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3
银川全貌风景介绍作文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
银川市下辖三区两县一市,总面积 9025.38 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 1457 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 170 平方千米。
银川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个旅游胜地。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银川的全貌风景。
银川市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较高,东部和北部较低,呈西南向东北倾斜。
银川市的地形主要有山地、平原、台地等,其中山地和平原的面积较大,台地的面积较小。
银川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气候温和。
银川市的年平均气温为8.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 200 毫米左右。
银川市的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最为突出。
银川市的黄河过境长度约 78 千米,年径流量 325 亿立方米,可利用量 180 亿立方米。
银川市的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约 450 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约 160 万亩。
银川市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等,其中煤炭储量约 270 亿吨,石油储量约 5 亿吨,天然气储量约 8000 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约 50 亿吨。
银川市的人文景观丰富,其中历史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最为突出。
银川市的历史文化景观主要有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水洞沟遗址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银川市的宗教文化景观主要有南关清真大寺、海宝塔寺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宗教文化特色。
银川市的民俗文化景观主要有回族花儿、回族服饰、回族饮食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民俗文化特色。
银川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其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旅游商品最为突出。
银川市的自然景观主要有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峪口森林公园、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自然风光。
银川市的人文景观主要有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水洞沟遗址等,这些景观展示了银川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宁夏银川简介概况
银川,简称“银”,别称水城、夏都、金凤,是宁夏回族自
治区的首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宁夏平原中部,东邻石嘴山市,南靠吴忠市,西接固原市和乌海市,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毗邻。
银川市区距离宁夏首府银川市30公里。
银川是中国
大陆主要的铁路、公路枢纽之一,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枢纽。
银川现辖金凤区、兴庆区、永宁县、贺兰县和灵武市
5个县(市)区。
银川地势平坦,黄河由市区经过市区西南流入黄河。
银川市地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干燥。
年均气温
12.7℃。
年均降水量约为537毫米。
银川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南部,属冲积扇平原与黄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市区土壤主要有褐土马兰黄土和水稻土两大类。
银川市区周围有贺兰山脉和腾格里沙漠包围着,西部有黄河、清水河和腾格里沙漠环绕着。
银川是宁夏平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 1 —1 —。
宁夏银川概况导游词三篇宁夏银川概况导游词一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宁夏银川!我是你们的导游。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宁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首先,我们来到银川的核心区域——兴庆区。
这里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兴庆宫、鼓楼、南门大街等。
兴庆宫是宁夏最大的回族古建筑群,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是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鼓楼建于明代,是传统宁夏民族音乐的重要场所。
南门大街是银川的商业中心,这里有许多商场、餐馆和特色小吃,是品味宁夏美食的好地方。
接下来,我们来到西夏区。
这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宁夏最繁华的区域之一。
这里有宁夏博物馆,是了解宁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宁夏博物馆馆藏丰富,展览内容包括历史文物、艺术品、民俗文化等。
此外,在西夏区还有许多商业街区,如新华西街、新华东街等,这些地方有许多商场、餐馆和娱乐设施,供游客们购物和休闲娱乐。
最后,我们来到金凤区。
这里是银川的新兴区域,也是宁夏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这里有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商务中心和购物中心。
在金凤区还有许多公园和景区,如贺兰山风景区、沙湖风景区等。
贺兰山是银川最大的山脉,这里有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是郊游和登山的好地方。
沙湖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沙漠湖泊,这里有许多沙丘和湖泊,是观赏奇特自然景观和进行户外活动的好地方。
宁夏银川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个现代化发展迅速的城市。
希望大家在银川的旅行中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宁夏银川概况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来到宁夏银川!我是你们的导游。
银川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这里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一个旅游胜地。
首先,我们来到兴庆宫。
兴庆宫是宁夏最大的回族古建筑群,也是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是宁夏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兴庆宫内有许多宫殿、庙宇和花园,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族、回族和蒙古族的建筑特色。
甘肃银川甘肃银川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甘肃省的东部。
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银川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这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银川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首先,银川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早在公元前206年,银川就是西汉的河西郡治所。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银川有许多古迹和历史遗址,如宁夏博物馆、兴庆宫、贺兰山石窟等。
这些古迹和历史遗址见证了银川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发展,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
其次,银川拥有壮美的自然景观。
这里位于黄河的南北两岸,黄河畔的景色非常壮丽。
在黄河南岸,有着风景如画的沙湖风景区,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给银川增添了一抹迷人的风采。
而北岸的贺兰山则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山势险峻壮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探索。
此外,银川还有多个湖泊和公园,如青银公园、贺兰山森林公园等,这些地方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银川还以其特色的民俗文化和美食而闻名。
马铃薯炖羊肉、宁夏杂面、枸杞炖鸽子等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各式各样的味道能够满足各种口味的需求。
此外,银川还有独特的宁夏回族文化,包括舞蹈、歌曲、戏剧和手工艺等方面,这些文化元素展示了这个地区特有的风情和魅力。
银川还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
近年来,银川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银川作为甘肃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进驻。
同时,银川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建设的完善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这也为银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甘肃银川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而备受瞩目。
在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体验到历史与未来的交融。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对现代发展抱有期待的投资者,银川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和投资目的地。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银川必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银川的简介概况
银川,简称银,古称兴州,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14年末,银川全市常住人口为673.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66.34万人。
银川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位于黄河中游北岸,西与石嘴山市相连,南与吴忠市接壤,东与固原市为邻。
北、东、南三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相连。
银川市区面积3265平方公里。
银川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早在8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时期为赵王之“上郡”;西汉时设“灵武郡”;北魏时改称“兴庆郡”;元代设“镇宁镇”;明代改“上都”为“宁夏府”,属中书省管辖。
清初于此设立“宁夏厅”。
1948年银川解放。
银川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市”称号。
—— 1 —1 —。
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银川概况范文篇1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
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
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
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日温差1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
银川市行政区划面积7080平方公里,20xx年年末耕地总面积14.37万公顷。
黄河自南向北过境长度近百公里,境内有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惠农渠、西干渠、东干渠六大灌溉渠系。
银川市植被以草原为主,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沙枣树、槐、山杏、油松等,森林覆盖率11.5%。
贺兰山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2种,有野生药用植物40多种。
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白云岩、石灰岩、陶瓷黏土、湖盐、芒硝、石膏等,还有适于雕刻制砚的贺兰石。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20xx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
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0xx年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xx年历史。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
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
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银川定居真实感受银川这座城市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会。
作为新兴的内陆城市,银川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定居在这里。
我也是其中之一,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银川定居的真实感受。
银川的自然环境是我选择定居的重要原因之一。
银川位于黄河之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每当我漫步在滨河公园的河畔,看着黄河水波荡漾,心情都会变得宁静和愉悦。
此外,银川附近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沙湖、贺兰山和沙坡头等,这些地方都是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银川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是我喜欢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
作为回族自治区的省会,银川充满了回族的传统文化和风情。
我经常参观银川的回族文化村,了解回族的服饰、建筑和风俗习惯。
在银川的街头巷尾,我还能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庙宇,它们见证了银川的历史变迁。
这些历史文化的遗迹让我对银川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银川的发展速度也是我选择在这里定居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作为宁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银川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过去的几年里,银川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商业街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为我提供了许多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也为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发展空间。
银川的人文环境也是我喜欢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
银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这里有着和谐的民族关系和友好的社会氛围。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能感受到银川人民的热情和友善。
而且,银川还有许多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如回族的开斋节和双塔灯会等,这些活动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也让我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
总的来说,我选择在银川定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对这座城市的选择感到非常满意。
银川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友好的人文环境,这些都让我感到银川是一个适合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我希望未来能够在这里继续发展和成长,与这座城市共同进步。
宁夏银川简介银川市,简称“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22年10月,全市下辖3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9025.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288.2万人,城镇人口234.7万人,城镇化率81.44%。
银川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是古丝绸之路商贸重镇,宁夏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沿黄城市群核心城市,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核心城市,是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
银川市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曾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
2018年10月,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风景名胜银川市自然景观有水洞沟旅游区、苏峪口森林公园、滚钟口风景区、金水旅游区、大小西湖、鸣翠湖、鹤泉湖等。
人文历史景观有水洞沟、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拜寺口双塔、三关口明长城、鼓楼、玉皇阁、海宝塔、承天寺塔、南关清真大寺、纳家户清真寺、马鞍山甘露寺等。
地名由来银川建城有2000多年历史,城址几经变迁,城名也屡次更改。
自元初设宁夏府路以来,至明、清,这里一直被称为宁夏(省、路、镇、卫、道、府、县)城。
直至1947年4月,正式成立具有行政建置意义的银川市,并一直沿用至今。
“银川”作为古地名,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银州银川郡。
”这个银州和银川郡故址在今陕西省米脂县境内,并不是现在的宁夏银川。
今天的银川地区,古为灵州属地,史书中常以灵夏、银夏、麟夏为地名,泛指今宁夏和陕北地区。
这里所称的“夏”指夏州,故址在陕北,灵夏、银夏地名的频繁出现,说明宁夏、银川地名与古代地处陕北的夏州、银州等地名有一定的联系,也说明宁夏早与“银”字彼此相连,密不可分。
我的家乡宁夏银川
1.介绍家乡银川
宁夏银川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
银川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宁夏银川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使其成为游客们的热门目的地。
2.历史和文化遗产
银川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回民街是银川最著名的文化街区之一,这里有许多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和美食店铺。
回民街附近还有银庙、大伯公庙等古老的庙宇,展现了宁夏地区丰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3.自然风光
除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银川还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
湖羊湾是宁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碧绿清澈,周围有茂密的树木和美丽的花草,是郊游和休闲的理想场所。
而沙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则以其广阔的沙漠景观和多样的户外活动而著名,比如沙漠探险、滑沙等。
4.特色美食
宁夏银川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羊肉泡馍,这是一道以面片和炖羊肉为主要食材的独特面食,口感鲜美,香气诱人。
此外,还有烤羊肉串、油茶等美食,都是银川当地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经济和发展
近年来,银川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旅游和现代农业领域。
宁夏银川以其资源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游客。
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与保护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银川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且独特的地方。
6.总结
宁夏银川作为我的家乡,无论是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是美丽的自然风光,都使我深深地爱上这个地方。
我为自己能够在这样一个独特且充满魅力的城市成长感到骄傲。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欢这个美丽的家乡。
一、银川市概况: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地理环境: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
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
贺兰山蜿蜒于市境西部,黄河一泻千里从市区东部流过。
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
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日温差1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
人口与面积: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2002年调整行政区划后,银川市现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和永宁、贺兰两县及灵武市。
现辖区总面积9503平方公里,总人口133.01万人,其中回族入口34.38万人。
市内三区人口约在70万人,原城区即现兴庆区人口约40万人,占近60%。
经济实力: 从银川市统计资料获知,2004年前三季度,银川市实现生产总值131.26亿元,同比增长13.6%,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西部省会城市第三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以28.1%的增长率位居西部省会城市增速第三位。
此外,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00.88亿元,增长8.5%,增速居西部省会城市第八位。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94亿元,增长15.5%,在西部省会城市中增速位居第三位。
地方财政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二、居西部省会城市第六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24.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0元,同比增长9.4%。
银川的风土人情介绍
银川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商贾云集之地。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银川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现代的城市。
银川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部,东与内蒙古自治区隔河相望,西与甘肃省、青海省毗邻,南与陕西接壤,北同内蒙古自治区相连。
银川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城市。
银川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据统计资料显示,银川市地处宁夏平原中部西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2℃~14.1℃,无霜期170~230天。
降雨量
适中。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肥沃、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热同季。
境内的贺兰山在贺兰山脉中段的东侧有一个宽阔的山岭地带称为“宁夏山”。
银川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南
高北低。
由南向北可分为三个地貌单元:南部是以贺兰山为主的中山地貌;中部是以黄河谷地为主的低山地貌;北部是以腾格里沙漠为主的沙漠地貌。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4%以上。
—— 1 —1 —。
银川市概况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201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26.38平方公里。
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
常住人口约202.57万(2011年),城镇人口为150.67万,乡村人口乡村人口51.90万;大部分为汉族,回族约为48.17万人。
银川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银川市面积9555.38平方千米,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银川市常住人口199.308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金凤区北京中路。
根据《银川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1993088人。
其中男性人口为1031754人,占51.77%;女性人口为961334人,占48.23 %。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33;0-14岁人口为331567人,占16.64%;15-64岁人口为1536690人,占77.10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4831人,占6.26%;汉族人口为1504472人,占75.48%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88616人,占24.52 %,其中回族人口为459647人,占23.06%;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335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037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8798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520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兴庆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金融和商贸中心,是宁夏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形象集中体现的区域,堪称“宁夏第一区” (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
兴庆区以原城区为主体变更而来,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
代码:640104 电话区号:0951。
面积757.6平方公里,人口41万,有回、汉、满、蒙等22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8.5万。
除月牙湖乡及掌政镇临河村外,辖区均在黄河西岸,北邻贺兰县,南邻永宁县,西至唐徕渠邻金凤区,东隔黄河邻灵武市。
银川市一.银川市基本概况1.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上游,是传统的农业省区。
从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个自然生态区域,山川面积、人口基本各占一半。
自秦汉开始就有着悠久的引黄河水自流灌溉的历史,久享黄河之利,旱涝无虞,农业发展水平很高,是西北地区农业的精华之地,素有“西部粮仓”“塞上江南”之誉。
这是一幅政区图和卫星影像图,了解整个宁夏的地理形貌2.银川市这是市徽基本情况:首府所在地,地处宁夏平原引黄灌区中部,东临黄河之滨,西傍贺兰山脉,全市总面积7129.5平方公里,辖三区两县一市,即兴庆区、金风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
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邻;北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相邻(以明长城为界)。
(1)气候条件:平均海拔1120米,年平均气温8. 8 ℃, 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h,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气候特点:冬寒漫长,春暖较快,风沙频繁,夏热短,秋凉早,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是卫星影像图遥感影像融合是将在空间、时间、波谱上冗余或互补的多源遥感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或算法)进行运算处理,获得比任何单一数据更精确、更丰富的信息,生成具有新的空间、波谱、时间特征的合成影像数据。
影像通过融合既可以提高多光谱影像空间分辨率,又保留其多光谱特性。
高分一号”卫星设计寿命5至8年,卫星研制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宽覆盖相结合的光学遥感等关键技术。
3.银川市经济主要从农业主产业了解(1)这是2002-2010 GDP增幅情况,我们大概能了解到他的经济增长情况,经济增长基本是持续稳定的态势,这是我查阅好多资料得到的数据,自己做了这样一个图,对数据这样简单的统计估计也是有错误的GDP即,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2)下面是农业主产业,这里我主要从农业经济总结分析,查阅资料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当然有许多错误不足之处,但基本能宏观的了解银川市的农业基本经济情况,(3)农业资源情况这个扇形图也是我查阅资料后,制作的一个农业产值组成部分图,这里还有几个重要的数据需要阐明,农业内部,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6.8%、畜牧业占32.8%、渔业占2.9%、服务业占2.6%。
银川城市状况1.基本简介银川市,简称“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业中心,以发展轻纺工业为主,机械、化工、建材工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银川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是发展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
银川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古称“兴庆府”、“宁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和“塞上明珠”的美誉,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
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
2.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2.1行政区划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三区两县一市,即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区划面积9025.3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310.5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48.61平方公里。
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73.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3.2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36元。
2.2.人口分布截至2013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208.2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
城镇人口155.76万人,乡村人口52.51万人;男性106.11万人,女性102.16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10.32‰,死亡率为3.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3‰。
3.社会经济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73.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5.7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87.80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9.98亿元,增长8.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84元。
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3篇银川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和发展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银川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银川概况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美丽富饶的银川,是黄河河套地区最早开发的一片绿洲,汉代时就在此推行浚渠屯田措施,兴建了汉延渠等水利工程,唐代已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明清以来“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民谚已经传遍九州。
古老的党项族在这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西夏文化;勤劳的回族人民自强不息,展现出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
银川是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座重要城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灿烂人文底蕴博大精深,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银川,去感受这座边塞古城的神奇魅力吧!游客们,银川市地处黄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上,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开阔;西靠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依山为邻;南抵青铜峡;北连平罗县。
全市总面积349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
辖城区、新城区、郊区三个县级区和永宁、贺兰两县。
据统计,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约103.91万人。
银川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聚居这回、汉、满、蒙古、朝鲜等25个民族,也是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城市,回族约有22.31万人。
传说很久以前,长江以南住着凤凰七姐妹,给人们带来幸福。
其中最小的七妹来到地薄人穷的宁夏,开渠引水,带来了江南风光。
后来为了阻止异族部落的入侵,凤凰七妹就变成了一座城,保护宁夏百姓,这就是后来的银川。
如今,“凤凰城”已经成为银川的美称。
银川地势平坦开阔。
地形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贺兰为屏,黄河绕境,沃野千里,湖泊镶嵌”,是银川地貌格局的特征。
银川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
西部是贺兰山地,贺兰山成梯形,自泉齐沟以南逐渐降低,海拔2000—2500米,主峰敖包疙瘩3556米,是阻挡西北寒冷空气和风沙长驱直入的天然屏障。
东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银川概况
中国网 时间: 2007-09-14 发表评论>>
地理位置
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
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
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
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日温差1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
银川市行政区划面积7080平方公里,2002年年末耕地总面积14.37万公顷。
黄河自南向北过境长度近百公里,境内有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惠农渠、西干渠、东干渠六大灌溉渠系。
银川市植被以草原为主,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沙枣树、槐、山杏、油松等,森林覆盖率11.5%。
贺兰山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2种,有野生药用植物40多种。
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白云岩、石灰岩、陶瓷黏土、湖盐、芒硝、石膏等,还有适于雕刻制砚的贺兰石。
历史简介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
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20年历史。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
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
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行政区域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气候状况
2000年,银川市总的气候特点是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年蒸发量大于历年年均蒸发量。
除1月、6月和11月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略偏低外,其他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均偏高,且个别月份平均气温偏高幅度较大,尤其是12月比历年同期偏高达3.9℃,为历史上所罕见。
月降水量1月、6月和9月偏多,其他月份均偏少,尤其是3月至5月的两个来月的时间内,降水偏少,大风和沙尘暴、扬沙浮尘提前出现频繁,累计分别达15天和29天,表明银川市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全年日照时数为2759小时,最长月份为7月,日照时数为321.3小时;最短月份为1月,日照时数为175.5小时。
年降水量为133.8毫米,年蒸发量为17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
春季由于气温偏高,终霜冻结束较早。
夏季气温高于常年,尤其7月份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7月20日白天银川市最高气温为38.7度,是自1961年以来,40年内所出现的最高值。
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仍然偏高。
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累计降水量达126.7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5%。
8月7日为年日降水量最大日期,降水量31.4毫米。
全年无霜期181天。
人口民族
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
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
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20年历史。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
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
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
目前银川市市区面积1482平方公里,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以及灵武市、永宁县、贺兰县。
2002年银川市年末总人口132.96万人,其中回族35.76万人;非农业人口70.06万人。
资源物产
银川境内矿产资源较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磷灰岩、辉绿岩和石英砂等20余种。
距银川100多公里周围的石膏、煤炭,其探明储量都名列全国前茅。
周围有大中型电厂5座,装机容量223万千瓦,人均发电居全国第二,银川电网年供电能力为20亿千瓦时。
近两年还在境内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现已开发数口地热井,初步实现了商品化。
另外距银川较近的陕甘宁气田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整装气田,已探明储量约5000亿立方米,年供气能力为10亿立方米的输气管道已通达银川,并开始用于工业生产和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