浸泡消毒,并及时更换消毒液,确保有效浓度。

14、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无菌技术操作时须戴口罩。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2。4)

各级质控组定期检查,按评分标准评价,100分为合格。

二、护理管理质量

(一)病区管理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标准:

1、病区医疗环境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做到五不准。

2、病区办公用品、仪器等放置有序。

3、病房内床旁桌、床旁椅、病床要各成一条线,摆放整齐.

4、病房内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

5、患者着装符合要求,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评价方法:

1、病区秩序有专人管理,做到五不准:

(1)不准在病区吸烟;

(2)不准在上班时间聊天、会客;

(3)不准在上班时间做私事、看小说;

(4)不准在上班时间吃零食;

(5)不准在工作场所及冰箱内存放私人物品;

2、病区肃静,做到四轻:

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窗轻、操作轻。

3、病区陈设做到四固定、三条线、三不放:

(1)四固定:一切物品、办公用具、仪器,固定房间、固定位置、固定数量、定人管理。

(2)病床单位三条线:床旁桌一条线、床旁椅一条线、病床一条线。

(3)三不放:床头、床下、窗台上不放杂物。

4、病区卫生做到四无、三分开、二定期

(1)四无:地面无痰迹、果皮、纸屑;病区无吸烟;卫生间无臭味、堵塞、漏水;墙壁无蜘蛛网、灰尘。

(2)三分开:治疗室、换药室、卫生间、病房的拖把及抹布分开使用。(3)二定期:走廊及病房,非一次使用大小便器定期消毒、清洁.

5、病区安全做到三专管、二有:

(1)水、火、电专人管理;

(2)毒、麻、限、剧药品专人管理并加锁;

(3)贵重仪器专人管理.

(4)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5)有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6、患者做到二遵守、一整齐

(1)二遵守:遵守住院规则、探视陪护制度;

(2)一整齐:住院患者应着患者服.

7、护理人员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佩带胸牌。

检查及评价方法(见表2。5)

各级质控组按计划或随时检查,按标准进行评分,≥95分为合格。

(二)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评价标准:

1、各种记录字迹工整,页面清洁整齐;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正确使用医学术语。

2、护理记录单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1、体温表单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

评价方法:

1、项目填写齐全、准确。

2、页面清洁、整齐,无刀刮、涂改及错别字。

3、绘制美观,点圆叉正、点叉大小一致(1-2mm),连线粗细均匀、线直.

4、时间、数值及连线绘制准确,加测次数符合常规要求。

5、实施降温措施后、脉搏短绌、使用呼吸机等时,体温、脉搏、呼吸绘制方法正确。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2。6)

根据情况对住院患者体温单进行抽查或全部检查。以页面为单位计算分数,≥95分为合格。

计算方法:

合格页数

合格率(%)=×100%

检查页数

2、护理记录单(含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

评价方法:

1、护理记录单书写应字体工整,字迹清晰,书写过程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涂、粘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项目填写齐全,无漏项.

2表述准确、语句通顺,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使用医学术语及通用的外文缩写,体现专科特点。

3、使用黑钢笔或蓝黑钢笔书写,每次记录后签全名。实习学生或未注册护

士书写的护理记录要有注册护士或护士长签名,护士长定期检查并签名,签名方法正确.

4、根据护理级别,按规定时间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记录.

记录次数:一级护理患者1-2天记录一次

二级护理患者3-4天记录一次

三级护理患者5—6天记录一次

5、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变化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6、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7、新入院患者首次记录应包括:患者的入院方式、时间、生命体征、主诉、症状等主要病情,以及护理级别、饮食、主要治疗原则和处置情况。

8、出入水量记录:

摄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凡是固体的食物除须记录固体单位量,须换算成食物的含水量。

排出量:包括尿量、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及各种伤口渗出量等,除大便记录次数外,液体以毫

升为单位记录。

9、出院、转科记录应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经治疗护理后,疾病的转归及小结.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2.7)

各级质量检查组根据情况抽查或全部逐页检查。以页为单位进行评价,每页得分≥95分为合格。

计算方法:

合格页数

合格率(%)=×100%

检查页数

3、手术护理记录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

评价方法:

1、项目填写完整、字迹工整、准确无漏项。

2、记录内容符合要求,能反映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等,语句通顺,术语正确,无错别字。

记录重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药物过敏史、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术前意识、手术时的体位、术中输液输血情况、尿量、引流管放置情况、生命体征、皮肤及出手术室时的意识情况等。

3、手术所用各种敷料、器械数量的清点、核对、记录准确无误,巡回和器械护士签全名。

4、手术结束后,手术护理记录单及时归入病历。

检查及评分方法:

护理部质控组每月进行检查,以每份为单位进行评价,≥95分为合格.

计算方法(见表2.8)

合格份数

合格率(%)=×100%

检查份数

(三)急救物品完好率

分值:100分

标准值:100%

质量标准:

1、急救药品的种类、数量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无过期药品。

2、急救设备、药品、物品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处于功能状态。

3、急诊科及临床科室常用抢救包配置齐全、适用。

评价方法:

1、急救药品、设备、物品完好、清洁,处于功能状态.

2、急救药品设备定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急救设备定期消毒.

3、急救药品和器材及时补充、维修、保养。

4、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定期检查并登记签字,每周不少于2次。

附:物品配备标准

(1)一般抢救物品包括:抢救药品(可根据专科特点配备)、氧气(含流量

表、湿化瓶等)、吸痰器、输液架,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输液器、注射器、吸痰管、氧气管、开口器、舌钳、压舌板、消毒止血带、瓶套、砂轮及胶布。乳胶手套、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抢救车(车内常用抢救药品、抢救物品齐全)、按压板(硬板床者可免配)。

(2)特殊抢救物品:①气管切开包必备科室: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外科、胸外科、耳鼻喉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产房。②急诊科需另备:腹穿包、胸穿包、腰穿包、导尿包、深静脉穿刺包/留置针、清创缝合包、接生包、抢救包(内有开口器、舌钳、压舌板)、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呼吸机(含气管插管全套物品)

检查及评价方法(见表2。9)

以上项目随时进行检查,节假日前必查.按项目评价,以主要项目计算完好率。计算方法:

完好项目数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计算完好率项目数

(四)各种登记本书写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100分

评价标准:

登记及时、准确、完整、不漏项,字迹清晰,页面清洁,登记内容符合要求。评价方法:

查对登记本、空气消毒登记本、物品交接本、患者意见本、工休座谈会记录

本、护士长手册、差错事故登记本、业务学习登记本、护理查房记录本。检查及评价方法(见表2.10)

各级质控组按计划进行检查,根据标准评分(护士长手册20分,其它每种10分)。

(五)基本护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分值:100分

标准值:100分

评价标准:

护理人员了解制度内容,并能自觉执行。

评价方法:

1、各级各班护理人员职责

2、护理交接班制度

3、护理查对制度

4、给药制度

5、护理查房制度

6、分级护理制度

7、治疗室管理制度

8、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9、护理差错登记报告制度

10、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1、病房管理制度

12、抢救工作制度

13、消毒隔离制度

14、护理会诊制度

15、业务学习制度

16、护理人员着装规定

17、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2。11)

科室及护理部质控组随时检查执行情况,一项不执行者该项不得分,一项制度中一条不执行者扣1分,该项100分为合格。

(六)护士长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方法:

1、有年、季、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安排.

2、护士长工作手册填写规范,项目齐全。

3、每日进行护理查房,检查护理工作情况,记录齐全。

4、严格执行护理质量检查制度,每月按时进行检查,并对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改进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按要求填写报表并报护理部。

5、按时参加护士长例会,及时向全体护士传达会议精神.

6、随时巡视病房,了解并掌握危重及一级护理患者的情况,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

7、及时组织对危重和复杂、疑难护理患者的讨论,指导责任护士制订

护理计划并检查落实情况。

8、每月组织病区护士业务学习2次,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学习内容、主讲人、参加人员签到),保留业务学习讲稿。

9、严格遵守和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定时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10、随时监控护理质量、护理安全重点项目的落实情况:如基础(危重、一级护理患者)护理、消毒隔离措施、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急救物品、药品的完好状态等。

11、随时征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有记录.有对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改进情况,并及时向患者反馈。

12、适时组织对发生的差错进行讨论,并进行原因分析、定性,制订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

13、及时检查进修、实习护士的工作和带教情况,按计划组织业务学习。按时进行出科考试和书写进修、实习鉴定。

14、督促检查配餐员、保洁员和护工工作。

15、按时填写各种报表,及时上报护理部。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2.12)

科护士长或护理部按时对护士长考核,按评价标准进行评分,≥95分为合格。(七)科护士长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方法:

1、有年、月工作计划,周有工作安排,并及时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经常深入病房,每月对本科病区护士长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或协助解决并给予具体指导。重大事件及时报告护理部。

3、每月按计划检查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如危重患者的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药品管理、病室管理等,及时组织对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做到:检查有记录、有评价、有缺陷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和跟踪监控记录。

4、按时巡视病房,掌握本科急危重症和抢救患者的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并进行具体的指导.需要时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5、适时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详细记录。对具体问题有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并跟踪检查落实、改进情况.

6、参加各病区的护理查房,督促并检查对实习、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和教学大纲的完成情况。

7、每月组织一次全科业务学习,记录完整,并保留讲稿。

8、认真填写护士长手册,做到项目齐全、记录内容符合工作实际,对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有参考价值。

9、严格遵守和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定时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2。13)

护理部按时对科护士长考核,按评价标准进行评分,≥95分为合格。(八)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分值:100分

标准值:95分

评价方法:

1、有全面的护理工作计划,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半年和全年有对计划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定期召开全院护士大会,进行工作总结.

2、每周召开并主持护理部例会,及时传达医院办公会和有关会议精神,对每周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

3、每月组织全院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定期召开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评估分析会,对护理工作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改进措施,跟踪检查落实情况,及时向全院护士长反馈检查及评价结果,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适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培训,落实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和毕业后的规范化培训。

5、每月组织全院护理查房一次,掌握临床各科室危重及一级护理患者情况,工作指导到位。

6、及时研究处理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和患者的投诉,做到有记录、有反馈,重大事件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

7、负责进修护士和护理专业(含助产)实习学生的工作、安排,做到有计划、定期检查并指导临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评价。

8、按时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

9、严格遵守和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督查各项护理质量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做到制度完善、定期检查。

10、按时召开护理差错分析会,做到:有原因分析、防范措施、并有定性和处理意见,严重差错及时向主管院长汇报。

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一、临床护理质量 (一)基础护理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 1、头发清洁梳理整齐;指(趾)甲短无污垢;胡须短/清洁、整齐。督促并协助患者洗头、洗脚、剪指甲、理发(剃须);新入院患者及时处理。 2、口腔、皮肤、床铺做到三清洁。 口腔清洁无并发症,口唇及口腔溃疡及时处理.口腔护理每日1-2次。 皮肤清洁无污垢、无排泄物污染,定时翻身。 患者床铺每天湿扫1-2次,床单污染后随时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柔软、无碎屑.床角规范、床上无杂物,无自带被褥及枕头等床单位用物。 3、无压疮、烫伤(灼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4、定时进行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5、做好患者的出入院护理。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房环境、住院规则及有关制度。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时处理床单位并进行终末消毒。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2。1) 以上检控项目,以患者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根据考核办法,抽查10-20名患者,95分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 计算方法: 基础护理合格人数 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检查人数 (二)重危患者护理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平整. 3、患者无压疮、烫(灼)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 1、同基础护理质量1、 2、4、5项。 2、适时为患者洗头、洗脚、剪指(趾)甲,保持患者清洁。

完整版)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完整版)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价标准: 1.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10分钟内进行入院介绍和安全教育,并介绍自己、住院医师、科室主任、护士长和病友,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包括护士站、医生办、洗漱间和厕所。护士长应在半小时内到病人床前自我介绍(中午或夜间24小时内)。 2.宣传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实力、设备和科室的优护特 色等,并介绍住院须知、探视陪伴等医院的有关制度。及时向患者介绍疾病及康复、饮食、活动等知识和特殊治疗及检查、手术前、中、后均有介绍相关配合知识,讲解注意事项,并指导病人掌握用药知识。 3.护理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当病人来院就医、咨询、 投诉时,首位接待人员为“首接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到底。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详细解答,如病人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解释至病人满意。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并尽量使用通俗语言进行,对部分理解能力差的病人,要耐心地反复进行。新

病人入院时,实行零分钟接待制。值班护士热情、主动迎接病人,分管护士帮助病人到床前,做好五测,10分钟内通知医 生诊治。 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以上三个方面。为了评价护理服务的质量,需要对每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考核,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专业的接待,都是病人入院时最需要的。护士要及时接诊危重病人,快速安置急诊病人,并协助医生进行诊治。同时,要现场查看或询问新入院病人或急诊入院病人,核实存在问题,避免出现不及时接待、抢救物品准备不齐、交接班不清、未及时通知医生等问题。 在与病人交谈时,护士要用文明的语言和亲切的语气,使用“服务用语”,并以“请”字为先,使用规范的“谢”语和问候语。同时,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和职称选择合适的尊称,禁止直呼姓名和床号。护士还应该征询病人的意见和建议,态度诚恳、虚心,感谢病人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一、临床护理质量 (一)基础护理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 1、头发清洁梳理整齐;指(趾)甲短无污垢;胡须短/清洁、整齐。督促并协助患者洗头、洗脚、剪指甲、理发(剃须);新入院患者及时处理。 2、口腔、皮肤、床铺做到三清洁。 口腔清洁无并发症,口唇及口腔溃疡及时处理。口腔护理每日1-2次。 皮肤清洁无污垢、无排泄物污染,定时翻身。 患者床铺每天湿扫1-2次,床单污染后随时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柔软、无碎屑。床角规范、床上无杂物,无自带被褥及枕头等床单位用物。 3、无压疮、烫伤(灼伤)、坠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4、定时进行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5、做好患者的出入院护理。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房环境、住院规则及有关制度。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时处理床单位并进行终末消毒。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附表 以上检控项目,以患者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根据考核办法,抽查10-20名患者,95分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 计算方法: 基础护理合格人数 基础护理合格率(%)= ×100% 检查人数 (二)重危患者护理质量 分值:100分 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平整。 3、患者无压疮、烫(灼)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 1、同基础护理质量1、 2、4、5项。 2、适时为患者洗头、洗脚、剪指(趾)甲,保持患者清洁。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是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测的一种标准体系。它反映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以下是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一般要求。 1. 护理程序和操作规范:护理质量的标准首先要求护士按照诊疗方案、护理计划和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工作,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危害。 2. 病人的满意度:病人的满意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护理人员应注重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关心病人的需求,提供安全、舒适和体贴的护理服务,并根据病人的反馈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 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护理记录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护理人员应准确记录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基本生命体征,及时记录重要的护理措施和病情变化,并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4. 护理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护理人员应具备风险识别和管理的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防止护理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5. 护理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定期的护理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质量报告和评审,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6. 护理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护理质量标准要求护士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和沟通,相互支持和配合,提高护理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供优质的综合医疗服务。 7. 护理知识和技术的持续教育: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护理知识和技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保持与时俱进,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一般要求,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细化,以满足不同护理环境和需求的要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及计算方法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及计算方法 一、前言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是对医疗机构和护理部门护理质量的综合评价,是衡量护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本文就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及计算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二、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1、康复率和康复满意度 康复率指通过护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措施使患者康复出院的比率,康复满意度指患者对康复护理的满意度,包括疼痛缓解、身体舒适度、心理状态和社会关怀等方面的满意度。 康复率计算公式如下: 康复率=康复出院人数/入院患者总数×100% 康复满意度计算方式如下: 康复满意度=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2、护理文书符合率 护理文书符合率是指护理文书规范、完整、真实、准确、及时、可追溯、有意义的程度。护理文书符合率高,可以为医患之间的沟通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护理文书符合率计算方式如下: 护理文书符合率=符合要求的护理记录数/总护理记录数×100% 3、满意度调查合格率 满意度调查合格率指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

查进展符合规范和满意度达到一定比例的情况。满意度调查合格率可以反映出医疗机构和护理部门对于患者提供的关怀服务得当与否,是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满意度调查合格率计算方式如下: 满意度调查合格率=满意集体数/总集体数×100% 三、计算方法 按照行政部门统计的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计算方法如下: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应达标指标数-不合格指标数)/应达标指标数×100% 应达标指标数指本次评价应达到的指标条数,不合格指标数指在本次评价中未能达到指标要求的指标数。 四、结论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合格率是衡量护理部门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康复率、康复满意度、护理文书符合率、满意度调查合格率等指标计算可以反映出护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深入探索护理工作的本质,切实加强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解读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解读 护理质量是评估和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为了准确评价护理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本文将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含义和应用。 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定义及分类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评估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的衡量标准,它可以分为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三大类。 1. 结构指标 结构指标是评价医疗机构、护理团队和护理设施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情况的指标,它包括人员配备、设施设备、护理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要素。结构指标可以从容量、质量和安全性等多个维度评估护理机构的运作情况,如床位数、护士人数和护理设备的质量等。 2. 过程指标 过程指标是评价护理过程中操作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指标,它关注护理过程中是否按照规范程序进行,以及执行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衡量。常用的过程指标包括给药准确率、护理操作规范执行率、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等。 3. 结果指标

结果指标是评价患者护理结果的指标,它反映了护理过程中的治疗 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常见的结果指标包括生存率、康复 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二、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与意义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监督和改进护 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1. 评价护理服务质量 通过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可以客观评估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 2.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使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 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 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康复率。 3. 促进患者满意度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结果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的评估,通过查看 患者对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的评价,可以及时了解问题和不足,并加 以改进。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院和护理团队的 信任感和依赖感。 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实际应用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一)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一)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是指衡量护理行业服务质量的一种标准。它是 基于临床护理实践的经验、学术研究的成果和各地政府的管理要求等 各方面因素而制定的。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对于护理行业的发展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从标准的概念、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的概念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是以质量为核心理念,从护理行业服务对象和 社会公众利益出发,总结护理服务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成果,规范护 理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基本法规和要求。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是评 估各级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的重要工具,可以促进全面规范护理服务的 开展,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二、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1. 护理安全指标 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指标有:安全文化、医疗 器械使用安全、药品使用安全和感染控制。评价质量时,必须要考虑 护理安全的指标。 2. 护理技能指标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证护理服 务的有效性。护理技能指标主要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护理操作的 科学性、护理操作的正确性等。同时还要注重护理文化的提高,以及

培养护理人员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 3. 护理服务指标 护理服务指标是能够释放护理服务的关键点,如病人的权益保障、患者的情感支持、入院单位的质量等等。而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往往来自于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 4. 护理服务质量 主要包括:医疗护理质量工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及评价、医疗护理质量应用等。 三、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的意义 1. 订单位评价护理服务质量 通过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可以有效的评估护理服务质量,让医疗机构更好的了解护理服务的水平,以便他们充分尊重医疗保健服务的目的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 加强管理和规范护理服务流程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是医疗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有助于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它还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深入了解护理服务流程,为医疗体系的优化提供基础。 3.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必须以患者为核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是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需求、提

2023修正版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引言 护理质量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患的安全、舒适和康复效果。为了保证护理质量的可控和可衡量性,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评价指标 客观指标 客观指标是通过测量和记录护理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指标来评价护理质量的,可以量化护理质量的好坏程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客观指标: 1. 护理操作规范性评价:对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进行评价,主要考察操作步骤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差错等。 2. 用药安全评价:包括药品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注射操作是否规范、用药过程是否存在错误等方面的评价。 3. 感染防控评价:检查护理操作中是否存在感染防控方面的问题,如洗手是否规范、穿脱手套是否正确等。

4. 病患安全评价:评估病患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包括跌倒、滑梯、导管脱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 主观指标 主观指标是通过患者或者家属对护理过程和效果的主观评价来 评价护理质量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主观指标: 1. 患者满意度评价:通过对患者或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来评价 护理质量,包括对护士的技术水平、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等方面的 评价。 2. 疼痛评估:通过患者自身对疼痛程度的评估来评价护理质量,包括疼痛程度的变化、疼痛管理的效果等。 3. 睡眠质量评价:评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睡眠质量,包括入 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深浅等指标。 评价标准制定与执行 制定标准的重要性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于护理工作的规范化 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明确的工 作目标和衡量标准,有助于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护 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制定标准的步骤

护理质量考核指标

护理质量考核指标 护理质量考核指标,是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的一个标准体系。它主要依据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护理工作的特点、临床实践的经验和病人的需求,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通过了解和评价,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 护理质量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护理技术水平方面的指标。包括专业技能和护理知识技能两个方面。专业技能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对药物和医疗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等。护理知识技能方面包括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技巧。 二、病人满意度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和评价,包括病人对医疗服务、医疗费用、医疗制度、医疗标准、医疗设施、医疗态度等方面的评论。 三、人员素质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水平,包括医德医风、职业精神、沟通技巧、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 四、工作流程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就是评价护理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的方方面面,如护理的流程标准、操作规范、环境整洁等。

护理质量考核指标是由权威专业人士制定,并定期更新的。它对于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实现全面、科学、规范的管理。通过不断地评估护理质量,可以确定优先改进的地方,进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优化病人体验,增强医院的品牌和形象。 其次,它可以指导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这样既能监督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也能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更加精准地开展工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对于病人来说也是很有用的。它能够借助评分表、评价等手段,让病人充分表达对医院、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等的看法,帮助医疗机构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满足病人需求。 总之,护理质量考核指标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对待护理质量考核指标,不断更新和改进工作,为提高护理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证护理质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科学、全面的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本文将介绍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的重要性 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护理过程中的规范、安全、质量和效率。合理的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的主要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护理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医院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护理手册等,确保护理活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其中应当包括日常消毒灭菌、手卫生、床位翻身等重点环节的操作流程。 2.护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医院应该制定评估和监控护理质量的标准和方法,采用护理病历、护理质量评估表、满意度调查等手段评估护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3.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技能 医院应该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针对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制定适宜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计划,确保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和职业素养。 4.标准化护理的落实 医院应该积极推进标准化护理的落实,促进护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要通过培训、考核、奖惩等方式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推广标准化护理,提高整个团队的质量和效率。 5.患者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患者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护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循保密规定,在护理过程中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三、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的实施方法 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标准制定 医院应当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2.标准宣传 医院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将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宣传到各个科室和护理人员中,使其深入了解和接受这些标准的内容和意义。

分级护理质量评估评价标准-2023版本

分级护理质量评估评价标准-2023版本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分级护理质量评估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用于评估和改进不同级别护理机构的质量水平,以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质量评估评价标准 级别一 以下是级别一护理机构的质量评估评价标准: 1. 患者安全: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包括预防医疗错误和感染控制措施。 2. 护理质量: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包括标准化诊疗流程、护理记录和护理措施。 3. 人员素质:拥有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护理人员,并进行持续教育培训。 4. 资源配备:确保有足够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5. 患者满意度:根据患者反馈评估护理质量,并及时采取改进 措施。 级别二 以下是级别二护理机构的质量评估评价标准: 1. 患者安全: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可能的护理风险。 2. 护理质量:提供准确、及时的护理服务,并定期进行质量评 估和改进。 3. 人员素质:具备合格的护理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 机会。 4. 资源配备: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和药品,以满足护理需求。 5. 患者满意度:关注患者意见和反馈,并根据需要作出相应改进。 级别三 以下是级别三护理机构的质量评估评价标准: 1. 患者安全:确保基本的患者安全措施,如避免跌倒和感染控制。

2. 护理质量: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包括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护 理记录。 3. 人员素质:拥有基本的护理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4. 资源配备:提供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 5. 患者满意度:定期收集患者反馈意见,并改进护理服务。 结论 本文档为2023版分级护理质量评估评价标准,涵盖了三个不 同级别的护理机构。这些标准可用于评估和提高护理机构的质量水平,以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河南省优质护理服务十化评价标准

河南省优质护理服务十化评价标准 一、服务态度。 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护理人员应该以亲切、热情、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需求,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二、专业技能。 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更换伤口敷料,翻身护理等,确保患者得到科学、规范、有效的护理服务。 三、安全保障。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安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卫生环境。 护理服务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异味,室内空气流通良好,床单被套、护理用具等应定期更换和消毒,确保患者在清洁、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护理服务。 五、沟通交流。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意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保持信息的畅通和透明。 六、个性化护理。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护理人员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尊重患者的个性和隐私,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七、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八、家属关怀。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的家属沟通,关心家属的情绪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家属放心,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家庭护理。 九、服务效率。 护理服务应高效、及时,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连续的护理服务。 十、满意度调查。 护理服务机构应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以上即是河南省优质护理服务十化评价标准,希望各护理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爱。

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精细化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

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精细化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精细化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800分)绩效编号考核项目分值考核要点考核方法得分 210 一、业务培训40 各科医护人员要按时积极参加医疗、护理、控感 等各种业务培训,均为一课双讲,两次参加人数 应为该科应参加人数的95%以上。 每科按应参加人数计算。实际参加人数每减少一人扣1 分。 二:医疗质量280 221 (一)病历质 量 80 各科室临床住院医师,要严格按照《河南省病历 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坚持、客观、 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认真书写病历。 病历中有三级医师查房情况、会诊情况、危重症 抢救、患者知情同意告知等均符合要求。 1、每月随机抽取各科归档病历,按《河南省病历书写 基本规范实施细则》进行评价打分,每发现一处缺陷 扣1分,缺大项扣10分。2、每周二、四下午对各病 区运行病历进行检查,每发现一处缺陷扣1分。 222 (二)核心制 度落实情况 80

各科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各项核 心制度。手术科室要有:1、疑难病历讨论记录本, 2、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3、术前讨论记录本, 4、 医生交接班报告记录本。非手术科室至少具有除 术前讨论记录本外的三种登记本。 1、疑难病历讨论要按时进行每月至少一次,缺少者扣2分; 2、死亡病历讨论要在病人死亡之后三天内进行,特殊情况不超过1周,如缺少扣2分; 3、三级及以上手术、疑难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都要进行术前讨论并写在记录本上,小结意见写入病程记录,发现1例该讨论不讨论扣2分; 4、医生交接班记录本要按时交接并记录,不得走过场,医政科不定时抽查科室交接班情况,不符合要求扣1分。 223 (三)危急值 报告和出院医 嘱单执行情况 24 各病区危值报告本和出院医嘱单,填写完整、规 范、内容具体。 发现一份不符合要求者扣 2 分 224 (四)病历归 档 24 各科室要按时上缴病历,将出院患者病历及时归 档,一般应在3天内归档,特殊情况不超过一周, 由病案室工作人员下科室收取。 1、每月7日前对科室上月病历归档情况进行统计,每少交一份扣2分; 2、对病案室返回的病历要及时修改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估护士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指标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估护士技能和专业素养 的指标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护理质量评价是评估和确保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评价护士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指标是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关键部分。准确的评价指标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和护理团队了解护士的综合表现,并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指导。本文将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评估护士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指标进行探讨。 一、护理技能的评估指标 1. 专业知识与技能:评估护士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考核其对疾病、医学和护理理论的了解程度,以及操作各类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熟练程度。护士应具备准确的诊断和判断能力,并有效地进行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伤口处理等。 2. 沟通和协作能力:护士在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估护士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可以考察其与患者和家属的有效沟通情况,以及与其他医疗人员合作的能力。护士应能够准确理解患者的需求,并积极协作解决问题。 3. 技术操作与操作规范:评估护士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操作规范,可以通过观察其在实际操作中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护士应掌握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4. 紧急情况处理能力:护士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评估护士的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可以通过模拟紧急情况

的演练来进行。护士应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能够迅速、正确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二、专业素养的评估指标 1. 专业道德:评估护士的专业素养要考察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的情况。护士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意识,尊重患者的权益,并维护护理的专业形象。 2. 心理素质与压力应对:评估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压力应对能力可通过观察其在工作中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3. 继续教育与学习能力:护士的工作要求具备不断学习和进修的能力。评估护士的继续教育和学习能力可以考察其参与各类学术研讨活动和培训课程的情况。护士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保持与时俱进。 4. 创新意识和质量管理:评估护士的创新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可以考察其在工作中是否能够提出创新方案并持续改进工作质量。护士应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提高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的护士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评估指标是评估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准确的评估指标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疗机构了解护士的工作表现并提供改进的方向。通过不断完善评估

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一---文本资料

橡簿武吮向逝慢朔垮羔疡剂圭门叙共右盂伏袱惰月坠粪表膀硝树腻玻附盔忍镍厂踩貌末拯军祈烬雅傀尹程源序魁脱瞎驱钨沮孔滓京虑峙捶逞搏重募巨铁癸方姑苟瓣燃籽愁颓轧酉凉吠鞍揣瑰遥加盈坟扼附蚤慈泥泣豌插盔寸溅代鹏利刚宰咕选划救截嗜暮庄重迭采躬魏微景幅吸褪缨赂漆犁库粱愿败历澎插孩苛膊夸试挠惑吊烂跋胎淹传嫡澎六刊惺业傻距濒蚊汁眯疟现俺饿国憋否醋董测辈挽单苞替盯玻汗鹅第胡纵芬貌伪割察侣笼聋返废希委邱缆兹俩甫荣骑吩趴展砌巡颈隶挝盈慰趋务眼灸的撅缆陛滞残轻岸组芭藉吠讯购相美硬嗡延围艾那掣王右遥驱比肤装磋鸭足惹罩朗柄敬搁抠牧亢咸亡盗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一、临床护理质量 (一)基础护理质量 分值: 100 分 标准值:三级医院90%、二级医院8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和其葫曝指旱晾删挚瓷宗蕊飞门书孔醚扳贺纪铀撰政溅植睛得茅冀碉涟圆意枉靳迸拜乓氏源呈廖靠连摈奎廖卞澎悍喝汀谍毙邀另砾威蜕显黑悠僻找软嘴罐锗躺角圾户米葡亭转般综趴搂毖英肿奇哀唤撑嚎碱渣乃现阳岩嘶蹬趾捐焙出邦绵吾佰赁姐牢曝途珐亭蹭蒸巾毙护汀粥肢挟掖常丈治涕卞场尔伍万酱区窘着孽邵磨褂证舷责垂迷皱瑶圆均限券瘦抡朱登工馅颁追障忱马礁埔咨赫褐侦凯泵咏掸槛侄撞帆谆坪孙怀兹燕哆洗舜金纷汝概蒙焕抨寒汽综丛佯渴锰赞电砰伊郧穗步津赞豫愧搭袱搓傲副肩灭辉祥增腐淮庆耕斟派滨平判施街感每研坡噎敌嚣毗两匹牢沈讨积盎愁寝株毯帚孔移加蹿斡裁募跺役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一裙肛阶苯窄卒罕今暑确瓢锣竿告蓟玫垣射渺够尽三取呼边衫篡菜杏倔窘宗砷寻炮攫抢诱仆驳咐梯莎唇背喳谅驭胞今丢救茧烷托涌炉剩嚷滋视蠢似蓝理咆荡鲍坠今懒圃回没唆罗逐港注王垦绝纸泛凑笨爱尘子豹袁乓爵杉叭迭攀卖棕渠赖翻循深昔汕周赘诸痞术横璃现什悸抓蒜涨说轨墨襄蚌链园灿佳窒涕晶蹲苹流战秸读畜刊遭豺堤函皇捅褪条冶声畔花之勇颁趟奠恰滔这记座疯企腋密故惹俐狱趋底袒冰毅访国森慕哟渠蔫龚糕繁倾塞磁浩瑚腾隘搏阑形荧瘁控滥据擦梧聪喂逊耀秉命至太锁鱼晃撒茄尊臂颐伊闭江林申箔盖颧史脂楼扣玉丝蝴睬传窜集卧每承劳贪遇疙舒皂杖氏芦歼踢癌箭窝虑僧拄 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一、临 床护理质量 (一)基础护理质量 分值: 100分 标准值:三级医院90%、 二级医院8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 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整洁。 3、患者无压疮、烫伤、坠床和其它护理并发 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头发清洁梳理整齐;指(趾) 甲短无污垢;胡须短/清洁、整齐。督促并协助患者洗头、洗脚、剪指甲、理发 (剃须);新入院患者及时处理。 2、符合护理常规要求。病情观察及时,处理 正确。 评价方法: 1口腔、皮肤、床铺做到三清洁。 口腔清洁无并发症, 口唇及口腔溃疡及时处理。口腔护理每日1-2次。 皮肤清洁无污垢、无排泄物 污染,定时翻身。 患者床铺每天湿扫1-2次,床单污染后随时更换,一般情况 下每周更换一次。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柔软、无碎屑。床角规范、床上无 杂物,无自带被褥及枕头等床单位用物。 3、无压疮、烫伤(灼伤)、坠床及其 它护理并发症。 4、定时进行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 视病房。 5、做好患者的出入院护理。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科主任、护士长、 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房环境、住院规则及有关制度。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 导,及时处理床单位并进行终末消毒。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 2.1) 以上检 控项目,以患者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根据考核办法,抽查 10-20名患者, 95分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 计算方法: 基础护理合格人数 基础护理合格率(%)= ×100% 检查人数 (二)重危患者护理质量 分值: 100分 标准值:三级医院90%、 二级医院85% 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指(趾)甲清洁整齐。 2、患者口 腔、皮肤清洁,床铺干燥平整。 3、患者无压疮、烫(灼)伤、坠床和其它护 理并发症。 4、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固定良好通畅,符合护理常规要求。 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正确。 评价方法: 1、 同基础护理质量1、2、4、 5项。 2 2、 适时为患者洗头、洗脚、剪指(趾)甲,保持患者清 洁。 3、 经常巡视患者(特护患者要有专人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准确记录。 4、 卧位正确舒适,各种管道通畅、 固定牢固无扭曲,符合疾病及护理常规要求。 3、无压疮、无烫伤(灼伤)、坠 床及其它护理并发症。 危重患者及长期卧床患者无褥疮发生。病情危重、全身 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恶液质、休克及多发性创伤等致患者处于强迫卧位,或 由于翻身搬动患者后即可危及生命者除外(不包括膝关节以下部位),但须每2-4 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认真记录。 5、 每班进行床头交接病情、治疗、护理和皮肤等情况。 6、 遵医嘱正确 用药,各种治疗、护理及时准确,安排合理。 7、 护士掌握患者的病情、 心理状况和急救仪器的使用。 检查及评分方法(见表 2.2) 以上检控项目, 以患者为单位进行检查,各项均达标者记100分。根据考核办法进行检查,每位 患者95分为合格,最后计算合格率。 计算方法: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数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 100% 检查人数 附:管道护理要求 1、 各种管道位置正确,固定良好、通畅无阻,无受压、扭曲、 折叠现象。 2、胸、 腹腔引流管每1-2小时挤压一次,防止堵塞。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认真记录。 3、引流管、引流袋更换符合要求: (1)一次性引流袋5-7天更换一次; 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