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礼仪
- 格式:ppt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37
第十章礼仪文书第一节概一、什么是礼仪文书礼仪文书是在社交场合,人际交往和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书简、致辞等的统称。
它包括迎来送往的讲话与慰问等,如,欢迎词、欢送词、祝酒词、答谢词、颂词、慰问信、慰问电等;庆典、吊唁活动的致辞,如祝词、贺词、贺电、唁电、悼词、讣告等;邀请、聘用、推荐求职等用二、礼仪文书的作用礼仪文书多种多样,我国古代就广泛地使用,尤其是改革开放的现代,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与国际友人的交往中,在国内人民团体之间的交往中,礼仪文书的使用更加频繁,而且也非常讲究。
因为它不仅是表示礼仪的形式,而且是沟通感情、密切关系的桥梁,它可以三、礼仪文书的特点礼仪文书种类很多,除各自的特点外,还有着共同的特点。
1.礼仪文书大都简洁明快,篇幅一般比较简短,语言精练明快,表达的意思直截了当,不故弄玄虚,不有意渲染。
2.礼仪文书富含感情。
礼仪文书是在社交场合、人际交往中,使用的,它既要表示出应有的礼貌,又要具有感染力,因此感情都比较真挚、充沛、热情和亲切。
四、礼仪文书的写作要求礼仪文书因其种类不同,写法也各有特点。
一般而言,礼仪文书的写作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热情、亲切、充满感情;二要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三要符合一定的身份、地位和164第二节聘书、邀请函一、聘 书(一)含义聘书也称聘请书,是用来聘请本单位或外单位人员担任本单位某项职务或承担某项任务时使(二)特点1发给应聘者的聘书,一般应写明受聘者担任的职务、聘期、工作职责、工作条件、工作要求2聘书能加强各部门的横向联系,是交流人才,调配力量,加强协作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人力3.信任性(三)聘书的写作 1.写作要求(1)明确工作职责。
聘书要交代清楚聘请人姓名、担任何种职务,承担某项工作及聘期,不(2)语言文字要简洁。
聘书只需写清有关内容,不做细致说明,具体细节可在聘用合同中写(3)形式庄重。
聘书是以单位名2(1在聘书的封面或内页首行正中写上“聘书”或“聘请书”的字样即可,有的还另署名称,如“××公司聘书”。
第四章礼仪文书第一节礼仪文书概述一、礼仪文书的概念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礼仪文书是单位或个人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等社交场合的各类文书的总称。
二、礼仪文书的特点有较大的文学认识功能和较大的现实意义1、地域性和民族性礼仪文书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特征。
除了国际通用的部分之外,很多时候,礼仪文书的写作还必须遵循当地的民俗及特定的宗教习惯等,以更好地适应社交礼仪的需要。
2、情感性礼仪文书很多时候强调的是一种礼尚往来的礼节。
比如说在对方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通过贺信来表达祝贺之谊,在对方亲人去世的时候通过唁电来表达慰问……,这些文书都是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出较强的情感性。
3、规范性礼仪文书的写作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和用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经由约定俗成而体现的一种通用规范。
三、礼仪文书的种类礼仪文书的种类很多,涵盖了工作和生活、节日、红白喜事等方方面面。
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邀请类文书,包括请柬、邀请书和聘书等,用于邀请对方参加某个特定的正式的活动或聚会。
2、祝贺类文书,包括祝辞和贺信,用于向对方表达良好的祝愿和恭贺之情。
3、感谢慰问类文书,包括感谢信和慰问信,因特定的事件而向对方表达感谢或慰问之情。
4、欢迎欢送类文书,包括欢迎词和欢送词,在特定场合对对方的到来或离去表示正式的欢迎或欢送之谊。
5、祭悼类文书,包括讣告、悼词等,因某人的不幸逝世而发布相关信息或表达哀悼之情。
6、发言类文书,主要是指代表发言稿,在特定的场合以代表的身份表述工作、看法或感情等。
第二节请柬邀请函聘书请柬、邀请函和聘书是因特定事件向对方正式发出约请的礼仪性文书。
一、请柬(一)请柬的概念、特点及种类。
1、请柬的概念请柬,又叫请帖,是单位或个人因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或会议等,为表庄重和正式而向宾客发出邀请的礼仪文书。
2、请柬的特点请柬具有格式简短、内容简明和制作精美的特点。
3、请柬的分类从内容上分,请柬可简单分为红白喜事的请柬和日常活动的请柬。
礼仪文书概述————————————————————————————————作者:————————————————————————————————日期:第一节礼仪文书概述一、礼仪文书的含义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它主要是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各类文书统称为礼仪文书,二、礼仪文书的分类及其写作特点礼仪文书包括请柬、祝辞、题词、仆告、悼词等常用文体。
请柬,是请客用的通知书。
祝辞,是对人、对事表示的言辞或文章。
题词,是为留作纪念而体协的文字。
卟告,是一种报丧的文书。
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
礼仪文书的写作要求切姓氏、切时日、切年龄、切身份、切情感,必须根据一定的场合或一定的条件加以运用,决不可混淆。
邀请,要言词恳切;哀悼,要哀伤情真。
在写作这类问题时,一定要自然而有分寸地表达出来。
第二节请柬和祝词一、请柬(一)请柬地含义与特征请柬,也称请帖。
它是单位或个人邀请有关人士出席会议、参加某项活动而发出地通知书。
请柬是在不同社交场合经常使用地一种礼仪性专用书信。
它虽属书信类,但又与书信有所区别。
一般书信通常是在双方不便或不宜直接交谈时使用的。
请柬则是逢重大事情或在庄重场合才使用的。
即使被邀请的对象近在咫尺,也须用请柬,以示对被邀请者的尊重,表明邀请者的诚意和郑重态度。
请柬比一般书信更具有庄重性。
(二)请柬的写法和要求1.请柬的写法请柬一般要写明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封面:请柬的封面要写明“请柬”或“请帖”字样。
不用封面的请柬,就在第一行的中间写“请柬”二字。
(2)被邀请者的名称:第一行顶格写被邀请者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
(3)正文:写明邀请参加的活动内容,如座谈会、展览会、婚礼、生日宴会等。
交待举行活动的时间、地点及其他应知事项。
正文末尾要写上“敬请参加”、“敬请届时光临”、“敬请光临指导”等敬辞。
(4)结尾:请柬的结尾要有“具礼”,在正文后或下一航空两格写“此致”,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或写其他礼貌用语。
文书礼仪
1、文书礼仪指在文书的写作中,在文字表达语气的运用中注意体现礼仪的原则,符合相应的礼仪规范。
2、文书礼仪的种类:文件礼仪、书信礼仪、请帖礼仪、网络礼仪。
3、文书礼仪的特点:交际性、礼节性(支撑)、规范性。
4、文件礼仪指一个单位在处理各种公务中表达意图记载事务而形成的统一的书面资料所遵循的礼仪要求。
5、撰写各类文件应注意的礼仪:
⑴诚挚地表现情意,清楚地表达思想。
⑵遵循特定的格式,符合人们认知规律。
⑶措辞要准确得体,把握时间尊重阅读者。
⑷使用相应礼仪用语,文字书写要工整规范。
⑸对所有文件都要及时做出反应。
(48、两周)
6、求职信的写作注意:
⑴遵守书信礼仪的写作规范。
⑵体现出对人们的尊重。
⑶对人的重视贯穿始终。
7、投诉函的四点:
⑴发向高管理层。
⑵不要遗漏详细情况。
⑶明确提出补偿要求。
⑷注意遣词造句。
8、书写感谢信的注意礼仪:尽量用手写、内容在简洁、感谢的面要广、用纸须慎重。
9、请帖写作中应注意的礼仪:内容简明扼要、语言热情典雅得体、款式和装帧美观大方、提前一周发出。
10、网络礼仪内容:注意网上礼貌用语、珍惜时间及时接受与回复、助人为乐、多用表情用语。
11、上网交往的注意事项:保密原则、小写原则、勿扰他人原则、尊重他人时间原则、尊重他人人格原则、遵守在网络上愉快生活的守则。
文书礼仪有哪些店铺网小编:文书礼仪涉及各行业的礼仪规范,掌握文书礼仪是商务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商务活动中,在要求的时间内,及时准确得体的文书,可以表现个人及企业的良好风范。
而对个人而言,文书礼仪体现了其基本的文化素质。
所以了解文书礼仪,在纸面上做到礼貌周到、有礼有节,是十分必要的。
称谓表现尊重在文书中对对方在社会中的职务、职称、地位的称呼,称为公职位。
如主席、、部长、局长、校长、主任、经理、董事、会长、秘书长、理事等。
如果收信人有过两种以上的职务(或职衔),甚至同时身兼数职,就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称呼。
选择的原则是视书信内容与受信人的哪个职位关系密切。
如受信人从前是寄信人的老师,现在当了局长,而寄信人的书信重点是叙师生情谊,那么这封信的称谓就应以表示师生关系为宜。
文书礼体现尊敬谦虚科技文明日新月异,人际间的交往沟通变得越发快捷。
但越是如此,书信在现代生活中越显得礼数周到,亲笔信就体现着对对方的尊敬有加。
古人曾在书信中表现出“自谦而敬人”的美德。
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教授在谈到书信礼时,曾提到书信中的敬称称呼是向对方表明尊重,一般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
像夫人一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也包含尊敬的意思,但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就不合适了。
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
职业文书翔实准确文书礼仪包括范围相当广泛,在工作过程中单位与单位、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单位都有可能形成一定的书信关系,比如邀请函、传真等,在撰写时应当力求准确、适当地表达出礼仪上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时机和对象,把文书写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有时候,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写进一定的实质内容,以便使礼仪文书达到更好的效果。
文书中涉及的时间、地点和其他有关资料,均应经过核对,做到翔实可靠。
不应把礼仪文书仅仅视为“应景文章”,简单抄袭套用现成的格式。
全称体现礼貌职业文书类型广泛,包括贺函、贺电;感谢信、感谢电和感谢公告;邀请函、邀请电和复件;国书、全权证书、授权证书、委任书等,还包括一些事项通知。
文书礼仪文书是人们交往的又一重要工具。
作为新同学,应用的最多的文书是书信、明信片、贺卡。
要想通过这些文书往来互通信息、联络感情、赢得更多的朋友,必须注意文书礼仪。
一、一般书信书信通常由笺文和封文两部分构成。
(一)书信笺文的写法1、称谓: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它表示双方的关系,在信笺单独顶格书写。
以表示尊敬和有礼貌。
称呼之后加冒号,以引出下文。
2、正文:就是所写书信的内容主体,一般分为四个部分:(1)简短的问候语,即开头的应酬语。
用的最多的是“您好!“另起一行,空两格,单独成行。
(2)询问对方的事情,与问候语分开,要另起一段。
主要是如何收到来信,对方近况如何等,表示关切之情,内容字数视所询问事情多少而定。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自己的事情及要对方帮助解决的事情等。
这是笺文的主题内容。
一般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都应单列一段,回答对方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写自己的事情要简洁,要对方帮助之事要明确。
这里的写作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楚,措辞得体,对词语语调、语气等都要注意。
(4)最后写些希望、意愿、敬意或问候的话。
3、写法上习惯有两种:(1)正文写完紧接写“此致”,转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平安”、“健康”等。
(2)也可在正文结尾写“祝你“、“敬祝”,再空两格写上“安好”、“健康”、“进步”等。
4.落款及时间:笺文的最后,要写上发信的姓名和写信日期。
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日期在最后一行略比落款靠后一些。
(二)书信信封的写法1、邮政编码。
写在最前面,(横式的左上角,竖式的右上角)。
现行邮政编码为六位阿拉伯数字,就填写在邮编的方格内,但不要少填或填错。
2、收信人地址。
写在邮政编码下面,不要与邮政编码靠得太近。
一般按省(市、自治区)、县(区、镇)、乡(街)、村(门牌号)或所在单位的顺序写,要写得详细、具体。
字迹工整、清晰。
3、收信人姓名。
写在信封中间,字体要大些。
姓名后空二三字格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
书信类文书礼仪书信类文书礼仪一、一般书信一封信,从信封、信纸的选择到格式、语言的表达都要注意礼仪。
(一)信封与信纸信封和信纸的纸质很重要,必须精心选择,不能过于随意,它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过于随意,随便用一张皱巴巴的白纸,软软的信封,会让人感觉不被重视。
如果是代表公司,最好有专门用于书面交流的信封和信纸,并使它们在色彩、标志、格式上统一起来,就像配套的衣服一样,是单位形象独具魅力。
信纸又称信筏,一般选择16开大小,有横条或者隐条的稿纸,底色可以为白色,也可以为乳白色或者淡蓝色。
正式的公务活动中的信函最好不带彩色镶边。
一般的单位有专用的心筏纸,右下角由本单位的地址、单位电话和邮编等信息。
信纸切忌打格子,除非需要通过表格说明什么问题。
(二)填写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收信人的地址要准确无误,字迹工整清晰。
一般来说,发给机关、团体或单位的`信,要先写地址,再写单位名称。
收信的地址如是在外省市,一定要写清楚省份。
收信人的姓名应写作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些。
姓名要写全,如“王先生收”、“张校长收”的写法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差错。
在姓名后空二格,写上“先生”“女士”等通称,后加上“收”、“启”、“鉴”等字。
尊称一般不写在封面上,因为信封一般是写给无关的第三者(邮递员)看的。
若是寄交给旅居某地或者旅馆的人,要写上“请留交”;当需要转交时可写“烦交”或“转交”。
如直接由第三者转交,则无需写邮编和地址等,直接在信封上写明“烦交张明先生收”或是“转交李娜女士收”。
寄件地址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尽量写详细些,让收信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寄来的,同时也便于地址有误或者投递出错时退回此信。
最后填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海外信函的信封正面的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地址。
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前加称呼;第二行写门牌和路名;第三行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最后一行写国名。
可以各行对齐,也可以每行外后缩五个字母。
礼仪文书是指用于礼仪场合的书面文字材料,通常用于表达敬意、祝贺、感谢、慰问等情感和礼仪上的需求。
礼仪文书的特点包括:
1. 礼节性:礼仪文书需要遵守一定的礼节规范,语言要得体、文雅、庄重,不能出现粗鄙、失礼的言辞。
2. 格式性:礼仪文书需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包括信头、抬头、正文、署名等部分的排列顺序和格式要求。
3. 针对性:礼仪文书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和目的进行具体的定制和调整,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4. 情感性:礼仪文书需要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敬意,语言要真诚、感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
5. 文化性:礼仪文书需要符合一定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语言要符合地域、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6. 综合性:礼仪文书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礼节、格式、内容、情感、文化等,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