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天气图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10.50 KB
- 文档页数:26
初识地面天气图学习目标:掌握地面天气图的填图模式,分析项目,等压线分析原则及技术规定;了解 3 小时变压、天气区、锋的分析方法。
学习重点:地面天气图的填图模式;等压线分析原则及技术规定。
地面图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业务中最基本的天气图。
图上除了填有地面的气温、露点、风向、风速、水平能见度和海平面气压等观测记录外,还填写有一部分高空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如云和现在天气现象等。
此外,还填有一些反映最近时间内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的记录,如3小时变压,最近6小时内出现过的天气现象等。
地面图的作用在于分析地面天气系统的分布和历史演变,进而推断未来的天气变化。
一、填图格式地面图上的各种资料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格式填写的。
地面图上的填图格式有两类:一类是陆地测站的填图格式;另一类是船舶测站的填图格式。
1.陆地测站填图格式在不同的国家,陆地测站填图格式稍有不同。
这里以我国为例加以介绍。
我国的陆地测站填图格式如图2.3所示。
图中:○—表示空白底图上相应的测站,称为站圈。
N—总云量,用符号表示。
各符号含义见表2.1。
N h—低云量,用数字表示,填图数字与实际云量的关系见表2.2。
不明h——低云高,用数字表示,单位为m。
填图数字与低云高的关系见表2.3 。
在有些国家,低云高以100英尺为单位,如美国。
符号国际(单位:kn)我国(单位:m/s)1~2 15 210 450 20C H、C M、C L—高、中、低云状,用符号表示。
各符号含义见表2.1。
dd—风向,用矢杆表示。
从站圈向外矢杆所指的方向为风的来向即风向。
ff—风速,用矢羽表示。
最基本的矢羽有三种(短划线、长划线和三角旗),其代表的风速大小见表2.4,其余的矢羽是这三种矢羽的组合,它们代表的风速可近似由三种基本矢羽代表的风速累加而得。
如,国际上表示西风约75kn(即73~77kn),我国表示西风约30m/s(即29~30m/s)。
注意:背真风而立,在北半球,矢羽符号绘在风向杆的左方;在南半球绘在风向杆的右方。
1.1 天气图分析1.1.1 地面天气图地面天气图反映了某区域某时刻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天气状况。
一张地面图上用数值或符号填写各个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刻的气象要素观测记录。
它填有观测时刻地面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如气温、露点温度、风向、风速、海平面气压、能见度和雨、雪、雾等;还填有能反映空中大气现象的一些记录,如总云量、低云量、低云高以及高云、中云和低云的云状等;既有当时的记录,又有一些能反映短期内天气演变实况的记录,如3h变压、过去6h内的天气,过去6h降水量等。
地面天气图是填写气象观测项目最多的一种天气图,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很重要的工具。
图1.1 MICAPS中地面填图格式地面图主要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即海平面气压等值线),分为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形气压场五种基本形式,任一张海平面气压图都是由这五种基本形式构成的。
图1.2a MICAPS中显示的2009年8月17日08:00 500hPa天气图1.1.1.1 锋面锋面是冷暖气团的过渡带,是水平温度梯度大的区域,斜压性强,有利于垂直环流的发展和能量转换,锋面附近常有剧烈的天气发生。
锋面是天气预报中重点关注的天气系统之一。
因此,锋面的识别和分析是地面天气图分析中的重点。
根据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面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
⑴冷锋: 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所在的位置,导致气温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变性程度不同,或有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在主锋后常有副冷锋形成,一般主锋两侧的温度差值较大,副冷锋两侧温差较小。
图1.2a中有两条冷锋,一条是从低压中心向南向西伸的气旋中的冷锋,称为主锋;另一条是其后部补充南下冷空气而形成的副冷锋。
图1.2a MICAPS中显示的2009年8月17日08:00 500hPa天气图冷锋注释内容暖锋注释内容准静止锋注释内容图1.3 锋附近3h变压和雨区示意图锢囚锋注释内容锋面动画演示业务上常用的判断锋面位置的方法主要有:⑴温度分析:锋面两侧有明显的温差,冷锋后有负变温,而暖锋后有正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