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中国美食》说课稿_最新修正版(20210117192027)
- 格式:docx
- 大小:12.76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美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烧、炒、烤、爆”等生字,理解字词含义;会写“炒、烤、炸、酱、炖、烧、蒸、炒”等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生活经验等方式,联系词句,了解烹饪方法,培养生活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感受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中国美食》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的认读、书写与运用。
3. 烹饪方法的了解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烹饪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字词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生活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烹饪方法图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美食图片,引发学生对美食的喜爱,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含义。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
4.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5. 烹饪方法学习: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讲解烹饪方法,学生模仿实践。
6. 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中国美食》2. 生字:炒、烤、炸、酱、炖、烧、蒸、炒3. 烹饪方法:烧、炒、烤、爆、炖、蒸、炸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每个字写5遍。
2. 用生字组词,每个字至少组两个词。
3.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烹饪方法,并尝试制作一道美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烹饪方法的学习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3. 课后作业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烹饪方法的学习”。
这一部分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学生对烹饪方法的了解和实践,是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从美食的名称中学习汉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读“菠、煎”等16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从美食中学习汉字。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从食物的烹调方法中学习汉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视频。
【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走近课文1.课前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2.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歌曲,看着这诱人的美食,你们有什么感受?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美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美食》吧!教师板书题目,学生一齐朗读题目。
(板书:《中国美食》)二、学习课文,感知内容。
1.同学们,请看图片,了解中国美食。
(出示课件1)课件1:“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的图片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美食的名称,请你说一说你了解哪种美食?它是怎么做的?学生汇报。
2.老师:介绍凉拌菠菜的做法。
把菠菜洗干净,尤其是根部。
接一锅水,煮开,滴点油,加点盐,放入菠菜,烫软熟后迅速夹起,装碟,加入酱油、芝麻油、蚝油搅拌即可。
同学们,你们可以列张表,写一写你所了解的美食。
(出示课件2)课件2:美食名称制作方法名称中不认识的字凉拌菠菜洗净,用开水煮,烫软熟后装碟再加调料搅拌。
菠香煎豆腐将豆腐放锅中煎至两面金黄,拌上调料。
煎红烧茄子将茄子放在油锅里和酱油一起烧。
烧、茄烤鸭洗净,放入烤箱烤80分钟。
烤水煮鱼洗净,放清水中煮熟,再加入调料。
煮葱爆羊肉将葱和羊肉一起放入油锅中爆炒。
爆小鸡炖蘑菇鸡肉和蘑菇一起清炖。
炖、蘑、菇蒸饺将饺子放蒸笼里清蒸。
蒸、饺炸酱面面条煮熟后,和炸酱等调料一起调制。
炸、酱小米粥用小米清炖。
粥蛋炒饭先将鸡蛋炒熟,再与饭一起拌炒。
炒、饭教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美食的做法,请你说说制作哪些食物需要用这些方法?(出示课件3)课件3:炒烤烧爆炖煎蒸煮熬炸学生进行回答。
识字4《中国美食》(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并会写“菠、煎、腐”等12个生字,理解“美食、烹饪”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生字组成新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图片观察、生活经验分享,能够描述中国美食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食物的珍惜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菠、煎、腐、炒、烧、烤、煮、爆、炖、蒸、炸、酱”。
2. 美食文化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的起源、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3. 实践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讨论美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美食文化的多样性。
难点:掌握生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字卡片、PPT、美食图片、黑板。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各种中国美食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通过生字卡片教授新字,让学生跟读、自读,并用生字造句。
3. 互动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美食,讨论美食与健康的关系。
4. 文化介绍:讲解中国美食的起源、特点及其文化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5. 练习环节: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生字词。
板书设计课题:识字4《中国美食》生字:“菠、煎、腐、炒、烧、烤、煮、爆、炖、蒸、炸、酱”关键词:美食、文化、健康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生字,用生字组成新词。
2. 口头作业:向家人介绍本节课学到的美食文化。
3. 拓展作业:收集更多关于中国美食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良好。
在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但在书写生字时,部分学生笔画顺序不够规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提升。
识字4 中国美食[教学目标]1.会认“菠、煎”等16个生字,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式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读准词语。
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与中国的饮食文化。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说出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片段《舌尖上的中国》)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2.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二、看图说美食,学习生字词1.出示美食图片。
2.指名看图依次说出美食的名称。
3.出示美食名称,看看和学生讲的是不是一样的。
4.出示词语,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5.同桌出示字词卡片,互读检查。
6.教师检查: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
开火车读生字。
看图说词语。
三、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1.出示词语,请学生找出词语中表示食物制作方法的汉字。
2.除了课本中说到的那些方法,你还知道哪些?(焖、熬、煲……)3.从上面的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煎、煮、蒸:都是四点底;烧、烤、爆、炖、炸、炒:都是火字旁;拌:提手旁)教师讲解食物制作方法以及查字典了解“灬”“火”字旁的字代表的含义。
4.同学们,制作哪些食物时会用到上面的这些方法呢?蒸:粉蒸肉烧:红烧鱼炒:小炒肉……四、了解一日三餐中食物的不同1.请同学们说一说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吃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2.大家吃的东西真丰富,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一日三餐。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归类。
中餐或晚餐: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早餐: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4.小组讨论早中晚餐有什么区别。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的一日三餐很重要,俗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我们吃东西可不能挑食,要讲究营养均衡,同时更不能浪费,这些食物就像《千人糕》一文中所讲的那样,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
《中国美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美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美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美食》这篇课文主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七种菜肴和四种主食,介绍了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和烹饪方法。
课文中的生字大多与美食和烹饪有关,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
但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有限,对于中国美食的了解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 16 个生字,会写“烧、茄”等 9 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 20 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了解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16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会写 20 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教学难点:1、了解中国美食的烹饪方法,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2、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美食街、厨房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生字,感受中国美食的魅力。
《中国美食》说课稿一、赏美食,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我们祖国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作为一个中国孩子,生活中你最喜欢吃哪些中餐美食?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你最爱吃的美食。
看谁的介绍最精彩,能让人“垂涎欲滴”。
说到美食,老师知道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小小美食家。
大家对美食是津津乐道。
老师也喜欢吃,不过可别光顾着吃,应该吃出品味,吃出文化。
今天这堂课我和大家共同探讨中华食文化《中国美食》。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中华五千年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华人把中餐馆开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华美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用美味征服了世界。
今天,老师把许多中国美食带到我们身边,想不想一睹为快?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2.师:是什么让你们发出如此惊叹?看到这些赏心悦目、五彩缤纷的中国美食,你想说些什么?(中国的菜肴,以色艳、香浓、味美而著称于世,它造型别致、五彩缤纷、栩栩如生,让人回味无穷了,精巧绝伦的外观,还是那别有韵味的名字,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欲望。
)二、说美食,学习生字1.出示课本图片,学生说说美食。
师:先观察图片中美食的形状、颜色,再说说这叫什么。
学生说。
师:书中所提到的美食,你尝过多少呢?请你说一说。
要求:先交待所尝过的美食叫什么名字。
再说说这美食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口感怎么样。
如果你对这美食的做法了解一些,还可以介绍一下这美食的做法。
学生交流。
老师适时评价。
2.介绍了这些美食,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美食的名字中有哪些是你不认识的字。
学生划出生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然后,去掉拼音学生认读。
(开火车读、点名读)3.多媒体出示炒烤烧爆炖炸煎蒸煮①指名读上面的字。
②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要用到这些方法。
例如:煮鸡蛋烤肉串清蒸鲤鱼油炸大虾爆米花煎鸡蛋……总结:我们不但从美食的名字中学会了汉字,而且从美食的做法中也学会了汉字。
第三单元第识字四课备课教师李琴课题识字4.中国美食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正确读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了解中国的美食,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重点难点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能发现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意义上的联系,理解“煎、煮、蒸、烤、爆、炖”等字的意思。
2.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单课后练习题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同学们马上就上课了,看看你们的书、练习本还有笔都准备好了吗?(二)、创设情美食的了解,引入课题。
1.学生自由交流对美食的了解。
2.出示美食图片,指题。
学生齐读课题。
(三)、了解中国美食,1、多媒体课件出示:凉拌菠菜。
2、认识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3.小结归纳,板书课题。
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菜肴和主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美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美食,去探索它的奥秘吧!(四)收听“空中课堂”在线课程。
1.按时收听“空中课堂”在线课程。
2.筛选未解决的的问题,通过在线答疑平台上报辅导教师。
3.开展“在线答疑”,解决同学们学习中的疑问。
(五)作业设计备注1、书写生字。
提交云校家2、了解中国的其他美食。
第二课时(一)、预习准备(二)复习引入1.出示生字和词语,指名读。
2.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呢?3.小结过渡,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中国美食,认识了许多和美食有关的生字,这些生字和美食有怎样的联系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中国美食,去寻找汉字的奥妙吧!(三)、收听“空中课堂”在线课程。
1.按时收听“空中课堂”在线课程。
2.筛选未解决的的问题,通过在线答疑平台上报辅导教师。
3.开展“在线答疑”,解决同学们学习中的疑问。
识字四中国美食教学目标1.会读“菠、煎”等16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从美食中学习汉字。
3.从食物的烹调方法中学习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从汉字的偏旁部首中判断汉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近课文1.课前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欣赏。
2.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歌曲,看着这满眼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美食》。
揭示题目。
二学习课文,感知内容出示图片,了解中国美食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师:看到这些美食的名称,请你说一说你了解哪种美食?它是怎么做的?生汇报师:介绍凉拌菠菜做法:1. 菠菜洗干净,尤其是根部。
2. 接一锅水,煮开,滴点油,加点盐,放入菠菜,烫软熟后迅速夹起,装碟,加入酱油、芝麻油、蚝油搅拌即可。
大家可以列张表,写一写你所了解的美食。
(课件出示表格)名称中不认识美食名称制作方法的字洗净,用开水煮,烫软熟后装菠凉拌菠菜碟加调料搅拌将豆腐放锅中煎两面黄,拌上香煎豆腐煎调料将茄子放在油锅里和酱油一烧茄红烧茄子起烧洗净放入空气炸锅165度烤烤鸭烤80分钟洗净放清水中煮熟,再加入调水煮鱼煮料将葱和羊肉一起放油锅中爆葱爆羊肉爆炒小鸡炖蘑小鸡和蘑菇一起清炖炖、蘑菇菇蒸饺将饺子放蒸笼里清蒸蒸、饺面条煮熟后,和炸酱等调料一炸酱面炸、酱起调制小米粥用小米清炖粥先将鸡蛋炒熟,再与饭一起拌炒、饭蛋炒饭炒师:大家了解了这么多的美食,请你说说制作哪些食物需要用这些方法?炒烤烧爆炖煎蒸煮熬炸生回答。
总结:炒:蛋炒饭烤:烤鸭烧:红烧茄子爆:葱爆羊肉炖:小鸡炖蘑菇煎:香煎豆腐蒸:蒸饺煮:水煮鱼熬:小米粥炸:炸酱面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茄:结合实物进行认字,记字。
鸭、鸡:由家里养的“鸡、鸭”来认识这两个字。
2.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正确读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烈”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了解中国的美食,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难点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能发现偏旁为“火”和“灬”的字在意义上的联系,理解“煎、煮、蒸、烤、爆、炖”等字的意思。
2.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通过菜品、美食图片认识生字,可以利用图片识记,将菜肴和主食图片直观呈现,结合图片认读;偏旁归类识记,火字旁的字为一组,四点底的字为一组,草字头的字为一组,把生字的趣味和含义结合在一起;利用熟字识记。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肉”是独体字,“茄、蛋”是上下结构,其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因此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再重点指导关键笔画。
2.朗读教学全文由11个美食名称组成,词语的字数、结构不尽相同,词语间彼此独立,朗读好词语是重点。
因此要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好词语。
可以创设互助合作学习的情境,鼓励相互听读,相互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读得快;还可以通过范读、引读、对读等方式,将词语读连贯。
3.语言运用利用图片感知美食;紧扣图文,说说菜品、美食的制作方法,采取两两对比的方式,理解“煎、煮、蒸、烤、爆、炖”等字的意思;最后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如:说说我知道的家乡美食。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茄、鸡、鸭、肉、饭”5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
了解菜肴和主食的区别,初步了解中国美食,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中国美食》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国美食》,我将从以下六个板块进行说课:一、立足文本说教材《中国美食》是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第四课,本课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类呈现了三素四荤七道菜肴和四种主食。
这些菜肴和主食的名称中,包含了十种制作食物的方法。
而这些表示制作方法的字大多带有火字旁和四点底,都和火有关。
还有四个带草字头的生字也在美食名称中。
通过认读识记这些家常菜肴和主食,学生既能了解我国美食的烹饪方式,还能了解与火有关的汉字意思,感受汉字之妙。
二、结合实际说学情我们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定量的汉字,多数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针对个别较难的生字,还会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
由于从一年到二年识字量增多,部分学生的记忆能力较弱,所以归类集中识字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烹饪方法理解不透。
三、依标扣本说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会认“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地说出美食的名称。
(重点)3.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难点)4.了解“炒、烤、蒸”等制作方法,体会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说出美食的名称。
教学难点1. 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2.了解“炒、烤、蒸”等制作方法,体会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四、双边活动说方法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低年级学生的学情,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说教法课堂教学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主,兴趣教学法为辅。
(二)说学法教学时,我着重进行观察法、朗读法为主,自主合作探究法为辅的学法指导。
识字4 中国美食(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菠、煎、腐”等12个生字,会写“烧、炒、烤”等13个生字,理解“美食、煎饼”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生活经验分享,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中国美食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其在美食制作中的应用。
2. 美食文化介绍:介绍中国的美食文化,包括地方特色小吃和传统节日食品。
3. 实践操作:模拟制作简单的美食,如煎饼、烤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其在美食制作中的应用。
2. 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美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生字卡片、美食图片。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美食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2. 新授:讲解生字词,结合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理解其在美食制作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简单的美食制作,如煎饼、烤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
4.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讨论中国美食文化的特点。
板书设计识字4 中国美食主板书:列出本课的生字词,旁边附上相应的美食图片。
副板书:简要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特点,如地域特色、传统节日食品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词,用生字词造句。
2. 实践作业:回家后,尝试制作一种简单的美食,如煎饼、烤肉等,并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生活经验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美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了美食制作的过程,增强了对中国美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更多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的美食文化。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4中国美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4中国美食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识字方法识记“菠、煎”等 1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偏旁表意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加一加,换偏旁,归类”等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和吃中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识字方法识记“菠、煎”等 1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偏旁表意功能;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和吃中的文明礼仪。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美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识字教学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用智慧和丰富的情感创造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们的美食也因为色、香、味俱全而名扬天下呢!1、欣赏《舌尖上的中国——北京烤鸭》片段,感受中国美食的魅力。
2、导入新课,师板书并指导书写,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重点指导“国”“美”二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初读课文生自己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今天,生字朋友来我们班做客了,快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1)借助拼音自己先小声试一试。
(2)个别读。
(3)师教读:现在啊,让老师来教你们读一读,看看哪个生字你还没记牢,这会儿,可要记牢了。
(4)交流: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喜欢哪些中国美食呢?(通过让学生谈喜欢的美食,激发学生学习识字方法的兴趣。
)(5)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记住这些生字朋友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并交流:①加一加:菠、煎……②换偏旁:煎——剪你们瞧,咱们的汉字多有趣啊!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个字就藏着一个故事,我们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留心观察,你会找到更多的识字方法的,比如读课外书,看电视,留意广告牌等。
中国美食说课稿4.《中国美食》说课稿铁铺镇中心学校陈芳一、说教材《中国美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
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美食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学习生字。
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本单元为识字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能力。
依据单元特点及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学目标1.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美食。
2.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三、说教学重点:1.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美食。
2.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四、说教学难点:1.美食有哪些制作方法。
五、说学情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因此生字学习障碍相对减少。
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的图片的菜品名称不是全部了解,菜肴业不全都吃过。
教学时要求学生认识菜肴名称,了解菜肴,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因此我根据本课的特点,通过让学生看图识字识词,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利用菜名识字等多种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使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实现本课识字教学的目标。
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采用以图助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
七、说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去饭店吃过饭吗?那你们到了饭店首先要做什么?你们会点菜吗?你们认识菜谱吗?师:瞧,老师给你们上了一张菜谱,这菜谱啊,正好是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国美食。
师:请伸出你的小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4.中国美食。
齐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