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水余压回水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753.22 KB
- 文档页数:4
9.1蒸汽网路系统一、蒸汽网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计算蒸汽管道的沿程压力损失时,流量、管径与比摩阻三者的关系式如下R = 6.88×10-3×K0.25×(G t2/ρd5.25),Pa/m (9-1)d = 0.387×[K0.0476G t0.381/ (ρR)0.19],m (9-2)Gt = 12.06×[(ρR)0.5×d2.625 / K0.125],t/h (9-3)式中 R ——每米管长的沿程压力损失(比摩阻),Pa/m ;G t ——管段的蒸汽质量流量,t/h;d ——管道的内径,m;K ——蒸汽管道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取K=0.2mm=2×10-4 m;ρ ——管段中蒸汽的密度,Kg/m3。
为了简化蒸汽管道水力计算过程,通常也是利用计算图或表格进行计算。
附录9-1给出了蒸汽管道水力计算表。
二、蒸汽网路水力计算特点1、热媒参数沿途变化较大蒸汽供热过程中沿途蒸汽压力P下降,蒸汽温度T下降,导致蒸汽密度变化较大。
2、ρ值改变时,对V、R值进行的修正在蒸汽网路水力计算中,由于网路长,蒸汽在管道流动过程中的密度变化大,因此必须对密度ρ的变化予以修正计算。
如计算管段的蒸汽密度ρsh与计算采用的水力计算表中的密度ρbi 不相同,则应按下式对附表中查出的流速和比摩阻进行修正。
v sh = ( ρbi / ρsh) · v bi m/s (9-4)R sh= ( ρbi / ρsh) · R bi Pa/m (9-5)式中符号代表的意义同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
3、K值改变时,对R、L d值进行的修正(1)对比摩阻的修正、当蒸汽管道的当量绝对粗糙度K sh与计算采用的蒸汽水力计算表中的K bi=0.2mm不符时,同样按下式进行修正:R sh=(K sh / K bi)0.25 · R bi Pa/m (9-6)式中符号代表意义同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
第一章采暖第一节建筑热工1建筑热工分区及设计要求:分区及设计要求p1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2围护结构传热阻(满足节能和卫生标准):内表面换热阻Rn,外表面换热阻Rw。
热阻计算:R=1/an+1/aw+δ/aλp1,传热系数k=1/(1/an+1/aw+δ/aλ),(保温材料为松散材料时乘 a)。
3围护结构最小传热热阻计算(满足不结露): R o.min=a.(t n-t w) /(∆t y.a n)=a.(t n-t w).R n /∆t y p2 a温差修正系数,∆t y允许温差值,室内干湿程度区分P3,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t w确定(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 wn)p4,轻质外墙的附加。
提高围护结构热阻的措施4对窗户保温性能的要求:层数要求p4,55对地面保温性能的要求:p5 表6围护结构内部温度计算:多层平壁的内表面温度θ1,外表面温度θ0和内部温度θ2,3…室外温度采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Ro总热阻θn=tn-(Rn+ΣRi)(tn-tw)/Ro P5,6 7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计算(不低于室内)露点温度:修正系数μ表,室温露点温度的确定(严寒65%,寒冷60%,其它60%)P6,78单一材料墙角内表面温度和最小附加热阻计算:P79围护结构的防潮验算(内部冷凝的湿度不超过湿度允许增量p8表):根据允许增量计算蒸汽渗透阻。
冷凝界面温度计算,验算部位P8,9。
10常用卷材屋面的简化计算:A-B<=C (使用条件,不包括卫生间)P9第二节热负荷计算 P12热负荷的确定内容p101围护结构耗热量:Q=aFK(tn-tw) p10,不同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P11 2层高大于四米工业建筑计算温度确定:地面-工作地点温度,屋顶-屋顶下温度- 门窗墙-平均温度, 屋顶温度td=tg+∆th(H-2), 平均温度tnp=(td+tg)/2 P15 3户间结构传热计算:∆t>=5时虽<5,但Q>10%.p154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值班采暖:p155围护结构附加的耗热量:p15(1) 朝向, (2)风力, (3)外门,(4)高度(5),公建两面外墙,窗墙比(6),间隙P15,166冷风渗入耗热量p16(1) Q(w)=0.28.Cp.ρwn.L(tn一twn) ,L(m3/h)冷风渗透量的计算:高层-公式,多层。
供热蒸汽管路和凝结水管路水力计算(一)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蒸汽供热系统的管网由供汽管网和凝结水回收管网组成。
蒸汽供热系统管网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主要有以下三类:(1)按已知的热媒(蒸汽或凝结水)流量和压力损失,确定管道的直径。
(2)按已知热媒流量和管道直径,计算管道的压力损失,确定管路各进出口处的压力。
当供汽管路输送过热蒸汽时,还应计算用户入口处的蒸汽温度。
(3)按已知管道直径和允许压力损失,计算或校核管道中的流量。
根据水力计算的结果,不仅能分别确定蒸汽供热系统的管径、流量、压力以及温度,还可进一步确定汽源的压力和温度、凝结水回收系统的型式以及凝结水泵的扬程等。
本指导书主要阐述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凝结水管网的水力工况、上述第一类计算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及典型计算示例。
至于上述第二类和第三类计算,由于与第一类计算原理相同、方法相似,因此未作详细说明。
1. 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通常把管路中流体流量和管径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为一个计算管段。
任何一个供热系统的管路都是由许多串联或并联的计算管段组成的。
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与管壁间存在摩擦,因而造成能量损失,使压力降低,这种能量损失称为沿程损失,以符号“Δp y ”表示;而当流体流过管道的一些附件(如阀门、弯头、三通、散热器等)时,由于流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产生局部旋涡和撞击,也要损失能量使压力降低,这种能量损失称为局部损失,以符号“Δp j ”表示。
因此,管路中每一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都可用下式表示:Δp = Δp y +Δp j = Rl + Δp j Pa (2—1)式中:Δp —— 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Pa ;Δp y —— 计算管段的沿程损失,Pa ;Δp j —— 计算管段的局部损失,Pa ;R —— 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又称为比摩阻,Pa/m ;L —— 管段长度,m 。
比摩阻可用流体力学的达西·维斯巴赫公式进行计算:22v d R ρλ= Pa/m (2—2)式中:λ —— 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d —— 管子内径,m ;v —— 热媒在管道内的流速,m/s ;ρ—— 热媒的密度,kg/m 3。
疏水器的设计计算1、疏水器的选型应根据系统压力,温度、流量等情况确定:脉冲式宜用于压力较高的工艺设备上;钟型浮子式、可调热胀式、可调恒温式等疏水器宜用于流量较大的地方;热动力式、可调双金属片式宜用于流量较小的地方;恒温式仅用于低压蒸汽系统上。
2、疏水器的理论排出凝结水量,应由生产厂家提供,但当缺乏必要的技术数据时可按下式计算:G=0.1Apd2(△p)0.5式中:G----疏水器排水量(Kg/h),按阀门直径和压差而定;Ap---排水系数,按阀门直径和压差而定;d-----疏水器的排水阀门孔直径(mm);△p=p1-p2---疏水器前后的压力差(kpa);3、考虑到实际运行时的负荷和压力的变化,启动时低压大负荷的情况、设备需要速热等情况,疏水器的排水设计能力应大于理论排水量,疏水器设计排水量按下式计算:Gsh=KG式中:Gsh----疏水器设计排水量(Kg/h);G------理论排水量(Kg/h);K------选择疏水器的倍率,按下表采用;疏水器选择倍率K值系统使用情况K系统使用情况K采暖P≥100KpaP〈100Kpa2-34淋浴单独换热器多喷头24热风P≥200KpaP〈200Kpa23生产一般换热器大容量、常间歇、速加热344、凝结水通过疏水器后的剩余压力,可以把凝结水提升一定的高度,应按下式计算:hz=P2-P3-Pz/0.001ρg式中:P1-----疏水器前的压力(kpa);暖风机,P1=0.95P;散热器集中回水时,P1=0.7P;末端泄水,P1=0.7P;分汽缸和蒸汽管道中途泄水,P1=P;P-------采暖系统入口压力(kpa);P2------疏水器后压力(kpa);吊桶式疏水器,P2=0.4-0.6 P1;热动力式疏水器,P2= P1;P3------回水箱内的压力(kpa);Pz------疏水器后系统的总压力损失(kpa);hz-----疏水器后的凝结水提升高度(m);ρ----凝结水的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5、为保证疏水器的正常工作,必须保证疏水器后的背压以及疏水器正常动作所需的最小压力△Pmin,靠疏水器余压流动的凝结水管路,△Pmin值不应小于50Kpa。
低压蒸汽凝结水回水有效利用摘要:闭式凝结水回水系统有效解决了开式凝结水回水系统的缺点,但具体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凝结水回水(补充软水后)温度偏高;回水器闪蒸汽虽经引射器抽吸进入回水管路,但由于回水温度偏高,引射蒸汽热量不能完全吸收利用,部分在除氧器内又闪蒸出来,造成能量损失。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工艺改造思路,论证了可行性,并估算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凝结水回水闪蒸汽换热效益一凝结水回水温度偏高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一)原因分析两套净化装置再沸器分别设有约14m3的凝结水分离器,表压力均是0.2MPa,(对应饱和水温度132.9℃)。
出水口安装调节阀,开度根据罐内液位可调节,阀门的开度增大,调节阀前后压力差缩小,反之增大。
凝结水回水系统管路阻力损失为调节阀阻力损失,凝结水直管道及各处弯头阻力损失之和。
凝结水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阻力使其压力降低(转变为内能)。
处于饱和状态的凝结水,一旦出现压降,就会有部分蒸汽汽化,使凝结水温度降低,同时导致汽液两相流动,产生湍动和漩涡,增大管路阻力损失。
装置区凝结水管路安装闪蒸罐,能够良好地疏导管路中的闪蒸汽,降低管路阻力损失。
从能量守恒上讲,整个凝结水回水系统,热量损失主要消耗在管路闪蒸罐闪蒸汽和保温层辐射热量,没有其它用能设备。
133℃凝结水回到凝结水回水器,进口温度为125℃(对应0.10MPa工况) ,至使回水温度在补软水后仍偏高。
(二)解决思路除氧器在温度在100℃-105℃之间即可达到良好的除氧效果。
凝结水回水补充软水后进除氧器温度仍在117℃。
117℃凝结水降为105℃除氧水需要放出大量的热能,这部分热量以闪蒸汽的形式消耗。
如果将这部分热量在进入凝结水回水器前有效利用,便能够减少凝结水的闪蒸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具体措施为寻找低温位热源,与凝结水进行换热。
将目标锁定在采暖水与公寓楼洗浴水上。
即通过换热器,使凝结水回水冬季与采暖水换热,其余时间与洗浴水换热,有效利用额外热量。
一、引言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是一种有效的供暖系统,通过利用凝结水的热量来提高能效。
本文将对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的原理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种供暖系统。
二、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的基本原理1.凝结水质量的作用在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中,凝结水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凝结水的高质量可以大大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燃烧系统在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中,燃烧系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燃烧系统要能够充分利用燃料的热量,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并充分利用燃气在锅炉内的热量,使热量转化为蒸汽的形式。
3.凝结水回收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能够有效回收凝结水中的热量。
回收凝结水的热量可以使系统更加高效,节约能源。
4.管道系统管道系统也是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设计和优化管道系统可以保证热量的传输效率,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能效。
三、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的优势1.高效节能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热交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高效节能。
2.环保可持续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排放的烟尘和废气,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保可持续发展。
3.运行稳定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的优质设计和合理运行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使供暖效果更加均衡和连续。
4.节约成本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从而实现长期的成本节约。
四、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的适用范围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供暖系统,特别适用于大型供暖系统。
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行,可以使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适应不同环境和要求。
五、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的发展趋势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节能、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六、结语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凝结水泵选型计算书一、凝结水泵的选型条件凝结水泵要根据进口压力、背压和进水高度及排量负荷来选择合适的泵。
二、选型方法先计算相对于冷凝水被回收位置的整个有效扬程。
总有效扬程=泵至回收管的垂直扬程+回收管压力+下游管道摩擦压降知道了总有效扬程,通过凝结水泵选型图表(选型图表是基于进水压头0.3m)即可选择泵:1.沿纵轴(动压)上泵运行时的蒸汽压力画一水平线;2.标出扬程曲线;3.沿两者交点向下画一垂直线与横轴相交;4.记录横轴上读数,此读数为泵的排量,拿此排量和已经计算出的凝结水排量进行比较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泵了。
注:如果进水高度不是0.3米,以上计算得出的流量需经相应表中系数修正。
三、选型计算按照以上方法和斯派莎克产品应用手册进行选型计算,本工程内凝结水泵动力气均采用0.35Mpa蒸汽:(一)成型车间1.目前成型车间内有4台空调机组,按每台每小时产生360Kg,凝结水计算,4台每小时产生凝结水1440Kg/h。
2.总扬程=7米(垂直扬程)+5米(延程阻力加局部阻力)+2米(末端余压)=14米因为是开式凝结水箱,总扬程只要满足将凝结水抬升到垂直高度及克服延程摩擦阻力及局部阻力后稍有余压既可。
3.根据以上计算, 当动力气为0.35Mpa蒸汽,扬程为15米时从选型表上可以查出DN50,MFP14自动泵的排量为3400Kg/h(进水高度0.3米,不需要修正)>1440Kg/h,满足使用要求。
4.故成型车间选用一台MFP14自动单泵,规格DN50,进水高度0.3米。
(二)压延压出裁断车间1.目前该车间内有8台空调机组,加上成型车间内有3台空调机组放置在本车间,所以一共有11台空调机组,按每台空调机组凝结水量为360Kg/h计算,每小时产生凝结水=11*360=3960Kg/h,动力管道每小时产生凝结水1000Kg/h,合计4960Kg/h。
2.总扬程=7米(垂直扬程)+6米(延程阻力加局部阻力)+2米(末端余压=15米因为是开式凝结水箱,总扬程只要满足将凝结水抬升到垂直高度及克服延程摩擦阻力及局部阻力后稍有余压既可。
供热蒸汽管路和凝结水管路水力计算(一)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蒸汽供热系统的管网由供汽管网和凝结水回收管网组成。
蒸汽供热系统管网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主要有以下三类:(1)按已知的热媒(蒸汽或凝结水)流量和压力损失,确定管道的直径。
(2)按已知热媒流量和管道直径,计算管道的压力损失,确定管路各进出口处的压力。
当供汽管路输送过热蒸汽时,还应计算用户入口处的蒸汽温度。
(3)按已知管道直径和允许压力损失,计算或校核管道中的流量。
根据水力计算的结果,不仅能分别确定蒸汽供热系统的管径、流量、压力以及温度,还可进一步确定汽源的压力和温度、凝结水回收系统的型式以及凝结水泵的扬程等。
本指导书主要阐述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凝结水管网的水力工况、上述第一类计算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及典型计算示例。
至于上述第二类和第三类计算,由于与第一类计算原理相同、方法相似,因此未作详细说明。
1. 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通常把管路中流体流量和管径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为一个计算管段。
任何一个供热系统的管路都是由许多串联或并联的计算管段组成的。
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与管壁间存在摩擦,因而造成能量损失,使压力降低,这种能量损失称为沿程损失,以符号“Δp y ”表示;而当流体流过管道的一些附件(如阀门、弯头、三通、散热器等)时,由于流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产生局部旋涡和撞击,也要损失能量使压力降低,这种能量损失称为局部损失,以符号“Δp j ”表示。
因此,管路中每一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都可用下式表示:Δp = Δp y +Δp j = Rl + Δp j Pa (2—1)式中:Δp —— 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Pa ;Δp y —— 计算管段的沿程损失,Pa ;Δp j —— 计算管段的局部损失,Pa ;R —— 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又称为比摩阻,Pa/m ;L —— 管段长度,m 。
比摩阻可用流体力学的达西·维斯巴赫公式进行计算:22v d R ρλ= Pa/m (2—2)式中:λ —— 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d —— 管子内径,m ;v —— 热媒在管道内的流速,m/s ;ρ—— 热媒的密度,kg/m 3。
FCD12040 FCD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回水分析计算大纲范本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1996年10月1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回水分析计算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软件开发单位: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2目次1. 引言 (4)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 基本资料 (4)4. 水库回水计算 (7)5.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1)31 引言工程位于河游,行政区划隶属省县,水库控制流域面积km2。
本工程以为主,兼顾、等。
最大坝高m,正常蓄水位m,总库容万m3,电站总装机MW,灌溉面积km2。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 有关本工程(或专业)的文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2)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3) 初步设计任务书和项目卷册任务书以及其它专业的要求;2.2 主要设计规范(1) DL 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2) SDJ 11-77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试行);(3) SD 130-84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4) SL 44-9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5) SL 104-95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2.3 主要参考资料(1) 水力计算手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编);(2) 水力学(上册)(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水力学教研室编);(3) 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规范(报批稿)1。
3 基本资料3.1 水库概况(1) 水库概况水库为型水库。
水库由河和主要支流、、等组成。
正常蓄水位m,相应库容万m3,水库面积km2,水面宽m~m,库区长度为km,河道纵比降为%,为河床。
库区平面形态如图所示。
(2) 库周概况1一旦本标准正式发布,应移入2.2条。
453.2 地形资料(1) 水库 地形图;(2) 库区纵、横断面表(必要时表列断面特征线)。
3.3 水能资料正常蓄水位 m ,死水位 m ,防洪限制水位 m , 设计洪水位 m , 校核洪水位 m , 以及水库运行方式(必要时给出年内、年际的月水位变化过程线)。
ഡ࠹ҕॉ加压凝结水回收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3哈尔滨工业大学 邹平华☆ 王晓霞 崔彦枫ᅋေ介绍了根据管路阻抗和各用户凝结水泵特性曲线实现管网流量分配和压力模拟,从而确定各用户凝结水泵工作点的方法。
编制了实用计算程序,结合算例模拟了一个用户和多个用户凝结水泵停运对整个管网的影响,结果表明,有用户停运时,未停运用户流量均增大;停运用户与远离热源侧的用户流量变化率较大,且近似相等;靠近热源侧用户流量变化率较小,且变化率从远至近逐渐减小。
ܱՍ凝结水 加压 水力计算 方法Hy dr a uli c c a l c ul a ti o n m e t h o d of p re s s uriz e dc o nde ns a t e w a t e r re t urn s yst e m sBy Zou P inghua ★,Wang X iaoxia and Cui Y an fengAbst r a ct Presents t he met hod f or simulating t he flow dist ribution and p ressure of networ k a nd deter mining t he wor king p oint of all condensate p umps ,according t o t he f riction f act or of pip e a nd t he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condensate p ump.Develops a p rogramme and simulates wit h a p roject exa mple t he eff ect on t he w hole networ k w hen one a nd a f ew conde nsate p umps st opped.The results show t hat w hen some p umps are st opp ed ,t he flow of t he ot hers increase ,t he cha nge rates of st opp ed p umps a nd t he p umps f ar away f rom t he source are larger t han ot hers a nd nearly equal ,a nd t hose of t he p umps close t o t he source are smaller and gradually decrease f rom t he f ar e nd t o p ositions closer t o t he source.Keywor ds condensate water ,p ressurization ,hydraulic calculation ,met hod★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China 3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2BA107B02) 蒸汽锅炉所提供的蒸汽一般用于工业生产加热或通过汽水换热器换热后为热水供热系统提供热量,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凝结水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水资源,因为它含有较高的热量,且水质优良,对其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水处理费用,使蒸汽供热系统运行费用减少,而且能够避免凝结水排放造成的巨大浪费[1]。
凝结水回收量计算公式凝结水回收量的计算,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咱就先来说说啥是凝结水。
打个比方,就像咱家里烧开水,那锅盖上的水珠就是凝结水。
在工业生产中,蒸汽使用过后冷却形成的水,也就是凝结水。
凝结水回收量的计算,有个常用的公式:Q = m × (h1 - h2) / (h1 -h3) 。
这里的 Q 代表凝结水回收量,m 是蒸汽的流量,h1 是蒸汽的焓值,h2 是凝结水的焓值,h3 是补充水的焓值。
说起来,我之前在一家工厂里,就碰到过跟凝结水回收量相关的事儿。
那时候,厂里的设备老是出问题,蒸汽消耗量大,可凝结水回收却少得可怜。
我们一帮人就开始琢磨,到底是哪儿出了岔子。
我们先去查看了蒸汽的流量表,发现流量确实比正常情况高了不少。
然后又去检测了凝结水和补充水的焓值,这一测可发现了大问题!原来是管道有泄漏,导致一部分凝结水流失了,而且补充水的温度也不对,影响了整个系统的焓值平衡。
经过一番折腾,把管道修好,调整了补充水的温度,再按照公式重新计算凝结水回收量,嘿,效果那叫一个明显!再来说说这个公式里的各个参数。
蒸汽的流量,这就得靠精确的流量计来测量啦。
焓值呢,就得通过专业的仪器和数据表来获取。
可别小看这些数据的获取,稍微有点偏差,那计算出来的凝结水回收量可就差得远了。
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还得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管道的热损失、疏水阀的性能,甚至是季节变化对水温的影响。
总之,凝结水回收量的计算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得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环节,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凝结水回收量的计算公式,它可是能在很多时候发挥大作用的!。
凝结水余热计算凝结水余热是指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或系统的工作原理,使得水蒸气在排放过程中带有大量的热能,这部分热能可以被回收利用的现象。
凝结水余热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凝结水余热的计算主要涉及到热平衡方程和热量传导等知识。
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凝结水余热主要来自于蒸汽系统和冷却系统。
在蒸汽系统中,热能主要来自于锅炉或蒸汽发生器的燃烧过程,而在冷却系统中,热能主要来自于冷却剂与被冷却物体之间的热交换过程。
对于蒸汽系统而言,凝结水余热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需要测量蒸汽系统中的蒸汽流量和凝结水的流量。
蒸汽流量可以通过流量计进行测量,而凝结水流量可以通过液位计或流量计进行测量。
需要测量蒸汽的进口温度和凝结水的出口温度。
这可以通过温度计或热电偶进行测量。
然后,可以利用热平衡方程来计算凝结水的余热。
热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Q = m * c * 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质量,c表示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差。
根据蒸汽和凝结水的质量和温度差,可以计算出凝结水的余热。
可以根据凝结水的余热来选择合适的余热回收设备。
常见的余热回收设备包括热交换器、蒸发器和再生式热风炉等。
这些设备可以将凝结水的余热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水、热风或蒸汽,以供其他工艺或设备使用。
除了蒸汽系统,冷却系统中的凝结水余热的计算也类似。
冷却系统中常见的凝结水余热主要来自于冷却剂与被冷却物体之间的热交换过程。
通过测量冷却剂的流量、温度和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可以计算出凝结水的余热。
同样,根据凝结水的余热可以选择合适的余热回收设备进行能量转换和利用。
凝结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利用凝结水余热,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应重视凝结水余热的计算和回收利用,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回水分析计算范文回水分析是指对水文和水资源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水文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包括降水量、流量、蒸发量等;二是对水资源利用进行分析和计算,包括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优化配置等。
在进行回水分析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降水量的分析和计算:降水量是水文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对水资源的形成和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
降水量的计算可以采用气象站观测数据、遥感数据、数值模拟等方法。
在计算降水量时,常用的方法有平均值法、等值线插值法、回归分析法等。
二、流量的分析和计算:流量是水文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它反映了水文系统的水量变化情况。
流量的计算可以采用直接测流方法、间接法、模型模拟等方法。
在计算流量时,常用的方法有流量频率分析法、水量平衡法、水文模型法等。
三、蒸发量的分析和计算:蒸发量是水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反映了水体表面蒸发的量和速度。
蒸发量的计算可以采用气象站观测数据、水面蒸发计算公式、模型模拟等方法。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潜在蒸发法、实际蒸发法、能量平衡法等。
四、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分析和计算:水资源供需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分析和计算可以采用水资源管理模型、优化模型等方法。
在计算水资源供需平衡时,需要考虑不同行业和用水对象的需水量以及水资源供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分析和计算: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通过调整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式,达到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分析和计算可以采用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水资源系统模拟等方法。
在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时,需要考虑不同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效益和影响因素。
通过回水分析计算,可以得到水文和水资源问题的定量结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回水分析计算的结果可以帮助规划和管理者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案,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