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记录册DOC
- 格式:docx
- 大小:18.81 KB
- 文档页数:14
医院感染管理记录本序言:感染控制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良好的管理记录本有助于标准化操作、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感染管理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管理记录本的相关内容。
一、感染管理记录本的定义感染管理记录本是一种用于记录医院感染控制相关信息的工具。
它包括了感染控制政策、感染监测与报告、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等内容。
通过记录相关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感染状况、分析感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效防控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二、感染管理记录本的内容1.感染控制政策与指南:记录医院感染控制政策、规定、指南等文件,包括感染控制委员会组成、职责、会议纪要等,保证相关政策的有效执行和监测。
2.感染监测与报告:记录感染监测与报告的内容,包括感染病例报告、感染预警、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等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感染病例、控制感染的传播。
3.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记录:记录采取的各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洗手、戴手套、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环境清洁消毒等措施,详细记录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
4.医疗设备与器械使用记录:记录医疗设备与器械的使用情况,包括清洗、消毒、灭菌、维护等信息,以确保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5.环境清洁与消毒记录:记录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情况,包括环境清洁、物品消毒等,记录清洁消毒的内容、频次、方法和人员,确保医院环境的洁净度。
6.感染事件报告与处理记录:记录感染相关的事件报告与处理情况,包括感染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和效果评估等信息。
7.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记录:记录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的内容和效果评估,确保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操作技能。
8.感染数据分析与汇报:记录感染数据的分析与汇报情况,以便评估感染控制效果,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感染管理记录本的使用方式感染管理记录本应由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管理。
每个科室或病区应配备相应的记录本,并进行日常管理与填写。
汇报人:日期:•引言•质控标准与指标•质控检查方法与流程目录•质控结果分析与评价•感染管理质控经验分享•感染管理质控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展望01引言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
目的医院感染是医疗领域重要问题,对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造成威胁,需加强管理和质控。
背景目的和背景通过质控记录,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评估管理效果质控记录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推动持续质量改进。
持续改进质控记录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法定要求,确保医院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法规要求质控记录可积累医院感染管理经验和知识,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经验积累质控记录重要性02质控标准与指标《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医院消毒管理的基本要求、消毒方法、消毒效果监测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方面的要求,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和职责、监测与报告、预防与控制、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国家及行业标准统计医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生率,反映医院感染的总体情况。
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评估手卫生措施的有效性。
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内各类物品、器械、环境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确保达到规定标准。
消毒灭菌合格率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降低传播风险。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医院内部质控指标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标准,确保依法执业。
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循证医学证据参考国内外行业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质控标准。
依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更新和完善质控标准,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030201质控标准制定依据03质控检查方法与流程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定期对医院各部门进行巡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手术室、ICU、血液透析室等,进行专项检查,以深入了解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表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表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表总分:100分+50分(每项扣分不倒扣)检查内容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设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100张床以上),职责明确,配备的人员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每250张床位配备1人)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会议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年度计划与总结,会议及总结内容有分析、有问题及改进措施,能体现持续质量改进3、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
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至少一个病种)、透析相关感染等。
对以上感染采取措施积极预防与控制4、手卫生:抽查病房,有洗手设施与用品,有洗手图,干手方法正确;观察5例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洗手率,含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洗手方法正确,配有速干手消毒剂,并查看洗手液与手消毒剂的领用量。
(查看全院202*年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液的每床日使用量)5、MRSA的控制措施,包括如何发现(诊断)、报告、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消毒措施、接触隔离措施(标识)、手卫生措施、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宣教。
6、医疗器械的清洗与灭菌符合要求。
提倡集中清洗与灭菌,消毒供应室分区明确、流程合理,清洗、消毒、包装与灭菌等设施与设备符合要求,消毒灭菌的监测符合要求,人员防护措施与用品符合要求。
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1010到发生MRSA的病房询问医务人员的做法,现场检查现场抽查器械的清抽查2件医疗器械的清洗与灭菌,洗质量与灭菌方法每件不符扣2分,消毒供应中心1件为手术器械包,布局不合理扣2分,清洗、灭菌1件为自行清洗不符扣2分,监测不到位扣2分未监测扣20分,项目缺1项扣5分15现场查看,计算使用量设施5分,依从性10分。
设施每项不符扣3分,每位医生人员依从性2分。
20现场查看与资料相结合管理有制度、措施每个项目4分,未进行管理扣4分,部分进行管理扣2分。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记录册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患者年龄:患者性别:住院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感染项目:感染定性:感染定量:二、感染事件记录日期感染项目感染定性感染定量感染原因改进措施负责人2024-01-01高危手术部位感染阴性菌定性超过正常范围术前皮肤准备不充分提醒术前皮肤准备规范XX护士三、感染率统计月份高危手术部位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率2024-012%3%1%2024-021%2%2%2024-033%4%2%四、感染管理成效评估感染项目改进前感染发生率改进后感染发生率改进措施负责人高危手术部位感染5%2%提醒术前皮肤准备规范XX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拔除呼吸机并预防肺炎XX医生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3%1%加强导尿管管理培训XX护士五、其他相关记录日期内容负责人2024-01-05患者家属投诉高危手术部位感染XX护士2024-02-20感染控制培训记录XX感控专家六、总结与改进措施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高危手术部位感染率在过去三个月中有所下降,说明提醒术前皮肤准备规范的质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但还需加强相关管理和培训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感染管理的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培训,包括手卫生、器械消毒和使用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提升。
2.定期整理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分析感染事件的发生原因,并对医务人员进行个别和集体培训。
3.加强患者教育,引导患者正确理解和配合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以减少感染风险。
4.进一步完善质控记录册的内容和管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本质控记录册将作为监督和指导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提高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的水平。
院内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检验科)院内感染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检查日期。
检查部门。
存在问题。
1.工作环境污染,患者血液、体液及标本外溢等。
2.感染防护不到位,在操作中未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和规范,穿戴不规范,工作人员穿着污染工作服出入休息室,实验过程中接听电话、填写资料,实验室内吃零食存在问题。
3.清理处理遗弃标本时,消毒不严格。
4.液体废弃物没有经过严格消毒达到无害化标准再排入下水道。
整改措施:1.加强环境消毒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器具摆放应当整齐,仪器之间有通风,清洁区与污染区严格区分开,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物品不能混放,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2.注意气溶胶污染,标本离心必须在开放实验室中进行,真空采血管需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
3.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及个人防护认识。
4.严格执行检验科操作规程,不得穿着污染工作服出入休息室,在实验过程中接听电话、填写资料,或在实验室内吃零食。
5.血液、体液等废弃标本,每100ml加入漂白粉5g搅拌后作用2-4小时倒入厕所或化粪池,粪便、血、痰液及其他固体标本,装入黄色垃圾袋中由专人负责回收。
整改期限:7天效果评价:复查时间。
负责人签字时间。
院感办签字。
迎检人员。
复查人。
检查日期。
检查部门。
存在问题。
1.房问布局不合理,工作区生活区划分不明确,物品摆放杂乱。
2.少数工作人员标准预防意识薄弱,对手的清洁消毒重视不够。
3.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检验工作中有时未戴手套。
整改措施:1.结合实际情况着重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强化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加强保护患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自我保护,加强普通性保护原则及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的教育。
加强实验搴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清除溅出的血液和体液,安全处理患者的检查废物以防止污染环境口。
2.职责落实到人,建立科主任,感染质控员,全体检验人员和工人密切配合的交互管理模式,分工各有侧重:负责各自工作区的消毒工作,更换消毒液并监测浓度,作好记录。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控记录册科室___年度___医生组___岑巩县妇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印制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名单管理小组姓名职称职务组长尚晓琴主治医师科主任副组长杨娟护师护士长质控医生周静住院医师质控护士杨莉护师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本科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保洁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院长领导下对本科室的感染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月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2、感染管理活动每月一次,每次认真分析本科室感染管理工作动态,总结归纳、对需要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感染管理活动记录;3、对科室感染管理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的各项工作监督实施,认真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监控医师职责1、负责督促、协助本科室医师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2、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加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会诊。
3、积极配合院感科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4、向本科室人员宣传院感监控知识及有关院感规章制度接,接受本科室人员的技术咨询。
5、协助住院医师对感染者进行治疗,掌握抗生素使用情况,实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6、与科室院感监控护士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积极配合,动员全科人员认真做好院感预防和监控工作。
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职责1、积极协助院感专职人员开展各项工作,协助专职人员与医、护、患三者之间关系。
2、督促院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计划、措施的贯彻与落实,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质控记录册科室___年度___医生组___岑巩县妇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印制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名单管理小组姓名职称职务组长尚晓琴主治医师科主任副组长杨娟护师护士长质控医生周静住院医师质控护士杨莉护师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本科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保洁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院长领导下对本科室的感染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月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2、感染管理活动每月一次,每次认真分析本科室感染管理工作动态,总结归纳、对需要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感染管理活动记录;3、对科室感染管理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与监控,通过具体的的各项工作监督实施,认真落实各项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监控医师职责1、负责督促、协助本科室医师发现与报告感染病例。
2、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加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会诊。
3、积极配合院感科专职人员工作,反馈与上报有关信息。
4、向本科室人员宣传院感监控知识及有关院感规章制度接,接受本科室人员的技术咨询。
5、协助住院医师对感染者进行治疗,掌握抗生素使用情况,实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6、与科室院感监控护士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积极配合,动员全科人员认真做好院感预防与监控工作。
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职责1、积极协助院感专职人员开展各项工作,协助专职人员与医、护、患三者之间关系。
2、督促院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计划、措施的贯彻与落实,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表医院感染行政管理质控检查表医院感染运营管理质控检查表总分:100分+50分(每项扣分不倒扣)检查内容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设置医院感染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100张床以上),职责明确,配备的人员满足开展备有工作的需要(每250张床位配备1人)2、医院受到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会议情况,以及医院染病管理年度计划与总结,会议及总结内容有分析、有结构性问题及改进措施,能体现持续质量技术升级3、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
加强对切实加强门诊部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括呼吸机相关机构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至少一个病种)、透析相关感染等。
对以上牵制感染采取措施积极预防与控制4、手卫生:抽查病房,有洗手体育场馆与用品,有洗手图,干手方法正确;观察5例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洗手率,含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洗手方法正确,配有速干手消毒剂,并催泪剂察看洗手液与手消毒剂的领用量。
(查看全院201*年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液的每床日使用量)5、MRSA 的控制措施,包括如何发现(诊断)、报告、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消毒措施、接触隔离措施(标识)、手卫生措施、护理人员与病人的宣教。
6、医疗器械的清洗与烘干灭菌符合要求。
提倡集中清洗与灭菌, 消毒供应室分区明确、流程合理,清洗、消毒、包装盒与灭菌等设施包装与设备符合要求,消毒灭菌的监测符合要求,相关人员防护措施与用品符合要求。
有急剧质量改进措施。
1010到发生MRSA的病房询问医务人员院方的这种做法,现场检查现场抽查器械的清抽查2件医疗器械的洗脸与灭菌,洗质量与灭菌方法每件不符扣2分,消毒供应中心1件为手术器械包,布局不合理扣2分,清洗、灭菌1件为自行清洗不符扣住2分,监测不到位扣2分未监测扣20分,项目缺1项扣5 分15现场查看,计算使用量设施5分,依从性10分。
设施每项不符扣3分,每位医生管理人员依从性2分。
中医院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一级质控记录中医院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一级质控记录******中医院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一级质控记录科室:存在问题:监控医师/护士自查日期: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责任人、监控医师/护士、日期责任人、监控医师/护士、日期持续改进扩展阅读:医院感染质量检查反馈记录登记医院感染质量检查反馈记录登记年月日反馈科室1反馈问题项目各级感染质量检查存在问题与主管领导反馈记录年月日存在问题记录人:处理与反馈主管领导意科室负责人当日工作人员科领导签字:见院领导签字: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长:马宏明员:侯海波官冰天王强敏3马涛方鹏组副组长:金卉艳薛宏梅组张景旭张董洪珍医院感染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反馈时间:存在问题:记录人:整改:科室:负责:再次评价时间及持续改进措施:签字:医院感染质控标准一、组织管理统一认真,院长或主管业务院长为主要责任人,医院感染控制纳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按国家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管理条件、消毒规范、监测规范、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暴发规范拟定制度,职责并组织落实,实施。
三、对感觉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对新上岗人员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手卫生进行培训基本的无菌技术操作。
四、对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进行动态监测,如有感觉暴发及时提出控制措施。
1、对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2、对抗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参与管理。
3、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监测。
4、抗菌使用率低于50%,院感染率低于8%,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0.5%,合理使用抗菌素率高于80%,感染漏报率低于20%。
五、正确处理医疗废物,防止锐器伤。
六、做好职业卫生防护,保障职业健康,防止药物、生物放射性伤害。
七、加强传染病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标准预防工作,按传染病防治法处理排泄物及生活垃圾。
八、加强重点科室的管理与控制。
九、加强手卫生。
十、对消毒药械的购进与使用进行监督,证件记录。
院感质控督导记录
标题:院感质控督导记录
引言概述:
院感质控督导记录是医院院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记录和整理督导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院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医院院感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一、督导记录的重要性
1.1 促进院感管理的规范化
1.2 为院感质控工作提供依据
1.3 为院感管理改进提供参考
二、督导记录的内容要点
2.1 督导时间、地点、人员
2.2 督导内容和重点
2.3 督导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三、督导记录的整理和分析
3.1 汇总督导记录
3.2 分析问题和原因
3.3 制定改进措施
四、督导记录的落实和跟踪
4.1 制定改进计划
4.2 落实改进措施
4.3 定期跟踪和评估效果
五、督导记录的保密与存档
5.1 保护督导记录的机密性
5.2 规范存档和管理
5.3 定期审查和更新记录
结语:
院感质控督导记录是医院院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和整理督导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院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医院院感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希望医院能够重视院感质控督导记录的建立和管理,不断完善和提升院感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记录(正文)【日期】:【记录者】:【科室】:【标题】:【概述】:本记录旨在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质控工作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以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1. 感染防控工作概况本医院高度重视感染防控工作,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感染监控科负责监测和报告全院感染情况,各科室配合上级要求,执行感染防控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2. 感染监测统计根据感染监测科的统计数据,总结了近半年全院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
通过统计分析,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术切口、导尿管、呼吸道等,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感染发生率在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感染防控工作。
3. 感染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对各科室进行了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记录和评价。
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科室在手卫生、器械消毒、患者隔离等方面执行良好,但仍有个别科室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
针对问题科室,制定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跟进检查。
4.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开展了多次培训活动。
通过讲座、考试等形式,对感染控制标准、手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普及和强化。
同时,加强了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正确执行感染防控措施。
5. 感染事件处置及评估针对近期发生的一起医院感染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对事件影响、防控工作等进行了评估,并总结了经验教训,以提高类似事件的应对能力。
6. 感染防控效果评估通过对感染防控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感染发生率、耐药菌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发现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耐药菌检出率有所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
这表明我们的感染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结语】: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全院各科室要进一步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加强培训和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册
科室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年度________________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名单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登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
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督导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
6、做好清洁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宣教。
7、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布置的医院感染
管理工作或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相关工作要求。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1、感染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感染管理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月感染管理控制;
2、感染管理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季度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感染管理控制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感染管理活动记录;
3、对科室感染管理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各项工作监督实施,强化安全意识。
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者: 本次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目标和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者: 本次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目标和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者: 本次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目标和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者: 本次活动内容:
质控发现的问题:
改进目标和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标准总分:100分)
、组织机构
、教育培训
三、医院感染的监测、报告与管理
五、手卫生
六、治疗室消毒隔离
11、 治疗、处置按一般病人、感染病人的顺序进行,换药操作 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应 就地严格隔离,不得进入处置室,处置后对场所严格终末消毒
12、 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地面湿式清扫,紫外线空气消毒每 日2次,每次1小时,各操作台清洁无污迹,治疗盘摆放整齐,
1、 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扣1分。
2、 一人次未按规范洗手或手消毒 或不脱手套接触多位病人扣1分
3、 不熟悉手卫生知识,一名医务 人员扣1分。
4、 其他每项不合格扣1分。
七、复用器械和用品消毒灭菌
1氧气湿化瓶及瓶内灭菌注射水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用0.1%
每项不合格扣1分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1小时,每日1次。
2、听诊器用0.1%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一次。
3、手电筒及办公室各物品(如办公桌、电话等)用75汇醇或0.1% 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一次。
4、止血带、输液网套使用后采用0.1%含氯消毒液浸泡1小时后清水冲洗,干燥放置。
5、保洁抹布:用后0.05%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消毒,保持干燥备用。
6、体温计:用后75%^醇浸泡1小时,干燥放置,75%^醇每周一、四更换。
感染患者使用的体温计:用后0.1%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后清水冲洗,干燥放置。
7、:无菌碘伏缸、无菌钳缸高压蒸汽灭菌,每周2次分别是。
周一、周四。
8中心供氧氧气孔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周二1次。
9、血压计袖带:0.05%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每周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10、紫外线灯管:75%L醇擦拭,每周二1次。
11、精密仪器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糖仪、微量泵、心电图机
等)使用后75%L醇擦拭2遍,日常清洁用清水擦拭,每周1次。
12、各种无菌包:用后高压蒸汽灭菌,有效期不超过7天。
九、医院隔离
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卜一、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