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6课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35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意图】古罗马从弹丸小国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演绎了一部血与火的编年史,同时也是一部从共和走向集权的制度史。
古罗马的兴衰成败虽已成过去,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却千古犹存。
那么,古罗马究竟实行了怎样的法律制度?留下了哪些文明遗产?通过对本课内容教学能使学生清晰认识罗马法律伴随罗马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理解罗马法在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帝国统治的重要作用,进而在事实基础上对罗马法进行评价形成全面认识。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属于世界历史方面的“西方古代法制的起源和发展”这一专题的内容。
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罗马法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及其作用和影响,为学生后面学习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制作铺垫。
同时本课内容涉及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千余年的历史,时间跨度较大。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对于古罗马时期的历史了解粗浅,所以对本课程的内容可能感觉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法律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和介绍一些古罗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法律的故事,使教学深入浅出。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史料,培养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归纳分析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综合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探究罗马法的实质,培养学生综合史实,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方面分析罗马法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学习用联系、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罗马法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的作用,体会法律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做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万民法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2.教学难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影响。
【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素材:1.影视《角斗士》视频场景感知印象;2.罗马遗迹印象(图片展示)(通过影视《角斗士》视频场景感知及罗马遗迹古建筑图让学生体悟历史,增强感性认识与直观印象)课堂导入:材料一:(故事)曾有一位游客到罗马旅游,夜晚问一个老者:“罗马夜里为什么不能稍微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那么,照亮罗马城的光辉到底是什么呢?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第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学案年级:学科:主备人:组长:【学习目标】: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识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3、掌握罗马法对世界各国立法的影响及局限性。
4、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简析罗马法的含义、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质及其影响【学习难点】:习惯法与成文法【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知识点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 习惯法:(1)背景:(2)特点: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3)局限:贵族常常随意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___________ 利益。
2. 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特点:内容广泛,条理清晰。
(2)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___________ 利益得到保护3. 公民法(1)适用时间:罗马共和国时期(2)适用范围:罗马公民知识点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1. 从公民发到万民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①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盾显现出来。
②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
③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④在_______ 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2)形成:①罗马帝国的 ______■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②_________ 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充实罗马法律。
③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_________,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与适当的司法保障。
④ 3 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_________ 的法律。
2. 罗马法体系完成:6 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纂汇编成《》。
知识点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1 .维系统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性:①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1)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家呈现出繁盛局面。
(2)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2.隋朝的建设(1)广设仓库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
(2)兴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开通大运河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隋朝灭亡(1)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2)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隋朝贵族李渊趁机在太原起兵。
(3)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学习聚焦]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
[微点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方便到江南地区游玩,但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至今造福后世。
[思维升华]隋短命而亡的历史教训(1)隋朝短暂而亡主要是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导致的。
其突出表现在于对内大兴土木,对外穷兵黩武,繁重的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其结果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农民起义的爆发。
(2)隋亡的原因与秦亡的原因非常相似。
知识点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一)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
(2)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3)在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4)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武则天的统治(1)唐太宗之子高宗在位时,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高宗死后不久,她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在她当权期间,尽管政局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开元盛世”(1)唐玄宗具有革新魄力,最终将唐朝统治推向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