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接口技术要求 Interfac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 格式:doc
- 大小:969.00 KB
- 文档页数:67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用户需求书(三)接口技术要求(3)电力监控系统目录1一般要求 (3)2与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内设备接口 (3)3与主变电站内设备接口 (4)4与通信系统接口 (6)5与土建的接口 (6)6与西安市轨道交通其它线路接口 (6)1一般要求1)投标人应与其他系统设备的投标人密切合作,相互提供技术资料(包括通信规约),在必要的时候应进行设计联络,解决设备之间接口的硬、软件问题。
所有互提的技术资料都应同时提交招标人。
2)各变电所内监控网络由投标人负责配置,并与所内各智能装置实现数字通信。
3)投标人中标后,应与相关系统投标人(开关柜、交直流装置等)及时制定接口实施方案,其内容应包括:a)接口标准b)通信规约c)试验时间d)试验大纲e)试验设备f)测试设备g)试验报告2与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内设备接口2.1与35kVGIS、1500V、0.4kV开关柜接口2.1.1接口分界在开关柜内测控保护设备的通信端子排,接口方式采用数字通信接口,开关柜内保护测控设备由其它供货商提供。
2.1.2接口责任1)投标人负责提供与上述各设备测控单元通信接口相兼容的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通信电缆及所有光缆连接附件。
负责将通信接口转换成光纤以太网口,通信协议转换成统一的协议。
2)招标人负责完成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在柜内的安装,将通信电缆或者光缆接至SCADA提供的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的输入通信口;负责开关柜内的所有配线(包括通信和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的电源线);投标人有义务配合招标人进行开关柜的工厂试验、调试。
3)投标人提供的网络接口设备的辅助电源应采用直流110V,如果电压等级不是110V,应由投标人负责转换。
4)投标人提供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在开关柜内的安装要求及接口设备的端子接线图,并负责将接口设备运至招标人指定地点,包装运输费用由投标人负责。
5)投标人提供的光纤以太网接口设备、相关光电器件以及所有网络连接设备均为工业级产品,寿命不小于10年,并应提供相应参数供招标人确认。
接口与接口设计原则一.11种设计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RP)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职责即为“变化的原因”。
2.开放-封闭原则 - Open Close Principle(OCP)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是可以扩展的,但是不可修改。
对于扩展是开放的,对于更改是封闭的. 关键是抽象.将一个功能的通用部分和实现细节部分清晰的分离开来。
开发人员应该仅仅对程序中呈现出频繁变化的那些部分作出抽象. 拒绝不成熟的抽象和抽象本身一样重要 )3.里氏替换原则 -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SP)子类型(subclass)必须能够替换掉它们的基类型(superclass)。
4.依赖倒置原则(IoCP) 或依赖注入原则 - 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DIP)1 / 49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
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Hollywood原则: "Don't call us, we'll call you". 程序中所有的依赖关系都应该终止于抽象类和接口。
针对接口而非实现编程。
任何变量都不应该持有一个指向具体类的指针或引用。
任何类都不应该从具体类派生。
任何方法都不应该覆写他的任何基类中的已经实现了的方法。
5.接口隔离原则(ISP)不应该强迫客户依赖于它们不用的方法。
接口属于客户,不属于它所在的类层次结构。
多个面向特定用户的接口胜于一个通用接口。
6.重用发布等价原则(REP)重用的粒度就是发布的粒度。
7.共同封闭原则(CCP)包(类库、DLL)中的所有类对于同一类性质的变化应该是共同封闭的。
一个变化若对一个包产生影响,则将对该包中的所有类产生影响,而对于其他的包不造成任何影响。
8.共同重用原则(CRP)一个包(类库、DLL)中的所有类应该是共同重用的。
通信接口设计中的接口标准化与验证技术在通信接口设计中,接口标准化与验证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口标准化是指在设计通信系统接口时,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各种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有效地通信和数据交换。
而接口验证技术则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方法和工具,验证接口是否符合规范和标准,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首先,在通信接口设计中,接口标准化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制定一致的接口标准,可以降低系统集成的难度,提高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例如,USB接口标准化规定了USB设备的连接方式、通信协议和电源供应规范,确保了各种USB设备可以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同时工作。
此外,接口标准化还可以促进通信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其次,接口验证技术在通信接口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接口验证技术可以通过模拟测试、协议分析、自动化测试等方法,检测接口的正确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只有通过接口验证技术的检测,才能确保各种设备在通信过程中不会出现数据丢失、错误传输等问题,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设计网络接口时,可以利用网络分析仪对数据包进行监控和检测,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接口标准化与验证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各种通信系统和设备。
在工业控制领域,接口标准化与验证技术可以确保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物联网领域,接口标准化与验证技术可以确保各种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实现物联网设备的互联互通。
在移动通信领域,接口标准化与验证技术可以确保各种移动设备和网络之间的通信互联,提高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总之,通信接口设计中的接口标准化与验证技术对于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只有遵循一致的接口标准,并通过有效的接口验证技术进行检测,才能确保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顺畅、数据传输可靠。
接口标准化与验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通信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第八分册接口技术要求二〇一八年十一月目录(悦来~沙河坝) (1)总则 (1)一、接口设置原则 (1)二、接口分类原则 (2)三、接口适用原则 (3)1综合监控系统(ISCS/BAS/FAS/ACS)与建筑专业的接口技术要求 (3)1.1接口示意图 (3)1.2物理接口 (4)1.3功能要求 (4)1.4监控信息点表 (5)1.5接口测试 (5)2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信号系统(SIG)的接口技术要求 (6)2.1接口示意图 (6)2.2物理接口 (7)2.3功能要求 (7)2.4软件通信协议 (8)2.5接口冗余设计 (8)2.6接口测试 (8)3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闭路电视监视系统(CCTV)的接口技术要求 (10)3.1接口示意图 (10)3.2物理接口 (10)3.3功能要求 (11)3.4 软件通信协议 (13)3.5接口冗余设计 (13)3.6接口测试 (13)4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乘客信息系统(PIS)的接口技术要求 (15)4.1接口示意图 (15)4.2物理接口 (15)4.3功能要求 (16)4.4软件通信协议 (16)4.5接口冗余设计 (17)4.6接口测试 (17)5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广播系统(PA)的接口技术要求 (18)5.1接口示意图 (18)5.2物理接口 (19)5.3功能要求 (19)5.4软件通信协议 (21)5.5监控信息点表 (21)5.6接口冗余设计 (22)5.7接口测试 (22)6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集中告警系统(ALM)的接口技术要求 (23)6.1接口示意图 (23)6.2物理接口 (23)6.3功能要求 (24)6.4软件通信协议 (24)6.5接口冗余设计 (24)6.6接口测试 (24)7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时钟系统(CLK)的接口技术要求 (26)7.1接口示意图 (26)7.2物理接口 (26)7.3功能要求 (26)7.4软件通信协议 (26)7.5接口冗余设计 (27)7.6接口测试 (27)8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动力照明系统(DZ)的接口技术要求 (29)8.1接口示意图 (29)E.综合监控系统(FAS/BAS)与动力照明系统(DZ)EPS的接口界面图 (31)8.2物理接口 (34)8.3功能要求 (37)8.4软件通信协议 (41)9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给排水及消防系统(GX)的接口技术要求 (42)9.1接口示意图 (42)9.2物理接口 (43)9.3功能要求 (44)9.4软件通信协议 (45)9.5监控信息点表 (45)9.6接口测试 (47)10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气体灭火系统(QM)的接口技术要求 (49)10.1接口示意图 (49)10.2物理接口 (49)10.3功能要求 (49)10.4软件通信协议 (49)10.5接口测试 (50)11 综合监控系统(FAS/BAS)与电梯(DT)及自动扶梯(FT)的接口技术要求 (51)11.1接口示意图 (51)A.综合监控系统(FAS/BAS)专业与电梯(DT)的接口界面图 (51)B.综合监控系统(BAS)专业与自动扶梯(FT)的接口界面图 (51)11.2物理接口 (52)11.3功能要求 (52)11.4 监控信息点表 (53)11.5软件通信协议 (54)11.6接口测试 (54)12 综合监控系统(FAS/BAS)与环控系统(HK)的接口技术要求 (55)12.1接口示意图 (55)I.火灾报警系统(FAS)与环控系统(HK)防火阀的接口界面图 (58)12.2物理接口 (59)12.3功能要求 (60)12.4监控信息点表 (61)12.5软件通信协议 (61)12.6接口测试 (61)13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站台门【屏蔽门/安全门】(PED)接口技术要求 (62)13.1接口示意图 (62)13.2物理接口 (63)13.3功能要求 (64)13.4软件通信协议 (64)13.5接口冗余设计 (64)13.6接口测试 (65)14 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的接口技术要求 (66)14.1接口示意图 (66)14.2物理接口 (67)14.3功能要求 (68)14.4监控信息点表 (69)14.5软件通信协议 (69)14.6接口冗余设计 (70)14.7接口测试 (70)15 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电力监控系统(PSCADA)的接口技术要求 (72)15.1接口示意图 (72)15.2物理接口 (72)15.3功能要求 (72)15.4监控信息点表 (73)15.5通讯接口协议 (73)15.6接口冗余设计 (74)15.7接口测试 (74)16综合监控系统(FAS)与供电设备专业(GD)的接口技术要求 (76)16.1接口示意图 (76)A.综合监控系统(FAS)在400V开关柜室与供电设备专业(GD)切非消防电源的接口界面图 (76)16.2物理接口及功能要求 (76)17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接口技术要求 (78)17.1接口示意图 (78)17.2物理接口 (78)17.3功能要求 (78)17.4软件通信协议 (79)17.5接口测试 (79)18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安防集成平台系统的接口技术要求 (80)18.1接口示意图 (80)B. 综合监控系统(ISCS)与安防集成平台在车站的接口界面如下图: (81)18.2物理接口 (81)18.3其他要求 (81)19综合监控系统(ISCS)内部系统接口 (81)20安检系统与安防集成平台接口 (82)20.1 X光机与安防集成平台 (82)20.2液体检测系统与安防集成平台 (82)21电子巡检系统与安防集成平台接口 (82)22门禁系统、防入侵系统与安防集成平台的接口 (82)总则一、接口设置原则本文件中所提到的综合监控系统为广义上的综合监控系统,包括了综合监控系统(ISC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门禁系统(ACS)、气体灭火系统、安防等。
接口控制和数据标准技术英文
接口控制和数据标准技术的英文术语分别是"Interface Control"和"Data Standardization Technology"。
Interface Control是指在系统或组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时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和规范。
这包括了接口的定义、协议、数据格式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
Data Standardization Technology则是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技术,包括数据格式、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的定义和标准化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这些术语在信息技术和工程领域经常被用到,对于确保系统和组件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分,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3.下列下列说法法正确的是(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水扑灭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4.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D.②③⑥5.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C.排除SO42﹣以外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干扰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水B.0.3 mol硫酸C.0.5 mol钠D.1.5 mol氧7.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4.2克 Na2SO4含有的Na+离子数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N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8.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B.CO2C.H2S D.N29.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3B.3g H2C.16g O2D.34g H2S10.0.25L 1mol/L FeCl2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 B.1.5 mol/L C.2mol/L D.3 mol/L11.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32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12.实验室需用49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CuSO4•5H2O)配成50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13.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Na2CO3,过滤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加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1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8:1 B.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 D.原子个数之比为11:121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1mol/L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0mL水中所含K+、SO42﹣总数为0.15N AB.500mL溶液中含有0.1N A个K+C.1L溶液中K+的浓度为0.1mol/LD.1L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2mol/L16.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SO4═Na++H++SO42﹣B.NaHCO3═Na++H++CO32﹣C.MgCl2═Mg2++2Cl﹣D.Ba(OH)2═Ba2++2OH﹣17.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A.硝酸和氢氧化钠B.氢氧化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硫酸D.碳酸氢钠和盐酸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CO32﹣+2H+═CO2↑+H2O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2OH﹣+Cu2++SO42﹣═BaSO4↓+Cu(OH)2↓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Ag++Cu═Cu2++Ag↓D.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1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H+、Cl﹣、OH﹣B.Na+、Ba2+、CO32﹣、NO3﹣C.Na+、H+、Cl﹣、CO32﹣D.K+、Cu2+、NO3﹣、SO42﹣20.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发生丁达尔现象B.向氯化铁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C.向热豆浆中加入石膏水可制成豆腐,胶体发生了聚沉D.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带电二、填空题(共35分.)2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SO3③液态的醋酸④汞⑤BaSO4固体⑥蔗糖(C12H22O11)⑦酒精(C2H5OH)⑧熔化KNO3⑨纯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4)以上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22.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SO(HCO3﹣),所加试剂: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Cl﹣(SO),所加试剂: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3)Fe2+(Cu2+),所加试剂: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3.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中的几种离子.(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有关的离子反应式为__________.(3)取(2)的滤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A﹣D中的(填序号)__________.A.Cl﹣B.CO32﹣ C.NO3﹣D.OH﹣.24.用18mol•L﹣1浓硫酸配制100mL 3.0mol•L﹣1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溶解④转移、洗涤⑤定容、摇匀.完成下列问题:(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A.10mLB.25mLC.50mLD.100mL).(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__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E.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____.三、计算题25.取10.6g Na2CO3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1)Na+物质的量浓度?(2)取出20ml该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04mol/L,求加入蒸馏水的体积(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2015-2016学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分析】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解答】解:①在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②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③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和④,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玻璃棒的作用,熟悉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即可解答,较简单.2.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分,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考点】分液和萃取.【分析】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B、蒸馏是把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或将水中难挥发性物质和水分离出来的方法;C、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D、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解答】解: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过滤法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故A错误;B、蒸馏法实现两种互溶液体的分离,故B错误;C、分液法可以实现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花生油和水不相溶,故C正确;D、萃取法可以实现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不一样的物质的分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分离方法的实用知识,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下列下列说法法正确的是(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水扑灭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专题】实验事故处理.【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判断;B.如果药液不慎溅入眼中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D.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解答】解:A.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应用湿抹布扑盖,不能泼水,因为酒精和水互溶,故A错误;B.应该用干抹布迅速擦去,然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故B错误;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分液时,为不产生杂质,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室安全及事故处理,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实验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应学会处理常见意外事故的方法技巧.4.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D.②③⑥【考点】蒸发、蒸馏与结晶的仪器;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分析】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根据各种方法来选择所需的仪器.【解答】解: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所以错误;②蒸馏烧瓶是用于蒸馏实验的容器,蒸馏是一种分离物质的方法,所以正确;③漏斗可用于过滤,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所以正确;④燃烧匙是做物质燃烧实验用的仪器,所以错误;⑤天平是称量药品质量的仪器,所以错误;⑥分液漏斗是分离互不相溶的密度不同的液体的仪器,所以正确;⑦胶头滴管是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仪器,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分离所需的仪器,难度不大,注意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有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5.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C.排除SO42﹣以外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干扰【考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专题】氧族元素.【分析】在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时,如果对溶液成分没有限制,则需要可能存在的其他微粒如碳酸根离子、银离子等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操作还是试剂的选择都要做出相互不干扰的选择和调整.【解答】解:A、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多少没关系,故A错误;B、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纯度没关系,故B错误;C、加盐酸时,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可以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阴离子的干扰,故C 正确;D、和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只有银离子,所以不需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干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知识,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操作还是试剂的选择都要做出相互不干扰的选择和调整,难度不大.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水B.0.3 mol硫酸C.0.5 mol钠D.1.5 mol氧【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分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能用来计量微观粒子,不能计量宏观物质,且所指微观粒子要明确.【解答】解:硫酸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钠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硫酸、水和钠都能用摩尔计量,D选项中氧指的是氧分子还是氧原子,所指微粒不明确,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难度不大,明确摩尔只能用来计量微观粒子,不能计量宏观物质,且所指微观粒子要明确.7.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4.2克 Na2SO4含有的Na+离子数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N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1molNa2SO4含有2molNa+;B.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C.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D.溶液体积不明确.【解答】解:A.14.2克 Na2SO4的物质的量是0.1mol,含有的Na+离子数为0.2N A,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C.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N A个N2分子即1molN2的体积大于22.4L,故C错误;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8.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B.CO2C.H2S D.N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摩尔质量.【专题】计算题.【分析】同质量时,计算出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分子组成判断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含原子的多少.【解答】解:设气体的质量都为1g,A、1gCH4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原子数目为,B、1gCO2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原子数目为,C、1gH2S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原子数目为,D、1gN2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原子数目为,综上分析,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CO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物质的量和气体的分子组成计算原子数目的多少.9.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3B.3g H2C.16g O2D.34g H2S【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V=计算气体的体积.【解答】解:相同条件下,V m相同,根据V=知,气体体积取决于质量和摩尔质量的比值,A.80gSO3的体积==V m;B.3gH2的体积==1.5V m;C.16g O2的体积==0.5V m;D.34gH2S的体积=V m=V m;所以气体体积最大是氢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气体体积、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0.0.25L 1mol/L FeCl2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 B.1.5 mol/L C.2mol/L D.3 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溶液浓度的计算.【分析】FeCl2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满足:c(Cl﹣)=2c(FeCl2),据此计算出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解答】解:.25L 1mol/L FeCl2溶液中,结合氯化亚铁的化学式可知:c(Cl﹣)=2c(FeCl2)=1mol/L×2=2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溶质浓度与所含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11.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32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考点】摩尔质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n=计算X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计算X气体的摩尔质量.【解答】解: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0.5mol,其质量为32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64g/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12.实验室需用49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CuSO4•5H2O)配成50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分析】欲配制49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需要配制50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5L×0.1mol•L﹣1=0.05mol,需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0.05mol×160g/mol=8g,若称取胆矾,则需要称量的质量为:0.05mol×250g/mol=12.5g,据此对各项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于实验室中没有490mL容量瓶,只能选用500mL容量瓶,即需要配制50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5L×0.1mol•L﹣1=0.05mol,A、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0.05mol×160g/mol=8g,称取7.68g硫酸铜,硫酸铜的质量不足,故A错误;B、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若称取胆矾,则质量为0.05mol×250g/mol=12.5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不足,故B错误;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大于500mL,所以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小于0.1mol/L,故C错误;D、称取12.5 g胆矾,胆矾的物质的量为0.05mol,配成500mL溶液,配制的溶液浓度为0.1mol/L,满足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注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注意硫酸铜和胆矾的区别.13.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Na2CO3,过滤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加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A.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B.二者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氧气与氧化铜不反应;D.生成氯化钠,引入新杂质.【解答】解:.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用于除杂,故A正确;B.二者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B错误;C.氧气与氧化铜不反应,应用灼热的铜除杂,故C错误;D.生成氯化钠,引入新杂质,应加入KOH除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等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根据除杂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1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8:1 B.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 D.原子个数之比为11:12【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先设出二者的质量,再利用n=来计算O2和CO2的物质的量,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最后利用构成来分析原子个数之比.【解答】解:设二者的质量都是mg,则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A、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mol:mol=11:8,故A错误;B、因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mol:mol=11:8,故B错误;C、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物质的量之比为mol:mol=11:8,故C 错误;D、1个氧分子站含有2个原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站含3个原子,则原子个数之比为为mol×2:mol×3=11:1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关系来计算,明确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是解答的关键.1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1mol/L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0mL水中所含K+、SO42﹣总数为0.15N AB.500mL溶液中含有0.1N A个K+C.1L溶液中K+的浓度为0.1mol/LD.1L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2mol/L【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根据n=cV计算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每摩尔硫酸钾含有3mol离子(2mol钾离子,1mol硫酸根离子),再根据N=nN A计算离子的数目;B.根据n=cV计算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 A计算钾离子的数目;C.每摩尔硫酸钾含有2mol钾离子,钾离子的浓度为硫酸钾的2倍;D.溶液是均一的,每摩尔硫酸钾含有1mol硫酸根,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等于硫酸钾的浓度.【解答】解:A.1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1L×0.1mol/L×3×N A mol﹣1=0.3N A,故A错误;B.500mL溶液中含有K+离子数为0.5L×0.2mol/L×N A mol﹣1=0.1N A,故B正确;C.0.1mol/L K2SO4溶液,每摩尔硫酸钾含有2mol钾离子,钾离子的浓度为硫酸钾的2倍,所以K+离子浓度是0.2mol/L,故C错误;D.溶液是均一的,每摩尔硫酸钾含有1mol硫酸根,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等于硫酸钾的浓度为0.1mol/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注意溶液是均一的,浓度与体积无关.16.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SO4═Na++H++SO42﹣B.NaHCO3═Na++H++CO32﹣C.MgCl2═Mg2++2Cl﹣D.Ba(OH)2═Ba2++2OH﹣【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分析】先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多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强电解质的电离利用“═”,原子团在电离方程式中不能拆分,注意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应电离出氢离子,并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A正确;B.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B错误;C.氯化镁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故C正确;D.Ba(OH)2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的强弱,多元弱酸根离子不能拆,选项B为易错选项.17.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A.硝酸和氢氧化钠B.氢氧化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硫酸D.碳酸氢钠和盐酸【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强酸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碱必须是可溶性的强碱,不能是氢氧化铁,反应生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的,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硝酸和氢氧化钠的离子反应为H++OH﹣=H2O,满足条件,故A正确;B.氢氧化铁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错误;C.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不能用H++OH﹣=H2O 表示,故C错误;D.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OH﹣=H2O+CO32﹣,不能用H++OH﹣=H2O表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中等,侧重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实质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CO32﹣+2H+═CO2↑+H2O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2OH﹣+Cu2++SO42﹣═BaSO4↓+Cu(OH)2↓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Ag++Cu═Cu2++Ag↓D.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钙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B.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C.离子方程式两边总电荷不相等;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解答】解: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中,碳酸钙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A错误;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u2++SO42﹣═BaSO4↓+Cu(OH)2↓,故B正确;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u═Cu2++2Ag↓,故C错误;D.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1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H+、Cl﹣、OH﹣B.Na+、Ba2+、CO32﹣、NO3﹣C.Na+、H+、Cl﹣、CO32﹣D.K+、Cu2+、NO3﹣、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因Mg2+、OH﹣能结合生成沉淀,H+、O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B.因Ba2+、CO3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C.因CO32﹣、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难度不大.20.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发生丁达尔现象B.向氯化铁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C.向热豆浆中加入石膏水可制成豆腐,胶体发生了聚沉D.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带电【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A.根据溶液和胶体粒子半径大小不同,直径范围不一样;B.饱和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铁沉淀;C.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D.整个胶体分散系是电中性.【解答】解: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离子的直径大小,故A错误;B.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氢氧化铁沉淀,故B错误;C.豆浆是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故C正确;D.溶液、胶体都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胶体微粒吸附带电荷离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步骤,注意反应的条件应用和试剂的选择,试剂的滴加顺序.二、填空题(共35分.)2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SO3③液态的醋酸④汞⑤BaSO4固体⑥蔗糖(C12H22O11)⑦酒精(C2H5OH)⑧熔化KNO3⑨纯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④⑧(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⑤⑧⑨(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⑦(4)以上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③⑨.【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必须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完全电离的属于弱电解质,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①NaCl晶体是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②液态SO3是非电解质,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③液态的醋酸是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醋酸溶于水,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④汞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导电;⑤BaSO4固体是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
Interface接⼝详解简介接⼝主要⽤来描述类具有哪些功能,并不给出每个功能的具体实现⽅式。
⼀个类可以实现⼀个或多个接⼝,并在需要接⼝的地⽅,随时使⽤实现了响应接⼝的对象。
在 Java 程序设计语⾔中,接⼝不是类,⽽是对类的⼀组需求描述,这些类要遵循接⼝描述的统⼀格式进⾏定义。
接⼝中的所有⽅法⾃动属于 public,所以在接⼝中声明⽅法可以不⽤提供关键字 public 。
类实现接⼝,通常有两个步骤:1. 将类声明为实现指定的接⼝2. 对接⼝中的所有⽅法进⾏定义要将类声明为实现某个接⼝,需要使⽤关键字 implements :public interface Comparable{ int compareTo(Object other);}class Employee implements Comparable{}接⼝特性接⼝不是类,尤其不能使⽤ new 运算符实例化⼀个接⼝。
但是可以声明接⼝的变量,接⼝变量必须引⽤实现该接⼝的类对象。
X = new Comparable(...); //ErrorComparable x; // OKx = new Employee(); // OK与可以建⽴类的继承关系⼀样,接⼝也可以被扩展。
这⾥允许存在多条从较⾼通⽤性的接⼝道较⾼专⽤型的忌⼝的链。
public interface Moveable{ void move(double x,double y);}public interface Powerd extends Moveable{ double milesPerGallon();}虽然在接⼝中不能包含实例域或静态⽅法,但可以包含常量。
public interface Powerd extends Moveable{double milesPerGallon();double SPEED_LIMIT = 95;}与接⼝中的⽅法都⾃动地被设置为 public ⼀样,接⼝中的域将⾃动设为 public static final 。
第四部分用户需求书(三)接口技术要求Part 4User’s Requirement(3)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目录Table of Content1总则 General (4)1.1概述Overall (4)1.2基本要求 Basic Requirements (5)2与车辆段联锁系统接口 Interface with depot interlocking system (8)2.1正线联锁与车辆段联锁系统接口 Interface between mainline interlocking and depotinterlocking (8)2.2正线ATS与车辆段联锁系统接口Interface between mainline ATS and depotinterlocking system (10)2.3试车线与车辆段联锁系统接口Interface between test track and depot interlockingsystem (12)3与通信系统接口 Interface with communication system (14)3.1与通信传输系统接口 Interface with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14)3.2与无线通信系统接口 Interface with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15)3.3与时钟系统接口 Interface with clock system (16)4与综合监控系统接口 Interface with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18)4.1与ISCS系统接口 Interface with ISCS system (18)4.2与大屏幕显示系统接口 Interface with big screen display system (20)4.3与车站IBP接口 Interface with station IBP (21)5与屏蔽门和防淹门系统接口 Interface with Screen Door and Flood Gate System . 24 5.1与屏蔽门接口 Interface with screen door (24)5.2与防淹门接口 Interface with flood gate (26)6与其他线联络线和TCC接口 Interface with other liaison line and TCC (29)6.1与其他线联络线接口 Interface with other liaison line (29)6.2与TCC系统接口(预留) Interface with TCC system (reserved) (32)7与车辆接口 Interface with RST (35)7.1概述 Overall (35)7.2供货范围 Scope of Supply (35)7.3安装范围 Installation Scope (38)7.4功能接口要求 Functional interface requirement (39)7.5机械接口要求 Mechanical interface requirement (45)7.6电气接口要求 Electric interface requirement (48)7.7电磁兼容要求 EMC requirement (52)7.8接口项目管理 Interface project management (53)1总则 General1.1概述Overall1.1.1本接口技术要求规定的是本工程信号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或相关线路之间的接口要求及其所需实现的主要功能要求,包括了信号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之间的机械、电气、功能、电磁兼容、安装、测试及试验的接口规定和要求。
This interface technical requirement defines the interface requirements and main functionrequirements of this Signaling System project and other related system or related lines,including interface regulation and requirements in mechanical, electrical, functional, EMC,installation, test and inspection aspects.1.1.2正线联锁子系统与轨旁信号机、转辙机的结合属信号系统内部接口,具体要求见本用户需求书-专用技术要求相关部分。
The interface between mainline interlocking subsystem and trackside signal and point machineis internal interface of the signaling system. Please refer to Special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this User’s Requirement for specific requirements.1.1.3信号系统的接口范围包括:Signaling system interface scope includes:▪与车辆段联锁系统接口(包括出入段线联锁、ATS、试车线系统);Interface with RST interlocking system (including depot exit/entrance line interlocking,ATS, test track system);▪与通信系统接口(包括传输、无线通信、时钟系统);Interface with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ransmission, radio communication, clocksystem);▪与综合监控系统接口(包括ISCS及PIS、广播所需信息、大屏幕显示系统、IBP盘);Interface with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ISCS, PIS, broadcastingneeded information, big screen display system, IBP panel);▪与屏蔽门系统接口;Interface with screen door system;▪与防淹门系统接口;Interface with flood gate system;▪与其他线联络线接口(包括与1号线、3号线);Interface with other liaison line (including liaison line with Line 1 and Line 3);▪与TCC系统接口(预留);Interface with TCC system (reserved);▪与车辆接口。
Interface with RST.1.1.4本接口技术要求提供了有关接口的原则性要求,具体的接口内容在设计联络阶段可做适当调整。
This interface technical requirement only provides the principle requirement of relevantinterfaces. Detailed interface contents will be adjusted accordingly at design liaison phase.1.2基本要求 Basic Requirements1.2.1信号系统供货商须对整个信号系统的接口功能、安全、接口的管理和实施负完全责任,提供接口分界点以内的所有设备和工作,负责并保证属于自身接口范围内的所有要求能够得到完善的解决和执行。
SIG supplier shall be fully responsible for interface function, safety, interface management and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le signaling system, provide all equipment and work within interfacedemarcation point, and guarantee that all requirements within its interface scope can beperfectly solved and implemented.1.2.2信号系统供货商负责负有与其它相关系统供货商协调和合作,具有与其他系统接口设计、协调、测试、试验、管理、完善的责任,保证所有相关接口功能的实现。
SIG supplier is responsible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related system supplier,for the design, coordination, test, inspection, management, improvement of signaling systemwith other system interface, and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all related interface functions.1.2.3信号系统供货商所提供的接口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并应提供接口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的详细资料。
Interface provided by SIG supplier shall comply with rela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nd detailedmaterials for physical layer, link layer and application layer of the interface shall be provided. 1.2.4信号系统供货商应公开其有关接口部分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文件。
SIG supplier shall provide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data format documents of relatedinterfaces.1.2.5在网络接口设计过程中,信号系统供货商应以标准的TCP/IP协议族的Socket编程接口方式和其他ITU-T建议的通信协议进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接口数据定义由接口双方共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