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28.37 MB
- 文档页数:12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陇薯7号是一种具有优良品质和高产性的马铃薯品种。
该品种具有以下特征特性:
1.品质优良,口感好。
陇薯7号的马铃薯色泽黄白均匀,口感鲜嫩,质地细腻,糊化度适中,非常适合制作马铃薯片、薯条等食品。
2.高产性,适应性强。
陇薯7号适应性强,具有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在不同的产区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高产性。
该品种的产量较高,可达到30000公斤/公顷以上。
3.抗病性强。
陇薯7号对普遍的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可以减少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同时,该品种还具有耐贮性强的特点,可以在贮藏过程中保持高品质和长久保存。
为了实现全程机械化栽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1.土壤调理技术。
在实现全程机械化栽培的过程中,土壤的质量和肥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因此,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土壤调理技术,包括粉碎、松土、施肥等。
2.移栽技术。
陇薯7号可采用机械移栽技术进行栽种,需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形条件合理选择移栽机,并在栽种过程中加强对每株马铃薯的定位和定植,确保移栽效果和种植质量。
3.除草技术。
为避免野草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除草技术,包括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等。
4.病虫害防治技术。
尽管陇薯7号对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性,但仍然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病虫害监测、预防、治疗和控制等措施。
5.收获和贮藏技术。
为了保证陇薯7号的品质和保存时间,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收获和贮藏技术,包括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技术和棚室等设备,并加强对收获后的管理和保养。
·203·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0期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郭建民(互助县塘川镇社会经济服务中心,青海互助 810599)摘要:不同区域的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都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优化、改良和集成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和主要技术。
主要论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着重阐述了马铃薯生产常用机具和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主要内容及要点。
关键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 1 马铃薯生产主要机具马铃薯生产机具主要包括马铃薯种植机、中耕植保机和马铃薯收获机等。
1.1 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开沟施肥覆膜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喷药、起垄、覆膜等复式作业。
马铃薯排种器是专用排种器,共有指勺式、针刺式、种杯升运式三种类型。
1.1.1 马铃薯播种机排种器主要结构。
勺式排种器夹指均匀分布在排种器外缘,由缺口勺和带弹簧的压指组成。
排种盘转到辊被控制在张开位置,当缺口勺舀出种薯离开取种区时,夹指由弹簧作用将旋转到开沟器上方时,夹指受导轨控制张开,种薯落入种(穴)沟。
针刺式排种盘外缘有多个钢上有两个钢针。
取种器在经过取种区时,钢针刺进一个薯块,将其带到开沟器上方,利用导轨板使种薯与钢针脱离落入种沟。
种杯升运式马铃薯排种器有一个装有种升运带在取种区由下向上运动。
当升运带上的种杯到达顶部开始向下运动时,薯块因重力从种杯中滚落在前面相邻种杯的背部,然后薯块随升运带继续下降到出种口掉入开沟器开出的沟里。
当种杯转到种箱最低底部向上运动时,种杯未能装进种薯,造成漏播,在某些播种机上设置了漏播补偿装置。
排种器漏播补偿装置提高了马铃薯播种精度,把漏播率降低到5%左右,出苗率大幅提高。
1.1.2 典型马铃薯播种机械及性能特点:①采用独立的穴播排种器结构,根据不同种植模式选定适宜的垄距和株距;②采用高频电机振动机构,提高播种精度,有效降低重播率,对不同规格种薯适应性较强。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及辅助机具作用分析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马铃薯的种植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从传统的人工耕种过渡到全程机械化种植。
全程机械化种植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从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意义和机具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意义1. 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而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种植工作。
2. 降低劳动成本机械化种植可以有效降低劳动成本,节约人工成本。
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而且还存在人工缺工的情况,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能够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3. 提高种植质量机械化种植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种植质量。
全程机械化种植能够保证种植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了人为操作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存在着对土地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而全程机械化种植采用了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辅助机具作用分析1. 耕整机耕整机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机具,主要用于翻地、整地和平整土壤,使土壤松软、透气性好,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
耕整机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还可以深度松耕,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为马铃薯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2. 种薯机种薯机是马铃薯种植中不可或缺的机具,它主要用于将马铃薯种子块连续均匀地种植在土壤中。
种薯机的使用可以提高种植的效率和精度,保证种薯的均匀性和密度,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化生产,为后期的生长管理和收获提供了便利。
3. 喷施机喷施机是用于施肥和喷药的机具,它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均匀地对作物进行施肥和喷药。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摘要】陇薯7号马铃薯是一种独特的马铃薯品种,具有特殊的特征特性。
其外观呈长圆形,皮色为黄色,肉质细腻,口感香甜可口。
陇薯7号马铃薯在栽培方面也具有优势,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栽培,提高生产效率。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包括播种、除草、施肥、收获等环节,减少了人力劳动,降低了劳动成本。
陇薯7号马铃薯具有独特的特性,通过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生产,为马铃薯种植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陇薯7号马铃薯、特征特性、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引言、正文、结论、概述、总结1. 引言1.1 概述陇薯7号马铃薯是一种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具有丰产、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机械化栽培,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和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优质马铃薯品种的种植与栽培方法,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2. 正文2.1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一、生长季节短:陇薯7号马铃薯生长周期较短,适应于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种植。
这使得种植者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种植和收获,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抗病性强:陇薯7号马铃薯对常见的马铃薯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保证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三、品质优良:陇薯7号马铃薯的肉质细腻,口感好,烹饪后不易烂糊,淀粉含量适中,适合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四、产量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陇薯7号马铃薯的产量稳定,可以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获得较高的产量,为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五、适应性强:陇薯7号马铃薯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生长,同时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较低,种植管理相对简单,适合推广种植。
陇薯7号马铃薯具有生长季节短、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产量稳定、适应性强等特征特性,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沙湾县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250公顷,已成为凉冷地区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
由于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方式落后,耗费劳动力多,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经实践,引进先进马铃薯播种机和收获机,总结出马铃薯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全面推广。
一、播前准备1.土壤条件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易碎、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
2.基肥与深耕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反应极其敏感,每生产1吨马铃薯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5.5千克、磷2.2千克、钾10.2千克,三者吸收比例为1∶0.4∶2,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量以钾最多。
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每667平方米施3吨为宜,肥料深翻入土,秋翻冬灌,以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整地标准用联合整地机或41片圆盘耙进行整地,耙深10~15厘米,地表平整,上松下实,漏耙面积<1%,耙深度变异系数≤15%,碎土率>80%,达到“平、齐、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二、机械播种马铃薯机械播种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该技术具有排种均匀、株行距一致、镇压严密、出苗均匀等优点。
采用2CM~2型马铃薯施肥播种机播深10~15厘米,覆土15厘米,垄距70厘米,株距25厘米,保苗5.7万株/公顷左右,播量约2250千克/公顷,播种时每公顷用撒可富450~600千克或马铃薯专用肥750千克,施肥于种芽下侧2~4厘米处。
三、田间管理1.中耕一般作业两次,第1次在出苗50%左右时进行,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第2次在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每次培土厚5厘米。
2.追肥在第1次中耕时追施尿素100~150千克/公顷,中耕培垄时调好犁铲和犁铧角度、深度和宽度,做到不伤苗。
四、机械收获1.在收获前10天左右,先轧秧或割秧,使薯皮老化,以便在收获时减少损失,机械收获进地前要调整犁铲入土深浅,入土浅易伤薯块,且收不干净,入土深浪费劳动力,易丢薯。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陇薯7号马铃薯是一种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具有丰产、抗病、耐贮等特点。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
下面将对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1.优质高产:陇薯7号马铃薯具有丰产的特点,每亩产量可达到2000公斤以上。
而且其马铃薯的品质也非常优秀,口感细腻、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2.抗逆性强:陇薯7号马铃薯对病虫害抵抗能力强,特别是对马铃薯晚疫病、黑旋病、普通疫病等病害有很强的抗性,能够有效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农药残留。
3.耐贮性好:陇薯7号马铃薯的马铃薯块干物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抗储藏腐烂能力,能够在常温条件下长期保存。
二、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指利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种植和管理,以减少人工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栽培技术。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在陇薯7号马铃薯的种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土壤准备阶段在土壤准备阶段,农民可以利用旋耕机、翻转犁等机械设备进行耕地和翻耕,以提高整地效率,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可以利用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度松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渗透,有利于陇薯7号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
2. 种植阶段在种植阶段,可以利用马铃薯专用的种植机进行密植作业,保证种植均匀、整齐,提高种植效率。
还可以借助定位导航技术,确保种植的行间距和株距准确,提高种植质量,减少浪费。
3. 管理阶段在陇薯7号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
这些工作可以利用农业喷雾机、施肥机、除草机等专用机械设备进行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 收获阶段在收获阶段,可以利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连续作业,实现全程机械化收获,减少人工劳动,提高收获效率,降低损耗率。
通过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陇薯7号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1. 引言1.1 引言陇薯7号马铃薯是一种优质、高产、耐旱的马铃薯品种,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抗病性。
这种马铃薯在生长期间会产生大量均匀的块茎,形状规则,颜色鲜亮,品质优良。
除了在生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外,陇薯7号马铃薯在市场上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口碑。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对于陇薯7号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种植密度,精确控制施肥、灌溉和除草,保证了马铃薯在生长期间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提高产量和品质。
而且机械化作业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深入了解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和采用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1. 产量高:陇薯7号马铃薯具有较高的产量,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获得丰收的效果。
其每亩产量可达到6000公斤以上。
2. 品质优:陇薯7号马铃薯的块茎形状规整,色泽鲜艳,口感细腻,味道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
3. 抗病性强:陇薯7号马铃薯具有较强的抗旱、抗病能力,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生长良好,减少病虫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 适应性强:陇薯7号马铃薯适应性广,适合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种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5. 规模效应突出:陇薯7号马铃薯适合大规模种植,能够充分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陇薯7号马铃薯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强和规模效应突出等特征特性,是一种理想的马铃薯品种,值得推广和种植。
2.2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指在马铃薯种植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种植、管理、收获等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在陇薯7号马铃薯的种植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种植阶段,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实现整体机械化作业,提高种植密度和均匀度,减少劳动力成本。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陇薯7号马铃薯是一种新型优质马铃薯品种,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和特性。
它的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也是其成功种植的重要保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以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陇薯7号马铃薯是一种抗病性较强的马铃薯品种。
它对于晚疫病、马铃薯全蚀病等多种病害都具有较好的抗性,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这使得种植者能够更加轻松地管理田间病虫草害,减少对植物的农药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种植目标。
陇薯7号马铃薯的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
该品种的块茎生长期、块茎形态、品质特性、抗逆性以及抗病性等均达到了优异的水平。
在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下,其平均亩产量可达到1500斤以上,块茎形状规整,肉质细嫩,口感好,淀粉含量高,符合市场需求。
陇薯7号马铃薯的适应性较强。
它适合于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种植,适应性广泛。
而且在种植过程中,其生长势旺盛,对于土壤要求不严格,给种植者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陇薯7号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整地和栽培机械化整地和栽培是陇薯7号马铃薯种植的首要工作。
在整地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深松机进行深松整地,保持土壤松散,增强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陇薯7号马铃薯的根系生长和发育。
在栽培方面,使用马铃薯专用的栽培机,可实现种植行距、植株间距、种植深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保证种植的质量和均匀性。
二、施肥陇薯7号马铃薯对肥料需求较大,尤其是氮肥。
机械化施肥可以通过精确的施肥装置,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生长需求,合理地施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了肥料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营养需求。
三、喷灌喷灌是陇薯7号马铃薯生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采用机械化喷灌设备,可以实现定量定时的水肥一体化喷施,保证了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均匀供应,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四、收获陇薯7号马铃薯的收获也是可以机械化进行的。
利用马铃薯收获机,可以实现高效、快速的收获作业,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收获效率,确保了块茎的完整性和品质。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摘要总结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深耕整地、化肥深施、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力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3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048-01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一是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二是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四是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实践证明,一项产业的培植和开发必须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将带动包装、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现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前准备选择地势较平坦,而且具有一定规模面积,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水、旱川地、梯田地及坡度小于8°的丘陵地种植。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配备的拖拉机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检验,要求技术性能良好,液压悬挂机构操纵灵活,位置准确、可靠。
2深耕整地机械深松耕作业应严格执行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机作业质量标准,即播前整地一般不应该有直径>3cm的土块;深浅一致,耙深16~20cm;用于化肥深施的耙整地应覆盖严密。
深耕应达到20cm以上,深松30cm以上,秋季可适度镇压,以保护土壤水分。
播前用圆盘耙进行耙耱整地,或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耙耱,深度一般10~15cm为宜,使地表平整,上下疏松,耕层绵软,土块细碎,确保播种质量。
耙耱整地作业的质量标准为:漏耙面积80%,直径>5cm,土块不得超过5块/m2。
3化肥深施施肥均匀一致,位置准确,深度6~10cm,种薯与肥的隔离土层>3cm;施肥量应达到农艺要求;测土配方定量施肥,各种肥料的比例严格按要求进行。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蔬菜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以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技术为主体技术,配套机械化深松整地和上土、植保、杀秧及残膜回收技术等,达到减少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适用于甘肃旱作及灌区马铃薯田间生产。
一、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工艺路线机械深松耕整地(包括旋耕施肥)—机械化种植(包括种薯选择处理、上土)—机械化植保(包括中耕、除草、喷药)—机械化收获(包括播前杀秧)—机械化残膜回收。
二、主要技术内容(一)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松(耕)、灭茬、旋耕等作业,深松深度一般为25~40厘米,深松作业时间应根据当地降雨时空分布特点选择,更多地纳蓄自然降水,每隔2~4年进行一次。
主要机具IGQN160型、IGQN250型、ISQ-240型、ISQ-340型、IS-200型等深松整地机。
(二)机械化播种技术:机械化种植技术是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关键环节,根据需要选择覆膜种植或露地种植。
目前,在我省马铃薯种植机主推机型是与拖拉机配套的单行或双行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膜、镇压等作业工序,作业质量满足当地农艺技术要求,抢农时,效率高。
主要机具2CMF-2型、2CM-1/2型、2BFM-2型、1220A型、1220型等马铃薯种植机。
(三)机械化上土技术:机械化上土技术是马铃薯播种一周后,在膜面上均匀地抛撒3-50毫米厚土,以解决马铃薯出苗过程中播种穴与幼苗错位的问题,避免了人工放苗,提高了作业效率。
主要机具2TD-S2型马铃薯上土机。
(四)机械化植保技术:机械化植保技术是利用喷雾机进行马铃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马铃薯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按植保要求选用药剂、用量及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
主要机具3WX—200、650、1000和3WQ—3000系列产品等植保机具。
(五)机械化杀秧技术:马铃薯收获前,进行马铃薯机械化打秧技术,可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秧苗的清理工作,将垄沟倒伏的秧苗也能吸起粉碎。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陇薯7号马铃薯是一种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抗逆性以及适应性,因此备受农民青睐。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下面将详细介绍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以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一、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1. 优质的产量:陇薯7号马铃薯具有较高的产量,每亩种植可以获得大量的马铃薯收成。
这使得它成为了农民们种植的热门品种。
2. 抗逆能力强:陇薯7号马铃薯能够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对一些常见的疾病和虫害表现出较强的抵抗力,这有助于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适应性强:陇薯7号马铃薯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
4. 品质优良:陇薯7号马铃薯的土豪口感十足,口感极佳,不易糊化,适合加工制品。
二、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1. 土地准备:在种植陇薯7号马铃薯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地准备工作。
利用拖拉机等农机进行地膜覆盖,从而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萌发及生长。
2. 种植管理:通过农用播种机进行种植。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地膜下,而不是传统的人工插秧。
这样既节约了人工、又加快了育苗速度。
3. 施肥机械化:利用化肥施肥机进行施肥,提高施肥的精准度,减少施肥浪费。
4. 灌溉管理:采用喷灌机进行灌溉,利用机器设备进行定时、定量喷灌,提高水肥利用率。
5. 农药防治:利用农用喷雾器进行农药防治,以降低疫病害、虫害对作物的危害,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6. 收获机械化:采用全自动收获机进行收获作业,提高收获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总结:利用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种植陇薯7号马铃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陇薯7号马铃薯作为高产、抗病、抗逆的马铃薯品种,为我国的马铃薯生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引言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马铃薯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机械化生产技术在马铃薯种植、收获和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1. 土地耕作传统的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土地耕作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手动或动力耕作工具,对土地进行翻耕、松土等操作。
然而,随着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使用马铃薯种植机械,如耕整机、深松机等,对土壤进行更加高效、快速和均匀的处理,提高土壤质量和耕作效率。
2. 种植操作在种植操作阶段,传统的方法是使用人工进行马铃薯下种。
然而,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体力消耗大。
相比之下,马铃薯种植机械可以实现自动下种,提高种植效率。
这些机械装置通常通过自动定位系统将马铃薯种植在正确的位置,并确保种植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二、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1. 收获前处理在马铃薯收获前,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操作,如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进行这些操作,但效率低下且劳动力成本高。
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使用除草机械、喷雾机械等设备,实现自动化的处理过程,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2. 收获和分选传统的马铃薯收获方式是使用人工或动力驱动的挖掘机进行挖掘,然后通过人工把马铃薯筛选出来。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和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
现在,可以使用马铃薯收获机械,如马铃薯挖掘机和自动斗篷机等,实现自动挖掘和筛选,高效完成收获任务。
此外,还可以使用光学分选机等设备对马铃薯进行分选,提高产品质量。
三、马铃薯加工机械化技术1. 清洗和去皮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手工清洗和去皮马铃薯,这样做效率低下且劳动力成本高。
现在,可以使用马铃薯清洗机和去皮机等设备,实现自动化的清洗和去皮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切片和炸制马铃薯切片和炸制通常是生产马铃薯片和薯条的必要步骤。
陇薯7号马铃薯的特征特性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陇薯7号是一种新型的优质马铃薯品种,其结节较大、表皮色泽黄亮、肉质细腻、口感好、富含淀粉和多种营养物质。
该品种适宜于平原等地区种植,具有丰产、早熟、抗病性强、存储性好等特点,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销售情况。
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劳动强度。
针对陇薯7号的特点和要求,我们推荐以下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一、前期准备在准备阶段,需要筛选优质的种薯,干燥、脱水、消毒等处理,保证种薯质量,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此外,还需要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选择适宜的田块和施肥方案,为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二、机械化种植采用机械化种植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
推荐采用切开沟机,将田地切成一定规格的沟,同时配合使用自动播种机进行直播,减少种植间距误差,提高整齐度和密度。
三、机械化施肥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是影响陇薯7号产量的重要因素,采用机械化施肥可以让施肥更加准确、匀称并且经济效益显著。
推荐使用旋转式施肥器进行均匀覆盖和调整施肥量、施肥深度和施肥时间,保证肥料的充分利用和最佳的生长环境。
四、机械化农药治理陇薯7号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用机械化农药治理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减少农药残留和经济损失。
推荐使用气流式农药喷雾器进行密集雾化喷雾,把药液均匀地覆盖在作物表面,达到治疗效果。
五、机械化收获陇薯7号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采用机械化收获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收获质量,减少人工摘薯和损伤率。
推荐使用拖拉机牵动械进行切根和升薯操作,同时配合使用震动清土机把泥土和马铃薯分离,最后用收薯机进行收获操作。
陇薯7号具有优异的品质和潜力,采用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达到更加稳定和高效的生产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总结报告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总结报告一、引言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食用蔬菜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近年来逐渐增加。
然而,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在劳动力和效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本报告将对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成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围绕马铃薯的收获全过程展开研究,包括土地准备、栽培管理、收获工具与装备的选用和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开发等内容。
2. 研究方法运用实地调查、实验模拟、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实践,以验证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成果1. 土地准备与栽培管理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地的实地调查和分析,获得了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土地准备方法和栽培管理措施,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机械操作的效率。
2. 收获工具与装备的选用针对马铃薯收获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了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工具与装备,包括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清洗机、输送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收获效率,还减轻了劳动强度。
3. 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开发根据马铃薯的特点,我们开发了一套适应机械化收获的技术方案。
该方案包括马铃薯联合收获整地技术、马铃薯挖掘与分离技术、马铃薯清洗与输送技术等,通过对实践结果的观察和数据分析,验证了这些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项目示范与推广我们在多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进行了机械化收获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通过现场实施,让农民亲自体验了机械化收获的效果和优势,提高了他们对这项技术的认识和接受度。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培训会议,向广大农民介绍机械化收获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促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方面,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受到了一些农民观念的限制,需要加大宣传和解释力度。
另一方面,目前的机械化收获技术还不能完全适应不同地域和品种的马铃薯生长特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作者:张剑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1期摘要总结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深耕整地、化肥深施、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力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3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048-01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一是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二是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四是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实践证明,一项产业的培植和开发必须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将带动包装、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现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前准备选择地势较平坦,而且具有一定规模面积,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水、旱川地、梯田地及坡度小于8°的丘陵地种植。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配备的拖拉机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检验,要求技术性能良好,液压悬挂机构操纵灵活,位置准确、可靠。
2深耕整地机械深松耕作业应严格执行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机作业质量标准,即播前整地一般不应该有直径>3cm的土块;深浅一致,耙深16~20cm;用于化肥深施的耙整地应覆盖严密。
深耕应达到20cm以上,深松30cm以上,秋季可适度镇压,以保护土壤水分。
播前用圆盘耙进行耙耱整地,或用旋耕机等机具,浅耕耙耱,深度一般10~15cm为宜,使地表平整,上下疏松,耕层绵软,土块细碎,确保播种质量。
耙耱整地作业的质量标准为:漏耙面积80%,直径>5cm,土块不得超过5块/m2。
49NEW FARMERS农技推广新农民NO.20 2019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引入全程机械化技术,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降低种植户劳动强度与成本,提升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实施,一定程度提升种薯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 马铃薯播种前准备工作1.1 选择合适地块机械化马铃薯种植前要选择平坦、大面积地块(缓坡地形也可以),方便机械设备操作,土层深厚且还有较高有机质、良好的通透性的土壤或沙壤土。
马铃薯并不适合连作,连作直接影响到产量,还会诱发严重病害,使得种植土壤区域养分失调,部分微量元素缺失,因此要避免连作情况的发生。
1.2 平整土地技术完成前一茬作物收割后,做好耕地灭茬、旋耕等操作后,整地时选择联合整地机。
深松土深度大于45cm,直接将犁底层打破,保证土壤细碎且良好通透性,为后期播种做好准备。
1.3 做好种薯处理品种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马铃薯后期生长,依据种植地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马铃薯品种,保证马铃薯高质高产。
通常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高产的马铃薯品种;利用散射光照射处理提前准备好的马铃薯种薯,保证光照的充足性,2~3d翻动一次种薯,缩短发芽所需时间,等待种薯芽生长到(0.5~1)cm 时,便可以进行切块处理;种薯切块,完成种薯催芽后进行切块处理,选择竖切方式保证薯块上均有1~2个芽苗。
切块时控制好每一个薯块的重量,保证生长时充足营养。
2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考虑种植地的气候情况与温度变化,选择合适温度时进行种植,利用自然环境模式提升马铃薯抗病性能。
同时调查了解与排查马铃薯病虫害与上年病害,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
如果病虫害情况较为严重,直接选择化学药物防治的措施,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用量,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将药物对马铃薯品种的影响降到最低。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时要选择合适机具设备,依据地块类型、大小等选择相应型号。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就是机械化播种技术,通过机械化播种可一次性完成各项作业,包括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镇压等,作业质量满足种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