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苯加氢装置扩能改造与系统优化2
- 格式:pdf
- 大小:94.01 KB
- 文档页数:2
一、引言焦化粗苯加氢装置是一种用于提纯焦化产物中的粗苯的工艺装置,通过加氢反应将粗苯中的杂质、硫化物和重金属等物质去除,得到高纯度的苯产品。
本报告对一种10万吨年焦化粗苯加氢装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评估其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1.反应工艺:采用催化剂加氢法处理焦化粗苯,可以有效去除杂质、硫化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高产品的纯度。
该方法具有工艺成熟、操作简单等优点。
2.设备选择:根据10万吨年产量的要求,需要选择适当规模的加氢装置,包括反应器、换热器、分离设备等。
合理的设备选择可以提高装置的运行效率和产品质量。
3.催化剂选择:催化剂是加氢反应的关键组成部分,选择具有良好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装置寿命。
三、经济可行性分析1.投资成本:焦化粗苯加氢装置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采购费用、土建费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费用等。
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和设备商的报价,对10万吨年焦化粗苯加氢装置的投资成本进行估算。
2.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费用、能源费用、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等。
通过对投入材料和能源的估算,结合目前市场价格和运营经验,对10万吨年焦化粗苯加氢装置的生产成本进行评估。
3.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是指装置的产值和利润。
根据预计的产品产量和市场需求,以及市场价格和成本的对比,对10万吨年焦化粗苯加氢装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四、环境可行性分析焦化粗苯加氢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符合环保法规要求,需要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理设施的选择。
同时,加氢装置本身应具备安全可靠的设计和设备,避免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五、结论根据对10万吨年焦化粗苯加氢装置的技术、经济和环境可行性的分析,认为该装置具备可行性。
在适当的市场需求和合理的投资成本下,该装置可以实现可持续的生产,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
粗苯生产工艺优化调整控制摘要:粗苯是化工原料的中间产品,相对于以生产煤气为主的制气厂来说,粗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随着产生粗苯的重要原料洗油的逐渐减少,化工生产和市场的变化,导致经济价值逐步上扬。
在炼焦化工行业的粗苯生产系统中,要分析影响粗苯产生和造成粗苯洗油消耗的因素,在实际生产中,要增加油油换热器的容量,来降低冷却后贫油温度,选择优质的洗油进行生产,提高粗苯回收率。
本文简单分析了粗苯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优化粗苯生产工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粗苯;生产工艺;优化;控制前言:粗苯是由多种芳烃和其他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粗苯中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和三甲苯等芳香烃。
此外,还含有不饱和化合物、硫化物、饱和烃、酚类和吡啶碱类。
当用洗油回收煤气中苯族烃时,粗苯中尚含有少量的洗油轻质馏分。
1、粗苯生产流程焦炉煤气经过硫胺工段后,进入冷却塔,经过直接水冷作用,将煤气温度降低到27摄氏度左右,并依次进入到三个保持串联的钢板网洗笨塔,洗笨贫油经由洗笨塔顶部喷入,按照洗笨塔的前后顺序同煤气逆流接触,经过第一个洗笨塔底部的富油,一部分富油送入洗萘塔内,另一部分和洗萘塔中返回的含有萘的富油进行混合,之后进入到蒸馏工序。
富油首先进入到油气换热器内,同脱笨塔顶的粗苯蒸汽间接换热到70℃-80℃,然后进入到油油换热器,和脱笨塔底部的热贫油换热到120℃-130℃,换热达到温度要求后,进入到脱水塔内进行脱除水份的操作,用泵将脱水之后的富油送入到管式炉的辐射段和对流段,待富油加热到180℃左右之后,1%的富油进入到再生器中,通过中压汽间接加热,并利用直接蒸汽来蒸吹,位于再生器的顶部的蒸出气体进入到脱笨塔,再生器下部排出的其他残渣流入到残渣槽内。
脱笨处理之后的热贫油,经过油油换热器和冷富油进行换热后,进入到贫油冷却器中,将其冷却到30℃左右后送回到第三个串联的洗笨塔中来循环使用。
粗苯的蒸汽和富油换热完成后,经过冷凝冷却器的全冷凝,之后进行油水分离,将粗苯流入到中间槽内,利用回流泵,抽出一部分送入到脱笨塔顶部做回流。
焦化粗苯加氢生产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摘要:在焦化生产企业中,焦化粗苯蒸馏工艺流程复杂,容易造成污染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蒸馏工艺操作过程中必须加入大量过热蒸汽来提取单位标准重量的粗苯。
粗苯原料是通过硫化物、氮化物、水和其他烷基碳氢化合物及不饱和化合物等杂质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的,以获得可用作原料的高纯苯、甲苯和二甲苯产品中国的焦化行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
但是,中国焦炭产业布局不合理,整体产能较大但不集中,小企业较多,焦炭产业总体设备水平较低。
虽然精炼苯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但经济良好但是,粗苯中杂质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精炼产品的质量,特别是硫、氮和氧等杂质的处理。
本文中希望探讨的是在焦化粗苯回收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减压脱苯,主要对其技术应用流程、特征、回收工段以及待优化问题等等进行了全面讨论。
关键词:焦化粗苯;加氢生产;常见问题分析;对策分析引言焦炉煤气是炼焦煤在高温干馏生产焦炭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副产物,经煤气净化处理可回收大量高附加值的粗苯原料。
粗苯加氢精制过程,实际上是针对煤气净化回收的粗苯组分进行加工处理,得到化学品(苯、甲苯、二甲苯)和车用燃料油的工艺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两种工艺途径,一为酸洗工艺;另一种为加氢工艺,将不饱和化合物转化为饱和轻苯化合物;该工艺去除了轻苯的硫、氮和其他杂质含量,然后提炼制氢油,得到高纯度的苯产品。
由于原料苯的生成工艺对环境无害,不会产生污染物,因此可以生产出高纯度、高质量的产品,报价非常迅速。
在国外,粗苯和氢精炼工艺于1950年代首次应用于工业。
1粗苯加氢精制工艺简介目前,我国粗苯加氢工艺多采用 KK低温催化加氢工艺,在采用KK工艺时,萃取剂多采用N-甲酰吗啉和环丁砜。
两种方法的效果都很好,产品的品质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现阶段大部分工厂采用的仍是N-甲基吗啉萃取剂,工艺流程如下。
通过高速泵的加压,将粗苯和循环的氢混合,送入喷嘴预蒸发器,有效地阻止了高沸物的聚集和结焦。
粗苯加氢装置工艺路线方案的确定一、工艺概述:焦化粗苯的精制最早是采用酸洗法,由于该工艺存在脱硫效率低、芳烃损失高、产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副产酸焦油和残渣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有机化工高端产品的迅速发展,对原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酸洗法所得的芳烃产品质量已无法满足高端化工产品生产的需求,在发达国家早已被淘汰。
我国一些企业相继开发了粗苯催化加氢精制工艺,所得焦化苯的品质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已能完全替代石油苯。
目前,国外采用的粗苯加氢精制工艺按反应温度区分有高温法(600~630℃)和低温法(320~380℃)两种。
低温法主要以美国的Axens低温气液两相加氢技术和德国的Uhde低温气相加氢技术为代表。
高温法主要以胡德利开发、日本旭化成应用于粗苯加氢的高温热裂解法生产纯苯的Litol法技术为代表。
目前粗苯精制工艺应用最多的主要有酸洗精制法和加氢精制法。
酸洗法是我国传统的粗苯加工方法,因该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灵活,设备简单,材料易得,在常温常压下运行等优点,对于中小型焦化厂仍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粗苯精制方法,所以目前许多粗苯加工企业仍在采用。
但是这种方法与加氢法相比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致命弱点,特别是产品质量、产量和环境保护(初馏份、再生残渣、酸焦油至今无有效的治理方法)等方面更为突出。
酸洗法粗苯精制工艺与加氢法相比较有以下不足之处:(1)苯类产品产率较低、质量较差;(2)生产的酸焦油、初馏份等副产品难以综合利用,同时也难以治理;极易污染环境;(3)苯类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对较大,难以控制;(4)由于生产工艺较多的的洗涤废液,因此高浓度的生产污水产生量较大。
加氢法与酸法相比,解决了酸洗法存在的问题,展现以下的优点:(1)产品质量高:产品质量高是加氢法的突出优点,尤其是含硫低,这一点从产品质量指标就可以明显看出;(2)产品收率高:粗苯在加氢过程中损失少,因工作压力高几乎没有挥发损失,只有稳定塔的尾气和少量系统外排气带出的少量损失(比酸洗法收率提高8~10%);(3)环境效益好:加氢法工艺过程中废渣、废液产量很少,并可有效控制苯类污染物的排放;(4)经济效益好:加氢法产品质优价高,可以出口创汇,增产的非芳烃可以作为燃料销售,三苯收率增加8~10%。
双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两个体系”建设基本情况一、基本概念1. 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风险点是比危险源大的、更宽泛的概念,一个风险点包含若干个危险源。
2.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导致事故的根源,即能量或能量载体为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措施缺失或失效构成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3. 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风险评价主要方法:包括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等。
莱芜分公司主要采用风险矩阵法,即只考虑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两个因子,根据风险管控实际情况,对可能性与后果分别赋值1-5,二者乘积为风险值。
5. 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莱芜分公司:风险值1-8为四级风险,9-12为三级风险,15-16为二级风险,20-25为一级风险。
6. 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莱芜分公司:一级风险由公司管控;二级风险由厂级管控;三级风险由车间管控;四级风险由班组管控。
上级管控的下级必须管控。
7. 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风险控制措施共五类: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
粗苯加氢装置扩能改造和系统优化
闻晓今 佟杰 王明
(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部)
图3和图4是增加预分馏塔前后工艺示意图。
通过增加预分馏塔,能有效的降低了加氢油对萃取塔溶剂的影响,同时降低了非芳烃含纯苯,提高了纯苯纯度。
同时,在确保各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还取消了甲苯塔。
2.3.2 更换萃取塔和溶剂回收塔塔内件
萃取精馏塔由于设计和设备老化等原因,装置在较高负荷运行时常出现液位波动影响产量现象。
通过更换高效率塔盘后,萃取塔运行更加稳定。
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精馏装置加工量,大幅降低了非芳烃中含苯量。
3 运行情况
系统改造后运行状况良好,加氢系统设备堵塞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萃取塔运行更加稳定。
单套装置精馏进料量从改造前的每小时11.5吨提高到了19吨,两套装置粗苯加工量达910吨/天,比原设计日粗苯加工量增加310吨/天。
苯利
润按300元/吨计,则1年新增粗苯加工量所产生利润:310吨/天×300元/吨×330天/年=3069万元;非芳烃中含苯由改造前的50%降到20%以下,纯苯收率由改造前的66%提高到67.9%,一年可从非芳烃中回收纯苯5700吨,,纯苯和非芳烃价差按1500元/吨计,5700吨/年×1500元/吨=855万元。
因此,通过扩能改造每年可增收利润3069+855=3924(万元)。
4 结论
粗苯原料质量直接影响粗苯加氢装置的稳定运行以及各产品收率。
尤其粗苯原料中重组分、不饱和物质、盐类等是系统结焦的主要因素。
为此,我公司通过严
格管理进厂粗苯质量,并对蒸发塔及相应设备进行改造,以及对蒸发塔排液管线和排液方式进行优化,解决了加氢系统设备堵塞问题。
通过增加预蒸馏塔、更换萃取塔和溶剂回收塔塔内件,降低了非芳烃中含苯量,使萃取塔操作更加稳定,提高了整套装置加工量,为公司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