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加强干预支持对产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43.93 KB
- 文档页数:3
孕晚期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认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对孕晚期孕妇展开护理干预,观察对孕妇分娩认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共纳入110例单胎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对分娩知识掌握程度及分娩结局指标。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分娩知识得分(4.7±0.25)显著高于对照组(2.2±0.60),实验组产时应对行为得分(4.8±0.10)也高于对照组(2.5±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顺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2h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分娩教育能够提高孕妇分娩认知,提升产时应对行为,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标签:孕晚期;护理干预;分娩认知;分娩结局研究显示孕妇在出现产兆、入院前,一般会出现焦虑、矛盾等心理。
而孕产妇及家属缺乏分娩相关知识、害怕疼痛等,尤其是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1]。
相关研究以小班制互动式分娩教育对孕晚期孕妇进行支持干预,有效提高了孕妇产时认知,并改善分娩结局[2],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孕晚期孕妇展开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纳入标准:均为单胎初产妇,且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无合并精神类疾病,所有孕妇及家属均事先知情同意,并在产科门诊建卡且定期体检,所有孕妇产前检查各项指标显示正常,进入产房时两组均已足月。
共纳入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
两组孕产次、孕周、年龄及学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两组孕产妇在入产房待产时均接受常规入院宣教,内容包括产妇入院须知、分娩前物品准备、饮食指导、分娩镇痛措施等。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内容如下: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初产妇入院后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包括临产征象、自然分娩流程、剖宫产等分娩方式的适用性及利弊、如何缓解分娩疼痛等基本常识,初产妇初步分娩认知评估后,由责任护师针对产妇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分娩知识宣教。
焦虑是伴随妊娠发生的最重要的心理反应[1]。
孕妇在入院前出现产兆时,可表现出焦虑、矛盾、激动、欣喜等复杂的心理情绪变化[2]。
其中,孕产妇的焦虑情绪与产时的自我控制能力呈负相关[3]。
此外,现今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已超出了1985年WHO 所推荐的15%这一水平[4]。
社会因素成为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5],这与孕产妇及家属缺乏分娩相关知识、害怕疼痛、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择日手术等有关[6]。
近年来,很多医院通过开展孕妇学校或其他产前教育课程等方式,旨在帮助孕产妇做好身心准备,增强孕妇对分娩的信心,但其形式内容多样,效果亦参差不齐。
本研究以小班制互动式分娩教育项目作为孕晚期支持干预内容,探讨其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100例初产孕妇,均为单胎头位,且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两组孕妇事先均知情同意,在产科门诊建卡并定期产检。
观察组有1例中途退出研究,2例入产房后因急产而未接受陪伴分娩;对照组有1例中途退出,故实际两组参加研究的人数分别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9例。
两组年龄、孕产次、孕周、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且两组孕妇入产房时均已足月,临产后接受全程陪伴分娩。
1.2方法观察组在孕晚期参加孕妇学校新增的“轻松分娩”特色课程,对照组未参加孕妇学校培训,但接受常规产检及护理。
1.2.1产前教育方法观察组接受定期常规产前检查的同时,在孕晚期参加互动式分娩教育课程:即每周1次由产房资深助产士进行授课,DOI :10.3761/j.issn.0254-1769.2011.06.014作者单位:200090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房顾春怡:女,本科,护师,护士长,E -mail :guchunyi@2010-10-27收稿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顾春怡张铮朱新丽王滟【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摘要】目的: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分析。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8年08月~2019年03月收治的9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检和基础孕期指导方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及时的给予孕晚期干预支持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产时应对行为以及产后情况。
结果:干预组的分娩方式(自然顺产、产钳)和对照组的分娩方式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初产妇采用孕晚期干预支持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对于生产过程的了解和认识,增强认识,做好产前和产后干预,提高分娩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孕晚期干预支持;产时认知行为;分娩结局Effect of late pregnancy intervention support on pregnant women's cognitive behavior during delivery and delivery outcomeSuit Lina(Nen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ihe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400 Nenjiang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support in late pregnancy on pregnant women's cognitive behavior and delivery outcome. Methods: Ninety primipar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maternity examination and basic guidance during pregnancy. On this basi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timely intervention support in late pregnancy, and the delivery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Coping behavior during delivery and postpartum situation.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livery mode between intervention group (spontaneous delivery, forceps) andcontrol group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use of late pregnancy intervention support for primipar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do a good job of prenatal and postpartum intervention,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of deliver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Late pregnancy intervention support; Cognitive behavior during delivery; Delivery outcome在妊娠过程中,产妇很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尤其是初产妇对于整个妊娠过程对缺乏正确的了解认识,因此很容易变得情绪不稳定[1],一旦孕妇的情绪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和稳定,就会对自身的身体以及新生儿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产妇对于产时的认知行为能力,必须要加强对产妇在怀孕过程中的认知教育和指导,通过给予必要的干预及支持,从而保证妊娠期的安全。
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产妇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目的研究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产妇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孕产妇300例,随机分为接受干预支持的观察组(150例)和接受常规处理的对照组(150例),观察产妇的负面情绪、分娩态度和分娩知识、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分娩前HAMD、HAMA评分、分娩过程中V 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支持方法1.2.1 产前教育通过产前检查时发放孕期保健手册、定期开展妊娠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让孕妇及其家属掌握基本的妊娠相关医疗知识,了解妊娠时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同时,组织孕妇学习分娩相关知识、观看分娩相关的录像,明确分娩的过程、注意事项、自我调节方法,了解剖宫产的指征、可能对产妇和胎儿造成的影响以及自然分娩的优势。
保证患者及其家属在分娩前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1.2.2 心理和情绪疏导在产前教育和入院准备分娩时,护理人员应与孕妇及家属及时沟通。
了解孕妇在妊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并依据孕妇的家庭情况、社会情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对相应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进行疏导,对妊娠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作出科学的解释,使孕妇和家属对妊娠和分娩有正确的认识,缓解妊娠过程和分娩前的负面情绪。
1.2.3 分娩时护理分娩时实行责任制护理,即当产妇临产、产生规律宫缩且宫口开大2.5 cm时便开始由一高年资的助产师一对一全程陪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变化,掌握产程和宫口情况,指导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呼吸和用力方式。
同时,选择1~2名接受过相应健康知识培训的家属在分娩过程中全程陪伴,对产妇进行抚触按摩、精神鼓励。
1.3 观察指标1.3.1两组患者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的负面情绪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准备生产时,采用HAMD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情绪、HAMA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分值越高,负面情绪越强烈;在分娩过程中采用V AS量表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
妊娠末期干预支持影响产时认知行为与分娩结局分析发表时间:2012-09-18T15:17:00.4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琼[导读] 本研究中的观察组顺产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而实施剖宫产与产钳助产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李琼(湖南邵阳医学专科学校护理系湖南邵阳 422000)【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妊娠末期干预支持对产时认知行为与分娩结局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实施规律产前检查的初产妇106例,将全部孕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
观察组孕妇在妊娠晚期参加孕妇学校新开设的“轻松分娩”特色学习课程,对照组孕妇未进行培训特色学习课程,但给予常规产检与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在认知行为、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两组孕产妇在干预前的分娩知识以及态度分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两组孕产妇在干预后,观察组分娩知识与分娩态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产时应对行为分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顺产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而实施剖宫产与产钳助产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产后2h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两组新生儿状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妊娠晚期干预支持能够积明显促进孕妇产时的认知行为,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增加了孕产妇极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而有效保护并支持自然阴道分娩,增强孕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正性体验。
【关键词】孕晚期干预支持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分娩结局【中图分类号】R7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346-03 在孕妇妊娠过程中极易发生的心理反应就是焦虑。
孕妇在入院待产之前表现出产兆时,极易随之出现焦虑、激动、过度欣喜等较为复杂的心理变化。
护理干预改善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效果孟云琴【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和分娩结局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定期产检的孕晚期健康孕妇11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的产时认知行为和分娩结局.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孕妇在分娩知识[(18.6±2.6)分vs(13.6±1.9)分]、分娩态度[(17.8±2.4)分vs(12.6±1.8)分]以及产时应对行为评分[(18.3±2.3)分vs(11.6±1.6)分]方面比较,干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172.5±34.6)mL,低于对照组的(255.8±41.6)mL,而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者的比例和顺产分娩率分别为90.9%和5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和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孕晚期孕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产时的认知能力,且能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中应用.【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7(027)008【总页数】2页(P1375-1376)【关键词】护理干预;认知行为;分娩结局;护理效果【作者】孟云琴【作者单位】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海南三亚 5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分娩是女性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当前剖腹产率的不断上升,妇女对自然分娩认识的缺乏,导致其在整个疼痛过程产生恐惧、焦虑等因素,剖腹产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孕妇死亡,因此规范化的操作可以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率,进而提高孕妇的认知能力和改善分娩结局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产妇分娩认知能力、围生期指标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对分娩过程的认知水平,同时对围生期指标和分娩结局也有积极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产妇健康的长期影响,为提高产妇护理质量提供更多的依据。
这些研究成果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和健康状况。
【关键词】产妇、孕晚期护理、干预、分娩认知、围生期、分娩结局、研究结果、临床意义、互动式、影响、总结、未来研究、指标、方法、分析。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究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为改善产妇孕晚期护理质量、提高分娩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和整理,可以更好地了解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的优势和作用,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通过对孕晚期护理干预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我们旨在评估这种干预措施对产妇的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改善产妇的护理质量和提升分娩结局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指导,推动孕晚期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孕期护理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促进产妇健康、保障婴儿安全的目的。
1.3 意义在孕晚期,产妇需要接受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护理,以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通过互动性的方式帮助产妇增加有关分娩的认知,提高围生期指标,促进一个顺利的分娩过程。
这种护理方式对于促进产妇健康、减少产后并发症、提高生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剖宮产率逐年上升,在一项WHO进行的全球剖宫产率调查中,中国的总剖宫产率高达46.2%,远高于全球27.3%的平均水平[1]。
本研究选择孕周在32 w以上的孕妇11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参加医院组织的”轻松分娩”特色培训课程。
结果发现在孕晚期对孕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变其对分娩的态度,改善产时应对行为,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大大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建档的孕妇163例。
纳入标准:①年龄:22~35岁;②孕周>32 w的孕妇;③孕产次:G1P0;④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⑤知情同意;⑥无妊娠合并症;⑦单胎头位;⑧表达及理解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①不能坚持参加干预者;②转院或中途引产者。
其中有110例孕妇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将此11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
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孕产次、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产检及护理,干预组孕妇在此基础上参加医院组织的”轻松分娩”特色培训课程。
干预组的干预措施如下:①产前干预:?訩培训课程:将干预组的55例孕妇分为5个小班,每班11人,由1名资深助产士以小班形式进行授课,1次/w,鼓励孕妇及家属共同参与。
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分娩相关知识,包括产前(何时住院分娩、入院物品准备、临产先兆)、产时(分娩的3个产程、精神减痛法、呼吸减痛法、导乐分娩、陪伴分娩、硬膜外无痛分娩)及产后(产褥期自我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技巧)相关知识等[2]。
?訪运动干预:从孕妇怀孕32 w直至分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孕妇每天坚持30 min~1 h的散步,运动以不感觉劳累和安全为前提,如在散步的时候出现宫缩或胎动频繁,应立即停止散步并深呼吸,待情况稳定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并注意观察宫缩和胎动情况。
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蒙朝霞,高 忆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㊂[方法]将16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与孕期指导,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孕晚期干预支持,对比两组孕妇产时的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㊂[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知识㊁分娩态度㊁应对行为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产后2h 失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孕妇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有良好的辅助效果,能有效改善孕妇的消极情绪㊁提高自然分娩率㊁减少产后失血量等㊂关键词:孕妇;分娩结局;孕晚期干预支持;失血量;认知行为中图分类号:R 473.7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05.01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05040702 现今社会带给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现代孕妇的各类病症,已是当代女性需要面临的严重问题了㊂孕妇产前的情绪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会严重影响孕妇本身与其母婴的健康状况,严重者直接关系到母子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1,2]㊂近几年以来,各大医院陆续实施孕妇学校或者相类似的孕期指导教育,期望能够帮助孕妇提高认知行为㊁增强信心等㊂虽说方式方法灵活多变,但是其效果却参差不齐,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诊治的孕妇病例的相关资料,研究孕晚期干预支持对其孕妇良性分娩的影响,以提高孕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出生质量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 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孕妇中选取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单胎,并且没有妊娠合并症),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㊂其中对照组80例孕妇,年龄20岁~40岁(28.1岁ʃ5.2岁),初次妊娠34例,经产46例;对照组80例孕妇,年龄21岁~39岁(28.1岁ʃ5.2岁),初次妊娠32例,经产48例㊂两组孕妇文化程度㊁经济状况㊁疾病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产前检查与孕期指导㊂观察组孕妇在常规产前检查与孕期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孕晚期干预支持,具体包括:①完善科学的产前检查;②健康教育;③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④分娩时期的护理㊂1.2.2 相关标准 通过分娩知识㊁态度调查问卷以及产时应对行为调查问卷对两组孕妇进行统计分析㊂分娩知识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分娩基础知识㊁住院分娩知识㊁生理认知知识㊁心理认知知识㊁知识来源5方面,共计19题(每题1分,共19分),所得分数越高表明孕妇对分娩的知识掌握得越多㊂分娩态度调查问卷是用以了解孕妇对于分娩的态度意见的,具体包含对自然分娩的意见㊁分娩疼痛的态度㊁分娩信心㊁对剖宫产的看法㊁无痛分娩的选择等,每项5个等级选项(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对应5到1分),共计12题(共12分~60分),分数越高表明孕妇越倾向自然分娩㊂产时应对行为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对产房环境的适应㊁产程中的活动㊁疼痛反馈㊁自我调节的技巧㊁配合程度等,每项3个等级选项(从不㊁偶尔㊁经常,依据产时应对行为的频率来计分,分别对应1分~3分),共计12题(共12分~36分),分数越高表明孕妇产时的应对行为越有效㊂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16.0软件统计进行分析,采用t 检验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表1 两组孕妇分娩知识㊁分娩态度㊁应对行为比较(x ʃs)分组别例数分娩知识分娩态度应对行为对照组8029.78ʃ3.8912.66ʃ2.1320.64ʃ2.50观察组8035.21ʃ4.0317.94ʃ1.9726.31ʃ3.47t 值-8.671-16.277-2.010P<0.05<0.05<0.05表2 两组孕妇分娩方式㊁产后2h 失血量比较组别例数产后2h 失血量(m L ) 分娩方式例(%)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对照组80198.97ʃ25.8534(42.50)15(18.75)31(38.75)观察组80120.13ʃ14.8957(71.25)6(7.50)17(21.25)统计值t =-23.638χ2=13.48χ2=4.44χ2=5.83P<0.05<0.05<0.05<0.053 讨论孕妇是极易出现产科病症的人群之一,然而妊娠的时候又是婴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临床上把孕周28周以后的通常都归为晚期妊娠,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两种㊂近年来,受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孕妇剖宫产的比例日益上升[3],但由于剖宫产对孕妇的损伤较为严重,孕妇大量失血(一般为自然分娩的2倍左右)以及盆腔脏器的损伤等,就迫切需要得到改善㊂而孕晚期干预支持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的几率而备受关注[4]㊂其主要干预支持的过程为:①完善科学的产前检查,对孕妇进行妊娠知识的讲解和普及(发放孕期保健图书或者开展孕期知识讲㊃704㊃全科护理2014年2月第12卷第5期(总第314期)座),以提高孕妇自我调控的能力,再就是产前检查的具体落实,以确保婴儿的健康发育㊂②健康教育,孕期疾病知识的传授,日常生活应该注意的细节和应对行为的技巧等,还要定期组织孕妇学习分娩知识(分娩过程㊁注意事项㊁如何自我调节改善㊁剖宫产指证等)㊂③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一般来说孕妇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心理状况,配合家属给予孕妇心理上的安慰鼓励(特别是即将分娩的时候),务必让其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5];④分娩时期的护理,孕妇分娩时必须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全程陪同(密切注意孕妇的产程和宫口的状况),指导孕妇进行正确的呼吸及用力,再由2名接受过分娩知识培训的家属进行陪同,给予孕妇按摩和鼓励[6]㊂通过利用这些科学的孕晚期干预支持的医学方法,可以显著地降低孕妇剖宫产率,从而改善孕妇及其婴儿的生存质量㊂参考文献:[1] 李金芝,陶芳标.我国孕妇产前保健现状及展望[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0):29072909.[2] 邓华艳,张蒲秀,方少琴,等.产前护理教育对初孕妇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222223.[3] 周晓军,李雪梅,熊鸿燕.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6):619621.[4] 吴月红,宋瑰琦.孕晚期运动教育干预支持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3,17(2):336337.[5] 孙春丽,焦玲.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贯穿于孕妇分娩全过程[J ].全科护理,2010,8(12A ):31553156.[6] 郭肖兰,陈兰,叶彩容,等.分娩球配合腰骶部按摩及家属陪伴对孕妇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79.作者简介 蒙朝霞,主管护师,中专,单位:53002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忆单位:53002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㊂(收稿日期:20130902)(本文编辑卫竹翠)集束化护理在P I C C 间歇期导管维护中的应用刘春凤,张 莉,刘 萍,张秀芳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 I C C )使用间歇期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㊂[方法]选取2011年门诊行P I C C 间歇期导管维护的病人162例次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在门诊行P I C C 间歇期导管维护的病人144例次为集束化组㊂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㊂[结果]集束化组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将集束化护理方法应用于门诊P I C C 间歇期导管维护,规范了P I C C 导管维护流程,减少了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㊂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化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05.01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05040803 集束化护理(b u n d l e s o f c a r e )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病㊂其目的在于帮助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结局[1,2]㊂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 e r i p h e r a l l y in s e r t e d c e n t r a l c a t h e t e r ,P I C C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肿瘤病人㊂肿瘤病人在治疗间歇期常带管回家,在此期间在门诊进行导管维护㊂研究表明,实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管理方案(c e n t r a l l i n e c a r eb u n d l e ,C L B )能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3]㊂为减少P I C C 置管病人带管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我院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到门诊P I C C 间歇期导管维护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 2011年12月在门诊行P I C C 间歇期导管维护的病人162例次(26例)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月 2012年12月在门诊行P I C C 间歇期导管维护的病人144例次(24例)为集束化组㊂对照组26例,平均年龄60岁;性别:男6例,女20例;疾病种类:肺癌4例,肝癌2例,乳腺癌12例,胃癌3例,宫颈癌5例;置管地点:本院10例,院外16例;导管类型:巴德23例,B D3例;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 P A C H EⅡ)25.1分ʃ6.3分㊂集束化组24例,平均年龄57岁;性别:男10例,女14例;疾病种类:肺癌6例,肝癌3例,乳腺癌10例,胃癌1例,宫颈癌4例;置管地点:本院5例,院外19例;导管类型:巴德22例,B D2例;A P A C H E Ⅱ评分24.8分ʃ5.1分㊂两组病人年龄㊁性别㊁疾病种类㊁置管地点㊁导管类型及A P A C H 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导管维护方法,无特殊要求;集束化组制订标准护理流程,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㊂具体内容如下㊂1.2.1.1 护士选择 严格执行P I C C 导管维护专职化管理,设立2名资深主管护师负责P I C C 导管维护工作,其中1名护师曾担任护士长工作,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㊂1.2.1.2 护士培训及考核 由我院静脉化疗小组组长对门诊负责P I C C 导管维护护士进行P I C C 相关理论知识㊁导管维护知识及操作流程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㊁导管感染控制以及病人健康教育等知识培训及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导管维护㊂同时,护士长日常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月进行理论及实践考核㊂1.2.1.3 评估病人 由于我院门诊接待病人大多为外院穿刺,所以护士在接诊时,首先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其中包括病人临床诊断㊁生命体征㊁置管时间㊁置管位置㊁导管种类㊁置管长度㊁穿㊃80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F e b r u a r y,2014V o l .12N o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