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中的倾听 调查法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7
访谈调查法(一)访谈调查法的概念访谈法也常被用于公共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它是通过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人际沟通,以有目的的访谈询问形式收集调查资料的一种方法。
调查人员在访谈前,要事先拟定调查项目的提纲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访谈中要围绕调查议题实行,并使用访谈技巧,循循善诱,逐步深入,使被调查者畅所欲言,获取广泛、丰富的调查信息。
(二)访谈调查法的类型在实际访谈调查中,根据不同的角度能够划分为各式各样的访谈种类,一般来说,主要是以下几种类型:1.根据与访谈对象的接触方式划分,有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直接访谈就是调查者与调查对象实行面对面的交谈,调查者直接走访被调查者,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
直接访谈面谈的优点是:第一,能够当面说明调查目的。
当调查对象因理解不了或其他原因不想回答时,调查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解释,消除误会,以求得成功合作完成任务,所以,回答率较高。
第二,被调查者当面填写问卷,能够提高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面谈的局限性是:第一,人员使用较多,费用支出高,耗费时间长。
第二,对调查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调查结果的质量往往受调查人员心情、态度和访谈技巧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当前入户访谈常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间接访谈间接访谈即非面谈,能够是电话访谈,也能够是邮寄等其他调查形式。
电话访谈的优点:电话访谈虽然与被调查者见不到面,但是电话访谈的速度快,调查对象的范围广泛,相对应来说费用低,成本小。
电话访谈回答率一般来说也比较高,出现误差的机率比较小。
电话访谈中的问和答一般比较坦率,所以适用于不习惯面谈的人。
电话访谈局限性是:有些调查对象对突如其来的调查不了解,需花费一些口舌来解释调查原因和目的。
那些对电话访谈有偏见的人,往往还会以拒绝电话搔扰为由,采取不合作态度。
电话访谈答案较为简单,难于深入。
电话访谈亦会受通话设备的限制。
通信访谈调查,即信访。
调查者将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邮寄给调查对象,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填好寄回。
家访的访问方法1.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家庭成员的信息和意见,了解家庭情况以及成员的需求和期望。
2. 观察法:通过观察家庭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等,来获取客观的信息。
3. 亲自交谈法:直接与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4. 社区介入法:与社区的相关机构合作,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介入,为家庭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了解家庭的具体情况。
5. 角色扮演法: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入家庭进行访问,例如以学生、社会工作者等角色的身份,从不同的视角获取信息。
6. 访谈录音法:在访谈过程中录音,以便后续回放和分析访谈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家庭日志法:要求家庭成员在日志中记录日常生活和感受,通过日志内容获取家庭的信息和情况。
8. 小组讨论法:组织家庭成员参与小组讨论,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获取家庭成员的观点和想法。
9. 社交媒体观察法: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观察家庭成员的发言和互动,了解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状态。
10. 家庭活动参与法:参加家庭活动并与家庭成员互动,了解家庭的氛围和交流模式。
11. 访谈记录法:在访谈过程中记录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以便后续分析家庭情况。
12. 家庭成员逐一访谈法:分别与家庭成员进行逐一访谈,了解每个成员的需求和想法,帮助制定针对性的帮助方案。
13. 暗访法:在未告知家庭的情况下进行访问,以获取真实的家庭生活信息。
14. 参与家庭日常活动法:参与家庭的日常活动,例如一起用餐、一起娱乐等,来加深对家庭的了解。
15. 家庭成员写作法:要求家庭成员以书面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内心的声音。
16. 社会工作者陪同法:在家访过程中,有社会工作者作为陪同,提供支持和专业帮助。
17. 家访日志法:记录家访的整个过程和情况,以备后续分析和总结。
18. 家庭成员合影法:与家庭成员一起拍照留念,增进家庭成员与访问者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访谈调查法名词解释访谈调查法是一种通过与被访者进行交谈的方式,获取信息和了解观点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收集个人经验、意见、态度和观点等主观性数据。
访谈调查法的目的是通过与被访者的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看法、感受和经验,从而获取独特而丰富的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社会科学、心理学和市场研究等领域,可以用于研究各种主题,如社会问题、消费者行为、心理健康等等。
在访谈调查法中,研究者通常会事先制定一个访谈指南或问题列表,以引导访谈的进行,同时也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回答情况进行灵活的追问。
访谈的形式可以是个人面对面的访谈,也可以是电话访谈或在线访谈等。
访谈调查法通常包括开放性访谈和结构化访谈两种形式。
开放性访谈是指研究者提供一系列开放性问题,以便被访者自由地表达其观点和经验。
这种形式的访谈通常比较灵活,能够深入挖掘被访者的主观感受和独特经验。
结构化访谈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问题顺序进行访谈,研究者不允许偏离问题或进行追问。
这种形式的访谈通常用于大样本研究,目的是收集一致的信息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在进行访谈调查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一些方法论上的问题。
首先,研究者应通过选择适当的访谈对象来获取合适的数据,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其次,研究者应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对结果产生影响。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倾听技巧,以便引导被访者提供深入和有意义的回答。
访谈调查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深入了解被研究者的个人观点和经验,可以获取独特而丰富的数据,同时也能够为其他研究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受访者可能存在回忆偏差或社交期望效应,研究者的选择和控制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访谈调查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为研究者提供详细和深入的数据,帮助揭示被研究主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访谈调查法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为各种研究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社会实践中的访谈与调查方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们在校园外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社会实践中,访谈与调查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现象,获取真实的信息。
本文将探讨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访谈与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一、访谈方法访谈是一种直接与被访者交流的方式,通过与被访者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观点、经历和感受,从而获取到更多的信息。
在进行访谈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提前准备:在进行访谈前,我们应该对被访者的背景和相关领域进行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引导访谈的方向。
同时,我们还需要准备好访谈的问题,确保问题的针对性和逻辑性。
2. 保持亲和力: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友好和亲和的态度,与被访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通过与被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能够更容易获取到真实的信息。
3. 善于倾听:在访谈中,我们应该注重倾听被访者的观点和意见,不要过多地打断或干扰他们的发言。
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被访者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4. 面试技巧:在进行访谈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面试技巧,如开放性问题、追问和反馈等。
开放性问题能够引导被访者进行详细的回答,追问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某个问题,而反馈则能够让被访者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理解。
二、调查方法除了访谈,调查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实践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的了解。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调查目标:在进行调查前,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调查目标和研究问题。
只有明确了目标,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避免浪费时间和资源。
2. 设计问卷:在进行调查时,我们可以设计问卷来收集数据。
问卷设计应该简洁明了,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测量工具和技巧,如Likert量表和排名法等。
3. 选择样本:在进行调查时,我们需要选择一定的样本来代表整体群体。
第五章访谈调查法第一节什么是访谈调查法一、访谈调查法的涵义访谈调查法是指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又称访谈法、谈话法或访问法。
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①,也就是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一种有目的的谈话,其中由访谈员一方通过询问来引导被访者回答,以此了解调查对象的行为或态度,最终达到调查目的。
在教育调查中所用的访谈和一般情况下的谈话不同,它是研究性的谈话。
研究性的访谈与一般的谈话最本质的区别是:研究性的访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谈话,它的针对性很强,谈话的过程紧紧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展开,而一般情况下的谈话,是一种非正式的谈话,它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性较强。
访谈一般以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为主,也可采用小型座谈会、调查会的形式进行团体访谈,还有通过电话进行的电话访谈②。
访谈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也可以作为其他研究方法中收集资料的辅助方法。
访谈调查法常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等领域,适用于向被访者了解心理体验、情感,以及对某一事物的意见、态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访谈调查的内容,一般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的征询。
从本质上说,访谈和问卷都是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目的都在于获取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不同的是访谈是以口头语言的问答来搜集信息,被访者是先听后说,问卷则是以书面语言的问答来搜集信息,被访者是先读后写;访谈通常是面对面的直接言语接触,问卷则是纸与笔的间接言语接触③。
二、访谈调查法的特点(一)访谈调查法的优点1.灵活(1)访谈调查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有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这种调查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2)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被访者双方交流、双向沟通的过程。
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弹性,访谈员在事先设计调查问题时,是根据一般情况和主观想法制定的,有些情况不一定考虑十分周全,在访谈中,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反映,对调查问题作调整或展开。
大学生社会采访稿采访中的聆听技巧和沟通能力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采访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通过采访,他们可以更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事件,同时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然而,要做好一次社会采访并不仅仅是问问题和录音,更需要具备一定的聆听技巧和沟通能力。
首先,聆听技巧是一次成功采访的基础。
在采访当中,要做到全神贯注地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下一个问题。
通过仔细聆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被采访者的观点和态度,与其建立更加深入的沟通联系。
此外,要及时记录被采访者的回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采访资料,准备后续报道。
其次,沟通能力也是一名优秀采访者必备的素质。
在采访中,我们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懂得察言观色,适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有时候,一个微笑或者一个肯定的眼神可以帮助被采访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沟通效果。
此外,在面对不同的被采访对象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根据对方的性格和表达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沟通策略,以获得更好的采访效果。
最后,要做好一次社会采访,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除了聆听技巧和沟通能力,我们还需要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客观理性地处理所收集到的信息。
同时,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视野,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事件,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引出有价值的讨论。
此外,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在采访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完成任务。
在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采访的过程中,聆听技巧和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为社会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希望广大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采访中,不断锻炼自己的聆听技巧和沟通能力,成为更加优秀的社会观察者和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