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事故
- 格式:ppt
- 大小:261.00 KB
- 文档页数:22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接触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接触网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安全规程》3. 《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4. 《铁路接触网事故处理办法》5. 《铁路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铁路接触网发生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接触网事故应急响应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接触网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3. 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由铁路局、供电段、工务段、客运段等部门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事故分级及响应程序1. 事故分级根据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损失程度等因素,将接触网事故分为四个等级:(1)一般事故:影响范围较小,损失较小的接触网事故。
(2)较大事故:影响范围较大,损失较大的接触网事故。
(3)重大事故:影响范围广,损失严重的接触网事故。
(4)特别重大事故:影响范围极广,损失极为严重的接触网事故。
2. 响应程序(1)一般事故:由事发单位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处置。
(2)较大事故:事发单位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铁路局应急指挥部,铁路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处置。
(3)重大事故:事发单位、铁路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处置。
(4)特别重大事故:事发单位、铁路局应急指挥部、上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局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处置。
六、应急响应措施1. 事故现场处置(1)立即切断事故区域接触网供电,防止事故扩大。
(2)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常见事故浅究电气化铁道的接触网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接触悬挂部分和支持装置部分以及支柱与基础部分,其中接触悬挂部分是由吊弦、接触线、承力索以及零部件构成;支持装置部分是由腕臂、定位装置、拉杆组成,用于支持和悬吊接触悬挂,将负载进行传递。
其中在支柱和基础部分是由基坑和钢筋混凝土柱构成,主要用于承受支持装置和接触悬挂的全部负载。
以上是铁道接触网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存在常见故障的基础部位。
1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常见事故原因1.1 电气设备的烧损事故原因1.1.1 设置多余驱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机车对电能需求增大,对电能的需求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接触网原本设置的多余驱动能量,造成接触网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中,经过日积月累便造成了设备烧伤的情况。
接触网的线路在有电流通过时,受其他原因的影响,形成一定的电压差,很容易造成电气器材被烧损。
1.1.2 线路复杂。
接触网系统由电线以及相关的设备、器材构成,负责连接的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情况下容易产生松动现象,最终导致电流的流动不畅,造成电气设备的烧损现象。
站台中接触网的线路分布广泛,电线情况复杂,一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就会产生严重的分流现象,导致电气设备烧伤。
1.1.3 其他因素影响。
接触网的线路设计中,有些线路本应该是没有电流通过的,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也会导电,却没有设置安全设备,极易产生烧伤现象,在架设和检修接触网的设备时,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以及检查标准进行,间接留下安全隐患。
有些线路长时间裸露在外,经过雨淋日晒造成局部电流变大,使相关的设备被烧损。
1.2 接触网的锚柱偏斜事故原因接触网的锚柱出现反向偏斜指的是其支撑柱进行负荷承载后,与拉线呈反方向歪斜。
锚柱位置的土壤质地比较松软,造成锚柱的承受能力差,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锚柱便会不断下沉,最终导致锚柱发生偏移。
锚板在承受过大负荷后,锚板会向上挪动,使锚柱发生反方向歪斜。
其中一些拉线上的部件的间隙、锚板部件与拉线部件的间隙,也会出现锚柱反向歪斜。
北京铁路局高铁接触网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一:2016年北京高铁接触网事故2016年9月10日,北京铁路局管辖下的京广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北京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北京开往广州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脱落的高压接触网线。
接触网线脱落的原因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接触网线的固定螺栓松动,最终脱落。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部分乘客受到电击。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事故案例二:2017年天津高铁接触网事故2017年9月28日,天津铁路局管辖下的津秦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天津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天津开往秦皇岛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断裂的高压接触网线。
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接触网线的材质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发生疲劳断裂。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所幸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事故案例三:2018年北京高铁接触网事故2018年7月16日,北京铁路局管辖下的京沪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北京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悬挂不当的接触网线。
接触网线悬挂不当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接触网线的固定和调整不规范。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部分乘客受到电击。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以上三个事故案例均是由北京铁路局管辖的高铁接触网事故。
从这些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接触网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接触网线材质存在质量问题、对接触网线的固定和调整不规范等。
接触网事故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网事故时有发生。
接触网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气设备或线路导致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
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接触网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类事故。
接触网事故案例一,在某工地上,一名工人在进行电焊作业时,不慎触碰到了带电的金属构件,导致电流通过身体,造成严重的电击伤。
经过紧急抢救,工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留下了永久性的伤残,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生活负担。
接触网事故案例二,在某居民小区,一名居民在整理家中电线时,不小心触碰到了裸露的电线,导致电流通过身体,造成了严重的电击伤。
尽管及时送医抢救,但仍然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悲痛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接触网事故案例三,在某工厂车间,一名操作工人在进行设备维修时,未能切断电源,触碰到了带电的设备,导致电流通过身体,造成了严重的电击伤。
尽管经过紧急抢救,但仍然造成了严重的伤残,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煎熬。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接触网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首先,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接触网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其次,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外,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对于易触电的设备和线路,应设置有效的防护罩和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避免触碰。
最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接触网事故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总结和分享事故案例,推动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的落实,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接触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总之,接触网事故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意识,做好预防工作,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
接触网事故案例在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使用率的增加,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
其中,接触网事故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事故类型,其发生原因和处理方式也有其独特之处。
接触网事故是指在铁路交通中,列车接触网设备发生故障或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能会给列车运行和乘客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下面将通过一些真实案例,来探讨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原因、应对措施和相关经验教训。
首先,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
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发现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设备故障、人为疏忽、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例如,某次列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接触网设备老化,导致接触网脱落,造成列车停电,乘客滞留车上。
又如,有的接触网事故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接触网受损,进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此外,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大风、暴雨等也可能导致接触网事故的发生。
因此,必须加强对接触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加强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安全防范,才能有效减少接触网事故的发生。
其次,针对接触网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方面,及时进行设备检修和更换,确保接触网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的气候条件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
此外,对于接触网事故的处理,需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置,保障乘客的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一些相关的经验教训。
首先,加强对接触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预防接触网事故的关键。
其次,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也至关重要。
再次,建立健全的气候条件监测和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减少因恶劣天气导致的接触网事故。
最后,及时的紧急处置和应对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接触网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应对措施和相关经验教训也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改进。
只有在加强设备维护、提高人员操作技能、健全气候条件监测和预警机制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减少接触网事故的发生,确保列车运行和乘客安全。
常见铁路接触网断线事故及预防对策摘要:铁路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电力机车和列车提供动力。
然而,接触网断线事故在过去的几年中频繁发生,给铁路运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探讨铁路接触网断线事故的原因,分析其影响,并提出一些预防对策,以提高铁路接触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铁路接触网;断线事故;预防对策1.接触网断线事故的原因1.1.材料老化接触网杆和导线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受到紫外线、氧化、污染物等的影响,会逐渐引起材料老化。
老化材料变得脆弱,失去原有的强度和韧性,容易发生断裂,接触网所处的环境中可能存在腐蚀性物质,如酸雨、盐雾等,这些物质会侵蚀接触网杆和导线的表面。
腐蚀会导致材料表面的金属层受损,降低了其耐久性和强度,增加了断裂的风险;铁路接触网经受季节性和日夜温度变化的影响。
材料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热胀冷缩,引起应力和变形,长期以来可能导致疲劳断裂;接触网承担着供电给列车的电流负荷,高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热量。
长期高负荷电流的作用下,导线可能受到电热效应的影响,温度升高,导致导线的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疲劳断裂。
1.2.自然灾害(1)强风:强风是造成接触网断线的常见自然灾害之一。
强风会对接触网产生侧向或竖向的冲击力,造成接触网杆、导线的偏移、倾斜或扭曲,甚至导致杆件断裂。
尤其在风口、高山、河流等风力较大的区域,强风对接触网的影响更为明显。
(2)冰雪:在寒冷地区或冬季,冰雪的积累会对接触网结构造成负面影响。
积雪会增加接触网杆和导线的负荷,导致弯曲或断裂。
冰冻的状态也会导致接触网杆、导线变得脆弱,降低其抗弯强度,容易断裂。
(3)雷电:雷电是另一个对接触网构成威胁的自然灾害。
当雷电直接击中接触网或靠近接触网时,会产生高能电流通过接触网系统,引发强烈的电弧和电火花。
这种电弧和电火花可能引起接触网部件的烧毁、熔化,导致断线事故。
1.3.施工质量不达标存在裂纹、气孔、夹杂物等缺陷,导致焊接点强度降低,这将使接触网杆和导线在负荷作用下易于断裂,从而增加接触网断线的风险;接触网的连接处包括杆与杆之间、杆与导线之间的连接。
接触网事故案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接触网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接触网事故是指人体与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直接接触所引起的事故。
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维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接触网事故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工地电工触电事故。
某工地电工小李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时,因未按规定使用绝缘工具,直接用手接触带电部分,结果触电身亡。
经调查发现,小李在进行维修前未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对电气设备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导致了这起悲剧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家庭用电触电事故。
某居民家中的插座老化严重,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导致插头发热,一名孩子在玩耍时不慎触碰到发热的插头,造成触电伤害。
经过检查发现,该家庭长期未对电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电器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案例三,工厂机械触电事故。
某工厂的机械设备由于长期使用未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一名操作工在操作设备时不慎接触到带电部分,造成触电事故。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工厂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到位,忽视了设备的安全隐患,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操作不当、设备维护不到位、安全意识淡漠等因素有关。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要时刻警惕接触网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避免接触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接触网连电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员安全、设备完好和运输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接触网系统发生连电事故的应急处置。
1.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协同作战;(4)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二、事故分级与预警2.1 事故分级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后果,将接触网连电事故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一般事故:影响范围较小,设备损坏较轻,对运输秩序影响不大;(2)较大事故:影响范围较大,设备损坏较重,对运输秩序有一定影响;(3)重大事故:影响范围大,设备损坏严重,对运输秩序造成重大影响。
2.2 预警(1)根据事故等级,采取相应级别的预警措施;(2)发布预警信息,告知相关人员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3.1 应急组织成立接触网连电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2 应急职责(1)应急指挥部:1)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2)下达应急处置指令;3)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4)组织事故调查与处理。
(2)现场指挥组:1)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2)组织抢修队伍进行抢修;3)保障现场人员安全;4)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
(3)救援队伍:1)负责现场救援工作;2)协助抢修队伍进行抢修;3)保障现场人员安全。
(4)宣传报道组:1)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和宣传报道;2)组织协调新闻媒体进行报道。
四、应急处置措施4.1 事故发生初期(1)现场指挥组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勘察,确定事故原因;(2)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事故扩大;(3)通知救援队伍和抢修队伍到达现场;(4)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4.2 事故处理(1)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2)组织抢修队伍进行抢修,确保设备恢复正常;(3)恢复运输秩序,确保列车正常运行。
4.3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3)总结事故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铁路接触网触电事故案例1、私自上杆处理补偿绳导致1人触电重伤事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某个站停电作业。
16 时07分消令送电。
刚送上电2分钟,即16时09分发生跳闸,重合成功。
该接触网车站座台人员发现网杆上有人,马上向电调联系,“某车站接触网杆上有人触电,请立即停电”,电调当即命令变电值班员停电。
接好地线后将受伤例.工从杆上救下。
伤亡情况:重伤1人。
原囚及措施:作业完成撒封消令,网工甲下杆后,又发现下铅补偿绳上端回头处还有些问题,丁是在未征得工作领导人同意的情况下,控自.上:杆处理,山于与带电体距离不够,造成触电。
现场工作领导人没有及时召集组员撤至安全地带,甲上杆工作领导人没及时发现,实际中断了作业监护。
作业组成员一旦下网,消除了停电作业令,则任何人都不允许再上网。
确有需要再上网时则必须再小理相关手续方可町。
2、网上作业人员甲,由上行无电区进入下行有电区触电死亡事情经过:某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处理缺陷,内容是更换32号软横跨下部固定缉花篮螺栓。
更换完毕后,监护人让网上作业人员乙下网。
让甲拆除网上道的直吊线后下网,14点l5分,甲拆完后监护人令其下网,自己去忙于工具材料的整理。
甲摘掉安全带沿软横跨下网时误入下行接触网有电区触电死广。
原因及措施:操作人|作业前参加了T.作票宣读和作业分T、安全措施布置,知道是V停作业,上行停电、下行有电。
但在作业完成后却走向下行有电区下网,导致自己刨电死亡。
监护人忙于工具材料的整埋,中断了对甲下网的监护,违反了部令时刻在场监督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的规定。
停电作业时工作领导人、监护人应时刻在场监护作业组成员的作业安全,在复线区段V停作业更应加强监护。
如监护人需要短时离开时,应指定安全等级符合规定的人员临时监护,即任何时候监护不得中断。
3、地线位置错误感应电导致1死1亡事情经过:某接触网工区,在某车站上行,干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及其他检修工作,该上行停电,得到开工令后,操作人甲、乙仅带个人工具上网检调6道货物线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检查完隔离开关的各部螺栓及零件中固完好后,。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针对接触网引发的事故,制定本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铁路运输中接触网引发的各种事故,包括接触网故障、接触网脱落、接触网火灾等。
1.3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快速响应,科学处置;信息共享,协同作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
2.2 职责(1)应急指挥部①负责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指挥、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②组织现场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事故得到有效控制;③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支持。
(2)现场指挥部①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②根据事故情况,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③负责现场人员、物资、设备的调度和保障;④负责现场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
三、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1 事故报告(1)发现接触网引发的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等。
3.2 现场处置(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3)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人员、物资、设备的调度和保障,确保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3.3 事故控制(1)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确定事故原因;(2)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隔离、封锁、切断电源等;(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不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3.4 人员救助(1)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确保人员安全;(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向上级报告人员伤亡情况。
3.5 事故善后处理(1)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铁路运输秩序;(2)向上级报告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3)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责。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接触网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铁路接触网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接触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2. 办公室职责(1)负责收集、整理、分析事故信息,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2)负责组织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3)负责制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4)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5)负责事故应急信息的发布和报道。
3. 应急队伍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的抢修工作;(2)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3)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4)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工作。
四、事故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现(1)车站值班员、线路工区值班员、巡检人员等发现接触网故障时,立即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2)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确认(1)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确认事故原因;(2)确认事故原因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应急队伍下达抢修指令。
3. 事故抢修(1)应急队伍接到抢修指令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2)抢修过程中,确保安全,防止事故扩大;(3)抢修完成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抢修情况。
4. 事故处理(1)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原因;(2)针对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应急物资(1)抢修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电线、电缆等;(2)应急照明设备;(3)警戒设备:警戒线、警戒标志等;(4)通讯设备:对讲机、手机等。
2. 应急设备(1)接触网抢修车;(2)绝缘手套、绝缘靴等个人防护用品。
六、应急演练1. 演练目的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接触网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安全规程》3.《铁路接触网事故处理规则》4.《铁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法》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铁路接触网事故的应急响应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铁路局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
(2)救援抢险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抢险和人员搜救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4)信息报送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工作。
(5)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所需物资的调配、供应和保障工作。
(6)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发生(1)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2.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确保救援抢险、医疗救护、信息报送、物资保障和善后处理等工作的有序进行。
(2)救援抢险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尽快排除故障,恢复接触网运行。
(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4)信息报送组及时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事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5)物资保障组根据现场需求,调配、供应和保障事故现场所需物资。
3.事故善后处理(1)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2)根据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响应保障措施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
2.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
3.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接触网常见事故抢修方案接触网常见事故抢修方案第一吊弦脱落一、原因1、烧断。
正常情况下,吊弦是没有电流通过的。
发生吊弦烧断现象主要是因为附近的电连接器损坏或与接触线接触不良或接触载流不够,机车取流时使吊弦通过较大电流而造成。
2、磨断。
主要是因为吊弦受力状态不良造成松弛,接触悬挂长期处于动态状态下,环与环之间或与滑板之间长时间发生较大幅度的摩擦,某一处磨断后造成吊弦脱落。
3、腐蚀断或被受电弓剐断。
一是环境(化工、中腐蚀地带)对接触网的腐蚀;二是预制时受伤严重,长时间锈蚀、腐蚀造成开断、脱落。
4、吊弦因温度偏移,造成拉脱线夹或拉断吊弦线。
5、吊弦线夹因裂纹等缺陷开断,造成吊弦脱落。
二、后果1、吊弦线夹打弓。
2、吊弦线夹脱落部位接触线高度降低并且稳定性差,造成打弓或受电弓受流状态不良。
3、脱落的吊弦线低于接触线,受电弓通过时打击受电弓,一可能是受电弓滑板打坏,继续运行涡伤接触线引起剐弓;二是吊弦线绕住受电弓后直接引起剐工。
三、预防措施(1)日常巡视、检修中发现吊弦状态不良(如松弛、磨蚀严重、环与环之间磨损严重、沿线路方向偏移角度大等缺陷)及时安排处理。
发现吊弦有伤痕,及时安排检修附近的电连接器或导流设备。
(2)安装吊弦时,按标准及进行,保证制作安装新吊弦符合技术要求。
第二弹性吊弦脱落一、原因(1)烧段。
可能是环节吊弦烧段,也可能是辅助绳烧段。
造成烧段的原因与普通吊弦烧段相同(2)磨断。
一方面是环节吊弦磨断,另一方面是辅助绳自某处磨断。
(3)辅助绳与承力索固定的钢线卡子松动,造成辅助绳抽脱。
(4)辅助绳自某处拉断。
主要是辅助绳因磨蚀、损伤断股,未被发现并处理,造成断股后断线。
(5)弓网故障时被受电弓剐坏并脱落。
(6)其他原因造成弹性吊弦脱落(如绝缘子闪烙等)二、后果(1)环节吊弦脱落的后果基本与普通吊弦相同。
(2)辅助绳脱落情况较为严重。
脱落的辅助绳不仅会引起接触悬挂对机车车辆放电,危机人身、设备安全,而且容易发生弓网故障使事实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