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课内现代文期末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10
部编版2021年中考九年级语文课内字形总复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旁骛虚忘墨守前扑后继行之有效B.豢养宽宥压榨轻而一举孜孜不倦C.麻醉摧残儒养怀古伤今走投无路D.拜谒羞赧停滞画龙点睛箪食壶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束缚血气方刚矜持锋芒必露B.绚丽如雷贯耳弛骋海市蜃楼C.狡辩郑重其是恪守歇斯底里D.严谨锐不可当簇拥因地制宜3.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晨曦慰藉为民请命独善其身B.霹雳瞥见拭目以待同捐前嫌C.箱箧刍荛愚公移山雕虫小技D.如晤窗棂眼花瞭乱循序渐进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矗立赞誉勃发断章取义大发雷廷B.坍踏瞥见忧戚言不及义丰功伟绩C.灰烬游戈汹涌荡然无存形销骨立D.困厄劫掠鲜妍富丽堂皇扭捏作态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慰人情事故恬静大彻大悟B.帷幕络绎不绝缄默草长鹰飞C.狡辩平易进人浩劫自圆其说D.穹顶名副其实缭绕瞬息万变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告磬障眼法不可名状大相径庭B.深奥打寒噤独树一制掉以轻心C.帐篷黄粱梦暴戾恣睢责无旁代D.喑哑篮板球谨言慎行宏观经济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泄秘羁绊勘误表素昧平生既往不咎B.寰宇峥嵘大杂荟哗众取宠门可罗雀C.佞臣暴戾烟幕弹李代桃僵饴笑大方D.盘桓秀颀病恹恹恃强凌弱泾渭分明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豢养翻白眼不功自破无缘无故B.荣膺闹饥慌腐草为荧无精打采C.坐落睁眼瞎搬弄是非芒刺在背试卷第2页,总9页D.愧赧盐竹笋两胁插刀经世奇才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敦煌落汤鸡理屈词穷珠联璧合B.怪诞哈蜜瓜秋雨绵绵经天纬地C.誊写金钢钻无耻澜言疏浚河道D.诛连老皇历雕虫小技互诉衷情10.下列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娇媚液化气以身徇职翻来覆去B.淋漓钉书机各得其所人声顶沸C.云宵创可贴花枝招展咄咄逼人D.朗润座右铭不求甚解恍然大悟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鲁钝擦脂粉走投无路自欺欺人B.端详文曲星思贤如渴无拘无束C.延席满堂彩不省人事尖嘴猴腮D.遁词随大流抽丝剥茧自曝自弃1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存恤打园场茅塞顿开间不容发B.愧赧正气歌根深蒂固相得益章C.叉气潇湘馆行之有效自惭形秽D.墨守现世宝富丽堂皇不攻自破1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鄙夷驱除惹是生非眼花缭乱B.滞碍尴尬前赴后继面面相觑C.狡黠藻饰再接再励惊慌失措D.恣睢深邃莫名其妙锲而不舍14.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A.怒不可遏襁褓羸弱画缯B.重蹈复辙阴晦愕然嗤笑C.强聒不舍睿智恣雎灵柩D.长途拔涉拮据糟蹋扶掖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玄虚恣睢孤军奋战为民请命B.抽噎潮讯断章取义吹毛求疵C.煞白扶腋温声细语持之以桓D.萧索睿智维维连声歇斯底里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阔绰旁鹜通宵达旦开卷有益B.逞辩饶恕一泄千里如坐针毡C.侧隐馈赠根深蒂固无精打采D.妖娆狡黠狂妄自大唯唯连声17.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豁达苟同浮想联编不可思议B.典范净土见贤思齐巧言令色C.勾勒纽带冲耳不闻荡然无存试卷第4页,总9页D.宣泻爽朗奄奄一息深居简出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驱驰开张圣听唇焦口躁B.伛缕政通人和宠辱偕忘C.俨然无人问津作奸犯科D.讷谏阡陌交通峰回路转19.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心无旁骛唯唯连声吹毛求疵持才放旷B.前扑后继怀古伤今茅舍顿开免冠徒跣C.不言而喻根深蒂固重蹈复辙不知所措D.与日俱增行之有效寻章摘句豁然贯通20.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抢劫一空赞誉有加贪脏枉法心旷神怡B.恍若天宫不言而喻汲取教训脍炙人口C.荡然无存孜孜不倦根深地固不攻自破D.惊世害俗富丽堂皇锲而不舍一蹴而就21.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社稷告磬锐不可挡民殷国富B.须臾野鹜汗出夹背妄自菲薄C.预言贮藏神彩奕奕安之若素D.禀性荒诞咎由自取沁人心脾2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遵守诓骗琐屑心无旁鹜B.簇新端祥骸骨自出心裁C.惶恐惦记莲篷折衷是非D.商酌诘难祈祷孜孜不倦2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亵渎窒息吹毛求疵恼羞成怒B.馈赠暗哑咬文嚼字莫名奇妙C.茶毒陨落强聒不舍与日俱增D.桑梓睿智一代天娇袖手旁观2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逞能撮弄盘缠三顾茅芦B.恪守尴尬盲从附庸风雅C.拮踞应酬诓骗前仆后继D.秘决墨守困厄李代桃僵25.下列各项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忧戚赞誉剪影强刮不舍B.风骚游弋濡养一代天娇C.亵渎坍蹋困厄自惭形秽D.飘逸腐烂宽宥随机应变26.下面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A.冠冕宽宥断章取义李代桃将B.嗤笑星缩郑重其事走投无路C.聒噪空旷前仆后继随即应变D.筵席盲从自暴自弃鸠占鹊巢27.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褴褛眺望撩逗言不及意B.阔绰伶俐潇索形销骨立C.祭祀阴诲惘然李带桃僵试卷第6页,总9页D.矗立宽宥惊骇鸠占鹊巢2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逞能撮弄盘缠三顾茅芦B.恪守尴尬盲从附庸风雅C.拮据应酬戮破前仆后继D.秘决尴尬困厄李代桃僵2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潦倒吓马威望眼欲川浮光掠影B.婉惜练习簿责无旁代哗众取宠C.硬核边脚料谈笑风生无精打彩D.押韵抱不平不屑置辩关怀备至3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要诀挡剑牌锱铢必较谈笑风生B.惆怅破纪录血雨腥风尔愚我诈C.熏淘代金券信手拈来不屑置辩D.奢靡花骨朵敝帚自珍断壁残垣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红妆素裹吱吱不倦聚族而居秀手旁观B.涕泗横流揭斯底里根深缔固豁然贯通C.心无旁骛气吞斗牛十拿九稳咬文嚼字D.温声细语言行相故开卷有益怀古伤筋3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天骄亵渎翻来复去形锁骨力B.滞留坟墓鸠占鹊巢走头无路C.诓骗旁骛与日具增相得益彰D.褴褛豢养孜孜不倦根深蒂固3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意孤行不省人事前仆后继李代桃僵B.间不容发思贤如渴不功自破置之不理C.浇揉造作茅塞顿开根深的固与日俱增D.不二法门相得已彰画龙点睛抽丝剥茧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逞能撮弄盘缠三顾茅芦B.恪守娉婷盲从附庸风雅C.拮据应酬戮破前仆后继D.秘决尴尬困厄李代桃僵35.下面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竞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语文版九上期末测试题(原创)一、基础整合。
1、将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及加点字的注音分别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4分)长江三峡以其险jùn 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xiá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2.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2分)①书籍正是由无数智者用心血浇铸成的一个大千世界。
②“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这句名言如果借用到书籍上,就会显得趣味独特。
③这就是说,要用“心”读书。
④在这样的世界里,只有虔诚的心灵才能自如地驰骋。
排列后的顺序是 (只写句子序号)3.请依照下面两句同题咏物格言形式,自拟一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写两则:(3分) [示例]题目:橡皮 (1)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
(2)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
题目: (1)(2)4.一只鸭子独自蹒跚地行走在水泥路上,几个放学的小朋友发现了这只离群的小鸭子,他们好奇地围聚过来,对这个来历不明的小东西议论起来。
一个初中生走过来,看到小鸭子,也来了兴趣,说:“我来把它的毛拔光,看它能不能活?”如果你也在场,请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阻他。
(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4分)——————————————————————————————————————————————————————————————————————————————5、观察右图,按要求答题。
(4分)①概括说明画面内容。
(2分)②谈谈你从画面中得到的启示。
(2分)二古诗文阅读。
6.按要求默写:(12分,含书写2分)(1)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人们广泛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3)中国古典诗词中写“月”往往寄托着作者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请选择两例进行默写:(4)默写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后四句:——————————————,-——————————————————————————,—————————————。
九年级语文期末练习题及答案(二篇)九年级语文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1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缟素(gǎo) 旁鹜(wù) 狡黠(xiá) 故弄玄(xuán)虚一代天骄(jiāo)B.敝舆(yú) 发窘(jiǒng) 愕(è) 然庖(báo)丁解牛妄自菲(fēi)薄C.怄(òu )气鄙(bí)夷怫(fú)然咬文嚼(jiáo)字鸿鹄(hú)之志D.栈(zhàn)桥慰藉(jiè) 框(kuāng)骗袖(xìu)手旁观吹毛求疵(c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他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B.我们中学生应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起来。
C.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相信最后成功会属于我们。
D.“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证明了__航天人的恃才放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们在学__即使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B.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使小刚在机器人制造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C.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浏览、检索、下载,此外还有网上讨论、交际等。
D.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4.联系上下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2分)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
5.古诗文名句默写。
(5分)(1)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2)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3)《出师表》中诸葛亮就__问题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中最核心的一条是。
(4)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酒”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请你再写出两句与“酒”有关的诗句“ ,”。
初三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三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2 分)1、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5分)亲爱的同学:进入初三:你一定辛苦了许多。
深夜:你窗前的灯光让群星黯.()然失色:清晨:你朗朗的读书声让鸟鸣显得俗不可奈。
不过:孩子:枫叶因为有了秋霜的锤.()炼:才变得周身红艳。
相信自己:你一定有园满收获!(1)给加点字注音(2分)黯()然锤()炼(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改为改为(3)文中有一处标点错误:找出并改正(1分)“”一词后的号应改为号2、根据例句:仿写三个结构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注意用上加点的词语。
(3分)例句: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出广博。
仿句:3、如果你是一台晚会的主持人:根据节目单: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联词。
(2分)4、“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武松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以他为主角的故事还有:(举一个即可)(2分)5、古诗文默写。
(10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2):背灼炎天光。
(3)在《饮酒》中: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句是:。
(4)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类似情境的诗句:。
(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6)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共38 分)(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回答6-9题(共7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一、阅读《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第5--8题。
(18分)①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部编本九下语文期末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含答案)一.阅读《孔乙己》片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文章开头在写鲁镇酒店的格局之后,写“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作者在孔乙己出场之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本文用词准确精妙,请谈谈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②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3)孔乙己为什么把“偷书”说成“窃书”?这表明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4)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5)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二.阅读《孔乙己》片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
(2)《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自己对先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绘四季之景的变化。
(4)《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绘桃花源中人们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空1分,共10分)(1)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朵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2)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真是少年老成。
(3)面对困难,他从不退缩,总是迎难而上,展现出非凡的毅力。
(4)这篇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堪称典范之作。
(5)他待人接物总是彬彬有礼,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3. 病句修改。
(每题2分,共10分)(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教育。
(2)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从不骄傲自满。
(3)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意识。
(4)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秀。
(5)这篇文章的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语言优美。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问题。
(每题4分,共16分)(1)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3)文中“衔远山,吞长江”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2. 阅读《出师表》,回答问题。
(每题4分,共16分)(1)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责任感?(3)文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句,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品质?(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3. 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知识复习题(附答案)一、书写及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我看见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lán lǚ的年老水手走去。
二、名言名句默写(8分)2、依据相关课文,将下面诗文中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每小题2分)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此中有真意,。
④八月湖水平,。
三、语段修改(6分)3.下面一段文字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请按要求完成。
如何解决汉江的污染问题是我省环保工作的当务之急。
①湖北省环保局早就要求沿江企业必须限期在一个月之内停止向汉江排放污水。
②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
③以至环保工作、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①句有一处语意重复,应该删去的词语是:②句有一处语序排列不当,请修改:③句是一个病句,修改为:四、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3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B先天下之忧而忧先:C微斯人微:5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怎样的心态?(用原句答)(2分)五、课文自主解读(7分)7、《故乡》回忆了“我”儿时的故乡,描绘了现实的故乡,也展望了理想的故乡。
请依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理想中的故乡是怎样的?对此抱有怎样的态度?六、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罴①说鹿畏豹,豹畏虎,虎畏罴。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②而即之山。
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豹闻其鹿也,趋而至。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豹走而虎至。
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三语文期末考测试题及答案对于语文期末考试的准备,初三的学生是最需要通过做试题来巩固的,做试题能锻炼我们的考试能力,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脑髓(suǐ) 嗥(háo)鸣亢(kànɡ)奋获益匪(fěi)浅B. 奔丧(sānɡ) 匀称(chèn) 殷红( yān) 惟妙惟肖(xiào)C. 风骚(sāo) 田圃( bǔ) 繁衍(yǎn) 强聒不舍(ɡuō)D. 发窘(jiǒnɡ) 扶掖(yè ) 妖娆(ráo) 弥留之际(mí)2.下面划线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最能体现广州民俗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
广州人的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19世纪初,“饮早茶”的时尚,就风靡了珠江三角洲(A)。
改革开放以后,广州的茶楼业更加发达。
从‘饮早茶”发展到“饮下午茶”到晚上的“饮夜茶”,档次越来越高,食品越来越精致(B)。
而向往开放改革的各省人士,也常常以广东的生活习尚为乐,于是南至天涯海角,北达内蒙古草原,都建起了广式茶楼(c)。
到后来,“老舍茶馆”根深缔固的古都北京人,盖碗茶艺高超的成都人,都学广州人“饮早茶”(D)。
广州茶楼之风,一下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一个窗口。
3.下列成语运用恰当一项是( ) (3分)A.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B.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C. 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解题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上海市松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2022.1一、文言文(36分)(一)默写(12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2.知困,(《虽有嘉肴》)3. ,一任群芳妒。
(陆游《卜算子·咏梅》)4.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5.深秋的早晨,同学们看到田野和房屋上薄雾缭绕,而东方已是一片绯红。
甲生说:这便是《答谢中书书》中描绘的“”的画面;乙生说:可惜没有文中早晨“”的热闹场景啊。
(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12题(24分)【甲】石壕吏(节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乙】(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丙】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①阿:地名,今山东阿县。
②白首:老年人。
③决:决断(政事)。
6.甲诗的作者是(人名),乙节选语段出自课文《》。
(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4分)(1)遣使追()(2)铸库兵以作耕器()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9.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
初三语文课内现代文期末系统复习题一、课文理解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收在《朝花夕拾》里。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
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一直关心、一直惦记,既热情,又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文中还有白描的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
2、《我的母亲》作者是学者胡适。
文章选自《胡适自传》。
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这篇文章写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从全文来看,课文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写母亲作为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他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因此在为人方面,母亲具有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的优秀品质。
4、《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文章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6、《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
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9、《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全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是一曲无产阶级战斗的颂歌。
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
11、《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
全文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运用总括与具体展开相结合,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立论充分,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告诉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15、《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
本文是一篇科学幻想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讲的是一场台风吹倒了一座古庙,庙底露出个无底洞,通过对这个洞一番研究后,后来成民填垃圾的地方,终于有一天,里面的东西又都飞了出来。
小说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警示世人要正视环境问题。
小说的题目充满悬念,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其实也蕴含队们对大自然认识的浅薄无知。
结尾再写小石头飞来,这种循环式结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6、《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文章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第一部分是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第二部分写山路漫歌,主要写唱歌环境;第三部分写村寨传歌,主要写唱歌的场面。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17、《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文章在结构上按照“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再通过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最后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在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18、《吆喝》选自《北京城杂忆》,作者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
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吆喝,按照从早到晚和一年四季的顺序作介绍,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情趣。
二、练习精选(一)《藤原先生》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根据文意,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内。
(4分)收存收藏贴在挂在迎面仰面发现发觉2.作者把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说成是“不幸”的原因是什么?(4分)3.文中“我”的“良心”是指什么?(2分)4.文段中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2分)5.师恩难忘,在你的生活中有你最敬佩的老师吗?请你对你的老师说几句心里话。
(2分)(二)《藤原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这样”指代,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实在标致极了”这一句中的“标致”你怎么理解?4.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三)《我的母亲》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
2.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3.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4.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5.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②“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10.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
(四)《列夫·托尔斯泰》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