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神经递质2009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80
神经递质知识点归纳第三章体内的信息交流:突触突触是著名生理学家谢灵顿于1897年首次提出的。
1906年,他在《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一书中再次提出:“鉴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式在生理学上可能有的重要性,有必要给它一个专门术语,这就是突触。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谢灵顿没有突触形态结构的直接证据。
突触形态学直接证据的获得是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生物组织标本固定染色技术分不开的。
另外,还与光学显微镜油镜镜头的使用有关。
突触结构的确立是在20世纪50年代。
一、突触的概念经典的概念:某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发生功能性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广义的概念:指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功能上密切联系、结构上又特殊分化的区域。
如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腺细胞接头等。
二、突触的分类按接触部位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轴突—轴突型、胞体—胞体型、树突—树突型等。
按结构和机制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按传递性质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一)电突触突触间隙为2nm,腔肠动物神经网的突触主要是电突触。
蚯蚓、虾等无脊椎动物也主要是电突触。
特点:突触前后两膜很接近,神经冲动可直接通过,速度快,传导没有方向之分,任何一个发生冲动,即可以传导给另一个。
(二)化学突触突触间隙约20~50nm,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膨大和突触前膜,内含突触小泡)、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含神经递质的受体)组成。
只有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神经元才能去极化而发生兴奋。
三、突触的传递过程:分三个环节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使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突触前膜上Ca2+通道开放,Ca2+内流;突触前膜内C a2+浓度增高,引起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并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导致突触后膜产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即突触后电位。
神经递质简介神经递质简介neurotransmitter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
简称递质。
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陆续在神经系统中发现了大量神经活性物质。
[编辑本段]一、神经递质的生活周期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突触传递最重要的方式是神经化学传递。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立即与相应的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产生突触去极化电位或超极化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兴奋性升高或降低。
神经递质的作用可通过两个途径中止:一是再回收抑制,即通过突触前载体的作用将突触间隙中多余的神经递质回收至突触前神经元并贮存于囊泡;另一途径是酶解,如以多巴胺(DA)为例,它经由位于线粒体的单胺氧化酶(MAO)和位于细胞质的儿茶酚胺邻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作用被代谢和失活。
[编辑本段]二、神经递质的特征神经递质必须符合以下标准:①、在神经元内合成。
②、贮存在突触全神经元并在起极化时释放一定浓度(具有显著生理效应)的量。
③、当作为药物应用时,外源分子类似内源性神经递质。
④、神经元或突触间隙的机制是对神经递质的清除或失活。
如不符合全部标准,称为“拟订的神经递质”。
[编辑本段]三、神经递质的分类脑内神经递质分为四类,即生物原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其它类。
生物原胺类神经递质是最先发现的一类,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5-羟色胺(5-HT)也称(血清素)。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包括: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谷氨酸、组胺、乙酰胆碱(Ach)。
肽类神经递质分为:内源性阿片肽、P物质、神经加压素、胆囊收缩素(CCK)、生成抑素、血管加压素和缩宫素、神经肽y。
其它神经递质分为:核苷酸类、花生酸碱、阿南德酰胺、sigma受体(σ受体)。
重要的神经递质和调质有:①乙酰胆碱。
最早被鉴定的递质。
脊椎动物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某些低等动物如软体、环节和扁形动物等的运动肌接头等,都是以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
脊椎动物副交感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递质也是乙酰胆碱,但有的是兴奋性的(如在消化道),有的是抑制性的(如在心肌)。
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分类神经递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节着神经细胞之间的通讯。
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了解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分类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1. 精神递质的分类精神递质(monoamines)是神经递质的一个主要类别,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
这些神经递质起到调节情绪、睡眠、认知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1 多巴胺多巴胺在大脑中起到兴奋作用,参与了动机、奖赏和情感调节等过程。
它与一些精神疾病如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有关。
1.2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系统中具有兴奋作用,它参与了注意力、警觉性和应激反应等功能。
它与焦虑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有关。
1.3 血清素血清素在调节情绪、食欲和睡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它与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障碍有关。
2. 氨基酸递质的分类氨基酸递质也是神经递质的重要类别,包括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
2.1 谷氨酸谷氨酸作为兴奋性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了学习、记忆和运动等功能。
2.2 GABA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抑制性递质,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并调节情绪、焦虑和抽搐等。
2.3 甘氨酸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递质,它在脊髓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疼痛传导的调节。
3. 肽类和其他递质的分类除了精神递质和氨基酸递质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神经递质,包括肽类递质、ATP和一氧化氮等。
3.1 肽类递质肽类递质如内啡肽、神经肽Y等在调节疼痛、食欲和情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ATPATP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能量供应,它还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了疼痛传导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3.3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在神经系统中起到多种调节作用,包括血管扩张、学习记忆和兴奋性递质释放的调节。
4. 神经递质的重要性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分类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式,更是我们理解神经系统的关键。
神经递质中枢突触部位的信息传递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来完成,在外周神经节内以及神经末梢与效应器之间的传递也是由释放递质来完成的。
神经系统内有许多化学物质,但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化学物质才能确认为递质。
这些条件是:①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含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和合成酶系,能够合成这一递质;②在神经末梢内有突触小泡结构,可贮存递质以免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
当冲动抵达末梢时,小泡内的递质被释放入突触间隙;③递质在突触间隙内弥散,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而发挥其生理效应;④突触部位有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的环节;⑤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作用。
神经递质可分为外周神经递质与中枢神经递质两类。
外周神经递质神经肌接头传递的递质是乙酰胆硷,这在第四章中已进行了讨论。
植物性神经的递质主要有两种: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神经递质最初是在蛙心灌注的实验中发现的。
刺激蛙的迷走神经时,蛙心的活动受到抑制;如果将其灌注液转移到另一个蛙心灌注液中去,也可引起后一个蛙心的抑制。
显然在迷走神经被刺激时,有一种化学物质释放到灌注液中,这种物质能对心脏活动起抑制作用。
后来证明,这种物质是乙酰胆碱。
所以,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现在知道,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但也有一小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例如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舒血管的交感节后纤维)。
在植物性神经节内,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也是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
凡是释放乙酰胆碱的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而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
中枢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递质可分为四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
1.乙酰胆碱脑内许多部位存在乙酰胆碱递质系统。
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接头处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因此其分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联系的递质也是乙酰胆碱。
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时,一方面直接传出,引起骨骼肌收缩,另一方面经过侧支兴奋闰绍细胞;由于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它的活动可返回抑制前角运动神经元,从而使骨骼肌的收缩能及时终止。
05神经递质_NO概述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们扮演着神经信号传递的重要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神经递质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功能、分类以及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一、什么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一类化学物质,它们存在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中。
当神经信号通过神经元传递时,神经递质会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出来,并通过与接收在突触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触发神经细胞内的电脉冲传导。
简而言之,神经递质是神经信号的传递媒介。
二、神经递质的功能神经递质对神经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首先,它们参与了神经信号的传递,确保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
此外,神经递质也参与了多种生理和行为过程,如情绪调控、睡眠调节、学习记忆以及肌肉的运动控制等。
三、神经递质的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可分为多个类别。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分类:1.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简称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都广泛存在的神经递质。
它在肌肉收缩、记忆和学习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 塞群胺(Serotonin,简称5-HT):塞群胺在情绪调节、睡眠、食欲和性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还与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
3. 多巴胺(Dopamine,简称DA):多巴胺参与了奖赏系统、运动控制以及情绪调节等功能。
它与帕金森病、精神障碍等多种疾病关联密切。
4.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γ-氨基丁酸是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它对抑制神经冲动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维持了神经系统的平衡。
5. 谷氨酸(Glutamate):谷氨酸是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它参与了认知、学习记忆以及神经发育等关键过程。
四、神经递质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神经递质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神经递质的紊乱可能与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有关。
EFG-DNR脑神经递质平衡体系是由重庆仁爱医院精神科带头,联合国内多家医院数十位专家、教授,攻关联合课题,在“EFG脑神经递质的检测技术”和“EFG脑神经递质免疫再生疗法”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套精神疾病体系疗法。
2009年,该疗法经过了美国药监局FDA、中国药监局SFDA和欧洲CE等多家国际医疗机构的权威认证。
2012年12月,重庆仁爱医院从德国引进“EFG-DNR脑神经递质检测仪”,成为重庆地区首家拥有该技术和设备的医院,辨证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恐惧症等精神疾病,疗效显著。
0对于精神疾病,一般的医院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病人长期服药,存在着潜在的不良影响,病人长期依赖药物,使病情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采取其他手段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
但是从医学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精神病是绝对可以治愈的。
因此重庆仁爱医院摆脱纯粹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局限性采用最新疗法“EFG-DNR脑神经递质平衡体系”,成为治疗精神疾病上最好的疗法。
同时经过一年的临床应用和跟踪观察:接受“EFG-DNR脑神经递质平衡体系”疗法的精神疾病治愈率大幅度提高,使患者彻底告别了反复发作的困扰,而且六个月内复发率不足1%。
成功创造了精神疾病治疗史上的奇迹。
0该体系疗法适用多种病症的治疗00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自闭症(孤独症)、疑病症、躁狂症0神经症:失眠症、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症、多动症、、抽动症、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综合症0诊疗原理01、EFG-DNR脑神经递质检测仪,8分钟查出病灶所在0仅需8分钟就能自动分析出9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脑神经递质,并能根据测得的数据自行归类,精确判断导致疾病的病灶所在,同时建立配体与受体互相作用的一整套理论,为分析病因提供依据。
2、利用脑循环综合治疗仪等物理治疗改善脑血循环0利用电场,由光、电、磁、热等物理因素发出的能量,在细胞内迅速产生理子化反应,加强代谢功能,并通过脑循环综合治疗仪对患者脑部进行安全刺激,扩张大脑血管,改善脑循环。
阿尔兹海默症:《2009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NMN是什么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升高。
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
尤其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增长速度更快。
绝大多数患者未接受正规检查和诊断,因此未得到治疗,其中缺乏有效检测方法是最大障碍。
迄今尚未发现一种足够准确的方法可以早期诊断并预测痴呆。
我国主要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但筛查出的患者多已进展至中至重度症状,较短时间内即出现认知功能明显减退。
美国最新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是包括轻度认知损害(MCI)在内的连续病程,并强调生物学标志物可以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病程中出现神经退行性变和早期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轻度认知损害,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时期的50%病理改变在轻度认知损害时期即已发生,因此,生物学标志物可能诊断疾病并预测疾病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包括病理生理学阶段和临床阶段,且病理改变开始时间较临床症状出现时间约早10年甚至更长。
曾有科学家预言,倘若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人类晚年将饱受神经退行性疾病折磨。
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发病时间晚,目前药石无医,以预防为主。
但W+NMN等新兴抗衰老物质在保护大脑和神经方面的研究日新月异、未来可期。
咨询指导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向健康老人和患者提供咨询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和了解AD,使其了解积极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有可能延缓病情的进展,鼓励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经常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这样既可以减少发生痴呆的危险,又可减缓认知功能的恶化。
大脑中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当我们发现了某些正在寻找的东西或做了某些必须做的事情时,多巴胺就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当我们完成一项重要任务或者实现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后,多巴胺就会让我们产生满足感。
我们都知道,把待办清单上的事项一个一个地划掉时多么畅快,那种取得进步或成就的感觉主要就是由人体内的多巴胺制造的。
所以,多巴胺的别称是“奖赏化合物”。
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
它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镇痛剂。
“跑步者的愉悦感”是指当运动量超过某一界限时,体内便会分泌安多芬。
长时间、连续性的、中量至重量级的运动以及深呼吸是分泌安多芬的条件。
通过长时间运动,肌肉内的糖原用尽,只剩下氧气,便会分泌安多芬。
这些运动包括跑步、游泳、越野滑雪、长距离划船、骑单车、举重、有氧运动舞或球类运动。
安多芬的别称是“天然止痛剂”。
2012年12月20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催产素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慷慨或自私程度,他们称其为“道德分子”。
催产素可以提升同情心,如果这种化学物质在某人身上被抑制,那么他就会更倾向于自私的品性。
催产素的别称是“信任荷尔蒙”。
血清素会影响人的胃口、内驱力及情绪。
观察大脑活动会发现,在血清素含量低的时候,大脑中杏仁核部位和额叶部位之间的信号联系会减少。
杏仁核部位与愤怒情绪有关,而额叶部位发出的信号可以帮助控制这种愤怒情绪。
因此,在缺少作为“信使”的血清素时,“理智”的额叶就难以控制“愤怒”的杏仁核。
本次研究最终发现了血清素在负责理智和愤怒的大脑部位之间充当信使的机制。
血清素的别称是“地位化合物”。
在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皮质醇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
如果没有皮质醇,身体将无法对压力做出有效反应。
如果没有皮质醇,当狮子从灌木丛中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就只能吓得屁滚尿流、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人类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命和行为有什么影响?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由神经元释放出来,用于促进神经元相互之间的沟通。
神经递质在大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我们的情绪、思考、意识和行为。
神经递质有很多种类,每种都有它独特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几种常见的神经递质。
一、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与快乐和奖赏相关的神经递质。
它负责传递愉悦和奖赏信号,在大脑中起着调节情绪、动机和快乐感的作用。
多巴胺递质还与一些疾病有关,如帕金森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
二、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与情绪和情感相关的神经递质。
它在大脑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情绪、睡眠和饮食。
研究表明,缺乏血清素递质会导致一些情感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三、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一种与记忆和思考相关的神经递质。
它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参与控制认知能力和智力表现。
乙酰胆碱递质也与一些疾病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等。
四、GABA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可以减缓神经系统的活动。
这种递质在大脑中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和抑制。
在一些神经疾病的治疗中,如癫痫和焦虑症等,GABA递质起着重要作用。
以上只是几种神经递质的简要介绍,实际上大脑中存在着很多种神经递质,每一种都拥有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
谈到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药物疗法。
事实上,许多常见的神经疾病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平衡神经递质的含量。
根据不同的神经疾病,医生会开出不同药物来调节神经递质的含量,以达到治疗目的。
总结一下,神经递质是大脑中重要的化学物质,它们对我们的情感、行为和认知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神经递质的作用和不平衡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大脑和身体健康。
同时,药物疗法也提供了一种对神经递质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