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1 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本课词语。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2.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呢/二、自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思考:巴金爷爷为什么写这封新,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哪些希望?3.讨论交流(1)朗读正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生质疑问难。
4、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家乡的孩子写了40封信,给巴金爷爷怎样的感觉?(站在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3.朗读第一段的第二句话,感受四十多个孩子围个巴金爷爷叽叽喳喳的热闹场面。
4.朗读巴金老人感谢孩子的话。
这些话体现了巴金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5.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1.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石7岁了,写字困难,手不听指挥,写信比较困难。
朗读课文第二段第一句,体会写信的不容易。
2.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写信,这是为什么呢?3.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1)理解“我多么想看你们天真的饿笑脸,多们想听你们歌唱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句子的饿意思,体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饿思想感情。
(2)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饿强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联练习说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给家乡孩子的信》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解读《给家乡孩子的信》中的主旨思想,能够简述文章的内容;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进行归纳整理;3.能够对比分析文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理解并运用多角度思考的方法;4.能够准确使用词语和想象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并阐释文章的意思,提升阅读理解能力;2.如何从文本中归纳重要信息,运用学过的知识;3.如何理解文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增加多角度思考。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运用词语和想象语,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文章《给家乡孩子的信》;2.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一下“家乡”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3.让学生分小组,分享一下自己对家乡的故事和感悟。
阅读练习1.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找出文章的主旨思想;2.让学生在读过全文的基础上,选择一至两个段落进行阅读,然后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并作笔记;3.让学生归纳整理自己提取到的信息,整理成文字或图表,展示给整个班级。
角色情感变化分析1.让学生将文章中的主要角色找出,并分析他们的情感变化;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对同一角色的几次情感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组的分析结果,提高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词语运用练习1.让学生查找文章中的想象语,并尝试自己编写一两个;2.让学生自由发挥,编写一篇自己的家乡故事,尽量用到自己提取到的想象语。
总结1.让学生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然后针对自己的不足,提出自己要加强的地方;2.让学生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学习计划。
作业1.思考一下,自己的家乡故事里有哪些想象语可以运用;2.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方法,编写一篇自己的私人信件,向家人、朋友或是老师表达自己感悟。
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估。
具体评估标准如下:1.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并解读《给家乡孩子的信》中的主旨思想;2.学生是否能够在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归纳;3.学生是否能够对比分析文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4.学生是否能够准确使用词语和想象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
本文是一封书信。
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地美好情感,给人生启迪。
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第二部分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这封回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第三部分写巴金爷爷无限热爱祖国和同胞,他认为自己是平凡人,但仍让自己生命开花。
第四部分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第五部分写巴金爷爷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第六部分是对孩子的祝福语。
根据教材建议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3.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可制定了以下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学法本课准备用导读式教学法、演示法、自学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往往会使他们只停留在文章精彩的情节上,或是抓不住文章的魂。
如果为了让他们听懂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则会感到乏味不堪。
因此,我用导读式教学法,就解决了以下教法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老师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核心问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定向,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老师的思路去阅读、去理解。
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乱读,再加之好奇、探求一切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一定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文章,探求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8《给家乡孩子的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巴金爷爷的信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含义。
2学情分析理解感悟课文的三、四、五小节,以感受巴金老人的人格魅力和对孩子们的爱。
3重点难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含义。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给家乡孩子的信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再次走近巴金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让我们有缘邂逅了巴金老人,那么通过昨天的初读,巴金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阅读书信,感受巴金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感悟,理解生命的意义过渡:一位诗人曾这样说过: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这是诗人眼里的巴金,那么巴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一)、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批注。
(二)、学生交流。
(三)品词析句,以情促读。
1、课件出示: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1)、从这几个句子里,你读出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谦逊)(2)、在我们眼里,巴金是怎样的人?(文坛巨匠、著作等身......)(3)、哪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他写作的动力呢?。
18、《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
2、通过自主读书、相互讨论,了解巴金爷爷信中的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等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寄予的希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字里行间、从课外书以及网络中了解巴金爷爷,受到巴金爷爷为人之道的感染,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
教学重点: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希望。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体会。
教学难点:1、理解“生命开花”。
2、理解巴金爷爷是“杰出人物”同时又是“普通人”。
教学准备:搜集巴金的有关资料、图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质疑,简介巴金。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谁给家乡孩子写的信?信中写了些什么?他的家乡在哪里?巴金是个什么人?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19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他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
(《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
《短简》等散文集。
他曾说:“我不是文学家。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
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课堂教学设计年级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学习内容主备人学习目标1.识记本课的生字、生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学习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的道理。
学习准备巴金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活动集体备课复备课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课题质疑课文是谁给家乡孩子写信?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写信?信里有哪些内容?2.交流共享介绍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主要作品有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思考:巴金爷爷为什么写这封新,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哪些希望?3.讨论交流教学活动(1)朗读正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生质疑问难。
三、整体感知1.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
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
2.逐段阅读,发掘真诚。
(1)感悟巴金对家乡孩子的爱。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有关句子。
展示句子一:“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这种感情。
”体会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机是爱祖国、爱家乡、爱孩子。
展示句子二:“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让孩子们失望。
18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理解重点语句,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3。
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掌握书信的格式。
3。
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他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
4.体会“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并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1给家乡孩子的信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句导读:从亲切的称呼和“谢谢”足以看出巴金爷爷的诚意。
“一大堆”写出了信件很多。
]2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①收到来信之后,巴金爷爷很高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巴金爷爷表示感谢。
1知识点详解☜2①从“谢谢、一大堆、争先恐后”这些词可以想象得到孩子们信中的内容丰富并且充满情趣,也可以看出巴金爷爷很高兴。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句导读:这个长句说明巴金爷爷有病在身,写起信来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写这封回信,是很不易的.]3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②你从“终于"这个词读懂了什么?]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4[③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材分析】这是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书信。
他亲切地告诉孩子们,要爱祖国、爱他人,让生命开花结果。
书信格言完整,语言亲切自然,充满情感。
【学情分析】1.对于6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他们在教材中接触的一篇书信。
2.临近学期结束,学生已经学习过课文。
3.《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提出“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学习目标】1.组织学生深入文字谈对巴金的了解,学习他爱祖国、爱他人,让生命开花结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4.巩固书信的一般格式和语言朴实自然、充满情感的特点。
【学习重点】1.深入文字,学习巴金爱祖国、爱他人,让生命开花结果。
2.朗读抄写,积累语言。
3.了解书信格式和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1.深入文字,学习巴金爱祖国、爱他人,让生命开花结果。
2.了解书信格式和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1.复习检测,组织讨论。
2.借助插图,突出重点。
3.读写结合,了解书信。
【给巴金写一封信】【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插图,这是你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2.学过了,我想出一个题目来考考你们。
二、组织讨论。
(一)生猜。
相机检查(一带而过)1.课文朗读: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哪一段?你会请谁来读?(生指名读)。
请他评价。
【落实检查读课文】不过,我想的不是这个问题。
谁有不同意见。
2.课后题:(1)这封信最打动你的是哪些地方? 3.(2)背一背课文中重要的话。
你会认为是哪一段?为什么?【预设正文第4段。
落实学习巴金有爱国之情、爱他人。
】抄一抄,背一背。
强调“奉献”二字的写法。
(二)师的问题:结合课文谈一谈,巴金是一个怎样的人?1.自己读书,做批注。
同桌合作交流。
2.结合课文,全班交流,相机板书,进行补充。
【预设:学生会讲第4段,请学生谈学习认识,谁还有补充。
】【师引导学生读前3个自然段:你们抓住了重点段,有自己的感受,真好!再读一读这封信的其他段落,体会巴金爷爷的情感。
【落实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书信朴实自然、充满感情的语言】交流:1-3段。
18 给家乡小孩的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封书信。
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小孩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一辈子的启迪。
二、学情分析课文内容真实具体,语言从容而又舒缓,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风范,恬淡而温情,读来真切感人、三、教学要求: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
会用“多么……多么……”造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
会用“多么……多么……”造句。
ﻫ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
ﻫ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图片、幻灯片、音乐等)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小孩的信,通过预习您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2、过渡:从介绍中,我们明白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特别多的著名作家、在2019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一辈子。
就是如此一位文坛巨匠,您明白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不?(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18.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感悟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巴金爷爷的崇高品质。
第一课时一.揭题,审题。
1.出示课题。
2.提问:你们了解巴金爷爷吗?能介绍一下吗?3.谈话:巴金爷爷是四川人,中国文坛的泰斗,中国作协主席。
虽然他不住在家乡,但是家乡的孩子很想念他,常常给他写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给孩子们的回信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尽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3、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5、尝试听写,并检查反馈。
6、齐读生字词。
7、轻声再读课文,要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尽量自己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动手查阅工具书来解决。
8、组织交流。
9、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10、轻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这篇课文是主要讲了哪几个意思?可以分为哪几部分?11、小结:一(1)二(2——5)三(6)12、提问: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什么期望?三.小结。
1.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1)听写词语;(2)熟读课文,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诵;(3)了解巴金爷爷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组织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爷爷的知识。
二、指导精读。
1.导入:了解了这些知识,我想对于巴金爷爷你一定有更深入的认识。
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为大家朗读你最喜欢的小节?3.现场采访:(1)你认为这一小节哪儿写得好?可以谈谈你的感受吗?(2)你认为可以怎么读出这种感受来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4.阅读相关小节,相机出示思考题:(1)第一小节反映了巴金爷爷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从两个“多么”可以看出什么来?这样的感情还从哪儿可以看出来?5.仔细阅读第三小节,边读边体会巴金爷爷的感受,并且思考以下问题:(1)巴金爷爷说他写作的秘诀是什么?(2)他对于自己的一生有着什么样的评价?从中你感受到什么?(3)巴金爷爷小结自己的一生,小结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对于这个真理,巴金爷爷是怎么透彻的解说的?(4)对于巴金爷爷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能谈谈对于你有什么启发吗?6.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巴金爷爷的话吧。
给家乡孩子的信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枝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
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思索,我追求,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
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
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
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亲爱的家乡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
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巴金1991年5月15日第1 页共1 页。
18.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巩固书信的书写格式。
(二)过程与方法1、能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结合生活实际,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2、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3、能结合巴金的背景资料,阅读课文,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对巴金的崇敬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学生自学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它们的意思。
2.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板书)2.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生交流)PPT出示巴金的简介。
3.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
他的人生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个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生。
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二、自读课文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
(PPT出示生字词及词语解释)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1)指名试着概括段意。
给家乡孩子的信
亲爱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枝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
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思索,我追求,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
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
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
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亲爱的家乡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
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巴金
1991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