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传媒的行程》之《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7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学习目标】1、知道大众传媒的种类。
2、比较不同媒体的优点和不足,描述传媒发展的历程。
3、结合日常生活,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重难点】大众传媒的种类、特点和影响。
【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一、课前预习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的推广为标志的。
在现代社会,流行的媒体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我们一般称之为。
2.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可以各种已有的大众传媒,人们能从中获取其他传统媒体的信息。
同时它有自己的优势,这就是虚拟的平台和平台。
3.如今,依托,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它使人们的、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变。
所以有人说我们的生活正在步入。
4.传媒,承载着的使命,更记载着的变迁。
它记录着生活的内容,也记录着生活的变化。
二、课堂互学1、什么是大众传媒?2、大众传媒的种类有哪些?4、归纳: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三、随堂巩固1.使中国印刷业彻底告别“铅与火”的年代,用“光与电”续写辉煌的发明是( ) A.铅字印刷技术 B.汉字激光照排系统C.互联网 D.博客和微博2.下列不属于现代传媒手段的是( )A.互联网 B.电视 C.广播 D.飞鸽传书3.在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变成了现实,其所依靠的技术是( )A.网络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技术 D.印刷技术4.从造纸术到印刷术的发明,再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众传媒一直在发展变化B.书籍、报纸、杂志已经被淘汰C.传媒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D.广播、电视、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主要传播手段5.现在,许多地方的考场都实行了电子监控,考试中心可以将系统指令和消息实时发送到各地招办的系统上,同时各地招办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发送到每位考试主考官的手机上。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传媒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B.传媒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C.传媒影响着大众的生活 D.传媒与大众生活关系不大6.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转变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传媒是( )A.广播 B.电话 C.报纸 D.电脑7.和其他媒体相比,报纸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不容易受文化程度的限制 B.画面表现的内容形象直观C.可以长期保存,便于检索 D.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8.“没有广播,就没有希特勒;没有电视,就没有肯尼迪。
第2课时现代社会的群众传媒
导入
1、文化传播的不同开展阶段
2、我们日常获得信息的媒介有哪些?
〔引导: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信息,这种途径中的媒体是什么〕
3、上述媒体中哪些是面向群众的媒体?群众媒体的种类
4、面向群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什么?印刷媒体的推广
5、阅读卡:印刷技术的开展?“铅与火〞、“光与电〞分别指哪种印刷技术
6、讨论:群众传媒有什么作用?
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文化传播、社会监视、娱乐
——群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教学重点互联网的开展形势及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互联网的开展影响
教学过程
一、互联网的特点
1、新兴的兼收并蓄各种已有的群众传媒
2、独特的优势: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
二、手机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特点:通信发布和获得信息
三、各种传媒并存,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各有优劣
四、群众传媒的影响
1、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使人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
举例:学习方式的改变——图7-14 思考:学习方式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活方式的改变——买东西的方式:网上购物〔订票〕
交往方式:网上联系 QQ E-mail
五、小结
最后一节:传媒承载这文化传播的使命……传媒改变了生活
四川雅安地震:迅速了解灾情,及时联系各方力量投入救灾,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减轻人们的因灾难面临的痛苦。
哪些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报纸、新闻播送。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学习目标】1、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文化传播的方式。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文化传播的手段。
3、认识文化传播的意义,了解文化传播的大致发展脉络。
【学习重难点】文化传播的方式、媒介与脉络。
【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一、课前预习1.文化传播,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它是通过说话、写作或者形象等传递、___ _或___ _信息的行为。
2.文化的传播有一些基本途径,如__ _ _、__ _ _、__ _ _等3.无论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文化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手段或载体作为媒介,这就是___ 或者__ _ _。
4.传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__ _ _、__ _、__ _ _、__ _和__ _ _等阶段。
二、课堂互学1、什么是传播2、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有哪些并判断图7-6、图7-7、图7-8、图7-9和图7-103、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有哪些4、传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三、随堂巩固1.下列行为中,属于文化传播的有( )①小明与远在美国的同学小强通过网络视频聊天②小丽寒假时与父母一同去八达岭长城观光③诺贝尔文学获奖得者莫言进行文学创作④2012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以下属于现代文化传播方式的是( B )3.文化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下列活动可以成为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①亲朋好友周末举行聚会②暑假和父母去海南旅游③我国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④向其他国家出口茶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中的文化集丛或文化元素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有( )①丝绸贸易,出国留学②亲朋聚会,出国旅游③商贸活动,人口迁徙④经济交流,政治互访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下列可视为文化传播过程的是( )①亲朋好友聚会②在家洗衣服③杭州举办动漫节④中俄互办文化年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漂流书香。
传媒的行程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2.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日常生活的已有经验,小组合作探讨,比较不同媒体的优点和不足,描述传媒发展的历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看待传媒,理性对待大众传媒。
2学情分析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既展示了时代的风貌,也传递着社会进步的足音。
特别是现代传媒,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社会面貌的基本力量之一。
本课就是从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两个方面,展示文化传播的变迁及其影响。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归纳出文化传播的方式,认识文化传播的意义,以及了解文化传播的大致发展脉络。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则围绕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手段来展开,通过活动,让学生归纳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但农村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平时生活中很少有学生与大众传媒真正有着灵魂上的接触和交流。
3重点难点重点: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现代传媒的特点和影响。
难点:不同传媒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小王出游过程:五一假日即将来临,绍兴某中学的小王同学准备和他爸爸一起去山东泰山旅游。
爸爸布置给小王一个任务:了解一下泰山上有哪些名胜古迹和特色风景。
当天晚上,小王就用电脑视频跟一位泰山附近的网友聊天,询问泰山有哪些风景名胜。
小王同学还利用从学校学习来的知识在地图上查阅泰山在我国的地理位置。
出发了,在导游的带领下,小王同学和家人一起游览了泰山的风景名胜!并且与导游的交流中知道了泰山一些名胜古迹的典故!在配套齐全的风景区里,吃住行、购物、娱乐等活动都十分的便捷!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亲眼所见前人旅游留下的泰山石刻!师:同学们从小王的这次旅行中,能发现哪些信息交流的方式呢?生:QQ、与导游交流、泰山石刻……师小结:这些所有传递、分享、交换信息的行为就叫传播。
所有的交往过程,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