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4 中国美食(说课)
- 格式:pdf
- 大小:66.53 KB
- 文档页数:3
识字4:中国美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词串课,以形声字为主的归类识字,形声字分布在美食名称中。
美食包括7道菜肴和4道主食。
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从而学习认识生字,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进而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二、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正确读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了解中国的美食,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三、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能发现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意义上的联系,理解“煎、煮、蒸、烤、爆、炖”等字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五、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说到鸡、鸭、鱼,你们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应该是这几种动物的样子,对吗?那如果我说小鸡炖蘑菇、烤鸭、水煮鱼,你脑中又会浮现出什么?应该是一道道热气腾腾、味道香美的菜肴吧?相信大家都很喜欢美食,也很爱吃美食,如果现在让你说出一些你爱吃的美食的名字,或者说出你们爸爸妈妈的拿手好菜,你们肯定能够马上说出来,先不着急说,学完这一课,我们再让大家相互讨论。
我们先来观看一个关于美食的视频。
2.我们中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论起美食文化,怕是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美食文化不同,烹饪方法也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课文——《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板书:识字4 中国美食),一起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收集整理常见字,归类识记、字理识记,帮助学生高效地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二)初读美食,随文识字1.初读感知,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借助图片和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4中国美食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4中国美食说课稿【第1篇】《中国美食》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美食》。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传统的节日》是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识字四。
它共有两方面的内容:了解中国美食,认识部分生字词。
本课主要从学生的日常饮食出发,探究生活中的一些与饮食文化相关的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中西餐的对比,来发现中餐的优点及就餐时的礼仪,学习西方的饮食长处,取长补短,让我们吃得更健康。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技能】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四、说设计理念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对祖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大多数是从媒体上获得的。
这些知识比较零散,并不深入。
现年龄段的学生对食品的由来很感兴趣,但是上升到“饮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
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让教学与学生生活贴近,层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五、说方法本课主要运用比较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表演法等方法。
老师就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六、说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9)复习词语: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识字4中国美食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1种中国美食,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同时了解制作食物时需要用到的方法,拓宽眼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学情分析民以食为天,学生接触这一课时,应该都特别兴奋,因为每一个孩子都爱吃美味的食物。
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只需适时地点拨和引导就可以了。
教学建议教学本课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同时还可以从网上下载各类美食的精美图片,吊起学生的胃口,再顺势引导他们识字、读词;图文对照,总结汉字规律,从而认识更多的汉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观察图片,说出各种美食的名称。
3.了解制作食物时需要用到的方法,从中认识生字。
4.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汉字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中国美食,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认识中国美食,能说出美食的名称,能说出制作食物时需要用到的方法。
难点1.能从汉字中发现规律。
2.通过介绍中国美食,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多媒体课件,厨师帽。
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观察图片,说出各种美食的名称。
3.读汉字,说说制作食物时会用到哪些方法。
二、重点难点。
4 、中国美食【教材简析】《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
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情分析】课文中出现的美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
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经验,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品尝这些中国美食时的切身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
【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各种美食,认识“菠、煎、腐”等16个生字,会写“烧、烤、炒”等9个生字。
会写“美食、红烧、烤鸭、羊肉”等词语。
2、认识各种中国美食,了解其简单的烹饪过程。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重点】1.识记生字,读准词语。
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2.继续了解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难点】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课前准备】1.搜集生活中的美食,为识字记字做准备。
2.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口语交际】说说我吃过的美食。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2.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二、看图说美食,学习生字词1.出示美食图片。
2.指名学生看图说出美食的名称。
3.出示美食名称,看看和你们讲的是不是一样的?4.出示词语,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5.同桌出示字词卡片,互读检查。
6.教师检查: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
开火车读生字。
看图说词语。
三、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1.出示词语,请学生找出词语中表示食物制作方法的汉字。
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2.除了课本中说到的那些方法?你还知道哪些?(焖、熬、煲……)3.从上面的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煎、煮、蒸:都是四点底烧、烤、爆、炖、炸、炒:都是火字旁拌:提手旁)(教师讲解食物制作方法的区别)4.同学们,制作哪些食物时会用到上面这些方法呢?蒸:粉蒸肉烧:红烧鱼炒:农家小炒肉……四、了解一日三餐中食物的不同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吃了什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4中国美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4中国美食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识字方法识记“菠、煎”等 1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偏旁表意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加一加,换偏旁,归类”等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和吃中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识字方法识记“菠、煎”等 1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偏旁表意功能;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和吃中的文明礼仪。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美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识字教学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用智慧和丰富的情感创造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的美食也因为色、香、味俱全而名扬天下呢!1、欣赏《舌尖上的中国——北京烤鸭》片段,感受中国美食的魅力。
2、导入新课,师板书并指导书写,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重点指导“国”“美”二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初读课文生自己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今天,生字朋友来我们班做客了,快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1)借助拼音自己先小声试一试。
(2)个别读。
(3)师教读:现在啊,让老师来教你们读一读,看看哪个生字你还没记牢,这会儿,可要记牢了。
(4)交流: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喜欢哪些中国美食呢?(通过让学生谈喜欢的美食,激发学生学习识字方法的兴趣。
)(5)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记住这些生字朋友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并交流:①加一加:菠、煎……②换偏旁:煎——剪你们瞧,咱们的汉字多有趣啊!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个字就藏着一个故事,我们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留心观察,你会找到更多的识字方法的,比如读课外书,看电视,留意广告牌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4中国美食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4中国美食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中华美食》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让学生认识生字,进而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重点:准确认读生字,了解积累火字旁和四点底生字;3、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美食文化,激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4、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课说得是《中华美食》第二课时)二、说目标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感兴趣的事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由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说出常见的菜名。
3、让学生了解10种烹饪方式,体会热爱劳动的乐趣。
三、说学情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因此生字学习障碍相对而言较少。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中的菜品名称不是全都了解,菜肴也不全都吃过。
教学时要求学生认知菜肴名称,了解菜肴,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借助,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同时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观察、谈话,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突出在玩中学,乐中学,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同时注重教给孩子观察生字,注意生字中的重难点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通过看图、识字,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热爱之情。
五、说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刚开始,让学生观看:说说中的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引出学生对中国美食的交流,相机引出新课,板书课题:《中国美食》。
(二)新课教学1.学生认读菜品名称,并对菜品名称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了解菜肴,熟记生字。
2、指名回答标出的重点字词,在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这便是我们常用的多种烹饪方法。
《中国美食》说课稿一、赏美食,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我们祖国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作为一个中国孩子,生活中你最喜欢吃哪些中餐美食?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你最爱吃的美食。
看谁的介绍最精彩,能让人“垂涎欲滴”。
说到美食,老师知道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小小美食家。
大家对美食是津津乐道。
老师也喜欢吃,不过可别光顾着吃,应该吃出品味,吃出文化。
今天这堂课我和大家共同探讨中华食文化《中国美食》。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中华五千年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华人把中餐馆开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华美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用美味征服了世界。
今天,老师把许多中国美食带到我们身边,想不想一睹为快?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2.师:是什么让你们发出如此惊叹?看到这些赏心悦目、五彩缤纷的中国美食,你想说些什么?(中国的菜肴,以色艳、香浓、味美而著称于世,它造型别致、五彩缤纷、栩栩如生,让人回味无穷了,精巧绝伦的外观,还是那别有韵味的名字,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欲望。
)二、说美食,学习生字1.出示课本图片,学生说说美食。
师:先观察图片中美食的形状、颜色,再说说这叫什么。
学生说。
师:书中所提到的美食,你尝过多少呢?请你说一说。
要求:先交待所尝过的美食叫什么名字。
再说说这美食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口感怎么样。
如果你对这美食的做法了解一些,还可以介绍一下这美食的做法。
学生交流。
老师适时评价。
2.介绍了这些美食,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美食的名字中有哪些是你不认识的字。
学生划出生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然后,去掉拼音学生认读。
(开火车读、点名读)3.多媒体出示炒烤烧爆炖炸煎蒸煮①指名读上面的字。
②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要用到这些方法。
例如:煮鸡蛋烤肉串清蒸鲤鱼油炸大虾爆米花煎鸡蛋……总结:我们不但从美食的名字中学会了汉字,而且从美食的做法中也学会了汉字。
【说课】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美食》传统之旅“识”汉字,任务驱动“寻”文化,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的说课内容是《中国美食》。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我想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来实现。
下面我围绕主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汇报。
01依据新课标,创设大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 将学生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因此在课标的要求下为学生识字提供多种方法。
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也指出:“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中国美食》出自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人文主题是:传统节日,本单元是集中识字单元,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联接课外设计了多形式、多路径、多梯度的识字训练。
从单元人文主题上,纵观教材,围绕“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分布于小学的各个阶段,从低段到高段,不断深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从单元内容上,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 4 篇课文,《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
而《中国美食》选择了来自中国的不同地域的美食,体现出中国各地方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彰显中华美食独特之风。
因此立足单元人文主题,将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与课本与生活相连接,创设了单元大任务:寻找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小使者。
为达成这一任务,本单元设计了三个子任务,首先通过单元人物导入,学生明确本单元内容,任务形式。
任务一:识中华民族任务二:探“中华文化”任务三:立“远大志向”。
02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依据以上分析,结合学情,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认识“菠、煎”等15 个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鸡、鸭”4 个字。
中国美食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是《中国美食》这个话题。
美食作为一种文化,时常被人们所关注和赞赏。
其中,中国美食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赞誉。
二、主体1. 中国美食的地域文化中国有着广阔的地域,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
同样,“吃”的习惯和特点也因地制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美食文化。
•湖南:干菜蒸肉、辣豆腐、夫妻肺片•四川:麻婆豆腐、火锅、宫保鸡丁•广东:叉烧、蚝油牛肉、虾饺•云南:过桥米线、腊味烤鸡、云南火鸡•江苏:清炒螺蛳、扬州炒饭、糖醋排骨这些地方特色美食的推广,对于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 中华名菜中华名菜是中国餐饮文化的精华之一,将中国传统烹饪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其中,有不少名菜因其口感、色香味俱佳而远近闻名。
•淮扬菜:松鼠鱼、清蒸武昌鱼、红烧狮子头•川菜:麻辣火锅、回锅肉、水煮肉片•粤菜:白切鸡、叉烧、烧鹅•浙菜: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苏菜:狮子头、干烤黄鱼、油焖大虾这些名菜都有着严格的烹制工艺和口味,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小吃文化除了大名鼎鼎的中华名菜,中国的小吃也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
小吃由于其口感奇特、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了中国人吃货的最爱。
•北方小吃:烤冷面、羊肉串、炸酱面•南方小吃:灌汤包、鲜虾云吞、水煮鱼片•中式糕点:月饼、凉皮、麻花这些小吃文化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多元化和创新性,也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结语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探究。
作为一种文化表达,美食承载着传统、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美食文化。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
2.知道偏旁“火”与四点底多与火有关。
3.能说出用“煎、烤、爆”等方法制作的食物。
4.能说说自己了解的中国美食,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美食的兴趣,将中国美食文化传承下去。
教学重点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
2.发现偏旁“火”和四点底的联系,自主识记“烧、烤、爆、炖、炸、煎、煮、蒸”。
教学难点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
2.发现偏旁“火”和四点底的联系,自主识记“烧、烤、爆、炖、炸、煎、煮、蒸”。
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策略本次设计,主要采用情境创设,师生互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突出亮点,孩子们能看、能听、能读、能参与、能感受,多方位激发孩子了解中国美食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播放《舌尖上的中国》宣传片,创设情境(同学们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吗?是的,很多中国美食,你们想不想品尝?好,现在黄老师就请你们来到我的中国美食馆,我是餐馆老板,你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玩,尽情地吃(出示餐馆图片))(设计意图:《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非常受欢迎的节目,用它来导入《中国美食》识字课,加上教师的情境创设,能快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上菜单,识菜名1.老师继续创设情境,范读生字新词(菜名)(设计意图:教师读一道菜拍两下手,学生既能听清楚老师的范读,又容易被这拍手的气氛所感染,这种简单的方式激发孩子想读菜名的兴趣。
)2.学生自由读生字新词3.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检测学生认读情况(注意根据学生的读音进行点评与正音:豆腐、茄子、蘑菇轻声,“烧”翘舌音,水煮鱼的“煮”翘舌音,“蒸”后鼻音翘舌音,讲多音字“炸”)(设计意图:该环节的拍手读菜名的设计活跃了识字课枯燥的氛围,孩子们在拍手游戏中认读生字,认读菜名,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识字4 中国美食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初步了解中国的美食,从美食的名称中学习汉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汉字规律的能力。
3、通过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字;2、了解10种烹饪方式。
教学难点:学着从汉字的偏旁部首了解汉字的意思。
教学方法讲授、合作教学过程(一)打擂台,导入新课师:今天豆豆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大家一起来认识他吧!(出示卡通形象,播放音频1)丁丁: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丁丁。
我最喜欢咱们中国的美食啦!你们喜欢吗?今天我就带大家去中餐厅逛逛!1.打擂台游戏规则:逐张出示图片(上有菜名),四个大组打擂台,比比谁记得的菜品多。
(红烧肉,西红柿炒蛋,炒土豆丝,清蒸鱼,臭豆腐,糖醋排骨,生煎包,鱼香茄子)师:现在四个大组打擂台,比比谁记得的菜品多。
(生回答,师相机奖励对应菜品卡片)师:你们组记的可真多,奖励你们一份***(臭豆腐)。
师: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中国美食,有的同学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中国美食》。
2.板书课文题目,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播放音频2)丁丁:亲爱的朋友,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去中餐厅共进午餐,这是餐厅里菜单上的部分菜品,(出示课文)有些菜我不太会读,你们能帮我吗?师:谁能来帮助丁丁呢?看到自读要求,好好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圈出会认字,思考:课文介绍的美食中哪些是菜肴,哪些是主食?2.检查自学情况(准备美食卡片,出示图片加生字)(1)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师:白日依山尽——生:黄河入海流。
师:现在我们分组开火车读一读,读准了就可以点一个菜,读得特别好的可以点两道菜。
注意:别的组点了的菜就不能重复点。
(生开火车读,师相机指导读音,并奖励菜品卡片)a.边读边指导读音豆腐(单独时读第三声,组词读轻声)茄子(读准字音qie)蘑菇(单独时读第一声,组词读轻声)炸(多音字,这里读第二声)师:要点菜就得把菜单上的菜名读准了,不然可会闹大笑话的哦!请点菜的同学把你所点的菜名大声的带读。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中国美食》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中国美食的知识,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课文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的传统美食,包括饺子、炒饭、面条、小笼包等,让学生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1.3 教学重点1.掌握中华美食的基本种类及其制作方法。
2.了解中华美食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1.4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课将通过《中国美食》一文,介绍中国的传统美食和一些有趣的美食故事。
2.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带领学生阅读、听讲、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多个维度对中华饮食文化进行了解和认知。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展示中国民族不同的饮食文化,引入本节教学主题。
3.2 学习环节首先,带领学生领读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对于每一种美食,老师将介绍其制作方法、历史渊源以及文化内涵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细节。
最后,老师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思考中华饮食文化所蕴含的情感、人文内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美食背后的民族精神。
3.3 课堂互动环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以加深学生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
比如让学生分组进行美食文化交流、分享自己的饮食体验等。
3.4 总结环节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堂评价本节课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教师可通过观察和听取学生的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估,学生则可通过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中华饮食文化,深入了解和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尝试制作不同的中华美食,从中体验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六、价值认知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
识字4 中国美食(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菠、煎、腐”等12个生字,会写“烧、炒、烤”等13个生字,理解“美食、煎饼”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生活经验分享,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中国美食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其在美食制作中的应用。
2. 美食文化介绍:介绍中国的美食文化,包括地方特色小吃和传统节日食品。
3. 实践操作:模拟制作简单的美食,如煎饼、烤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其在美食制作中的应用。
2. 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生字卡片、美食图片。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美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 新授:讲解生字词,结合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理解其在美食制作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简单的美食制作,如煎饼、烤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
4.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讨论中国美食文化的特点。
板书设计识字4 中国美食主板书:列出本课的生字词,旁边附上相应的美食图片。
副板书:简要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特点,如地域特色、传统节日食品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词,用生字词造句。
2. 实践作业:回家后,尝试制作一种简单的美食,如煎饼、烤肉等,并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生活经验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美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了美食制作的过程,增强了对中国美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更多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的美食文化。
《中国美食》说课稿
一、赏美食,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我们祖国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作为一个中国孩子,生活中你最喜欢吃哪些中餐美食?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你最爱吃的美食。
看谁的介绍最精彩,能让人“垂涎欲滴”。
说到美食,老师知道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小小美食家。
大家对美食是津津乐道。
老师也喜欢吃,不过可别光顾着吃,应该吃出品味,吃出文化。
今天这堂课我和大家共同探讨中华食文化《中国美食》。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中华五千年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华人把中餐馆开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华美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用美味征服了世界。
今天,老师把许多中国美食带到我们身边,想不想一睹为快?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2.师:是什么让你们发出如此惊叹?看到这些赏心悦目、五彩缤纷的中国美食,你想说些什么?
(中国的菜肴,以色艳、香浓、味美而著称于世,它造型别致、五彩缤纷、栩栩如生,让人回味无穷了,精巧绝伦的外观,还是那别有韵味的名字,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欲望。
)
二、说美食,学习生字
1.出示课本图片,学生说说美食。
师:先观察图片中美食的形状、颜色,再说说这叫什么。
学生说。
师:书中所提到的美食,你尝过多少呢?请你说一说。
要求:
先交待所尝过的美食叫什么名字。
再说说这美食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口感怎么样。
如果你对这美食的做法了解一些,还可以介绍一下这美食的做法。
学生交流。
老师适时评价。
2.介绍了这些美食,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美食的名字中有哪些是你不认识的字。
学生划出生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然后,去掉拼音学生认读。
(开火车读、点名读)
3.多媒体出示
炒烤烧爆炖炸
煎蒸煮
①指名读上面的字。
②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要用到这些方法。
例如:煮鸡蛋烤肉串清蒸鲤鱼油炸大虾爆米花煎鸡蛋……
总结:我们不但从美食的名字中学会了汉字,而且从美食的做法中也学会了汉字。
4.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汉字,再说说你的发现。
灶焰烫煲焦烹
(带火旁的字大都与火有关;灬也与火有关。
古时灬也就是火。
)
三、赞美食,练习口语
大家欣赏了不少美食图片,有的尝过不少美食,请用一句话赞
一赞中国美食。
生:灌汤小笼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张嘴咬一口,里面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团,不肥不腻,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生: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生:烤红薯看似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