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气图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40
高空天气图(等压面图)分析分析高空等压面图,可以了解大气压力场、风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联系,有助于认识天气系统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演变的原因。
等压面图的分析项目,一般包括各等压面(850 、700 、500 百帕)的位势高度场、风场、温度场及温度露点差(T -Td )、槽线、切变线等。
一、等高线分析等高线用黑色铅笔以平滑实线绘制。
绘制时除遵守一般等值线分析原则外,还应特别注意等高线与风场的配合。
各等压面图上的等高线均每隔40 或80 位势米画一条,在每条线上均须标明位势米的千、百、十位数,并规定:1 .在850 百帕图上画… 144 、148 、152 …等位势高度线。
2 .在700 百帕图上画… 296 、300 、304 …等位势高度线。
3 .在500 百帕图上画… 496 、500 、504 …等位势高度线。
4 .在300 百帕图上画… 904 、912 、920 …等位势高度线。
5 .在200 百帕图上画… 1200 、1208 、1216 …等位势高度线。
6 ,在100 百帕图上画… 1640 、1648 、1656 …等位势高度线。
等高线过于稀疏时,可以用断线加画规定数值以外的辅助等高线。
各等压面上的高位势区中心(高压)用蓝色注“ G ”字。
低位势区中心(低压)用红色标注“ D ”字。
高空等高线与风的关系,非常接近于地转风。
因而,等高线基本上和高空的风向一致,不能交角过大。
等高线的疏密分布和风速大小也相一致。
二、槽线、切变线分析槽线、切变线的分析,一般是用棕色铅笔画出当时的槽线和切变线。
槽线是低压槽中等高线曲率最大点的连线,而切变线是风场的不连续线。
在槽线和切变线两侧,风向都具有明显的气旋性的切变,然而在低压槽中的气旋性风场切变分析为槽线,在两高压之间的风切变分析为切变线。
槽线和切变线附近都有气流辐合上升运动,是天气变化剧烈的区域,是分析的重点项目之一。
当槽线所在地带测风记录少时,要注意适当参考温度、露点以及云和降水区的分布、变化情况。
天气图的综合分析天气图的综合分析本章知识点气压系统的垂直结构;锋面的概念及锋面附近的气象要素的分布;应用卫星云图分析锋面的方法;天气分析原则;各种温压场的配置;各种锋面分析方法本章重点难点天气分析原则;各种温压场的配置;各种锋面分析方法本章学习目标理解温压场的各种配置,掌握锋面分析方法学习建议复习天气学原理有关锋面的知识,然后再学习分析分析方法,用理论指导实践。
1.温压场的综合分析天气分析中常用的地面天气图和各层等压面图都是反映空间大气运动的工具。
各种图上的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
只有将各种天气图配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从整体上得到对大气运动的正确认识。
为了了解各种层次的天气图之间的联系,首先要了解气压系统的垂直结构。
由上式可以看出: 气压随高度的减小与温度的高度有关。
温度愈高,气压随高度减小的愈慢,也就是说,在暖空气中气压随高度的减小比在冷空气中慢。
因此,气压系统的垂直结构与温度分布有关。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个原理来讨论三种常见的高低压系统的垂直结构。
一、深厚而对称的高压和低压此类系统是对称的冷低压和暖高压,是温度场的冷(暖)中心与气压场的低(高)中心基本重合在一起的温压场对称系统。
由于冷低压中心的温度低,所以低压中心的气随高度而降低的程度较四周气压更加剧烈,因此,低压中心附近的气压越到高空比四周的气压降低得越多,即冷低压越到高空越强。
同样,由于暖高压中心温度高,所以高压中心的气压随高度降低的较四周慢,因此暖高压越到高空也越强。
冷低压和暖高压都是很深厚的系统,从地面到500hPa以上的等压面图上都保持为闭合的高压和低压系统。
图2.1是冷低压和暖高压在剖面图上的情形,从图中可以看到等压面的坡度随高度是增大的,说明冷低压和暖高压在剖面图上是随高度变强的。
我国东北冷涡都是一种深厚的对称冷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是一种深厚的对称暖高二、浅薄的对称高压和低压此类系统在低层是对称的暖低压和冷高压,其温度场的暖(冷)中心基本上和气压场的低(高)中心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