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核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206.00 KB
- 文档页数:13
食品安全检查表(食品器材、设施)
背景
食品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生产、加工和储存食品的安全性,食品企业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特别是食品器材和设施。
目的
本检查表旨在帮助食品企业对其食品器材和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和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检查内容
1. 清洁:检查食品器材和设施的清洁情况,包括餐具、灶具、工作台、储存等。
2. 残留物:检查是否有食物残留物、油渍或其他污渍,特别是在隐蔽的区域。
3. 设备维护: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包括电器设备、冷藏设备、消毒设备等。
4. 消毒措施:确认是否有适当的消毒措施,例如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频率。
5. 存储条件:检查食品贮存设施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6. 安全措施:确认是否有适当的安全措施,如紧急停电装置、灭火器的检查和维护。
7. 记录和文件:核对相关记录,包括食品器材和设施的维护记录、消毒记录等。
检查频率
建议进行每周或每月的食品器材和设施检查,并及时记录检查结果。
故障处理
如果在检查中发现食品器材或设施存在问题或故障,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或更换设备,以确保安全和质量。
结论
通过定期进行食品器材和设施的安全检查,食品企业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生产、加工和储存的食品符合卫生和质量要求,有效保护公众健康。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事项应根据食品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附件1:
编号:《食品流通许可证》现场核查表
名称:
经营场所:
经营单位负责人:
核查日期:年月日
核查说明
1、本核查表适用于对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的食品现场制售经营者进行现场核查评价。
2、核查内容及标准全部“符合”条件,则该项核查项目的评价意见可评为“符合”,否则为“不符合”。
3、核查项目全部“符合”条件,则核查评价意见可评为“符合”,否则为“不符合”。
4、对于不合格项目,核查人员应当记入“核查记录”,并提出针对整改要求。
5、核查人员应如实填写本核查表中的内容。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告知承诺获证企业后置现场审查表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产品单元:
产品品种:
生产许可证编号:
发证日期: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应用说明
1.本办法审查内容分为5大部分23条30款,应逐条款进行审查,并根据其满足程度和相关条款“备注”栏中给出的认定原则分别作出符合、建议改进、不符合。
2.每款审查内容逐个判断,并在对应的“是”或“否”的选项框中打“√”,凡在“否”的选项框中打“√”的,均须填写详细的不符合事实。
3.审查结论的确定原则:建议整改项超过6款,或者发现任一项不符合的,审查结论为不合格;建议整改项不超过(含)6款,无不符合项的,审查结论为合格。
4.审查组依据本办法对企业实地核查后,填写《告知承诺获证企业后置现场审查报告》。
告知承诺获证企业后置现场审查报告
审查组织单位(章):年月日
注:“其他情况说明”栏中填写的内容为:企业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且不能体现在现场审查记录中的情况,如企业存在因非不可抗力原因拖延或拒绝核查的情况等。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二〇〇六年七月目录一、适用X围 (1)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3)(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使用说明 (3)(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3)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各产品单元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10)(一)非复合膜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10)(二)复合膜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25)(三)片材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37)(四)编织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44)(五)容器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49)(六)食品用工具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58)一、适用X围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和塑料复合制品;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容器、用具、餐具等制品。
根据产品的形式分为4类:包装类、容器类、工具类、其他类。
其中包装类包括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容器类包括桶、瓶、罐、杯、瓶坯;工具类包括筷、刀、叉、匙、夹、料擦(厨房用)、盒、碗、碟、盘、杯等餐具;其他类包括不能归入以上三类中的其他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不包括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
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产品包括3类39个产品(详见表1),增补品种时将另行公布产品目录。
根据生产工艺相同或相近的产品划分成一个产品单元的原则,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共分为6个产品单元:包装类包括4个产品单元: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
容器类包括1个产品单元:容器。
工具类包括1个产品单元:食品用工具。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包括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办法和6个产品单元的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附件1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
分值标注的是一般项;
2.本表所称的“分区”是指各类食品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3.本表所称的“物理隔离”是指使用符合食品安全的物质材料隔断阻断;
4.“扣分说明”栏不足以记载扣分理由或原因的, 可以再备注栏中注明。
附件2 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
分值标注的是一般项目;
2.本表所称的“分区”是指各类食品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3.本表所称的“物理隔离”是指使用符合食品安全的物质材料隔断阻断;
4.“扣分说明”栏不足以记载扣分理由或原因的, 可以再备注栏中注明。
附件3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
分值标注的是一般项目;
2.本表所称的“分区”是指各类食品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3.本表所称的“物理隔离”是指使用符合食品安全的物质材料隔断阻断;
4.“扣分说明”栏不足以记载扣分理由或原因的, 可以再备注栏中注明。
附件4 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
分值标注的是一般项;
2.本表所称的“分区”是指各类食品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3.本表所称的“物理隔离”是指使用符合食品安全的物质材料隔断阻断;
4.“扣分说明”栏不足以记载扣分理由或原因的, 可以再备注栏中注明。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使用说明1 本办法适用于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
2本办法分为:质量安全管理职责、企业环境与场所要求、生产资源提供、采购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生产安全防护7个部分,共7章25条55个核查内容。
分否决项目和非否决项目。
2.1非否决项结论为“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三种。
其中“一般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的不合格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是性质一般的问题;“严重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了区域性的或系统性的不合格,或是性质严重的不合格。
2.2否决项目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在55个核查内容中, 生产设施(2.3.1,,,在表中加“*”表示。
3 本办法确定核查结论依据以下原则:3.1合格(具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为合格):3.1.1 一般不合格项不多于8项,无严重不合格项,无否决项;3.1.2 严重不合格项不多于1项且一般不合格项不多于6项,无否决项。
3.2不合格(具备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为不合格):;;(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1 质量安全管理职责2 企业环境与场所要求3 生产资源提供4 采购质量控制5 生产过程控制6 产品质量检验7 生产安全防护注:1.申请取证产品通过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实地核查时,可免去核查质量安全管理职责(1)、工艺文件(;2. 申请取证产品通过GB/T24001环境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实地核查时,可免去核查安全生产(;3.取得医药包装许可证的企业,在实地核查时,申请取证产品与医药包装许可证许可范围内的医药包装产品在同一场所生产的可免去核查企业环境与场所要求(2)。
本实地核查办法由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济南)负责起草。
食品各场所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及核查结果判定标准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物品之一,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食品经营场所进行监管,开展现场核查工作。
下面给出一份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及核查结果判定标准,以便市场监管部门能够对食品经营场所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判定。
一、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1. 基本信息(1) 商户名称:(2) 餐饮许可证号:(3) 负责人姓名:(4) 联系电话:2. 环境卫生(1) 食品经营场所是否进行了彻底的清洁消毒?(2) 餐具是否洗净并存放整齐?(3) 店内是否存在垃圾或污水堆积?(4) 是否按规范设置了专用垃圾箱,并有定期处理垃圾的措施?3. 原料采购(1) 是否从正规渠道采购原料?(2) 原料是否标注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3) 是否建立原料进货台账?4. 食品加工(1) 是否按照规范进行食品加工?(2) 是否建立了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3) 是否设置了防止食品污染的措施?5. 食品储存(1) 是否分区存放不同种类的食品?(2) 是否按规范设置了冷藏、冷冻设备?(3) 是否定期检查食品存放区的温度及卫生状况?6. 食品销售(1) 是否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标签标识,标明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2) 是否建立食品销售记录,保留销售凭证?二、核查结果判定标准1. 优秀:90分及以上,证明该食品经营场所经营管理规范,符合相关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2. 良好:70分-89分,证明该食品经营场所存在一些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但问题较小,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3. 合格:60分-69分,证明该食品经营场所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管理不规范问题,需要整改。
4. 不合格:60分以下,证明该食品经营场所存在严重的管理不规范问题,食品安全存在较大威胁,需要立即停业整顿,并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
针对不合格的食品经营场所,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对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限定整改期限。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实地核查表
企业名称:
审证单元:
产品名称:
核查日期: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法(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使用说明
1.本办法适用于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
2.本办法分为:质量安全管理职责、企业环境与场所要求、生产资源提供、采购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
产品质量检验、生产安全防护7个部分,共7章25条55个核查内容。
分否决项目和非否决项目。
非否决项结论为“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三种、其中“一般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的不合格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是性质一般的问题;“严重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了区域性的或系统性的不合格,或是性质严重的不合格。
否决项目结论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在55个核查内容中,生产设施(2.3.1,2.3.2)、设备工装(3.3.1)、原、辅材料采购(4.1.2,4.1.4)、工艺管理(5.1.2)、包装标识(5.4)、安全生产(7.1.2)8项为否决项,在表中加“*”表示。
3.本办法确定核查结论依据以下原则:
合格(具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为合格):
一般不合格项不多于8项,无严重不合格项,无否决项;
严重不合格项不多于1项且一般不合格项不多于6项,无否决项。
不合格(具备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为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项为2项及以上;
一般不合格项为9项及以上;
否决项为1项及以上。
(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表
核查人员签名:
核查人员签名:
核查人员签名:
4 采购质量控制
核查人员签名:
5 生产过程控制
6 产品质量检验
核查人员签名:
核查人员签名:
注:1 申请取证产品通过GB/T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实地核查时,可免去核查质量管理职责(1)、工艺文件(3.5.1)、文件管理(3.6)、采购文件(4.2);
2 申请取证产品通过GB/T24001环境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实地核查时,在实地核查时,可免去核查安全生产(7.1.3);
3 取得医药包装许可证的企业,在实地核查时,申请取证产品与医药包装许可证许可范围内的医药包装产品在同一场所生产的可免去核查企业环境与场所要求(2)。
企业实地核查报告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