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年级科学上册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教科版1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材简析】《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4课。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碰到物体就会引起物体的振动。
我们耳朵中的鼓膜就是接收声音振动的“探测器”。
鼓膜是一个很薄而且有弹性的组织,即使很轻的声音都可以让它产生振动。
在本课,学生要用一块很薄的橡胶皮包住一个塑料杯口,制作完成一个鼓膜模型。
通过观察橡胶皮的振动,来探索鼓膜的作用以及人耳是如何工作的。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入思考观察结果,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听力和人耳的理解。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身体内部结构的认识不具体,也不全面。
通过图书资料大多了解到的是结构与功能作用,但对器官是如何工作的,知道的并不多。
有的学生对于人耳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可能根本没有关注过。
耳作为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学生对它具有先天的熟悉感;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这些都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知识、技能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耳的结构,探索人耳各部分的功能。
难点:能够用建模的方法了解耳郭和耳膜的作用。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1张“耳的结构”图片或模型、1个塑料杯、1块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皮(气球皮)、1根橡皮筋、1个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盐或细沙。
教师准备:1张大的“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一、聚焦教师提出问题: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直接聚焦本课的研究问题,开展全班讨论,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
教师将学生们的观点提炼并记录在黑板上。
教学资料范本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填空题1、人的耳朵由外耳、()和()三部分组成。
2、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
3、耳蜗将()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人的()就你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二、判断题。
1、远近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一样的。
()2、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3、医生的听诊器的听诊头像鼓膜一样,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
()4、耳蜗中充满液体。
()三、选择题。
1、外耳由耳郭和( )组成。
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2、敲击小鼓的鼓面时,纸屏上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被弹起。
在这个实验中,( )模拟的是鼓膜的作用。
A.小鼓的鼓面B.纸屏C.泡沫塑料小球3、在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我们发现:增大敲击音叉的力度,( )。
A.纸屑跳动幅度变大B. 纸屑跳动幅度变小C. 纸屑跳动幅度没什么变化四、连线题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
鼓膜收集声音耳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耳道传递声音五、综合应用1、仔细观察下图,写出耳朵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6.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物体发出声音,是因为物体()
A、保持静止
B、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发生振动(闪烁)
2.在哪些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无法直接听见对方发出声音()
A、在月球上
B、在漆黑的房间里
C、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房间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因为房间太小,没有反射
B、声音有空气中传播时,夏天里比冬天里传播得快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4.讨论:把一只耳朵贴在长50米的金属管的一端,让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
子,能听到几次敲击声,这是为什么?(动画模拟)
5.常温下,如果你发声后0.2秒听到回声,那么你距障碍物多远?。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活动,然后再测量每分钟的呼吸
注:胡萝卜既可以直接生吃,又可以烧熟了吃,如炖菜、胡萝卜烧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我发现: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挂的垫圈数量越少,产生的拉力越(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 长),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慢)。
挂的垫圈数量越多,产生的拉力越(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 短),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快)。
2用气球驱动小车
5运动与摩擦力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大小的记录表
我发现:搬运重物时,直接滑动,产生的摩擦力最大,使用的拉力最大,使用“滚木”,产生的摩擦力比较粘,使用的拉力比较小,
设计图。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卷一、选择题1.耳廓的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收集声音B.将声波转化为振动C.将听觉信号传到大脑2.如图所示为医生检查病情常戴的听诊器,它的作用是()。
A.产生声音B.收集声音C.测绘人体内部结构3.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A.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觉神经—大脑B.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C.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4.振动的音叉靠近蒙有气球皮的杯子,发现气球皮上的食盐颗粒跳动,气球皮模拟的是()。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5.外耳是由外耳道和()组成。
A.鼓膜B.耳郭C.听小骨6.下面关于噪声与听力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听力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噪声和控制声源B.我们应该经常使用耳机听音乐C.再强的噪声也不可能会危害健康7.猫的耳朵会转动、耳郭大,周围出现声音时,只要转动耳朵就能听到。
耳郭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声音B.传播声音C.产生声音8.下图是足球比赛时的球迷喊加油助威喇叭,这个喇叭的作用是()。
A.增大声音的响度B.使声音变高C.加快声音传播的速度二、填空题9.人的耳朵由外耳、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
10.下图是人体耳朵的结构图,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在耳朵结构中,收集声音的是_______,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的是_____。
(填字母)11.甲、乙两同学在交谈,甲同学依靠_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他发出的声音以波形式通过_________传播给乙同学,乙同学依靠________接受甲同学发出的声音并产生振动,通过体内一系列的传递后产生听觉。
12.小明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他听到的声音会_____(填“增大”或“减小”),因为这相当于增大了_____(填耳朵的某个部位),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音。
三、判断题13.我们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土电话”,从“土电话”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从话筒传到听筒。
科学试题 第1页(共6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6页)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2.鼓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当物体的______停止时,声音马上消失。
4.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______,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______的次数。
5.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______传播最快,通过_____传播最慢,声音不能在_____中传播。
6.耳朵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7.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中,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_,发出的声音越______,振动的越______。
8.______或______的声音有可能______我们的听力。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用大小不同的力气敲击同一枚钉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 ) 2.植树是通过控制声源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 )3.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
( )4.轻轻打击大音叉与轻轻打击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5.当我们潜水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6.橡皮筋拉得紧些发出的声音会比较低些。
( )7.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传到耳朵时会引起鼓膜振动。
( ) 8.人们有很多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而不让物体本身振动。
( ) 9.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 ) 10.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听小骨。
( )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45分)1.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班级:姓名:
一、写出耳的结构。
二、填空题。
(1)________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依靠它我们可以听到周围的各种声音。
(2)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外耳的作用是,中耳的作用是,内耳的作用是。
(3)声音通过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把声音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4)那些听起来让人舒服的声音叫,那些听起来让人不舒服的声音叫。
三、判断题。
(1)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2)人耳的鼓膜很薄,所以很轻的声音不能使它振动。
()(3)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
(4)耳廓受伤了,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
()(5)声音不需要其他物体作为传播媒介就能传播出去。
()
四、选择题。
1.耳朵中有()块听小骨。
A.1
B.2
C.3
2.听小骨位于耳朵的()部位。
A.中耳
B.外耳
C.内耳
3.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A.鼻子
B.眼睛
C.耳朵
4.在我们耳朵里,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的结构是()
A.鼓膜
B.听小骨
C.听觉神经
5.当你“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
B.听觉神经的传输
C.听小骨的振动
6.耳廓具有()的作用
A.装饰
B.扩大声音
C.收集声音。
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习题一、填空题。
1.一个振动的物体(发声)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___________,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___________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一一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用纸卷一个“喇叭”,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___________(填“大”或“小”)了。
3.“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把___________传播到耳朵里的。
4. ___________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5. ___________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6. ___________对人的伤害是因为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7.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断噪声的传播。
二、判断题。
1.人听不到声音一定是鼓膜破了。
()2.用两只耳朵听声音与用一只耳朵听声音没有区别。
()3.耳郭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4.鼓膜很薄、有弹性,很轻的声音也会引起它的振动。
()5.即使鼓膜接收到不同的声音,产生的振动情况也相同。
()6.小明研究强弱不同的声音对“鼓膜”振动的影响。
他先把小音叉放在离“鼓膜”15厘米的地方轻轻敲,再把小音叉放在离“鼓膜”30厘米的地方重重敲。
他的做法是对的。
()7.小明和同学在研究耳廓的作用,他先站在离同学20厘米的地方轻轻说话,等到同学把手放在耳廓旁边,他退到离同学40厘米的地方用较强的声音说话。
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对的。
()三、选择题。
1.耳朵是由()构成的。
A.耳郭、鼓膜、内耳B.外耳、中耳、内耳C.耳郭、中耳、内耳2.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
1、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2、鼓膜很薄而且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都会产生
振
动。
3、远近不同的声音,离声音近时,鼓膜振动幅度大。
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鼓膜振动幅度大。
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5、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把振动放大并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6、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
的结
构和功能外耳
中耳
内耳
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递声波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放大并传导振动
耳蜗:产生信号
听觉神经:传递信号。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答案:外耳|中耳|内耳
解析:解答: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分析:考察耳朵的结构。
2、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
答案:鼓膜
解析:解答: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答案:振动
解析:解答: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4、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的振动。
答案:周围的空气|鼓膜
解析:解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耳中的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引起液体的振动。
答案:听小骨|内耳
解析:解答: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6、液体的振动刺激—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答案:听觉神经|听觉神经
解析:解答: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加。
答案:清楚
解析:解答: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加清楚。
分析:考查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8、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答案:头骨|颌骨|骨传导
解析:解答: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9、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顶着钢琴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他是利用来听声的。
答案:骨传导
解析:解答: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顶着钢琴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他是利用骨传导来听声的。
分析:考查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0、利用,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所以说,我们听的声音是的。
答案:双耳效应|立体
解析:解答:利用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所以说,我们听的声音是立体的。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1、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路径是()
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
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耳朵
C、物体振动→介质→良好耳朵
答案:C
解析:解答: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通过介质的传播,到达耳朵。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2、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答案:A
解析:解答: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不一定能感知声音。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3、当人用手指将双耳堵住后,可出现的情况是( )
A 完全失去听觉
B 对听觉没有影响
C 可以听见外界极微弱的声音=
答案:C
解析:解答:当人用手指将双耳堵住后,可出现的情况是可以听见外界极微弱的声音。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4、大象判断声源方向比人更准确,你能利用双耳效应知识解释起原因吗?
答案:对于其他多数陆生动物,也有双耳效应的功能,决定这种功能强弱的因素是动物两耳间的距离。
因为大象双耳间距离大,所以双耳效应明显。
解析:解答:对于其他多数陆生动物,也有双耳效应的功能,决定这种功能强弱的因素是动物两耳间的距离。
因为大象双耳间距离大,所以双耳效应明显。
分析:考查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5、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案: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解析:解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分析:考察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