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心理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不起眼也能能做到极致议论文01把事情做到极致,是一种全力以赴、务求完美的态度。
真正拥有强大工作正能量的人,总是秉承"如果一件事情值得去做,就要把它做到极致"的观念。
有了这种信念,再加上执行力,他们往往真的能达成目的。
然而那些喜欢自作聪明的人,在不经意地处理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事情时,这种随意、不负责、不敬业或者是不道德的行为,会给自己强烈的负面心理暗示,也就只能出现一些很不好的影响或后果。
做事情力图精益求精是一种美德。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有想法有能力,但却对眼前的工作过于轻率,认为手头的事简单乏味,不是什么大事,对付对付过得去,能交差就行了,没什么关系。
但事实上,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人有没有工作能量,并不仅仅看他是否能力挽狂澜,还要体现在对细微小事件的处理中。
如果一个连小事都不愿负责任的人,又怎能在大事面前敢于担当呢?一个对待小事不谨慎、马虎、大大咧咧的人,又怎么能把事情做到极致呢?所以,想要达到极致的境界,就得先从细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工作和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件小事,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可以被忽略。
成功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
所以,用极致细腻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才能收获极致惊人的结果。
在韩国,有一位搓澡师傅叫金尚燮(xiè),他年收入在87到117万元,秒杀众多白领,令无数人羡慕。
不就帮人搓澡么?谁不会?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任何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想要做到极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
周润发在电影《无双》中说:"任何事,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这个世界上,一百万人中只有一个主角,当主角的,都是能够达到极致的人。
"从搓澡学徒到王牌搓澡师,金尚燮用了整整38年。
由于生意火爆,回头客多,他还组建了自己的搓澡师团队。
帮人搓澡,是一份不起眼的工作,甚至是会被人看不起的一个行当,但金师傅却将这份工作做到了极致,将一件普通的工作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不仅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大家参考。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方丰娟华东师范大学2006-05-012、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刘艳学前教育研究2015-03-013、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李灵; 刘伟伟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11-20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许海英山东师范大学2014-06-025、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常红安徽师范大学2014-04-016、长沙市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王心爽湖南师范大学2014-06-017、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李善英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308、大连市5岁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宋君凯辽宁师范大学2014-04-019、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钟洪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02-2510、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赵军海中国妇幼保健2015-09-01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参考文献:11、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童旭雷华东师范大学2009-09-0112、农村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研究于小盼西南大学2011-04-1013、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邓明山东教育2003-02-2714、5—7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陈家麟; 骆伯巍心理科学通讯1986-08-2915、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张静漪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1016、绘画疗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个案研究孙培山东师范大学2011-04-2017社会性发展视角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翟媛媛淄博师专学报2011-03-2818、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袁琳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3019、一项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上海的实施效果研究张婕华东师范大学2009-04-0120、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刘亚琴; 姚佳灵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9-30。
初中生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自我监控的调节作用【摘要】研究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自我监控量表和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选取福州市两所中学学生共408名,探究初中生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述情障碍、自我监控和社交焦虑及其各维度基本处于中等水平;(2)女生的述情障碍、社交焦虑、害怕否定评价及他人导向显著高于男生,自我导向显著低于男生;(3)初一学生的述情障碍和情感辨别困难显著高于初三学生,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显著低于初三学生,高自我监控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初二学生的自我导向显著高于初三学生;(4)农村学生在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高自我监控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5)非独生子女的述情障碍总体水平、社交焦虑总体水平、情感辨别困难、情感描述困难和外向性思维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6)初中生述情感障碍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焦虑,他人导向显著正向预测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高自我监控显著负向预测述情障碍和社交焦虑;初中生自我监控对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不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述情障碍;自我监控;社交焦虑1 前言1.1问题的提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也是个体人格发展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初中生正处于这个特殊的阶段。
在该阶段,初中生在生理上迅速发育,虽然他们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相对于生理方面的发育速度而言则较为缓慢,由此可能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带来许多特殊的矛盾,从而产生心理危机,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焦躁。
初中生需要一些能相互述说烦恼、倾诉心事、交流思想和表达情绪的伙伴,同伴关系逐步发展,社会交往成为其在该阶段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初中生表现出了述情障碍的特征,无法很好地识别、描述自身的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可能使其对社交情境产生焦虑和苦恼的情绪体验,甚至有可能会对社交情境采取回避行为,从而影响其社会性发展。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
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及对策。
ﻫ《中国健康教育》。
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4年7期。
李家强.(精华)[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构成.ﻫ《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2期。
徐宪斌.[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缺失与提升.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6期.刘明珠.陆桂芝.(精华)[4]。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思考.《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14期.陈京山.[5].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3年7期.陈京山.[6]。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以中小学教师为个案.ﻫ《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3期。
郭成.冉红琼.(精华)[7].中小学教师二维心理健康测量系统编制与筛查.《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2期.刘翔平.冉俐雯.王硕.曹新美。
曾祥龙.于是.(精华)[8]。
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ﻫ《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2期。
高明书.(精华)[9].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思考.ﻫ《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4年10期。
任国强。
[10].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现状及其对策.《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5期。
严海辉.(精华)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相关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刘金明。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精华)[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李照。
做人的涵养01. 不要自视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02. 不要盲目承诺。
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
03. 不要轻易求人。
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
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04. 不要强加于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
05. 不要取笑别人。
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
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
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
06. 不要乱发脾气。
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
千万注意,自己恋恋不舍,而别人早就去意已决,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07. 不要打断人家说话。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08. 不要小看仪表。
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09. 不要封闭自己。
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10. 不要欺负老实人。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影响因素与情绪管理对策-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心理学情绪管理论文第五篇: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影响因素与情绪管理对策摘要:自我伤害行为是应对负性情绪的常用策略, 普遍存在于冲动型、情绪管理薄弱的青少年群体中, 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发展, 是重要的疾病负担之一, 应引起广大学者和学校卫生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对自我伤害行为的概念和界定、流行病学和危害、影响因素进行了文献研究和分析, 并提出以培养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为重点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关键词:情绪; 自我伤害行为; 精神卫生; 青少年;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self-injury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TANG Jie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Abstract:Self-injury behavior, a common strategy for coping with negative emotions, is widespread among adolescents with impulsive and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Self-injury behavior severely impacts an adolescents ment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ease burdens, which deserves much attention from both scholars and school health care provider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the definition, epidemiolog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injury,as well as proposed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self-injury focusing on emotional regulation, were provided.自我伤害行为(self-harm behavior, SB) 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其核心内涵指个体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
2015年高考议论文结构类优秀作文示例1、心中有德看惯了太多的勾心斗角,也看倦了太多的贪官污吏,内心迷惘而又不知所措你却笑着对我说,若心中有德,一切终将释然。
(提出中心论点)心中有德,是那淡泊名利的心境。
(分论点一)你静静地漫步于乡间丛林,身上穿着打着层层补丁的衣服,脚上穿着破了洞的草鞋,脸庞被晒得黝黑,唯有那眼睛依旧炯炯有神。
我望着你,陌生而又熟悉。
身于豪门,本该享受荣华富贵,平步青云,怎奈你那高昂的头颅,始终不愿垂下,宁可受苦受累也不为那“五斗米折腰”。
你心中始终以百姓为重,却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事例概括、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那淡泊名利的心境,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牢记你,那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点题,呼应分论点一)心中有德,是那舍生取义的精神。
(分论点二)你站在驶向零丁洋的船头上,平静而又无奈,平静是因为你视死如归,无奈是太多的无德者与元兵相勾结,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却敌不过内外夹攻。
留炎汗多次来找你,他给你讲了那么多你看不到的“美好前程”,可你不但不接受,还对着留炎汗破口大骂,骂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事例概括)是的,我知道,纵然你失去所有,可你还有一件东西永存心中,那就是德。
你没有忘记百姓,没有忘记国家,于是便有了零丁洋上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刹那,远处的宋代为你永存。
(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心中那舍生取义的精神,所以你永垂不朽。
“文天祥”深深烙在人们的心上。
(点题,呼应分论点二)心中有德,是那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情怀。
(分论点三)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多少个日日夜夜,你睡不上一点好觉,吃不上一顿好饭,更令人叹息的是,后主刘禅之无能。
救国之重任全压在你身上,可你没选择逃避,你面对着,支撑着。
不仅给蜀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谱写出了著名的《出师表》,以示你心中之德。
(事例概括、分析论证)因为心中有德,那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之心,使卧龙之名——诸葛亮流芳百世,成为千古佳谈。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4篇第一篇【导读】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乎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本文根据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提出强化引导,通过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等途径,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职学生;思维方式;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素养较高且技术水平强的专业化人才,这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职学生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除要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外,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发展现代职教的重要子环节。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社会安定和谐、学校稳定发展、家庭和睦幸福和学生个体积极发展的需要。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1.青春期来临,适应能力不强中职学生大多数年龄处在15-18岁之间,这个期间的未成年个体不仅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生理剧变期,表现为身高体重的继续增长和性别特征日益明显外,还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心理剧变期,表现为心理活动的日益丰富和情绪情感需求的外露与内隐等。
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大多数中职学生都要选择离开家庭,减少对父母依赖,转变为依靠还未独立的自己,重建新的人际环境,是一个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人格发展过渡阶段,所以有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无所适从,觉得适应有困难等情况。
2.思维方式单一,自信心缺乏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主客观世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是体现一定价值标准、思维视野、思维方法和一定思想观念的思维模式。
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论文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研究者的层次和水平,但参考文献也是学术论文存在差错的重灾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大家参考。
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 家园联合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刘新才智2013-02-052. 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廖雪芬中华少年2016-04-25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高灵时代教育2012-07-23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冯金现代交际2015-12-155.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256.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邓明当代教育论坛2004-06-087. 浅谈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刘菲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58. 如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刘月平考试周刊2010-05-219. 幼儿心理素质基本成分与发展特点的研究梁运佳西南师范大学2005-04-0110.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吴冰清科学大众2007-05-20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论文参考文献:1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策略探讨肖晓文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03-0512.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张净学周刊2012-09-0513. 浅议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易万清; 熊佳蕾; 王莉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2114.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钟翠苹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2-2115. 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曹向华教育教学论坛2013-11-0616.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罗有芬青年文学家2010-08-2317.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操作杨贤君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05-1518.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赵明昆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8-2519.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徐萍新课程(小学)2010-08-0820. 幼儿在园心理压力研究——以上海市区某幼儿园为例袁军荣上海师范大学2012-05-01。
关于青春的议论文800字【篇一:关于青春的议论文800字】珍惜所拥有的美好青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诸如此类告诫人们珍惜时光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而当我迈入青春殿堂的那一刻起,才领会到----青春,作为人生中最炫烂的一朵鲜花,更应该用心去呵护,去珍惜.珍惜所拥有的青春,那是一个播种、创造、开拓的季节.在进入青春期之后,我们每个人都与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表现在我们的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上.身体方面,我们成长得更为高大,更为健壮;浑身上下,我们有的是力气,有的是体力,有的是旺盛的精力与生机.心理方面,我们的思想更为成熟,我们的思维更为谨密,我们的智慧不断发展,我们拥有了更完善的大脑与智力财富.青春赋予了我们强健的身体,自信与活力,还有睿智的脑袋,就是要我们去开拓、去奋斗.所谓的青春,就是在有限的时间中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我们的青春有限,但我们的前途无量.青春赋予我们的一切,只要学会珍惜,学会运用,让我们的身体去接受磨练,用我们的大脑去汲取知识,然后在不断地努力与奋斗中将其展现出来,定能打下一条宽阔的道路.充满假设干年后,当我们再度回味起这段感情时,或淡泊、或真实,有结果,或一无所获,但都将成为我们青春中的一片印记,一份体验,一段美好而不可言喻的记忆.让我们一起珍惜所拥有的美好青春吧!这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季节.在度过了青春之后,我们将逐步走向成年,走向老迈,却又无法回归这花季再看上一眼.珍惜美好的青春,珍惜这花季中的情感波动,幸福点滴!让我们将拼搏与奋斗写入这如歌岁月里,待来日再聚在一起,让这道气魄雄魂的青春之歌响彻天际!【篇二:关于青春的议论文800字】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8篇学优文库您的写作助手> > > 正文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8篇已有.人查看过本文标签:作文发布时间:2015-03-22100%好评一:青春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拥有青春的日子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出戏,那么,拥有青春的日子便是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特别旅行,那么,拥有青春,我们便可以看到沿途最美的风景。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2015年春柯育玲在当今的教育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而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应先从交心开始。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只教书,他的责任是教学生做人;学生不应该只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笔者非常赞同陶老先生的这句话,所以,笔者在十多年教书的过程中,也有意地教学生如何做人。
同时自己也更坚定地认为无论是教书还是教学生做人,教师首先要做到一点就是带着一颗爱心,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悄然走进其内心,这样也才能对症下药,达成师愿。
因为励志大师卡耐基说过“想钓到鱼,就先要问问鱼想吃什么”。
一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笔者今年担任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及班主任的工作。
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年龄都在10~11岁之间,其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厌学与懒惰并存。
主要表现为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动上远离学习活动。
而这类学生智力正常,甚至有的还智力超常。
可见,厌学心理大多是由非智力因素导致的。
懒惰是因为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不足而形成的不良习惯。
第二,独立与幼稚并存。
这一时期的孩子求知欲发展得很快,但自制力显著下降。
心理发展中的独立性与幼稚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常常表现出固执己见、自高自大、任意妄为,有时行为却又显得稚嫩、可笑。
第三,勤奋进取与自负自卑并存。
这一时期有特长的孩子逐渐显现出优势来,自信心与日俱增。
而这使得另一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即不自信。
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为缺乏主动和热情,总是等着别人来接近自己,交往的范围也相当狭小。
这其中潜在的危险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因为严重者有可能发展成孤独症。
第四,抑郁与孤独并存。
主要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难以投入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
有时也不能与别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五,嫉妒与固执并存。
固执具体表现为做事情一意孤行,从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嫉妒就是对强过自己的人有一种不服、不悦、失落和仇视心理。
这都是部分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心理品质。
二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重点
第一,尊重与倾听。
只有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
学生虽小,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是有尊严的。
学生找老师“告状”时,教师应尊重学生、有耐心并循循善诱地开导他们。
优秀的心理咨询者首先应是一个忠实而聪慧地聆听者。
倾听时注意面带微笑、声音和蔼、目光专注并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第二,理解与接纳。
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说:“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需要,爱动是孩子的特点。
”教师应该怀着一颗童心、爱心,经常与学生多换位思考,尽可能地理解学生、善待学生、接纳学生。
第三,引导与宣泄。
“用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笔者认为这句话讲得很对,有些对的但由于缺乏毅力很难执行的事,就要严格监督完成。
第四,鼓励其乐观。
华盛顿曾经说过:“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随时随地地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
教师首先应学会在每节课前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其间学生表现出的闪光点,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大加表扬。
第五,与家长沟通。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校外教育力量。
它具有独特有利的教育条件,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争取并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使二者教育目
标趋于一致。
在与家长沟通时做到真诚、灵活、委婉,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应多开展活动、全面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家境等,都会收到奇效。
总之,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时,就应像大禹治水那样宜疏不宜堵。
堵,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根治且易留下后患。
要解决根本上的问题,使以后能一通百通,就必须进行全面的、长期的、合理的心理疏导教育。
现在心理咨询已引起关注,但因形式单一而未收到良好效果。
笔者认为心理咨询应具备以下特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聆听,不是说教;是引导,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改造;是参与,不是制止;是支持,不是包办。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世上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成千上万,但只有真正潜心研究学生,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带着爱心悄然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才更令人钦佩!爱优等生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但发自内心地兼爱后进生,恐怕就屈指可数了。
这就需要一种超乎常人的境界。
笔者正努力成为这样的教师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